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净土宗 > 净土论著 >

第三篇 饬终须知

慈照宗主示临终三疑四关

  念佛人临终三疑四关不可不慎。三疑者。

  一疑我生业重。修行日浅。恐不得生。

  二疑有心愿未了。及贪嗔痴未息。恐不得生。

  三疑我虽念弥陀。临命终时。恐佛不来迎接。

  有此三疑。因疑成障。失其正念。不得往生。故既念佛。切要谛信佛经明旨。勿生疑心。经云。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上而一心不乱。下至十念成功。接向九莲。令辞五浊。苟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疑情永断。决定往生矣。今以三说。消彼三疑。

  一曰。业本虚妄。心净即空。业重不必疑也。

  二曰。情同梦幻。醒归何有。自肯息机。贪嗔随断。不必疑也。

  三曰。功专念切。自心佛现。佛不来不必疑也。

  四关者。凡夫虽有信心念佛。或宿业障重。不免病苦。若因此悔悟身心。投诚皈佛。自生净土。无智之人道念不坚。却言我今念佛。而有病苦。反谤阿弥。只此一念。径入地狱。一关也。

  或平日口谈净土。心恋娑婆。不种出世善根。惟求俗缘利益。临终遭病。怖死贪生。妄信师巫。杀戮生命。祈祷神鬼。缘此心邪。无佛摄护。流浪三途。二关也。

  向持斋戒。或因服药。或被劝逼。破戒用荤。此人无决定信。丧失善根。三关也。

  临终时。系念家财。爱恋眷属。心放不下。失却正念。致堕鬼趣。或托生虫兽。守护家庭。宛如存日。四关也。

  故杨提刑言。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诚哉是言。修净业者。要于平时考究。平时打点。临期不昧。全身放下。念念弥陀。但能坚此一念。便可碎彼四关。

念佛人之存心

  李智圆(印光法师校订)

  修净业人。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而尤以愿为中坚。彭二林居士有言。苏东坡陆五台二老。平生颇信净宗。而临终俱不得力者。愿不坚也。黄元孚呕血且死。设佛像。唱佛号。默转莲华经七日。乃欢然坐化。家人皆闻莲花香。闻子与病重。神志瞀乱。不能自持。大惧。亟唱佛号。对佛焚香炼臂。哀苦忏悔。彻夜无少倦。乃得神志安定。净土现前。别众而逝。斯二子者。其生平行事。亦无以过人。特以一念坚决。遂能放下万缘。直往无碍。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三世诸佛不能更移之铁案也。具缚凡夫。欲了生脱死。应知取法。爰志数语。以作一切修净业者之准则焉。

  一、修净业人。口称佛名。须发决定心。系心于佛。念念相续。毋令间断。高声念。低声念。或默念。随意调和。若心缘外境。摄之令还。行之久久。则事一心成就。临终正念分明。往生可必矣。

  二、修净业人。行住坐卧四时。皆可念佛。而以静坐念佛为尤要。每日须定若干时习静坐(时间多少。随各人职务之繁简而定。能延长一小时以上。则更佳)。静中随息念佛。专注不移。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地步。

  三、修行人通病。不外昏沉散乱二种。昏沉时。以高声念佛为对治(行坐均可)。散乱时。以随息念佛为对治(静坐为宜)。

  四、随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宜随息之缓急。为念佛之快慢。则妄念易息。即可摄散而归于一。

  五、平时念佛。预备临终时用。临终时用。须在平时预备。今以平时静坐念佛。作临终时想。应念此身不久即非我有。遑论亲属与财产。前途广漠。归宿何方。惟将性命归依阿弥陀佛。始得安身立命之处。时时如此存心。万缘自然放得下。一念自然提得起。何患净业之不成。

  六、修行人至临终时。不可贪生怕死。又不得好安逸而畏痛苦。黄元孚呕血且死。默转莲华经。七日不间断(印光法师云。只宜效此精进。不宜舍佛号而诵经。否则决难得生。以专心诵经。于忆佛念佛。便不亲切故)。闻子与病重昏乱。对佛焚香炼臂。彻夜无少倦。此种了生脱死。直往西方之榜样。必须取法。不如是。后患何堪设想。为山九仞。毋亏一篑之功。须知釜破舟沉。反顾何益。戒之哉。百劫千生。在此一举。努力直往。切勿犹豫。至要至要。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