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

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

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与虚妄,

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请法威仪。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赞谢。下正陈请辞。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此正陈问义有四,由上佛说,菩萨修行,先断轮回根本,故此首问,云何当断者。意谓何等是轮回根本也。故佛下答以恩爱贪欲,是轮回根本。二问轮回有几种性,佛答以因二种障,有五性差别。三问修行有几种性,佛答即以五性而显差别。四问菩萨度生有几方便,佛答唯以大悲同事愿力,然所问正为修行,乃及利生者,以菩萨修行,本为度生,而修行亦不舍众生界,以度生即修行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当机默伫。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深奥秘密微妙之义,令诸菩萨洁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众生,永断轮回,心悟实相,具无生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赞许。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伫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此直答轮回根本也。无明有二:一发业无明;二润生无明。发业者,乃无始最初一念妄动,迷本圆明,故号无明。惟此但迷本有之法身,妄认五蕴幻妄身心为我者,乃前文殊章中所说,无始本起无明也。此虽迷真认妄,尚未续诸生死,但能发业而已。二润生无明,正是生死相续轮回之报本也。由前迷理无明,妄认五蕴身心为我,即于此幻身,复起男女好丑憎爱之见,而贪爱淫欲之想,因爱见而发。所谓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百千万劫,长在缠缚,故众生迷法身慧命之真性,但以淫欲一事,而为受生禀命之正矣。故曰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故今修行,欲超生死,得免轮回,当以断淫为第一义也。此正与楞严所说,世出世间,生与无生,尽在淫心,断欲不断,故今经的指先断淫欲,为修行之要。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此正示爱欲为生死根本也。以众生五蕴身心,元因爱欲而有,但以爱欲为性命之正,故贪欲之境虽多,即种种诸欲,皆是助发爱性之本,又不止酒肉五辛为助因也。以爱根既深,而助发爱性者日厚,心心著欲,念念润生,是故能令生死相续也,下示轮回之本。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此申明爱欲为生死根本也。欲因爱生者,上云由有诸欲,助发爱性,盖言诸欲亦欲爱而生也。以爱为根本,欲为助因故,然欲者贪也,爱者淫根也。以众生淫心所爱者,男女之美色,因爱其色,故贪种种饮食厚味以养之,铅华锦绣以饰之,荐褥温软以适之,乃至声色以悦之。一切诸欲,皆从淫心而发也。故曰欲因爱生也。命因欲有者,以众生一生所欲染者,男女之色也。及死后舍命,未受后报,尚有中阴身,此身别无所见,但求欲境,故千万里遥见男女交媾之处,若曾有宿染爱缘者,即速疾至前,则以男女之想为己有,渴爱心极,则乘爱涎,流入母腹,守此精血,纳想不舍,遂结为胎,此受命之元。故曰命因欲有也。故资其生者,乃爱欲为因,及受后报之身,乃以爱命为果。此其所以生死相续而不休也。楞严众生相续,发明此义。下示轮回之状。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恶鬼,

  此明三途恶报苦果,皆因淫欲而有也。以爱心炽盛,奔趣欲境,然境有违顺,若境顺其心,则爱益滋甚;若境违心,便生憎嫉,乃至嗔怒打骂,甚至杀害,则无恶而不造,所以复招三途地狱之剧苦,皆因爱而致也。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此明由爱而感人天之果也。上言造种种业,总之不出十恶业。谓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贪嗔痴。此十恶业,皆由爱欲而发。若备造则感三途之报;若平平不造,则感生人道;增修善品,则感生天上。盖人天由爱厌业道,亦从爱而致也。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舍乐,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

  上言人天,且知六欲天报,言六天全未断欲,但不作恶,故为十善所感。此明色界已上诸天,爱染不生,精修梵行,然所修者,但知爱欲是染是粗障,故深厌离,故云弃爱舍乐,且欣上是净是妙是离,故欣乐取证,然欣亦爱也,故云还滋爱本,由此但名有为增上善果,未超生死,故云皆是轮回,不成圣道。良由以爱舍爱,故生死不断,所谓饶君修到非非想,犹落禅家第二筹,以生死情根未断故也。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此总结轮回根本,皆贪欲渴爱之过患也。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此释疑显权也。恐有疑云菩萨入诸生死,岂非贪欲之过耶。故此释云,菩萨但示贪欲而入生死,以同事摄令彼舍贪,乃是权现,非实事也。然修行者,必断贪欲,于清净心,方得开悟耳。上答轮回根本,下答种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此下答轮回问有几种性也。谓理事二障,为轮回性性体也。以理障乃发业无明,事障乃润生无明。轮回生死,以二障为体,即修行差别,亦因无明厚薄,二障浅深而显也。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此下正答修行有几种性,先征后释也。五性者,一凡夫种性,二二乘种性,三菩萨种性,四不定种性,五外道种性。此初凡夫种性也。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此二乘种性也。以二乘人但断六识三毒,离分段生死,故云永舍贪欲。经云但尽生死,谓为灭度,其实永得一切灭度。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菩萨种性也。三贤伏二障,地上断二障。论云,分别二障,极喜无六七俱生地地除。若金刚道后,异熟已空,则二障永断,即入如来大涅槃海。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