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汉语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经典。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涅槃经 >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槃思想

  (一)解脱

  1. “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系缚,若真解脱,离诸繁缚,则无有生,亦无和合,譬如父母和合生子,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是故解脱,名曰不生。”(四相品第七,卷五‧七页起均论此解脱义。下引经文,因系同品,不再烦注。)

  2. “又解脱者无有等侣,有等侣者,如诸国,有邻国等,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无等侣者,谓转轮圣王,无能与等,解脱亦尔,无有等侣,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转法轮王”。

  3. “又解脱者名无忧愁,有忧愁者,譬如国王,畏难强邻而生忧愁,夫解脱者,则无畏事,譬如坏怨,则无忧虑。解脱亦尔,是无忧畏,无忧畏者,即是如来。”

  4. “又解脱者,名为希有,譬如水中生于莲华,非为稀有,火中生者,乃为稀有,有人见之,便生欢喜,真解脱者,亦复如是。”

  5. “又解脱者,名为广大,譬如大海,无与等者,解脱亦尔,无能与等。”

  6. “又解脱者,名曰最上,譬如虚空,最高无比,解脱亦尔,最高无比”。

  7. “又解脱者,名曰甚深,何以故,声闻缘觉,所不能入,不能入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又什深者,诸佛菩萨之所恭敬,譬如孝子,供养父母,功德甚深、功德甚深,譬真解脱。”

  8. “又解脱名曰清净……。”

  9. “又解脱者,即是平等,譬如野田,毒蛇鼠狼,俱有杀心,解脱不尔,无有杀心。……又平等者,譬如父母,等心于子,解脱亦尔,其心平等,心平等者,即真解脱。”

  10. “又解脱者离我我。”

  如是解脱,即是如来。”

  11. “又解脱者,是无所畏,如师子王于百兽不生怖畏,解脱亦尔,于诸广众,不生怖畏。”

  12. “又解脱者名曰水大,譬如水大,于诸大胜,能润一切草木种子,解脱亦尔,能润一切有生之类。”

  13. “又解脱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无所有,无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计解脱,而是尼犍子实无解脱,故名空空,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故不空空。”

  14. “又解脱者,名空不空……不可说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则不得有常乐我净,若言不空,谁受是常乐我净者。以是义故,不可说空,及以不空。空者,谓二十五有,… …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

  以上略举十四条以窥解脱之大意,其含义深广,实非小乘佛教所谓之解脱,所可比拟。四相品中自卷五起,谈解脱义者,总共举有八十五条,其中有一二义雷同者,尚未计入。从此一广泛的论说解脱之德,我们也即可窥知常乐我净一义的深浅了。

  八十五条解脱义中,其最后一目名为断诸有贪,断一切相,一切系缚,一切烦恼,一切生死,一切因缘,一切果报,而曰﹕ “如是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复又谓﹕ “如来者即是涅槃,涅槃者即是无尽,无尽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决定,决定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此看来,本经所释涅槃一义,即是如来及其所具一切德目之总称也。要约之则是伊字三点,或常乐我净﹔泛言之,便成无量功德,八万细行。

  (二)佛身

  佛身,在本经中亦称如来之身,或如来,或如来藏,或佛性,换言之,即指佛之法身而​​言,非指佛之生身而言,此标佛身,为顺通称,特明定义。解此佛身者,可以如来性品代表,他品亦征证之,略诠引如次﹕

  1. “迦叶白佛言,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

  (卷八‧一)

  此解如来藏即我,常乐我净之我,亦即如来藏义,或佛性也。

  2. “如来今日普示众生,诸觉宝藏,所谓佛性。……善方便者即是如来,贫女人者,即是一切无量众生,真宝藏者,即是佛性也。”(同品举贫女人喻。)此所释者,为如来藏义。

  3. “若言如来秘藏空寂,凡夫闻之,生断灭见,有智之人,应当分别,如来是常,无有变易。”此以常义明如来性,常乐我净之常,即指此如来秘藏,而非断灭之空寂。(空寂本是常,凡夫不明,而生断灭见。)

  4. “善男子,如是菩萨,住阶十地,尚不明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譬如远观虚空鹅鹰,为是虚空,为是鹅鹰,谛观不已,仿佛见之,十住菩萨,于如来性,知见少分,亦复如是。”此释佛性深远,非易可知可了。

  5. “如来之身,金刚无坏,非烦恼身,无常之身。故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槃。”常乐我净之乐义,即此金刚不坏身之大乐义。

  6. “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

  7. “如来实性,譬如彼月,即是法身,是无生身,方便之身,随顺于世,示现无量本业因缘,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以是义故,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月喻品。卷九‧三)

  8. “如来如是,其性纯善,清净无垢,是最可称为乐见也。”(同上‧五)常乐我净之净义,即此“其性纯善,清净无垢”之净也。

  9. “佛性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因所作,非无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无相,非有名非无名,非名非色,非长非短,非阴界入之摄特,是故名常。”(圣行品,卷十三‧一)

  10. “佛性即是如来,

  p. 20

  如来即是法,法即是常。”(卷十九‧二)

  以上二节均解佛性为常义。

  11. “如来身界不可坏故,所以者何,以无身聚,唯有法性,法性之性,理不可坏。”(四依品‧卷六‧二五)此明如来身亦即法性。

  由是诸义,可知所谓如来者(或佛身),即是一常住不变之法性也。就法性所显之相,便是常乐我净之大涅槃。

  关于常乐我净义,自上所述,当已全明,但上所言,均在涅槃之体上,作综贯义或即体义讲,未界清四义之概念于起用方面,兹再征引师子吼品一节以作解释,俾在“用”上知其各概念之界别﹕ “不作不受,故名为常,不生不灭,故名为乐,无烦恼垢,故名为净,无有十相,故名为空,是故如来常乐我净,空无诸相。”此从空义而显之常乐我净之作用。(详见卷二十八‧十四。)

  又如, “我乃宣说,灭内外入所生六识,名之为常,以是常故,名之为我,有常我故,名之为乐,常我乐故,名之为净。”此则汇四归一,亦即从显用而归到一体。由此两节解说,我人对常乐我净之义,亦足可了然于胸。能了然于此,则本经所完成之涅槃思想,当知其如何深远,此一深远义,又非积极或消极名词可以作为说明。

四、本经涅槃用语之差异及其否定之表现

  本经涅槃之用语,有时亦不一,因其不一,而致意义亦有差异,其差异处,甚至几有认其为矛盾。就差异之类别看,可归纳之为两义,一是泛论之意义,这是通于一般的,可以谓之共同概念﹔一是大乘佛教独发的意义,这是特殊的,可以谓之特定概念。特定概念中又包括判别意义,即将涅槃概念分成若干层次,予以判别。这如本经所出现的﹕人天涅槃,中般涅槃、上流涅槃,或小涅槃、中涅盘、高涅槃等等,均是界定其一特别层次。至共同概念,则是“涅槃”一词,因其是共同的,有时候为显大乘的涅槃意义,便将此一词别开,谓其与大涅槃义大有差别,有时候又将此一词运用诠显如来之境界,则又与大涅槃同一义(如第三节中所举七条涅槃义。)且有时候,又谓如来身和涅槃非一,有时候又无异,此种种纷岐,如不理清,诚无法了解。自然,为何会有此种纷岐,本经亦未曾特别声明,

  若说稍有暗示,那就只有迦叶品里一句云﹕ “于无智者,作不定说。”不过此不定的意义,当不能泛到上述两种之界定的。只能解释本经有时言佛有涅槃,有时言佛无涅槃之义上去。现且撇开评论,先述本经一般的涅槃概念。

  所谓一般的涅槃概念,即是外道,小乘、如来等都称其安住之境界为涅槃。故涅槃一词,就成为了共同的理念。特定的,大致分类亦可以此三者别之,即外道的、小乘的,大乘的、至于本经独特诠定的涅槃意义,则已如第三节所述,此不再赘。

  再看泛论一般的涅槃意义和大涅槃之别。

  德王品第二十二之三云﹕ “有涅槃,有大涅槃,云何涅槃,善男子,(1)如人饥饿得少饮食,名为安乐,亦名涅槃。(2)如病等差,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3)如人怖畏,得归依处,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4)如贫穷人获七宝物,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5)如人观骨,不起贪欲,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如是涅槃,不得名为大涅槃也。”这是将涅槃和大涅槃作第一层区别。此区别如何暂不用问,祗就这一节经文看,即可证明涅槃原仅是一安乐的意味,凡合乎安乐的境状者,就可叫做涅槃。此义是很广泛的,也即是通于各家(印度一般学派)的,基于这一意义,勿怪乎顺世外道追求五欲之乐,也称为现法涅槃了[11]。

  其次,二乘人所欣求之涅槃者﹕

  (1) “若凡夫人及以声闻,或因世俗,或因圣道,断欲界结,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2) “能断初禅及至能断非想非非想处结,则得安乐,如是安乐,亦名涅槃,不得名为大涅槃也。”此为第二层涅槃之区别。就其断欲界结,乃至能断非想非非想处结,亦谓是安乐境,而叫做涅槃,则此涅槃之意义,自可解为只是一种心灵愉乐的状态,或某种高层的身心宁静境界而已。其状态的内在,或有深浅高低之差别,但形容其宁静愉乐的境界,而以此一名词则无异。

  此乃是自古奥义书追求之彼岸起至学派兴起时代止,几乎同一想法,同一意义。仅此种意义,自不能合乎佛陀涅槃的要求,因此本经要辨别其非大涅槃了。即使是二乘人之涅槃,本经亦认为﹕ “还生烦恼,有习气故,”“云何名为烦恼习气,声闻缘觉有烦恼习气,所谓我身,我衣,我去,我来,我说,我听诸佛如来入于涅槃,涅槃之性,无我无乐,唯有常净,是则名为烦恼习气。佛法众僧有差别相,如来毕竟入于涅槃,声闻缘觉诸佛如来所得涅槃,等无差别,以是义故,二乘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无常乐我净故。常乐我净乃得名为大涅槃也。”(德王品‧卷二十一‧十四)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划别,但其划别乃是以本经之大乘立场,以常乐我净义来作准绳的。盖以常乐我净四义来衡量以往之涅槃思想,那自是难称究竟。

  以上略论本经所界定之涅槃的差别概念,以概念原为(印度、佛教)已有的现象,非本经自身用语之差异处,兹再分数则将差异及否定义详言于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