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是谁写的?讲的是什么内容?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六祖坛经》

  韦刺史又问:那么在家人应该怎么修行呢?请您为我们加以指点。

  六祖说:我现在给大众说一个“无相颂”,只要依照这首偈颂开显的理路去做,你们和我一样,时时都在修行。否则的话,即使剃发出家,对于解脱又有多少作用呢?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这两句话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往往被人作为不用持戒或修禅的借口。这个心是什么概念?怎样才能称为心平?前提就是见性。只有见到空性,才能真正做到平常平等,无染无著。具备这样的心行,就无须刻意执著戒相,因为他做什么都是清净的,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至于行直,亦非常人以为的心直口快,而是念念安住于觉性。倘能做到这点,无论做什么都是修禅,甚至没有出定和入定之分。就不必专门在座上调心入定。事实上,没有什么是比这更高的禅修了。但我们要知道,在心未平、行不直的时候,持戒是必须的,修禅也是必须的。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作为在家居士,最好的报恩就是孝养父母。最应该具备的德行就是尊老爱幼,恭敬长辈,爱护晚辈。学会谦让,就能长幼有序,和睦相处。学会忍耐,就能化解纠纷,平息斗诤。

  所以说,恩、义、让、忍是我们生活中的必修课。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在修行路上,如果能有钻木取火的苦干精神,精进不懈,淤泥必然能生出红莲。

  红莲是象征在家居士处五欲尘劳而洁身自好,不为所染。反过来说,如果不精进,不努力,就会淹没在淤泥中,没有出头之日。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听到别人对我们苦口婆心的劝告,要当作治病的良药来接受。而对别人的不同意见,虽然听起来不那么顺耳,但往往是有益于己的忠言。只有以宽容心接纳各种意见,我们才能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

  凡夫都喜欢听顺耳的话,但这顺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执,需要特别警惕。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不断改正过失,断除烦恼,智慧就能得以开显,这也是《般若品》所说的“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如果保护自己的短处,不愿接受批评,就像把病灶捂住不进行治疗,是缺乏智慧的表现。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修行要持戒、修定、发慧,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功课带到生活中,在一切时中培养正念,修正心行,才能真正地自利利他。

  并不是说,仅仅布施钱财就能成道。因为布施可能是菩萨行,也可能是人天善行,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以什么样的见地去做。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菩提在哪里?要从我们内心去体悟,去证得,何必向外寻求那些玄妙的境界。

  见性是做减法而非加法,是把遮蔽觉性的烦恼执著一一去除,从而开显这个本来具足的菩提自性。

听说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能够按这样去修行,西方净土就会在我们眼前显现,无须千里跋涉,万里寻觅。

  所以说,不论往生净土还是成就佛果都不在别处,而是在我们内心。关键是你要见到,否则就永远隔了一层。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六祖坛经》

  最后,六祖再次告诫大众:善知识,你们都应该按照这首偈颂所说的要领修行,由此体认内在菩提自性,最终成就佛果。

  法会因缘已经结束,大家可以各自离去。我也准备回到曹溪,如果你们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前来询问。

  “功德与福报的差别”和“念诵弥陀佛号能否往生”,《疑问品》解答的这两个问题,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不少学佛人热衷于培福,这固然可以作为修学的前行,但不能执著福德相,更不能将之等同于功德,否则就偏离佛法根本了。修得再多,也只是人天善法,不能导向无上菩提。

  此外,修习净土者容易心外求佛,却忽略对心性的体证,使得这一殊胜法门流于肤浅化,庸俗化。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都在于定位不准。

  佛教虽然有种种法门,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我们的心。只有立足于此,在心地上下功夫,才能最终见到心的本来面目。

  如果偏离这个中心,不论多么努力,只是在外围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已,并没有真正进人修行轨道。反之,只要找到修行的着力点,即使在座下,在生活中,同样可以见取自性,直成佛道。

摘自:济群法师《话说坛经》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六榕书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