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佛经入门 >

佛经的五不翻是谁提出的?指的是什么?

灯云法师:佛经的五不翻是谁提出的?五不翻指的是什么?

第二个叫多义不翻

  第二个原因是多义不翻什么叫多义呢?就是一个词语里面包含了很多、很多的意思。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这个比丘,比丘这个词语只有两个字,但是翻译过来的时候却有三个意思,因为它意思涵盖的太宽广了。所以不能够翻译,翻译过来我们就了解不全面了,所以就保持了原貌,不把它翻译过来。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叫此方所无

  第三个原因是此方所无,所以不翻。此方就是我们中国,可能佛经里面出现的某样东西我们中国没有,所以就不翻译过来。像佛经说,庵摩罗果,庵摩罗果在古代的时候中国没有,现在有了。庵摩罗果是什么果啊?芒果,我们吃的芒果,芒果是后来才有的。但是,在唐朝以前中国没有。所以因为这种果中国没有,所以翻译的时候直接按印度的话直接翻译叫庵摩罗果。

  还有一种树,叫阎浮提树。因为这种树中国也没有,只有印度有。所以,翻译的时候也没有翻译。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形,一些鸟啊!还有一些动物啊!中国也没有。所以,都没办法翻译了,当时就保留了那个原文,就按印度原文的读音弄过来了,这是因为此方所无。所以,不翻译了。这是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叫顺古不翻

  第四个原因叫做,顺古不翻。顺是随顺,恒顺众生的顺,古是古代的古。它是随顺古人不翻译,所以我们现在也不翻译。其实,那样的词语原本是可以翻译的。但是因为以前的人翻译过来的佛经里面都没有把它译出来,那么我们现在也不要把它译出来。就保持原来的味道,因为大家很熟悉那个词语了,所以就随顺古人的意思,不翻译了。这叫做顺古不翻。

  这样的词语很多,像我们见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吧!还有发菩提心,菩提这个词语就是觉悟的意思,我们人人都知道。但是佛经上因为顺古,古代的大德翻译经典都不翻译过来,所以我们现在也不翻译。这是唐朝玄奘法师五不翻里面的第四个不翻译的条件。

第五个叫生善不翻

  最后还有一个叫生善不翻,生是生命的生,善是善恶的善。因为这样的词语让人听了以后,会激发出善根、智慧。所以,这样的词语不翻译,就像我们本经的题目里面般若,般若这个词语因为能增长众生善根,所以就不翻译了。金刚般若那个般若两个字,它有大用途啊!就不能够把它翻译出来,这是生善不翻的意思。

摘自:灯云法师《金刚经》讲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