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的大智慧(十八)

我们常说的“心”,有多少种心呢?

  大概有五种:草木心、肉团心、精要心、缘虑心、真如心。

  第一、草木心

  无情之物,树有树心,草有草心,它会生长,有生命,但是它没有感情,也没有智慧。有人说,吃草也是杀生,它有生命。草是没有情识,没有感觉的。我们吃水果蔬菜,是可以的,这不是对有情生命的那种杀生,草没有精神思想作用。

  第二、肉团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心脏在胸腔里面,心脏起到血液循环的推动作用,静脉的血回流到心脏里面,然后通过心脏的搏动把它压成动脉血,供应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和器官里面去。这个是肉团心,它有一定的形状,是物质器官,没有思想的功能。现在医学不是可以换心脏吗?换了心脏他还是原来那个人。当然换了别人的心脏,用起来跟原来的有点区别,他心理、性格上可能多少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大体上影响不大。所以这个肉团心只有生理的功能,它没有精神的作用。

  第三、精要心

  就是我们平时讲心要、中心思想。比如比如我们制定一个法则或者做一个决定,或者我们写一个文章,都有一个核心的中心思想。或者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讨论的议题要围绕重要的东西或核心来展开讨论,这个就是精要、中心。

  第四、缘虑心

  缘虑心就是我们见、闻、觉、知、对境攀缘,产生分别思虑的妄心。为什么说是妄心呢?因为它是随着境生、随着境灭的。比如碰到好的人、好的境界时,就很高兴,比较积极;碰到一些不好的遭遇,就心情很低落,不高兴。这都属于随境而生、随境而灭,是属于缘虑心,虚妄心。

  以上这四种心,都不是《心经》里面讲的“心”。那《心经》里面的这个“心”是什么心?是真如心。凡是会生会灭、随着外境变化的心,都不是我们的真心。

  《心经》里最重要的开示,是开示真如心。“真如”这个名字在佛法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比如在《菩萨戒》里面讲“心地”;在《般若经》里面讲“菩提”;在《华严经》里讲“一真法界”;在《金刚经》里叫“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在《圆觉经》里面讲“总持”;《涅槃经》谓之“常住佛性”;《楞严经》里讲“妙真如性”;本经谓之“实相”,禅宗则呼之为“主人翁”、“正法眼藏”、“本来面目”,这些都是讲“真如心”。

  第五、真如心

  什么叫真如心?每个众生本自具足的,不虚妄的,作用虽然随缘但本体不随外界变化的真心。“如”也是不会变的意思。

  真如心的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凡圣同体,诸佛同证,众生平等。我们的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动不摇,凡圣一如。就是说凡夫和圣人一样,每个人都有真如心。

  这个真心到底有多宽、多大?空间上来说,横遍十方,整个宇宙都是我们的真心,十方法界,一直延伸下去,无边无际,没有说这里少一点那里少一点,整个宇宙全部都是它。时间上来说,过去、现在、未来,永远都是这样。我们学佛,最后要明白我们的真心,不要被妄心所欺骗。这个真如心,在凡夫没有减少一点点,圣人也没有增加一点,诸佛同证,所有的佛都是证自己的心。而且,这个心是众生本具的,不会说你少一点,他少一点。即使蚂蚁那么小,它的心也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确确实实是如此。所以说,一切众生与佛的真心、本性、法身都是平等一如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真如心在哪?

  远则无有边际,近则近在眼前。远,可以放远到无量的世界;近,就在我们的眼前。我们的真心在哪里?就在我们的眼前。随手拈来都是,处处都是。在哪里?在我们的鼻孔里面……平常心是道。他没有离开过我们。近,近就在我们眼前;远,远得无有边际。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在眼见性,在耳闻性,处处都是我们真心本性的展现,平常心的展现。

真如心的状态

  这个真心本性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从语言来描述它是不可能的,它是无形无相的。我们没办法用思想文字来描述它,因为思想文字全都是有相的。有相的东西无法去表达这些无相的、无穷无尽的东西。用语言说也说不完,也表达不清楚。所以佛经里常说,不可思议。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十八)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