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尊敬师长?

如瑞法师:如何尊敬师长?

  阿弥陀佛,大家好!

  言师长之话题,长之又长。人之成长须师匠导,一师、二师,乃至多师。近日与大家分享的三位师长,皆是在孩童少年时期对我人生影响较大之人。汉朝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意思是说,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老师对孩童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是孩童成才的根本。

  佛教中讲,释迦牟尼佛,先世因地作瓦师,名大光明。尔时有佛,名释迦文,弟子舍利弗、目犍连、阿难。佛与弟子,俱到瓦师舍一宿。尔时瓦师,看到佛的庄严相好,被佛之威德摄受。布施草座、灯明、石蜜浆,并发愿言:我于当来作佛,如今佛名,弟子名字亦如今佛。由此可见,榜样之力量大矣!

  既知老师之重要,尊师重道不可缺少。正如古人所言:“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那么,当如何事师呢?《六方礼经》云:“弟子事师有五事,一当敬叹之,二当念其恩,三所有言教随之,四思念不厌,五从后称誉之。”若论五事主旨,实则不出二事,即恭敬承事与如说修行

恭敬承事

  印光大师说:“一切从恭敬中求。”对于师承之道,“恭敬”二字正是打开智慧宝藏的钥匙。世出世间法,要想获得成就,尊师实为入道前提。

  有一则脍炙人口的成语名“程门立雪”,讲的是北宋理学家杨时恭敬师长的故事。有一次,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到了程颐门口,他从窗户看见老师正在小睡。他不忍心打扰老师,便静立门外等老师醒来。此时,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待程颐醒来时,发现门外的杨时已成雪人。由此,这件事成为了尊敬师长的千古佳话。

  佛教素来重视师道,对于恭敬承事师长,有着诸多暖心的要求。比如,《四分律》中说:弟子于师当如父想。作为弟子,出入行来、读诵何经、修习何法等,都要敬告师父;对师父的衣食起居,皆须细心料理;师父生病或年迈体衰时,更应耐心照顾……这些行法,看似细腻繁琐,实际上却是借助于师长来破除我执烦恼、增长福慧的方便。佛是一切智人,智慧与慈悲遍布于解脱之道,佛立一切法,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如说修行

  《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堪为佛门中尊师重道的典范。经中记载,善财童子发菩提心,求菩萨行,先后亲近五十三位善知识,且于一一师长边皆能做到:“于善知识不生违逆,于善知识心无谄诳,于善知识心常随顺……行善知识教未曾怠惰,禀善知识心无有误失。”为此,弥勒菩萨摩顶赞叹善财童子:“善哉善哉真佛子,普策诸根无懈倦,不久当具诸功德,犹如文殊及与我。”意思是说,善财童子由于随顺善知识教,如说修行的缘故,不久将获得如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一样的功德。

  《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由此知道,亲近善知识,不仅需要恭敬承事,更少不了如说修行。

知恩报恩

  父母给了我们色身,师长教导我们做人,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理所应当精进修道、奉献社会,将功德回向父母,并报答师长的成就之恩。

  最后,让我们共同发愿:以我善根,同善知识愿;以我善根,同善知识心;以我善根,同善知识行。以此供养天下所有善知识!

  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