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心无芥蒂,坦然面对他人的评价

心无芥蒂,坦然面对他人的评价

  在生活中,对于批评,人们有些反感。很多人觉得,被人批评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常言道:“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人要面子,树要皮,所以人们对于伤面子的事情向来都是深恶痛绝的。

  然而,有些伤面子的事情却是很有必要接受的,批评就是其中之一。但在佛门弟子眼中,放下面子本来就是一种必须经历的过程。因为只有放下面子,你才能去除内在的慢心。

  刚入佛门的弟子,首先就要受得住别人的使唤,别人使唤你,你不能傲慢,不能有怨言,更不能有怨恨的心。当别人批评自己时,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当与人发生矛盾时,要学会主动向别人致歉,承认自己的过失。

  俗家的人将之看做一种胸怀和高尚的品德,而在佛门弟子看来,这是应该深入每日生活的功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从佛门弟子的修行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到那种胸怀,从而帮助我们放下自己的面子和慢心,学会宽容地对待批评。

  当你能放下慢心时,接受别人的批评,你就会发现,其实别人的批评不仅不能伤害你,反而对你大有裨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但要宽容地对待批评,更要感谢批评。因为有针对性的批评,能够帮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古人倡导“闻过则喜”“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都是在感谢批评。

  能够开口批评你的人,其实是你的贵人。你要知道,现在很多人都明哲保身,圆滑世故,自然不会批评他人;有的人表面一团和气,私下却说三道四,更不会当面批评人;还有的人自身不正,未等批评别人,自己先矮三分,当然不会自讨没趣批评你。

  你不要觉得批评的话不好听,更不要以为批评让自己没面子。你要想到,其实批评自己的人是在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尽管批评往往是刺耳的、不易于接受的,但它有利于你的成长和进步。所以说,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只因他能指引你的人生方向。批评你是因为你还有可批评的地方,说明你还有成长的空间。如果你已经到了“朽木不可雕”的地步,根本没有进步的可能,那别人又何必多费唇舌、浪费口水批评你呢?

  有个年轻人在一座寺院里修行,他非常虔诚,天天都在禅房里认真思索、打坐念经。

  一天,年轻人突然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于是他决定到外面去散散步、透透气。不经意间,他走到寺院后面的一个莲花池旁边,池里的莲花正值盛开之际,异常美丽。

  年轻人心里顿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我摘一朵这么漂亮的莲花,放在身边,闻着莲花的芳香,精神肯定会好很多!

  于是,他弯下腰去摘一了朵。正当他要离开之际,忽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你竟敢偷摘寺院的莲花!”

  年轻人吓了一跳,连忙回头去看,只见寺院的方丈朝他走了过来。方丈边走边说:“亏你还是个修行人,竟敢偷摘寺院的莲花,你可知错?”

  年轻人顿时感到深深的惭愧,急忙对着方丈顶礼膜拜:“大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痛改前非,绝不会再起贪念,拿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正当年轻人惭愧忏悔之际,有一个人突然跑到莲花池旁边,高兴地说:“这莲花开得多好啊!要是采下来拿到山下去卖钱,就能把昨天赌输的钱赢回来了!”说着,那人就跳进池里,采来采去,不一会儿就把整池的莲花几乎摘光了。

  年轻人满心期待着方丈去制止并且惩罚那个摘莲花的人,但等了半天,方丈竟然连一句制止的话都没说。

  于是,年轻人有些不服气地问道:“大师!我刚才只不过采了一朵莲花,您就把我严厉地斥责了一顿,可是那个人采走了那么多的莲花,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方丈笑着说:“你本是修行之人,就像一匹纯白的布,只要有一点儿污点就能看到,所以我才提醒你,去除污浊,回复纯净。可刚才那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恶棍,就像一块抹布,有多少污点都看不出来,即使我费尽唇舌也帮不了他,只好任他去承受恶业,因此才保持沉默。所以,你不应该抱怨,有人愿意纠正你身上的缺点,这表明你这块布还很洁白,值得清洗,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由此可见,在人生道路上,对我们提出批评的人才是最爱我们的人。

  其实,能让我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些真正批评过我们的人。因为他们才是真心实意地对我们好,真心想帮助我们进步的人。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批评我们的人,他让我们学会了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他“无情”的批评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从而使我们成长得更快。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给予我们批评并不是什么坏事。有人这样对你,那就说明你至少还是个有价值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批评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敌人,明天的朋友;吹捧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朋友,明天的敌人。”因此,不要拒绝和抱怨别人的批评,相反,我们还应该对那些给予我们批评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