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汉语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经典。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涅槃经 >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槃思想

三、本经所完成的涅槃思想及其定义

  正如上节所述,涅槃经之出,承受了妙有思潮的阶段,但为何会有此一思想的产生,我以为站在涅槃观发展的立场来看,乃是一必然的趋势,因为自原始佛教的歧异,部派佛教的纷诤,涅槃问题竟成为了一不可思议的悬案,同时也变作了玄想的戏论,于是始有龙树之空观出来横扫执见,不论执涅槃为实有也好(如说一切有部),或执如灯灭而成虚无也好(如经量部),均破其偏执及其玄想,谓“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不可离开世间而另有一无余依的境界存在。此一空观思想出现,的确起了极大的作用。空有二边的小乘边见[5],均为其绝对而又即世间的真空破除了。然此种破除,只显出了诸法当体的空寂性,循此下去,则所谓涅槃,又祗落于“现法的当体”而已,其另一面之永恒性,便不免忽略。忽略涅槃的永恒性,则对部派空见(经量部)之破又岂不等如不破么﹖ 因此,而需另一永恒性的涅槃观念来弥补祗止于当体空寂之过失。此乃有“妙有”思想之出,循此观察,则知“妙有”观念的涅槃,它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了。本经承受此一思想,故涅槃之发展,亦即至此而大成。兹就本经涅槃的定义说起。

  本经所提的涅槃定义,共有两项,一是在哀叹品中提出的如伊字三点,二是同品所提的常乐我净四义。全经(南本三十六卷‧北本四十卷。本论所依者南本,以下言及页数均依台湾影印的嘉兴藏单行本) 之所发都依据此两项。谓此两项为全经之总纲,当亦可。涅槃思想之完成者,要言之,亦不过此两项定义而已。至于全经所发挥之无量深义,皆为解释其为何或如何罢了。

  哀叹品中述及纯陀及文殊为办供佛食具,从座而去之后,佛便为诸比邱宣说﹕ “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我诸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其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此一宣说,无疑的,即给涅槃作了一新的定义,同时答覆了以往(自原始佛教以来)对如来般入无余涅槃之怀疑及错误观念。以此伊字三点﹕解脱,

  如来(亦谓法身)、般若之三德构成大乘涅槃之特色。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讲之涅槃,他们只有解脱一德,而不讲般若和如来之法身。故此他们的涅槃意义,终难讲得圆融。本经透显的涅槃思想,乃就特以此三德作为中心,反覆论说。尤其是如来之身一义,叙说者最多。其次是解脱一义,至于摩诃般若一义,则叙说较少。但自此总标涅槃之定义后,经文中并未再详细将三德并在一块讲,只是各自单独地说如来之身即涅槃,或解脱即是涅槃。若以此说,则与伊字三点之说,岂不相违﹖ 在伊字三点一喻中说﹕ “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而在四相品中却说﹕ “如是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此一说法,与伊字三点之喻正相反,而另成一“相即”的意义。若以表将此两说解之,乃是﹕

  解脱-→如来

  如来-→涅槃

  结果是,涅槃亦即解脱﹕

  涅槃-→解脱

  伊字三点则是﹕

  此三者合成一“伊”字的涅槃,和如来即是涅槃的涅槃,若以逻辑的范畴说,那决不可相通,两者之中亦必有一错。这或者也果真是当时编集的大德,未曾虑及于此。故后在经中均不见有一语交待,为何会突从伊字三点之喻,转到如来即是涅槃,忘记了哀叹品中说过的(如来)“亦非涅槃”一语。今欲详明此义,我们当从经文的实义去取,勿拘泥于此前后之文字。

  若论实义,则虽谓三德兼具始成涅槃,实则此三德任举一德亦即涅槃,盖所谓三德者,一德即具三德。此三德之成非可分离,法身、般若、解脱原本一体,以其所显之相言,而有三德,究其实质则仍为一。小乘佛教不解此义,只执解脱一义,故评其而非究竟。基于此义,本经中乃又谓“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亦如同伊字,三点不可分离,任择一点,即概其全。

  此理于四相品中,亦略约表露了出来,如卷四云﹕ “声闻缘觉不解如是什深之义,不闻伊字三点而成解脱、涅槃、摩诃般若成秘密藏,我今于此阐扬分别为诸声闻开发慧眼,假使有人作如是言,如是四事云何为一非虚妄耶,即应反质,是虚空、无所有、不动、无碍,如是四事有何等异,是岂得名虚妄乎。”这就说明了解脱,法身,般若、涅槃,虽分别立名,而实乃四者是一,并不可分离也。唯声闻缘觉不解此义,致有纷诤。亦因是彼等所证之涅槃,不得究竟,本经则名彼等之所证为小涅槃或中涅槃[6] ,不得语与大涅槃者。大涅槃则是本经特别所显之名相,以其含具佛之三德,开出了大乘佛教的真实理想,故此称名。但大涅槃一义,又非三言两语可以诠尽,因是在全经各品中,又差不多都给大涅槃诠显了一个定义以表其含蕴之广之深。兹稍举若干重要者如次﹕

  一、 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有人寿命无量,名大丈夫,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性……随有调伏众生之处,如来于中而作示现,以是真实甚深义故,名大涅槃。(四相品第七‧卷五‧六页)

  二、 有善光故,犹如夏日,身无边故,名大涅槃。(月喻品第十五‧卷九‧六)

  三、 是大涅槃,即是诸佛甚深禅定。(现病品‧卷十‧三。)

  四、 若得常住无变易者,乃名自在,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大众问品第十七‧卷十‧一)

  五、 无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萨摩诃莎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见一切诸法性相,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梵行品第二十之二‧卷十五‧二二)

  六、是大涅槃无有生想,是名不生不生。(德王品第二十二‧卷十九‧一四)

  七、 不闻者名大涅槃,何故不闻,非有为故,非音声故,不可说故。云何亦闻得闻名故,所谓常乐我净,以是义故,名不闻闻。(同上‧二○)

  八、 二乘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无常乐我净故,常乐我净,乃得名为大涅槃也。(卷二十一‧一四)

  九、 有大慈悲怜悯一切,于诸众生犹如父母,能度众生于生死河,普示众生一实之道,是则名为大般涅槃。(同上‧十五)

  十、 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同上。)

  十一、 若有众生于三恶道,烦恼恶业,不生怖畏,而能于中广度众生,当知是人得大涅槃。(同上‧十五)

  十二、 譬如宝藏,多诸珍异,种种具足,故名大藏,诸佛如来甚深奥义,亦复如是,多诸奇异,具足无缺,名大涅槃。(同上‧十六)

  十三、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师子吼品‧卷二十五‧五)

  十四、 我于此婆罗树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师子吼品‧卷二十八‧十四)

  十五、 无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为无相。(卷二十八‧二十一)

  十六、 明见生死及非生死,善能了知法界,法性,身有常乐我净之法,是则名为大涅槃乐。(卷二十九‧四)

  十七、 如来慈是大法聚,是慈亦能度众生,即是无上真解脱,解脱即是大涅槃。(卷三十四‧二九,迦叶等品。)

  以上就各品中所诠大涅槃义,略录其主要者以窥真义。其他如欲详之,还多。仅德王品即有十数则专解大涅槃之义。

  此处所录者,细察之,当亦可详知本经的涅槃实义所在了。

  此外,本经所言大涅槃,有时亦简称涅槃﹗ 或又名大般涅槃或又名无上大涅槃。但涅槃与大涅槃有时又不可同解,这在后面再论。虽然涅槃一词在本经所解者,其义极多,然确以表达本经之中心思想者,却仍以大涅槃一词为当。以涅槃一词表达的意义而与大涅槃的涵蕴相同者,如﹕

  一、 善男子,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夫法性者,无有灭也。(长寿品第四‧卷三‧十四)

  二、 如来者即是涅槃,涅槃者即是无尽,无尽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决定,决定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相品‧二十二)

  三、 云何名为涅槃相,涅槃之相,凡有八事,何等为八,一者尽,二善性、三实、四真、五常、六乐、七我、八净,是名涅槃。(卷二十三‧十)

  四、 直是诸佛断烦恼处,故名涅槃,涅槃即是常乐我净。(卷二十三‧十三)

  五、 夫涅槃者,亦可言定,亦可言果,云何为定,一切诸佛所有涅槃常乐我净,是故为定,无生老坏,是故为定。(卷二十二‧五)

  六、 云何为定,常乐我净,在何处耶,所谓涅槃。(卷二十‧四)

  七、 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卷二十五‧九)

  由是以观,则涅槃与大涅槃者亦原同义。总上各条所注之涅槃意义考之,虽其所述内容不同,或言无所得,或言不生不生,或言大我,或言自在,设词尽管不同,但其所显者则仍为一。此一者何,要言之,即是常乐我净之如来性也。此即上述本经所提之两项定义,一为伊字三点,一即此常乐我净。如上举第五条, “无所得者,名大涅槃。”此无所得在梵行品中,亦解释为常乐我净。由是类推,即虽云多义,亦只是广释此一体性之妙用而已。故有时,

  说常乐我净即是如来,即是佛身,有时又说即第一义空,第一义谛,或如来甚深密藏,或即中道。实际上,都同一义,为了表达它的殊胜,乃不得不多方面施设言说。不用说,此所谓常乐我净者,自是针对原始佛教的无常苦不净无我而来。阿含的教义中,屡屡言无我,无常、苦、空、不净等,此一教法,在后世的佛教徒们都一致肯认为佛陀的根本教义,并且以之配成三法印,作为佛教思想的准则及大前提。而本经之出,则恰恰相反,不仅与此所谓根本教义者树成了对立,且否定其思想,谓非了义[7] 。又进而言计如来涅槃为无常,苦、不净、无我者,即是颠倒。(参看四颠倒品)

  常乐我净四义,在本经说来,其涵蕴,实在太广太深,若详细言之,则整部大般涅槃经,都祗讲的这个,因其究竟义即如来之相,也即如来之体。约相说,可以叫做涅槃,也可以叫做解脱﹔约体说,可以叫做佛性,法身,也可以叫做毕竟空[8] ,或第一义谛。就其显现之妙用言,又叫做大慈悲喜舍[9] ,或四无碍智(同上)。准此言之,则哀叹品中所述之伊字三点,我原将其与此分作涅槃的两项定义,实则又是二而一,一而二​​了。正如迦叶品云﹕ “如来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解脱,于是义中,不能分别。”(卷三十二‧二六)此在上面解伊字三点,引四相品经文已作过解说,与此同一意味。“于是义中不能分别”,这也正是大乘涅槃思想的一超特之点,本来,在外道学派及正统的婆罗门中亦讲常乐我净四义,原始佛教,甚至根本佛教对其均极反对,大乘佛教亦当然反对之,既如是,而本经为何又同样采用此四德之名呢﹖ 此即关键在彼此之义蕴不同[10],名相虽同,本质却异。其不同处,以本经之立场说,正在于“于是义中,不能分别”的一点,此义是,佛教涅槃的常乐我净,即解脱即如来之自体,非离自体另有一常乐我净,外道者们则系离自体外而另有一常乐我净之境,或称梵境或称彼岸。此所以彼此大大不同之处。关于此,下面述说中,当再随时顺便分辨,不用在此多作详细界说。

  再次,关于解脱和佛身,本经特作诠显者亦甚多,此再举若干经文释此二义,俾窥解脱和佛身之德,同时窥其德亦即窥涅槃之体。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