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品,由于观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它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长行,所以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详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二今更下,今载难。

  ﹝智者疏﹞今更作难:此语应从义理,那得逐字?菩萨以能观色心,何意不能观音声?众生何意?但以声感,色心不能感耶?若其俱感俱应,此逐字为观,则感应齐等,若为判其广狭。

  ﹝知礼记﹞若逐字者,则彰感应有可有不。若俱应俱感,则不应云,应二感一也。

  ○三今不下,今为通。

  ﹝智者疏﹞今不作此,明互举凡圣感应皆通三业,而圣人与意,凡夫与声,故言观世音尔。

  ﹝知礼记﹞圣三俱应凡三俱感但约与夺互举口意。

  ○四义摄。

  ﹝智者疏﹞四义摄者,如发声,必先假意气,触唇口,其音能出。口业若成,则摄得身意。若观于口业,亦摄得身意观余不尔,故言义摄。

  ﹝知礼记﹞独有言音,具于三业,故云义摄。

  ○五隐显。

  ﹝智者疏﹞五隐显者,身虽礼拜,意虽存想,未知归趣何等,故名隐。若口音宣畅,事义则彰,故名显。举显没隐,故言观世音。

  ○六难易二,初难急口机易。

  ﹝智者疏﹞六难易者,临危在畑。意则十念难成,身则拜跪迟钝。口唱为急,故成机,从易受名也。

  ○二又第下,誓深宜急称。

  ﹝智者疏﹞又第六为有缘,观音昔为凡夫,居兹忍界,见苦发誓,今生西方,多还此土,既有誓缘,急须称名。

  ○二今明下,引论圆释二,初以觉观况音声。

  ﹝智者疏﹞今明若如前六义,皆偏有所举。若依《释论》,其义即圆。何以故?出入息是身行,觉观是口行,受为心行,心觉观故,尚具三业,何况发音成声,而不备三业耶?

  ﹝知礼记﹞且引《释论》三业之事,无不圆具,觉观才动与息共俱,已成身行。既是语本,又成口行,意业隐细,尚能具三,身口粗显,各具可知。

  ○二但举下,明观音圆感应。

  ﹝智者疏﹞但举一观,即备三应。但举一音,即备三机。而凡情谓声强智利,逐物标名,圆义往推,悉皆具足。

  ﹝知礼记﹞大圣一观,非独具于一种三业,须知具足百界三业,以全法界而为应故。众生一音,圆具亦尔,以全法界而为机故。斯由大圣,照穷正性,察其本末,难思感应,岂以人师凡见测邪!

  ○第二释观智二,初标列。

  ﹝智者疏﹞第二明观者又为二,一结束世音之境,二明能观之智。

  ○二结境下解释二,初结束世音之境。

  ﹝智者疏﹞结境即为六:一结十法界是因缘境,二四谛境,三三谛境,四二谛境,五一实谛境,六无谛境,此具出《大本玄义》。

  ﹝知礼记﹞欲明观智,先束境界。世间音声,品类无边,尘沙莫喻,须依圣教。结束谛境,方可明观。观不依谛,邪错何疑。十界是因缘境者,以十如是,类十二缘。义无别故。

  ○二二明下,正明能观之智二,初泛明诸境观。

  ﹝智者疏﹞二明观智者,傍境明智,作五番明观,智就因缘,则四番因缘论观。四谛亦有四番论观,三谛有两番论观,二谛有七番论观,一实谛则一番论观,无谛则无观,如此等义具在《大本》。

  ﹝知礼记﹞谛缘通四教故四,三谛唯别圆故二,二谛加三接故七,一实唯圆极故一,无谛体忘,观亦不立。

  ○二今约下。

  ﹝智者疏﹞今约三谛明观。若通论,十法界,皆是因缘所生法。此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道第一义谛。若别论,六道界,是因缘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萨界是假,佛界是中。论境即有二意。

  ﹝知礼记﹞今依三谛观者。境顺涅槃,新伊之文,观依《中论》,相即之说,荡情立法,示妙融心,像末观门,此为最也,初示境通别。通对顿观,别对渐观。

  ○二今对下,明观渐顿二,初双列。

  ﹝智者疏﹞今对境明观,亦为二意:一次第三观,二一心三观。

  ○二次第下双释二,初历教,释二种观,二初偏圆【立+立】释二,初约诸部释五,初依《璎珞》明三观。

  ﹝智者疏﹞次第者,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

  ﹝知礼记﹞体于三假,四句不生,即俗见真,名从假入空观。观三假,俗入即空真,由俗入真,复名二谛,于空不证,分别一切。三假药病,应病授药,故名从空入假。前用真破俗,今用俗破真,若俗若真,破用既均,复名平等。以前二破作双遮方便,即以二用,作双照方便。次第破用,既立一心,遮照可修。故云二观为方便等,三观俱用,从胜名中,心既即中,思议忘泯,名第一义谛观。

  ○二此之下,依《大品》明三智二,初正明三智相。

  ﹝智者疏﹞此之三观,即是《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二道种智,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则分别假名无谬,故名道种智。三一切种智,能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

  ﹝知礼记﹞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空观若成,于此名相,悉能体达,无我我所故。佛言:「摩诃迦叶,婆罗门法皆知,沙门法皆知,故云内外能知能解。」然其空智,但能总达诸法无生,不能别知诸法缘起,故不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假观能尔,故以道种,而名其智,于一种等者。夫中观智者,则了一切皆是中道,中则不偏,绝待为义。一法若中,则一切众生因种,一切佛之道法,无不咸趣一外,有法不名中也。一法既尔,一切皆然,故云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相等者,结前所说而成遮照,双遮则一相寂灭,双照则种种皆知,遮照同时,故名一切种智。

  ○二通而下,对上辩通别。

  ﹝智者疏﹞通而为论,观智是其异名,别而往目,因时名观,果时名智。

  ﹝知礼记﹞《璎珞》三观,《大品》三智,通则异名,别分因果。

  ○三此三下,对《大经》四智二,初略示四智相。

  ﹝智者疏﹞此三观智,即是《大经》,四种十二因缘观,下、中、上、上上。

  ﹝知礼记﹞《大经》二十五云:观因缘智,凡有四种:谓下、中、上、上上。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不见佛性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者,见则了了,得阿耨菩提。《辅行》释云:「因缘不殊,四观不等。」对别教中云,住十住地者,以次第行。从住入空,乃至十地,方入中道。次第住三,故名为住,住及不了,并约教道。

  ○二涅槃下,对上判离合。

  ﹝智者疏﹞涅槃通取析法,明于四观,《大品》《璎珞》直就《摩诃衍》,但明三观三智,今若开二经合。涅槃者,应开衍法,从假入空观,生灭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二经合,下中二观,同是一切智也。

  ﹝知礼记﹞四教证修,唯三观智,空分析体,故成四也。《大经》观缘明四智者,取藏析空为下智。故《大品》三智,《璎珞》三观,简小明衍故。若以二经之三,就《大经》四者,应开析空生灭一切智。若以《大经》四,就二经三者,应合下中,同入空智。

  ○四若将下,以观智对五眼。

  ﹝智者疏﹞若将三经,若开若合,对五眼者,天眼肉眼,照粗细事,皆是世智。悉为诸观境本,若三观三智,从此即入体法一切智。若四观四智,此即入析法一切智。故肉眼天眼为本,若入一切智对慧眼,道种智对法眼,一切种智对佛眼。

  ﹝知礼记﹞肉天二眼,是四智三智所观,境本不论开合,慧法佛眼,与三观智,主对已齐,若论四智,须于慧眼,而对析体,二空智也。

  ○五《中论》下,以《中论》四句结。

  ﹝智者疏﹞《中论》偈「因缘所生法」一句,为观智之本。三句对三智。

  ○二若将下对四教释二,初正对四教二,初正对教。

  ﹝智者疏﹞若将三观智对四教,即须开之如前。若将涅槃四观对四教,下智是生灭一切智,对三藏教也;中智是体法一切智,对通教也;上智即道种智,对别教;上上智即一切种智,对圆教。

  ○二所以下,出所以。

  ﹝智者疏﹞所以应明三机,那忽对四教者何?若无教即无观,禀教修观得成于智,所以明教也。

  ﹝知礼记﹞观必教诠,智由观得。今明观智,须能诠教。

  ○二教必下,广明四相二,初四教主二,初明教主一异。

  ﹝智者疏﹞教必有主,有主即佛也。或可一佛说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佛。

  ﹝知礼记﹞文有二义,明其一异,初跨节。论只一圆佛,被四种机,说四教法。次或可下,约当分论随机所见。据教所诠,四佛体用,优劣硕异。

  ○二四教下,明补处偏圆。

  ﹝智者疏﹞四教既有四主,即应有四补处。即是四种菩萨,辅佛弘此四教也。

  ﹝知礼记﹞补处亦明,当分跨节,例主可知。

  ○二若言下,四教法二,初明理尚无一。

  ﹝智者疏﹞若言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不可说。」一教尚不可说,云何有四?

  ○二答理下,明赴缘。说四前通释题,十义之首,已明此义。证理绝言,被缘须教,初明赴缘。

  ﹝智者疏﹞答:「理论实尔,皆不可说。赴缘利物,有因缘故,亦可得说。非但生生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可说。以佛教门,出生死苦。」

  ○二三藏下,明说四四,初三藏三,初明教相二,初明愿行二。初依谛立誓。

  ﹝智者疏﹞三藏教者,如《释论》,引迦旃延子,明菩萨义。释迦初为陶师,值昔释迦佛,发愿从是已来,始发菩萨心,即是行人所求菩提,即名为法,深厌苦集,欣求灭道,即起慈悲心,誓度一切。

  ﹝知礼记﹞初为陶师者,合云陶师之子,因遇彼佛,入城乞食,相好巍巍,乃发善心,而兴供养,遂对彼佛,发于誓言:「愿我当成佛,一如今世尊。」故今释迦,法住之时,度人多少等,皆同往佛言。即起慈悲者,发心拔苦,欲与其乐,若不谛审,非想结集,及轮回苦,又不谛审,三无为灭,及尽苦道,则不拔苦际,非与真乐。凡外不谛,二乘无誓,菩萨双非,依谛立誓。

  ○二行六下,依誓起行二,初六度填愿。

  ﹝智者疏﹞行六度行,行愿相扶,拔苦与乐,所以者何?悭名为集,堕饿鬼名苦行,檀名道,悭息名灭,菩萨自伏悭贪,悲心熏物。众生称名,即能脱苦。自行檀施,慈心熏物,物应可度。即能示现,令得安乐。当知为满弘誓,而修檀行也。乃至愚痴名集,生天名苦,修慧名道,痴伏名灭。修慧度时,自破苦集。为成悲心,以熏众生,众生称名,即得解脱,自证道灭,以成慈心。以熏众生,众生有感,应机得度,故知行填于愿。

  ﹝知礼记﹞文中所明六蔽为集,六道为苦,六度为道,蔽息为灭。略举初后中四例知,此教菩萨,自伏六蔽,对破六道,令他断集,离苦故也。《菩萨戒疏》云:「檀破饿鬼,尸救地狱,忍济畜生,道拔修罗,禅静人中,慧照天众。

  ○二行此下,六度满时。

  ﹝智者疏﹞行此六度,各论时节,尸毗代鸽是檀满,须摩提不妄语是尸满,歌利割截不动是忍满,大施抒海是精进满,尚阇黎坐禅是定满,劬傧大臣分地是般若满。

  ﹝知礼记﹞如尸毗王,遍割身肉,就鹰贸鸽,至尽一身,不恼不没,自誓真实,感身平复,是檀满相。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如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慈忍不动,作誓即感,血化为乳,是羼提满相。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雨宝济贫,得珠坠海,抒海取之,筋骨断坏,终不懈废,诸天问之,云生生不休,故助抒海,海水减半,龙恐海干,送珠与之,是毗离耶满相。如尚阇黎,得第四禅,出入息断,鸟谓为木,于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鸟母不来,即更入禅,鸟飞方起,是禅满相。如劬嫔大臣,分阎浮提地为七分,城邑山川,均故息诤,是般若满相。所言满者,度本治蔽,行期满愿,今蔽已离,与拔遂心,即知六度,其功克满。

  ○二如此下,明时位三,初约时明行相。

  ﹝智者疏﹞如此修行,至初僧祇劫,不知作佛,不作佛;第二僧祇,心知作佛,口不言作佛;第三僧祇,心知口言;过三僧祇已,又百劫种相,百福成一相,凡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现时方称菩萨摩诃萨,但伏惑不断,如无脂肥羊,取世智为般若,即此意也。

  ﹝知礼记﹞从古释迦,至罽那尸弃佛,名初僧祇。准望声闻位,在五停心,及别相,总相,念处也。观力既微,故不知作佛。从罽那尸弃,至然灯佛时,名第二僧祇。位当暖法,既有证法之信,必知作佛,心未分明,故不向他说。从然灯,至毗婆尸佛,名第三僧祇。位在顶法,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也。无脂肥羊者,《大论》云:「此菩萨虽有上妙五欲,不生贪著,以有无常等观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王欲罚罪语言,若得无脂肥羊,当赦汝罪。大臣有智,系一大羊养以水谷,日日三时,以狼怖之,羊虽得养,肥而无脂。王问:『云何得尔?』答以上事。菩萨亦尔,见无常空狼,令结使脂销,而功德身肥。

  ○二用此下,约观明涉位。

  ﹝智者疏﹞用此菩萨行,对声闻行位者。初僧祇,可对总别念处。二僧祇,可对暖法。三僧祇,可对顶法。百劫种相,可对忍法。坐道场时,可对世第一。三十四心,断结成佛,即对十六心。发真乃至九解脱,无学也。尔时坐道场上,三十四心断惑,正习俱尽,名为三藏佛。所以释迦精进,弟子纯熟,以精进故,九劫前超八相成佛。此即是三藏教主,所说教门。

  ﹝知礼记﹞问:「声闻根钝,尚能速入七贤四圣。菩萨利智,何故三祇犹居顶法?」答:「声闻但于,一境一门,修念处等,故易成就。菩萨遍于,一切境界,一一四门,复加六度,久远熏修,使一一行,摄诸众生,令种熟脱。故三祇内,凡化几人,超凡入圣,自身此岸,度人彼岸,故经劫长,证位犹下。言三十四心,正习俱尽者,顿证罗汉,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无间而得,但不以此,顿尽正习。一言于习,有见思习,及尘沙习。菩萨修学,尘沙法门,治其劣慧。于一一门,用四谛观,伏其正使,于一一门,六度行熏,见思习。故树王下,三十四心,于尘沙法上,证四真谛,故令正使,及二习气,俱时而尽,故能二谛,皆究竟也。方异三乘弟子,独彰佛眼佛智。」

  ○三此中下,约佛明补处。

  ﹝智者疏﹞此中补处位,在百劫种相,伏惑住最后身,六度行成,誓愿将满,慈悲熏于众生,拔苦与乐。

  ○二若就下,结观智。

  ﹝智者疏﹞若就此辩者,但是因缘生法,世智明观,即是三藏教,观世音义也。

  ﹝知礼记﹞若于三藏明,观音人,其相如是。

  ○三料简二,初简超劫二,初问。

  ﹝智者疏﹞问:「依三藏说,释迦弥勒,同时发心,一超九劫,何意二佛,俱成贤劫中佛耶?」

  ﹝知礼记﹞一超九劫者,《婆沙》云:「尔时有佛,号曰底沙。有二弟子,一名释迦,乐修利他行,所化机先熟。二名慈氏,乐修自利行,所化机在后。彼佛念曰:『回多人就一人即难,回一人就多人即易。』欲令释迦先成道故,于是舍二弟子,入至山中。时释迦菩萨,随后入山,寻求本师,不见踪迹。正行之次,忽见彼佛,在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异于常。行次忘下一足,经于七日,说于一偈,叹彼世尊云:『天地此界多闻室(即北方多闻天王之室也),逝宫天处十方无(逝宫即梵王宫,外道计彼为常,佛为破彼,故称逝宫),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因此精进超于九劫。在弥勒前成佛。」

  ○二答。

  ﹝智者疏﹞答:「释迦值弗沙,促百劫,弥勒值诸佛,何必不促,为九十一劫耶?」

  ﹝知礼记﹞弗沙与底沙,梵语赊切耳,弥勒值佛,必有超劫,恐梵文未至。

  ○二简百劫二,初问。

  ﹝智者疏﹞(编者注:据文意及体例,此处应漏缺「问:」)若尔则无百劫义?

  ○二答。

  ﹝智者疏﹞答:「任此法门,则有百劫,以精进力传超。」

  ﹝知礼记﹞任此法门者,若任运行于,六度法门,则须百劫,此据常途,理数而言。若精进功倍,亦何局于时分?

  ○二通教二,初明教相二,初示名教。

  ﹝智者疏﹞通教者,如《大品》明三乘之人,同以第一义谛,无言说道,断烦恼,入涅槃,共缘一理,用观断惑通也。亦名共般若教。

  ﹝知礼记﹞三乘因位,共能忘言契真谛,故同断见爱,故受通名。然有利根,通入后教,今分四相,且从钝说,前教菩萨,至果方断,三乘不通也。

  ○二此事下,辩行相二,初斥三藏明行位二,初对事度显空行三,初斥事非度。

  ﹝智者疏﹞此事与三藏异,《释论》破云:「岂以不净心,修菩萨行,如毒器盛食,食则杀人。」檀有上中下,谓舍财身命也。勇士烈女,亦能舍身,何得中舍名檀?满中檀,但名施,非波罗蜜。

  ﹝知礼记﹞《大论》斥三藏菩萨云:「具足三毒,云何能集无量功德?譬如毒瓶,虽贮甘露,皆不中食。菩萨修诸纯净功德,乃得作佛。若杂三毒,云何能具清净法门?菩萨之身犹如毒器,具足烦恼名为有毒,修习佛法如贮甘露,此法教他,令他失于常住之命。檀有三品,谓命上,身中,财下也。贸鸽割身,犹是中舍,既不了空,焉到彼岸。」

  ○二不见下,明空成行。

  ﹝智者疏﹞不见能所财物,三事皆空。非悭非施,此是真檀波罗蜜,乃至非愚非智,无著空慧名真般若,不取世智。论云:「若不信空,一切皆违失。」当知汝所修,皆不与理相应,若信诸法空,一切有所作,良以空故,能成一切诸法。故知若得空慧,能具一切法也。

  ﹝知礼记﹞施本治悭,悭不可得。三事既空,施相不立。能所既泯,真空现前,是真檀度,下之五度,能所皆空,是则名为,道不二相,以此空慧,荡生法执,故令众行,称理圆成。

  ○三又复下,斥定三祇。

  ﹝智者疏﹞又复菩萨,无量劫修行,何但三阿僧祇?如是等种种破三藏失,以显摩诃衍,中通教意也。

  ﹝知礼记﹞空心立行,长劫忘劳,摄无量生,经无量劫,何得限定?三阿僧祇,为逗衍机,须破三藏。非是废除,彼教接物。

  ○二《大品》下,约断结明共位二,初衍门行位二,初断结行。

  ﹝智者疏﹞《大品》云:「菩萨发心,与萨波若相应,此即观真断结,与理相应也。」发心已来,即观真断结,便称菩萨,即是假人也,又观真即是法也。常与慈悲俱起,自断苦集,修道灭,亦以慈悲誓愿,断一切众生苦集,与其道灭,体达诸法如幻如化,不生不灭,三事俱亡以行檀,乃至一切法无所著名般若,以此诸行填愿,即能破四住惑,见第一义。

  ﹝知礼记﹞梵云萨波若,此云一切智。发心与此空智相应,即能断见及破思惟,即是无生人法。法缘慈悲自行化他,积行填愿,皆与无生四谛相应,故能因中断结证理。

  ○二则有下,断结位。

  ﹝智者疏﹞则有三乘共十地,所谓干慧乃至佛地。

  ○二若将下,对小阶级。

  ﹝智者疏﹞若将此十地来对声闻者,干慧地对总别念处,性地对四善根位,八人地对八忍,见地对初果,薄地对二果,离欲地对三果,已办地对四果,支佛地自对支佛位。菩萨地,自是出假方便,道观双流,断正侵习佛地尽故。论云:「是人烦恼尽习不尽。」

  ﹝知礼记﹞八人地,对八忍人者,忍也,世第一。后十六刹那,齐道比忍,犹属于贤,至道比智,即名为圣。二位同在,无间三昧故,以十六对八人,见此教菩萨,从已办地,留习润生,用慈悲道,与真空观,双行化物。前断正使,今侵二习,至于佛地,见思习尽,真谛究竟,尘沙习尽,俗谛究竟。第七地中,有断有留,故尽不尽。

  ○二以誓下,约扶余习,以利他。

  ﹝智者疏﹞以誓扶习还生三界,利益众生净佛国土,岂同三藏菩萨,伏惑行六度行耶?此菩萨修行断惑,余残未尽譬若微烟,慈悲五道示现度物。众生若称名,若感见,即能拔苦与乐,解脱得度也。

  ﹝知礼记﹞正使既尽习不润生,以誓扶之能生三界,以藏通教俱不谈常,生死之身全由惑业。二乘惑尽不受后身,菩萨利物恐同二乘。故藏菩萨,用慈悲誓扶于正使,受生化物,通既断正,以誓扶习而作生因。尽在不久故似微烟,既为益他留形三界,故称名感见,能拔苦与乐。

  ○二此是下,结观可见。

  ﹝智者疏﹞此是通教体假入空观,亦名一切智,即是通教观世音义也。

  ○三别教二,初明教相二,初示名教。

  ﹝智者疏﹞别教者,别异通也;别明不共般若,故言别也。

  ﹝知礼记﹞诠中故异通,次第故异圆,故名为别。不共般若,不共二乘,全别前教圆亦不共,故未别后不名不共,意在于兹。

  ○二此教下,辩行相二,初约次第明行位二,初明次第意。

  ﹝智者疏﹞此教虽明中道,为钝根人方便说中,次第显理,广明历劫修行。故《大品》云:「有菩萨,从初发心,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次第修习恒沙法门,助显中理,前却四住,次破尘沙,后破无明。」

  ﹝知礼记﹞虽说众生,见闻觉知体是佛性,而全起作三种之惑。故须用此觉知之性,观空破有,观假破空。待二均平,方照本性中道之觉。故名方便次第显理,既此迂回故经尘劫,从初标志,次第修学河沙观智,破河沙惑显如来藏,河沙性德,故缘无量四谛发心。

  ○二十信下,明伏断相二,初法。

  ﹝智者疏﹞十信通伏诸惑,而正伏四住。十住亦是通伏诸惑,而正断四住,成一切智;十行出假断无知,成道种智;兼伏界外尘沙,十回向断界外尘沙,成道种智;正修中道伏无明,十地断无明,见佛性成一切种智。

  ﹝知礼记﹞十信缘中通伏三惑,心正著有,要先观空,伏断四住方袪滞有;复偏著空,故观六界药病,成就体析八门道种。又观四圣,惑智因缘,无量无作八门道种,二观既成故照中道,此时三观只在一心,别向圆修斯之谓矣。

  ○二喻。

  ﹝智者疏﹞譬如烧金,尘垢先去,然后镕金,次第断结亦复如是。

  ﹝知礼记﹞圆譬冶铁作器,别喻烧金作器;冶谓镕铸,淳朴顿融,任运粗垢先落;烧谓锻炼,物体犹坚,特要粗尘先天,然后融金,以除细垢。圆观顿穷法界无意,先观二谛,二惑任运先落,别观次第显中有意,先观二谛,故使二惑先除。

  ○二此菩下,期真应以利物。

  ﹝智者疏﹞此菩萨发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断无明,成就真应,大誓慈悲,熏于法界众生,机感即拔苦与乐。

  ﹝知礼记﹞初虽次修,后能圆应。

  ○二此是下,结观智。

  ﹝智者疏﹞此是从空出假,观道种智,别教观世音义也。

  ﹝知礼记﹞问:「别向圆修,何但结为,出假之智?」答:「从胜受名,故约教道。故如《辅行》云:『一教始终,虽具三谛,若入证道,不复名别。』是故别教,但在于假。」

  ○四圆教二,初约行位明圆二,初广示相二,初正释行位二,初约法示相二,初教所诠理。

  ﹝智者疏﹞圆教者,此正显中道,遮于二边,非空非假,非内非外。

  ﹝知礼记﹞说一切法,皆是中道。一色一心,一染一净,皆具三千。悉非空假,非内即非性,全性成修故。非外即非修,全修在性故。既其空假双亡,修性俱泯,则中道之义显矣。

  ○二观十下,教所诠观二,初正示二,初明修观二,初对境示观。

  ﹝智者疏﹞观十法界众生,如镜中像,水中月,不在内,不在外;不可谓有,不可谓无,毕竟非实;而三谛之理,宛然具足。无前无后在一心中,即一而论三,即三而论一。

  ﹝知礼记﹞教所诠法令生妙解,今依妙解而修妙观,十界众生所观境也。镜水譬性德三千,像月喻修起三千,内外有无皆无实性,而三千三谛终自宛然。

  ○二观智下,就观明谛。

  ﹝智者疏﹞观智既尔,谛理亦然,一谛即三谛,三谛即一谛。

  ﹝知礼记﹞此无缘观,照无相谛,以无相谛,发无缘观。谛观名别,其体本同,是故能所,二即非二。

  ○二《大品》下,明证释二,初证发心相。

  ﹝智者疏﹞《大品》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轮,度众生。」

  ﹝知礼记﹞若发真心,似心观心及名字心,随位约即,明坐道场,转轮度生。故《佛藏》云:「众生身中,已有如来,结跏趺坐,理即尚尔,况修中位。」

  ○二即于下,初发心德。

  ﹝智者疏﹞即于初心,具观三谛一切佛法,无缘慈悲,于一心中,具修万行诸波罗蜜。

  ○二入十下,入位。

  ﹝智者疏﹞入十信铁轮,已能长别苦轮海,四住惑尽,六根清净,名似解进。入十住铜轮,初心即破无明,开发实相,三智现前,得如来一身无量身,湛然应一切,即是开佛知见,示悟入等。

  ○二文云下,别文称叹四,初此经叹真实。

  ﹝智者疏﹞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又云:「今当为汝说最实事,即是圆教一实之谛,三观在一心中也。」

  ○二《大品》叹具法。

  ﹝智者疏﹞《大品》云:「若闻阿字门,则解一切义。」

  ○三涅槃叹初心。

  ﹝智者疏﹞《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是故敬礼初发心,即是义也。」

  ﹝知礼记﹞四此中下,诸文叹眼智二,初约此经总示。

  ﹝智者疏﹞此中知见,但称为佛知佛见,即是一切种智。知佛眼,见佛眼,见佛智,知非不照了,余法从胜受名,譬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

  ﹝知礼记﹞开示悟入皆佛知见,所知见境,既该百界,验能知见,即三智五眼,从胜称一,如海具众流。

  ○二引二文别释二,初《大论》明智。

  ﹝智者疏﹞《大论》云:「十智入如实智无复本名,但称如实智。」言十智者,谓世智他心苦集灭道法,比尽无生也。

  ﹝知礼记﹞如此十智通于三藏,三乘唯如实智属于衍教,今但证圆。

  ○二眼亦下,《大经》明眼。

  ﹝智者疏﹞眼亦如是,五眼具足成菩提,而今但称为佛眼。《大经》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若例此语,学小乘者,虽有慧眼,名为肉眼也。

  ﹝知礼记﹞既见粗色,即是佛性。具一切法,即观行五眼,从胜名。佛肉眼,见性褒之以佛慧,见偏空,贬之为肉。

  ○二若能下,兼明人法二,初示圆六双。

  ﹝智者疏﹞若能如是解者,名圆教人法,约无作四谛,起无缘慈悲,修不二定慧,成真应二身,真遍法界,药珠普应,一切横竖逗机,冥显两益。

  ○二以无下,明经二益。

  ﹝智者疏﹞以无缺宝藏,金刚般若拔根本究竟解脱,以首楞严法界健相,与三点涅槃大自在乐。

  ﹝知礼记﹞三点涅槃者,《大经》云:「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立+立】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成伊。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此乃三德即一而三,名大涅槃也。」

  ○二是名下,结归题。

  ﹝智者疏﹞是名中道第一义谛。观一切种智,是名圆教观世音义也。

  ﹝知礼记﹞如文。

  ○二问答显妙三,初明无缘与拔二,初据中道妨慈问。

  ﹝智者疏﹞问:「此观,观众生非空非有,云何行慈悲?」

  ○二指《净名》成慈答。

  ﹝智者疏﹞答:「如《净名》中说。」

  ﹝知礼记﹞《观众生品》文殊问维摩言:「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等。」文殊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彼品既是通相,从假入空,彻见三谛即是中道,无缘与拔。

  ○二明中道建立二,初约双非皆破问。

  ﹝智者疏﹞问:「若观十法界,非空非假者,即是破一切因果耶?」

  ○二明中道遍立,答二,初约明中,能立偏圆,三宝四谛二,初略示迷中之失。

  ﹝智者疏﹞答:「若不明中道,则不识非权非实,亦无权无实,则无四番因果。

  ﹝知礼记﹞四教四谛是权,实相皆依中道,非权非实而得建立。今既迷此,则一切皆失。

  ○二若明下,广示明中之德二,初示四种四谛唯心。

  ﹝智者疏﹞「若明中道则权实双照,得有三种权四谛,苦集因果,三种道灭因果,乃至一实无作四谛,世出世因果,宛然具足在一念心中。

  ﹝知礼记﹞十种法界,忘言之理,名为中道,得此理故,方施权实之教。十界融即,说者名圆;十界次第,说者名别;六界无生,说者名通;六界生灭,说者名藏。此之四教,各论四谛,若识中道,诸法皆融。故于一心,具四四谛。

  ○二所以下,释一体三宝具渐二,初约圆观明三宝。

  ﹝智者疏﹞「所以者何?以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故名为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即是法宝。如此觉慧,与理事和名僧宝,事和,即有前三教贤圣僧,与理和,即有圆教四十二贤圣僧。

  ﹝知礼记﹞佛但双非者,且从略示。遮必具照,三智圆觉,方名佛宝。以法三谛,显佛不孤,僧宝中云。理事和者,上三谛法,性本圆融,名之为理。随情差别,名之为事。佛实相慧,具于权实,实慧和理,能说圆法,权慧和事,能说偏法。故《文句》明法用方便云:「智诣于规,善用圆法,逗会众生,如圆举指目于圆处。」智诣于矩,善用偏法,逗会众生,如偏举指目于偏处。言事和,即有前三教等者,权慧随情,照谛差别,即说别教,次第三谛。或说藏通,即离二谛,乃有三教行人,禀法修行,成三僧宝。若其实慧,和随智谛,即说不次第三谛,乃有顿修行人,禀法成于圆教。因果之僧,不独令他,禀教成僧,亦能应作,偏圆行人,修成僧宝。」问:「四十二位,自等觉来,合判为僧,妙觉为佛,云何因果皆名为僧?」答:「别相三宝,乃以因果而为僧佛,今论一体一人,一念具足三宝,四十二位,位位报智,冥于法性,皆名二宝。位位应身,皆名僧宝。故妙觉应,最能三土,统理大众。是故僧宝,究竟成就,若能善识,一体三宝,任运能具。诸渐教中,三宝之义,以能和于理事,三谛故也。」

  ○二故大下,引月爱明僧相二,初据经文明诸地智断二,初正引涅槃二,初通譬诸地二,初顺喻白黑论增减二,初举月光喻。

  ﹝智者疏﹞「故《大经》月光增损,而举两喻,前十五日约光论增,后十五日约光论减。而其月性实不偏圆,前后往望不无盈昃。

  ﹝知礼记﹞白月,光增以喻发智;黑月,光减以喻断惑,喻虽前后,法乃同时。

  ○二月性下,以体用合。

  ﹝智者疏﹞「月性圆者喻于实相,光明增减以喻智断。智光增者,即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断光减者,即是诸法不灭而烦恼灭。《大经》亦称无明为明,故知用譬邪光灭也。

  ﹝知礼记﹞实相,则因果不二。智断,则增减有殊。诸法不生,诸法不灭。三千无改也烦恼灭,般若生,无明即明也。《大经》等者,以无明体,是强觉故,亦称为明。

  ○二如是下,约法地地论智断。

  ﹝智者疏﹞「如是增减日日有之,如是智断地地皆具。

  ﹝知礼记﹞舍喻就法,四十二地,一一智断,故云皆具。

  ○二若十下,别对诸地二,初以晦望,对妙觉。

  ﹝智者疏﹞「若十五日体圆光足,则月不更圆,光不更盛。此喻中道理极,菩提智满,故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若三十日,体尽光减,究竟无余,此喻无明已遣,邪倒永除,无惑可断,故云不灭不灭名大涅槃。

  ﹝知礼记﹞月望以喻,妙觉理体智德,二俱圆极,故重云不生。月晦以喻,妙觉独头相应,二皆究尽,故重云不灭。

  ○二初三下,约开合,对诸地。

  ﹝智者疏﹞「初三日月,即喻三十心智断;次十日月,喻十地智断;十四日月,喻等觉智断;十五日月,喻妙觉智断。

  ﹝知礼记﹞合前开后,故以十五,对四十二,此中初三,即有黑白,两初三也。乃至十五,亦复如是。

  ○二仁王下,例诸《般若》。

  ﹝智者疏﹞「《仁王》《天王》等《般若》,以十四日,譬十四般若,即此意也。

  ﹝知礼记﹞但明因位,故以十四,对四十一地,地地之中,具三般若。

  ○二如此下,结僧宝。立一切因果。

  ﹝智者疏﹞「如此明僧宝智断,皆约中道一实相法,一切因果无所破失也。

  ﹝知礼记﹞若与中道理和,必与三教事和,是则权实因果,皆由中道,而得建立。

  ○二若不下,约迷中。即破渐顿,三宝四谛,二初示得前失后。

  ﹝智者疏﹞「若不明中道非空非假,但计断常等,即是破生灭四谛,世出世因果,破三藏三宝。若但说无常生灭者,即破无生四谛,通教三宝,若但说体法,不生不灭真谛者,即破无量四谛,别教三宝,若但说次第,显非空非假者,此亦破圆教无作四谛,一体三宝。

  ﹝知礼记﹞四教三宝,及四四谛。但依二种中道而立,藏通依离断常中,别圆依佛性中,各有即离,故成四教。外计断常都迷二中,故失四教。三宝四谛,三教得失,在文可见。

  ○二传传下,明前多后少。

  ﹝智者疏﹞「传传相望,前所破失者多,后所破失者少,可以意得。」

  ○三以权显实二,初约圆诠废渐问。

  ﹝智者疏﹞问:「若圆修实相,一法三谛,一心三观,具足诸法,亦应一教四诠,称于圆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别耶?」

  ○二约权能显实答二,初舒渐显圆二,初以观例教。

  ﹝智者疏﹞答:「上开章云:次第三观,一心三观,明教亦二。若一教圆诠,一切诸法者,赴利根人。若四教差别,逗钝根人。

  ﹝知礼记﹞观既以次,显于不次。教亦以三,显于一圆。利可直谈,钝宜渐显。今若四说,利钝不遗。

  ○二若不下,以三显圆二,初示立三意。

  ﹝智者疏﹞若不假渐次,分别圆顿,何由可解?用别显圆,故先明四教也。」

  ○二虽说下,引文证释。

  ﹝智者疏﹞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又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余法即三方便,引导弄引开空法道。

  ﹝知礼记﹞余深法者,藏通余而不深,圆教深而不余,别教亦余亦深。故将唯余,及以两亦,助显唯深,弄引者,引去声,谓曲弄之前,必有引起。言开空法道者,谓前三教,是开通圆空,之法道也。

  ○二若入,下卷权归实二,初废三立圆。

  ﹝智者疏﹞若入佛慧方便无用,故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知但一圆顿之教,一切种智,中道正观,唯此为实观世音,余皆方便说也。

  ﹝知礼记﹞前是为实施权,今明废权立实,十方三世法皆尔也。

  ○二复次下,忘言契理。

  ﹝智者疏﹞复次若有所说,若权若实,悉是方便非权非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说示,不生不生,妙悟契理,方名为真。此亦无实可实。

  ﹝知礼记﹞寄言显理,从偏入圆,权非实是。恐失意者,是非不泯,故以双非,绝其思议。权既不生,实亦不生,故二不生,彰乎妙契。应知此立,非权非实,但是祛乎著语之情,其所契悟理无别途,勿谓双非理过一实。二观心,明二种观。问:「上明诸教,无非对境立乎观门,况复约圆,境观皆妙,何故至此,更说观心?」答:「上为解释,观世音名,故约四教,明乎观法。既观世音,正以他生,而为观境。心佛众生虽无差别,就生佛境高广难观。若就心境,近而易照。佛世当机,随闻悟入,境无远近。灭后初学修观,要须拣难从易。故今诸部,约教释中。纵已明观,后须更立。观心一科,又复他生,不出心性。若观自心则能明见,十界众生,故知观心,成前约教。世音之观,今示观心,其意略尔先标。

  ﹝智者疏﹞次明观心者。

  ○次夫心下示二,初约心源本无境观二,初明本无心境二,初明性绝百非。

  ﹝智者疏﹞夫心源本净,无为无数,非一非二,无色无相,非偏非圆。

  ﹝知礼记﹞心源本净等者,只现前心,当处即中,名之为源。离一切相名为本净,无为下,列所离相,既其若此,焉立心境。

  ○二虽复下,明心非四运。

  ﹝智者疏﹞虽复觉知,亦无觉知,若念未念,四运检心,毕竟叵得。

  ﹝知礼记﹞尚不可以知觉而求,岂能以生灭而取?是故不可立心为境。

  ○二岂可下,明莫陈观法三,初法。

  ﹝智者疏﹞岂可次第不次第,偏圆观耶?

  ﹝知礼记﹞心境本无,观于何设?

  ○二犹如下喻。

  ﹝智者疏﹞犹如虚空等无有异。

  ﹝知礼记﹞无以比,况强指虚空。

  ○三此之下合。

  ﹝智者疏﹞此之心性毕竟无心。

  ○二有因下,由缘感须立观心二,初由缘立心。

  ﹝智者疏﹞有因缘时,亦得明心。

  ﹝知礼记﹞有十因缘,能修证者,无能所中,立所观境。

  ○二既有下,由心立观二,初略立三,初法。

  ﹝智者疏﹞既有论心,即有方便正观之义。

  ○二喻。

  ﹝智者疏﹞譬如虚空,亦有阴阳两时。

  ○三合。

  ﹝智者疏﹞心亦如是,虽无偏圆,亦论渐顿。

  ○二若作下,委示二,初示渐观。

  ﹝智者疏﹞若作次第观心者,即是方便渐次意也。

  ﹝知礼记﹞虽明二观,正意在圆,故次第观略指而已。

  ○二若观下,示顿观二,初明全性成修二,初就法直明二,初示二,初于一念观性,三因。

  ﹝智者疏﹞若观心,具有性德三谛,性德三观,及一切法,无前无后无有次第,一念具足。

  ﹝知礼记﹞三谛即正因,三观即了因,一切法即缘因。具缘了之正,名为三谛;具正缘之了,名三观;具正了之缘,名一切法。故《大经》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脱,亦非此之三法;举一即三,三即是一;非纵非横,同居一念。」

  ○二十法下,观千法皆有三谛。

  ﹝智者疏﹞十法界法,千种性相。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千种三谛,无量无边法,一心悉具足。

  ﹝知礼记﹞以其千法,皆因缘生故,趣举一性相,叵得故空,缘起宛然故假,性绝待对故中。一法既然,千法皆尔。学者须知,千种三谛只一三谛,说千不散,说一不合。以圆融故,千法各得三谛全分。盖由三谛体是三德,名秘密藏,一切诸法不出此藏。此藏全体遍入诸法,如世真金具灿烂色,具转变能,具不改性;若成师子,则全以色等作头作尾,作乎胸背,四足牙爪众毛,岂有一处不具色等三邪!此三岂可暂分隔邪!得此喻意,即于千种三谛,不起合散一多之计也。况今千法且总略言,广则三千一一三谛。故荆溪云:「三千即空性了因,三千即假性缘因,三千即中性正因。」心法既尔,众生三千,诸佛三千,同一秘藏。是故一一皆具三谛,此等法门同居一念。

  ○二此即下结。

  ﹝智者疏﹞此即不次第观也。

  ﹝知礼记﹞即不次第观者,不思议境。境即是观,若境自是境,更起观智来照此境。此乃别修,非性德行。故止观十乘,是观别相,三千空假中是观总体。以此为妙境,以此为发心,以此安其心,以此能遍破,以此通塞著,以此调道品,以此合助道。就此论次位,以此忍他缘,以此离似爱。此外无行,此外无果,以将果理为妙行故,故示千种三谛之后,便云:此即不次第观也。

  ○二《华严》下,按经委示二,初引经示观二,初明心造一切。

  ﹝智者疏﹞《华严》云:「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

  ﹝知礼记﹞十种世间,皆住真法。真法无碍,故十互融,融故百界千法具足。此之理具,已有造义,由理造故,方有事造。故一言心造,即二造也。

  ○二若观下,观一切皆三。

  ﹝智者疏﹞若观心空,从心所起一切皆空。若观心有,从心所生,一切皆有。心若定有,不可令空。心若定空,不可令有。以不定空,空则非空。以不定有,有则非有。非空非有,双遮二边,名为中道。若观心非空非有,则一切从心生法,亦非空非有。

  ﹝知礼记﹞理事二造,各论一切,略则千法,广则三千。若观心空,理事三千无不空也。观心假中,理事三千,无不假中。既三千空,空即三观,三皆能破,故总言空。观三千假,假即三观,以皆立故,故总言假。观三千中,中即三观,皆绝待故,故总言中,此乃三德三谛,三千故也。

  ○二如是下,结法归心。

  ﹝智者疏﹞如是等,一切诸法,在一心中。

  ○二若能下,指修是佛二,初广引经文二,初引证齐佛三,初约《大经》,观缘得佛。

  ﹝智者疏﹞若能如是观心,名上上观,得诸佛菩提。

  ﹝知礼记﹞十如即是十二因缘,今观即性,故见三千,即空假中名上上智。初心修此,即名得佛。

  ○二引《净名》,观身等佛。

  ﹝智者疏﹞《净名》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身相既等于佛,观心相亦等于佛。」

  ﹝知礼记﹞观境虽异,实相岂殊?故得观自身心,等彼果佛。

  ○三引《华严》,心佛无差。

  ﹝智者疏﹞《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当知观此心,源与如来等。」

  ﹝知礼记﹞如前委说。

  ○二若作下,约经叹观二,初叹正观。

  ﹝智者疏﹞若作余观观心,皆是方便,名为邪观。若作如此圆观,名为真实正观。

  ﹝知礼记﹞余观望此,皆悉偏邪,迦叶未闻已前,皆是邪见。

  ○二即开下,叹是佛。

  ﹝智者疏﹞即开佛知见,坐如来座。如此慈悲,即是入如来室。安忍此法,即是著如来衣。修此观慧,即是如来庄严。其人行住坐卧,皆应起塔。

  ﹝知礼记﹞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今家四释:一圆四位,住行向地,二圆四智,谓道慧即毕竟空。二道种慧,不思议假。三一切智,双遮中道。四一切种智,双照中道。三圆四门,即不思议,空门有门双非双亦也。四圆四观,即三观皆空,三观皆假,即三而一,即一而三,皆如次对,开示悟入,四位竖论,余三横辩,故知开等,通浅通深,座室衣三,皆称如来者,以用果法,为行故也。位虽高下,境观无殊,是故四仪,皆应起塔。

  ○二如此下,结成佛法。

  ﹝智者疏﹞如此观心,名观佛心也。

  ﹝知礼记﹞非今所明,难越九界。

  ○二明普门二,初开章。

  ﹝智者疏﹞第二明普门即为二:一通途明门,二历十义解释。

  ○二随释二,初通途明门二,初列。

  ﹝智者疏﹞通六意者:一略列门名,二示门相,三明权实,四明普不普,五约四随,六明观心。

  ○二释六,初略列门名三,初列门下,通约喻显。

  ﹝智者疏﹞列门名者:通从世间,如人门户,通至贵贱居室。

  ○二凡鄙下,别就法示二,初世间二,初示诸门。

  ﹝智者疏﹞凡鄙以十恶五逆为门,通至三途;清升以五戒十善,四禅四定等为门,通至人天;外道以断常为门,通至惑苦;爱以四倒为门,见以四句为门。

  ﹝知礼记﹞外唯世间,故至惑苦,惑即集也,爱著三界,常乐我净,故言四倒。见惑虽多,不出有无,及以一异,各执四句。

  ○二善恶下,束归生死。

  ﹝智者疏﹞善恶虽殊束而为言,俱是有漏,世间之门,通至生死尔。

  ○二若就下,佛法门二,初示四教通之能所。

  ﹝智者疏﹞若就佛法论门,亦复众多,三藏四门,通有余无余涅槃;通教四门,近通化城,远通常住;别教四门,渐通常住;圆教四门,顿通常住。

  ﹝知礼记﹞通真含中,钝入化城,见空真也,利达常住,见中真也。

  ○二此则下,明四种有乎教观。

  ﹝智者疏﹞此则四四十六教门,又有十六观门,合三十二门。

  ﹝知礼记﹞《大本》玄云:「若于一教,以四句诠理,即是四门。四四合为十六门,若以行为门者,禀教修观,因思得入,即以行为门;藉教发真,则以教为门。若初闻教,如快马见鞭影,即入正路者。不须修观,如依电光,即得见道。不更须教,【立+立】是住昔善根习熟。今于教门,得道名信,行于观门,得道名法行。」

  ○三能通下,广指《大本》。

  ﹝智者疏﹞能通之义,分别其相,在《大本》玄中。

  ○二二示下,示门相四,初三藏。

  ﹝智者疏﹞二示门相者,三藏四门,所谓阿毗昙是有门,成论是空门,昆勒亦空亦有门,车匿非空非有门,一一广明行法判贤圣位,由门通理。

  ﹝知礼记﹞俗既实有,不即真谛。故于俗谛,明四种门,以通于理。假人叵得,四门是同,但就五阴,分别四相。实法无常是有门;观三假浮虚是空门;观二门俱用从容而修,是两亦门;观离空有相,绝言而修,是双非门观;随成一观,皆得会真。

  ○二通教。

  ﹝智者疏﹞通教四门者,谓如幻之有,如幻之空,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一一作行相判贤圣位,由门通理。

  ﹝知礼记﹞二谛相即,四门不诤。或观幻有,或观幻空,或双存观,或双泯观,但随根性,依一门修,皆得入道。

  ○三别教。

  ﹝智者疏﹞别教四门,观佛性如闇室瓶盆即有门;观佛性空,如迦毗罗城空即无门;观佛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宝,罪人见石,是亦有亦无门;观佛性离二边即中道,非有非无门,一一作行相判位,由门通理。

  ﹝知礼记﹞言观佛性者,信分别心,是本觉性。体是三谛,根钝不知,性具九故,致令三谛,体不融即,随禀一门,而修观法。禀有门者,观本觉性,是真善妙有,如瓶盆等,为闇覆故,不能显现,《佛藏》十喻,皆此门意。禀空门者,观于本觉,是毕竟空,无相可得,由我执者,不得睹见,如迦毗罗城空者,此城本是释尊生处,为琉璃王,之所破灭,释种既尽,城邑荡然,阿难愁恼,世尊怡悦,因阿难问,故佛答言:「汝见迦毗罗有,我见迦毗罗城空。」大涅槃空,亦复如是。禀双亦门者,观本觉性,不定有无,如石中金,福人见故亦有,罪人不见故亦无。有无双照,可以证入。禀双非门者,观本觉性,不可有无,而思说也。绝念而观,方可妙悟。

  ○四圆教者。

  ﹝智者疏﹞圆教四门名不异别,但一门即三门,三门即一门。不一不四,无历别之殊,圆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议行位之相,由门通理。此义皆在《大本》。

  ﹝知礼记﹞真善妙有,及毕竟空,双遮双照,名岂异前?但以别人,不知三谛,体是三德,不纵不横,一一互具,以此三谛,而为四门。失此意故,随门各解,名有四之四,今圆得旨,乃于彼四,融即而观,故得名为不四之四,虽立行位,皆不思议。

  ○三次论下,明权实。

  ﹝智者疏﹞次论诸门权实,三藏通教,教观十六门,能通所通,皆是权。别教教观,能通是权,所通是实。圆教教观八门,能通所通,皆是实。具论在彼《玄义》。

  ﹝知礼记﹞偏真为权,中道为实,前之二教,能诠能观,共十六门。所诠所证,但在偏真,故皆是权。别教教道,能诠能观,皆次故权。见所诠理,及所证地,同圆故实。圆教教观,能诠所诠,能行所到,始终俱圆,故皆是实。

  ○四次明下,明普不普二,初凡渐不普。

  ﹝智者疏﹞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外道,见爱等门,尚不能通,出三界,何况普耶?三藏通教,虽通化城,亦复非普;别教渐通,亦非普义。

  ○二圆门是普二,初约法直示。

  ﹝智者疏﹞唯圆教教观,实相法门,能遍十法界,千性相,三谛,一时圆通,圆通中道,双照二谛,独称为普门也。

  ﹝知礼记﹞三千之法,即空假中,乃以所通,而为能通。门外无理,能所泯亡。此之妙门,普义成就。

  ○二复次下,引经委释二,初众经圆门二,初别示四门三,初约二经一往属空二,初引《净名》。

  ﹝智者疏﹞复次如《净名》中说,入不二门者,生死涅槃为二。不依生死,不依涅槃,名为不二,亦复非一。

  ﹝知礼记﹞不专引文,已含释义。彼经文云:「善意菩萨云:『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彼疏释云:「生死是缚是然,涅槃是解是灭为二。今观生死性,本来常寂,本自不缚,何所论脱?又亦不然岂应是灭?既无然灭,不复有二,是为入不二门。」问:「经疏但以中道之一,不于缚解,然灭之二,今文何故,更加非一?」答:「所言中者,体绝待对。若定是一,必须待二。善谈中者,必忘中也。故《末陀摩经》,正诠中道,而以忘中,名为中道。故自注云:『末者莫义,陀摩者中义,即莫著中道也。』又复今文,以彼善意,所谈不二,建立圆空,释普门义。若于三谛,荡之不尽,非毕竟空,岂成普邪?故知四依,深谛中义,破用自由,不可执文难于妙解。

  ○二何以下,释经义二,初据本经释。

  ﹝智者疏﹞何以故?既除于二,若复在一;一对不一,还复成二,岂名不二耶?今不在二,故言不一不二,亦名不有不无。不有是破假,不无是破空。不有是破二,不无是破一。若尔者,应存中道亦空。

  ﹝知礼记﹞若真不二,必不存一。亦名不有不无者,圆教中道也。此中能破,藏通二教,单俗单真。故云不有破假,不无破空,又破别教,复俗单真。故云不有破二,不无破一。盖前三教,各以二谛,为缚解故。圆中能具三种二谛,具故融即,乃以融即,破于不融,令成不二。若尔下,明能融亦荡。虽曰圆中,存则成待。

  ○二《大经》下,例《涅槃》释。

  ﹝智者疏﹞《大经》云:「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中道,中道既空于二边,此空亦空,故名空空。」空名不可得,空是为入不二法门,即是圆教就空门,辩普门之意也。

  ﹝知礼记﹞《净名》,生死与涅槃不二。《大经》,无明与明不二。二遣一亡,两经义合,既其二边,与中俱荡,名毕竟空,此乃约空明普门也。

  ○二三十下,寻《净名》门门具四二,初举一品诸门。

  ﹝智者疏﹞三十一菩萨,各说不二门,文殊说无说,为不二门,《净名》杜口,为不二门。

  ﹝知礼记﹞三十一菩萨,妙德、《净名》,若说、若默,无非实相,当体为门。若就现文,增胜而说,可以分对,空等四门,及以第五,不可说藏,皆名不二,无非普门。

  ○二细寻下,示圆义各四。

  ﹝智者疏﹞细寻彼文,皆有四门义。

  ﹝知礼记﹞大师妙解,尽理而穷,见一一门,具四门义。如向所引,生死涅槃,二既即中,中亦即二,中即生死名妙有门,中即涅槃名妙空门。二即中道,中必遮照,双照是第三门,双遮即第四门。虽于一门,约义开四,此四皆悉,摄法遍周,俱得名普。余三十门,既皆融二,而归不二,各四宛然。文殊以言,显于无言,《净名》以默,彰于无说。盖示三谛,体是秘藏,本绝言诠,既示三谛。岂非四门,复由向者。三十一菩萨,皆从无说,显示四门。门门妙绝,不可言思。得意之机,随其所闻。忘言而证,其失意者,犹谓有说,莫契无生。故二大士,以言以默,显乎四门。离言说相,则使彼彼,四门之机,各于其门。忘言趣理,须了无说,被四门机,其功最大。故诸菩萨,虽各兴言,不谈一字。《净名》杜口,广说四门,是则说时常默,默时常说若不尔者。何故备举三十三门,而言皆有四门义耶?非旋总持莫穷斯旨,细寻之说其致甚深。

  ○三肇师下,就诸经分文对四。

  ﹝智者疏﹞肇师注云:「诸菩萨历言法相,即有门,文殊言于无言,此即空门。」《思益》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亦是普门意。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亦空亦有门。《净名》默然,即非空非有门。」

  ﹝知礼记﹞三十三门,门门具四义。虽成就,文且幽深,欲使咸知,故就显文,示四门相,肇注《净名经》云:「诸菩萨历言法相,文殊言于无言,山家准肇判属二门,思益一切即邪即正,邪是俗有,正是真空。《华严》游心遍入法界,岂非妙有?即达如空,岂非妙空?故此二经,皆双亦门也。复取《净名》,杜于言说,显于诸法,皆非二边,示第四门,其文甚显。此则诸经,据圆实理,开乎四门,深而复广,皆是普门。」

  ○二《大品》下,通明普门。

  ﹝智者疏﹞《大品》四十二字门,先阿后荼,中有四十字,皆具诸字功德,此亦是不二普门。上方便品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譬喻》云:「唯有一门,而复狭小。」

  ﹝知礼记﹞《大品》《法华》,三句明门,虽不别属;四门之数,而遍摄法,皆是普门。四十二字,字字皆具。三种般若,非纵非横,而高而广,故能互摄。诸字功德,智门一门,皆通实理,难入狭小。其义相成,难入故狭,狭故难入。四十余年,调机方说,此门甚妙。非七方便,能解能入。斯乃至广,而受狭名。

  ○二众经下,结门名普。

  ﹝智者疏﹞众经明实理门者,悉普门意也。四随观心等,悉在《大本》。

  ﹝知礼记﹞此经开权,永异诸部。显示实理,与昔圆同。故与众经,同明普门。四随观心,【立+立】在《大本》。第八辩体中,明谓随彼根机,种种差别,赴欲、赴宜、赴治、赴悟,故四门异说也。观心者,若以教为门,即于四门,随闻得悟,不须修观,名信行人,若闻而不悟,应须修观,名法行人。四教四门,各有十观,学者寻之。

  ○二别释普门二,初标。

  ﹝智者疏﹞二别释普门者。

  ○二至理下,释六,初明中适。

  ﹝智者疏﹞至理非数,赴缘利物,或作一二之名,或至无量,广略宜然。且存中适十义。

  ○二列十章。

  ﹝智者疏﹞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断惑普,五入法门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供养诸佛普,十成就众生普。

  ○三上通下,辩异通。

  ﹝智者疏﹞上通途普门,已约法竟。此十普门,皆约修行,福德庄严。

  ﹝知礼记﹞十双通释既以十双,释观音人,即以十双,释普门法。故云通途,已约法竟。今之十门,于二严中,就福德论,因果自他,庄严法身,然是性德之行,还严于性,能所本亡,即非庄严庄严也。

  ○四分别相。

  ﹝智者疏﹞前五章是自行,次三章是化他,后二章结前两意。自行中前四是修因,后一是明果。修因又二:初二是愿,后二是行。

  ○五总生起七,初慈悲。

  ﹝智者疏﹞总生起者,菩萨见一切苦恼众生,起大慈悲,此心虽不即是菩提心,能发生菩提心。譬如地水,虽非种子,能令芽生。今因大悲,起菩提心,亦复如是。

  ﹝知礼记﹞菩提之心,非小智能发,必由旷济之念,而与无上之心。

  ○二誓愿。

  ﹝智者疏﹞次誓愿者,若但慈悲喜多退堕,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时多,及其成就少,以不定故,须起誓愿要期,制持此心即菩提坚固。

  ﹝知礼记﹞通释慈悲,即是誓愿,不分两门。今明弘誓,能制慈悲,功力既殊,故须别立。又复慈悲,通语与拔,誓依四谛,别示要期。又慈通凡小,誓唯菩萨。

  ○三修行。

  ﹝智者疏﹞次明修行者,若但发愿,于他未益,如无财物,势力权谋,不能拔难。菩萨亦尔,须福德财,神通力,智慧谋,乃可化导。《大经》云:「先以定动,后以慧拔。」修行填愿,意在此也。

  ﹝知礼记﹞福德财者,即前四度,神通力者,即禅定之用,智谋即般若也。

  ○四断惑二,初引两论二,三道。

  ﹝智者疏﹞次断惑者,成论人无碍道伏,解脱道断,若然者,修行是伏道为因,断惑是解脱道为果,若毗昙,明无碍道,一念即断,那得容与七觉,而有伏惑之义,以方便道伏,无碍道断解脱道证。

  ﹝知礼记﹞修行断惑,及入法门。此之三门,有开有合,若依成论,断即解脱,对于无碍,只立二道。若依毗昙,断证不同,对于方便,乃成三道。

  ○二引释下,依《释论》用三道。

  ﹝智者疏﹞引《释论》云:「无碍道中行名菩萨,解脱道中行名佛。」此约究竟为语,佛证三菩提,名解脱道也。若然者修行,是方便道,断惑是无碍道,入法门是解脱道,取此自行次第也。

  ﹝知礼记﹞菩萨有断,故行无碍;佛果无断,故行解脱。既分因果,不可合明,故用毗昙三道为次故。今列章,第三修行,即方便道;第四断惑,即无碍道;五入法门,即解脱道。

  ○五神通。

  ﹝智者疏﹞次神通者,若欲化他,示三密神通,是示色身,方便示意,同情说法,是示口,随其类音,此是化他次第也。

  ﹝知礼记﹞从初至五,乃是自行,从因至果,今论化他不出三密。第六神通,即当身密。第七方便,即是意密。第八说法,即是口密。

  ○六供佛。

  ﹝智者疏﹞供养诸佛结自行,非但华香,四事是供养,随顺修行,是法供养,于供养中最大。经云:「汝随我语,即供养佛,禀教而行,是结自行也。」

  ﹝知礼记﹞以法供养,结于自行。

  ○七度生。

  ﹝智者疏﹞成就众生,是结化他菩萨四威仪中,尚不忘众生,何况入诸法门?净佛国土,皆为饶益,一切众生故一句,结化他也。

  ﹝知礼记﹞言入诸法门者,以中道实智入二谛,权门化度众生,同归中道。

  ○六随章释二,初标。

  ﹝智者疏﹞次解释者。

  ○二始从下,释三。初且约十义,释普门十,初慈悲二。

  ﹝知礼记﹞初约次第三,慈通释二,初就人标列。

  ﹝智者疏﹞始从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语乃通不出众生法缘无缘。

  ﹝知礼记﹞凡圣慈悲,三种摄尽。《大经》十四梵行品云:「慈有三种,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者无缘,众生缘者,缘一切众生,如父母亲想;法缘者,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大论》二十亦云:「慈有三种。」文意与《涅槃》大同,又论第五明悲,亦有众生等。三《辅行》云:「将三慈悲,以对三谛。」义甚显了。

  ○二若缘下,约法简判二,初简生法不周。

  ﹝智者疏﹞若缘众生,众生差别,假名不同,因果苦乐有异,尚不得入于法缘之慈,何得称普耶?若法缘,无人无我无众生,从假以入空,尚不得诸假名,何况是普。

  ﹝知礼记﹞次第生法,二种慈悲,藏通二教,及别住行,若众生缘,亦兼凡外,二有所缘,何得名普?

  ○二若无下,判无缘方普。

  ﹝智者疏﹞若无缘慈者,不缘二十五有假名,不缘二乘涅槃之法,不缘此二边。虽无所缘,而能双照空假,约此起慈,名无缘慈。慈通三谛,称之为普也。

  ﹝知礼记﹞别教十向,圆教初心。修此慈悲,至入地住,乃能分证,犹如明鉴,不动而形,磁石无念而吸,此之慈悲,方得名普。

  ○二别释下,约圆顿三慈。

  ﹝智者疏﹞别释者,若修众生缘慈者,观一法界,众生假名,可不名普。

  ﹝知礼记﹞别释三慈,一念不从不横。故《大经》云:「慈若有无,非有非无,名如来慈。」有即生缘,无即法缘,双非即无缘。佛心圆具,今修佛慈,故一一慈,皆不思议。文分三,初众生缘慈二,初总示二,初一心缘一界非普。

  ○二今观下,一心缘十界是普二,初观众生三,初法。

  ﹝智者疏﹞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种性相。冥伏在心,虽不现前宛然具足。

  ﹝知礼记﹞对下法缘毕竟空真,故今众生,是难思俗,真实俗假,故曰假名。非独人我,称为假名。十界性一,举一即十,故成百界,各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故有千种。岂唯已千,生佛各千,皆冥在性。

  ○二喻。

  ﹝智者疏﹞譬如人面备休否相,庸人不知,相师善识。

  ○三合。

  ﹝智者疏﹞今众生性相,一心具足,亦复如是。凡人多颠倒,少不颠倒,理具情迷,圣人知觉,即识如彼相师。

  ﹝知礼记﹞凡夫一心,具而不识。圆圣法眼,一念遍知。

  ○二知此下,起慈悲。

  ﹝智者疏﹞知此千种性相,皆是因缘生法。若是恶因缘生法,即有苦性相,乃至苦本末。既未解脱,观此苦而起大悲。若观善因缘生法,即有乐性相,乃至乐本末,观此而起大慈。具解如《大本》。

  ﹝知礼记﹞圆闻名字,学佛慈悲,即于一念,观百界生善恶,因缘苦乐本末,而起慈悲,与拔之想也。《大本》十如,四类解释:一四趣,二人天,三二乘,四菩萨。佛若分苦乐者,应以四趣为苦,人天等为乐;或六凡为苦,四圣为乐;或九界为苦,佛界为乐。

  ○二今约下,委释二,初明观法二,初指初后两界。

  ﹝智者疏﹞今约初后两界,中间可解。

  ﹝知礼记﹞狱是苦之尤,佛是乐之极。

  ○二地狱下,明一念千法二,初明地狱具余九界二,初直明地狱十法二,初明十法十,初性。

  ﹝智者疏﹞地狱界,如是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无者,不应从竹求火,从地求水,从扇求风。心有地狱界,性亦复如是。

  ○二相。

  ﹝智者疏﹞地狱相者,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善观心者,即识地狱之相。如善相师,别相无谬,故名相也。

  ○三体。

  ﹝智者疏﹞体者,以心为体,心觉苦乐,故以当体,譬如钗铛环钏之殊,终以银为体质,六道之色乃异,只是约心,故心为体也。

  ﹝知礼记﹞《大本》通取,摧析色心为体。今取觉苦,故的指心。

  ○四乃至下力。

  ﹝智者疏﹞乃至运御名力,缘山入火,皆是其力也。

  ﹝知礼记﹞堪任刀火,长劫不绝。

  ○五作。

  ﹝智者疏﹞作者,为动曰作,已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恶也。

  ﹝知礼记﹞既堪受苦,必任作恶。

  ○六因。

  ﹝智者疏﹞因者,业是因也。

  ﹝知礼记﹞三业动作,成恶习因。

  ○七缘。

  ﹝智者疏﹞缘者,假藉为缘也,如爱润业,因缘合也。

  ﹝知礼记﹞假藉诸恶,我及我所,一切具度,助成习业。

  ○八果。

  ﹝智者疏﹞果者,习果也。如地狱人,前世多淫,生地狱中,还约多淫,见可爱境,即往亲附,名习果也。

  ﹝知礼记﹞因习淫欲,业既成就,果于苦具,见是欲境。如本深爱。

  ○九报。

  ﹝智者疏﹞报者,报果也。昔有淫罪,今堕地狱,受烧炙之,苦名报果也。

  ﹝知礼记﹞习果在心,境随心变,报因既满,即受烧然。

  ○十本末。

  ﹝智者疏﹞本者,性德法也。末者,修德法也。究竟等者,揽修德即等有性德,揽性德即具有修德,初后相在,故言等也。

  ﹝知礼记﹞《大本》乃以初相后报而为本末,则修性皆尔。今欲彰于,理事不二,故以修性,而为本末。全修在性,全性成修,方得名为究竟等也。

  ○二地狱下,例九界。

  ﹝智者疏﹞地狱界,十相性,既如此,余九亦然。

  ﹝知礼记﹞若非十法,不成一界。

  ○二问当下,明具九界十法二,初约佛法难具问。

  ﹝智者疏﹞问:「当界,有十性相可然?云何交互相,有余界?交互已难可信,云何地狱,有佛性相本末耶?」

  ﹝知礼记﹞界有法分,云何互具?佛法离染,顿出凡圣,云何地狱,具兹十法?

  ○二答大下,明凡心即佛答二,初正明地狱具佛十法十,初佛性。

  ﹝智者疏﹞答:「《大经》云:『夫有心者,皆当得三菩提,如仙豫杀婆罗门,即有三念。』又婆薮,地狱人好高,刚柔等义,虽在地狱,佛性之理,究竟不失。故知地狱界,即有佛性。

  ﹝知礼记﹞仙豫大王,欲化外道,十二年中,供养五百婆罗门众。后令归信大乘方等,其不归信乃谤言无,仙豫闻谤,乃杀五百,五百堕狱即生三念:一念此是何处?乃知地狱;二念从何处来?乃知人道;三念何因堕狱?知谤方等。因兹悔过,便生佛国,终获佛身。此乃仙豫,知地狱人有佛性故,杀之令堕,三念中发婆薮。过去杀生祭天,因堕地狱,于狱教化九十亿人,从地狱出,至方等会。佛言:「婆者好也,薮者高也,好高之人,岂堕地狱?」又言:「婆者刚也,薮者柔也,刚柔之人,岂堕地狱?」斯是大权示现恶相,显于地狱有佛性矣。

  ○二佛相。

  ﹝智者疏﹞「佛相者,即是性德之相也。《净名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圣人鉴之,泠然可别也。』

  ○三佛体。

  ﹝智者疏﹞「体者,即是地狱界心,实相理也。

  ﹝知礼记﹞上品恶心,即中道故。

  ○四佛力

  ﹝智者疏﹞「力者,法性十力,变通大用也。

  ﹝知礼记﹞性具大用,即八自在。

  ○五佛作。

  ﹝智者疏﹞「作者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如师子筋、师子乳也。

  ﹝知礼记﹞此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欲明顺修,是佛界作也。九界因果皆违本立,唯佛因果顺本而作。以本觉性,元离住著即无住本。若不顺本无住而作,则非佛界因缘果报,此是妙修。此修起时,豁然能绝,七种方便,智行之作。故喻师子筋弦弹,绝百兽筋弦;师子之乳,点化百兽之乳。须知地狱之心,本具佛界修性之性,如《大本》中,以相性体为佛性三,力作以去,是佛界修,此之修性,凡心皆具,得此作意,则了诸修皆顺性起。

  ○六因者。

  ﹝智者疏﹞「因者,正因也。

  ﹝知礼记﹞即是顺修所显之理,故曰正因。

  ○七缘者。

  ﹝智者疏﹞「缘者,性德缘了也。

  ﹝知礼记﹞即是顺修能资智行,故曰缘了。而言性德者,以地狱心本具故也。

  ○八果。

  ﹝智者疏﹞「果即般若菩提大果也。

  ○九报。

  ﹝智者疏﹞「报即大涅槃果果也。

  ﹝知礼记﹞即前缘了,所克二果,地狱之心无不具也。

  ○十佛本末究竟等。

  ﹝智者疏﹞「本,即性德;末,即修得;等者,修得相貌在性德中,性德中亦具修得相貌。故言究竟等也。

  ﹝知礼记﹞约修性相在释,与前地狱不异。

  ○二《大经》下,以佛界,况余界十法。

  ﹝智者疏﹞「《大经》云:『雪山之中有妙药王,亦有毒草。』地狱一界,尚具佛果性相十法,何况余界耶?

  ﹝知礼记﹞雪山者,极恶心地也。妙药毒草者,初后二界也。佛法超胜,地狱尚具,岂不能具余八界耶?

  ○二地狱下,余九皆即十界。

  ﹝智者疏﹞「地狱互有九界,余界互有,亦如是。」

  ﹝知礼记﹞地狱具九,已如上说九界,各各具余九界,可以意得。

  ○二菩萨下,起慈悲二,初约十界解释三,初深观善恶境二,初法。

  ﹝智者疏﹞菩萨深观十法界众生,千种性相具在一心,远讨根源照其性德之恶,性德之善尚自泠然,何况不照修得善恶耶?

  ﹝知礼记﹞菩萨修慈,只于一念遍观十界。修得善恶皆即性具,以性照修尽善恶际。

  ○二如见下,喻。

  ﹝智者疏﹞如见雪山,药王毒草。

  ○二以观下,广运与拔心。

  ﹝智者疏﹞以观性德恶毒,恻怆怜愍,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观性德善乐,爱念欢喜起大慈心,欲与其乐。

  ﹝知礼记﹞观于九界,七法因缘,及以所生,二死果报,皆即性德,故起大悲,欲拔其苦,观于佛界,七法因缘,及以所生,二德果报,皆即性德,故起大慈,欲与其乐。问:「性德善恶,及以苦乐,皆是法门,不生不灭,今何与拔?」答:「斯之妙谈,不可轻议,以三菩萨,观于苦乐,但谓修成。故存与拔之功,莫运无缘之力,是故慈悲,俱不名普。今知所生苦乐,及以能生因缘,皆是性德。故拔一切苦不损毫厘,与一切乐不增微末,方得慈悲广普。尘劫忘劳,此众生缘,与其无缘,无二无别。」

  ○三此十下,结成慈悲普。

  ﹝智者疏﹞此十法界,收一切众生罄无不尽,缘此众生假名修慈,岂非众生慈普耶?

  ○二问地下,就地狱料简二,初约重苦妨乐问。

  ﹝智者疏﹞问:「地狱界重苦未拔,云何言与乐耶?」

  ○二约乘机代苦答二,初答众下乘机示因。

  ﹝智者疏﹞答:「众生入地狱时,多起三念,菩萨承机即与乐因,故言与乐也。

  ﹝知礼记﹞以第三念忆知先罪,必有悔心。大圣承机,现身说法,或密警发,令起善心,即乐因也,或即得乐如婆罗门,或后得乐如婆薮所化。

  ○二又菩下,代苦与乐。

  ﹝智者疏﹞「又菩萨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余界苦轻,与乐义可解。」

  ﹝知礼记﹞《请观音》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

  ○二法缘慈者。

  ﹝智者疏﹞二法缘慈者,观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恶,悉皆虚空。

  ﹝知礼记﹞前众生缘,若缘六界,但生死俗,不得名普。圆观十界,二乘即真,菩萨是俗,佛是中谛。既在一念,即非次第,况复互融,而成百界,弥显一假,一切假也。此众生缘,安得不普,今明法缘,即于此境,而观于空,二乘空俗,菩萨空真,佛空二谛,既约百界,即一空一切空,名毕竟空。具足言之,三千即空。名今法缘,安得不普,初明观境三,初深观性空三,初观千法空。十界必百,性相有千,观此皆空,毕竟无相。

  ○二十法下,观三千空。

  ﹝智者疏﹞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受想行识,行识皆空,十法界处所,处所皆空。

  ﹝知礼记﹞上之千法,于假于实,及于依报,即成三千。

  ○三无我下,观二取空。

  ﹝智者疏﹞无我,无我所,皆不可得。

  ﹝知礼记﹞无能观,我无我所观。无智无得,离二取相。

  ○二如幻下,举喻本空。

  ﹝智者疏﹞如幻如化,无有真实。

  ﹝知礼记﹞不但俗幻,真中亦幻,方是圆家,法缘之喻。

  ○三常寂下,引证圆空。

  ﹝智者疏﹞常寂灭相,终归于空。

  ﹝知礼记﹞三千荡相,即是今教,终归于空。

  ○二众生下,起慈悲三,初正示慈悲二,初明所与拔相。

  ﹝智者疏﹞众生云何强计为实?良以众生,不觉不知,为苦为恼,不得无为寂灭之乐。

  ﹝知礼记﹞生死涅槃,本无二相。以不觉故,唯苦无乐。

  ○二拔其下,明能与拔法。

  ﹝智者疏﹞拔其此苦,而起大悲;欲与其此乐,故起大慈。

  ﹝知礼记﹞即以三谛,如幻慈悲,拔与十界,如幻苦乐。

  ○二《净名》下,引证真实。

  ﹝智者疏﹞《净名》云:「能为众生,说如此法,即真实慈也。」

  ﹝知礼记﹞说三谛空,慈即真实。

  ○三若缘下,结成圆普可解。

  ﹝智者疏﹞若缘一法界法,起慈者,可不名普。今缘十法界法,岂非普耶?是名法缘慈普也。

  ○三无缘慈者。(编者注:原文此处疑有错乱,按文意而调正之。)

  ﹝智者疏﹞三无缘慈者,若缘十法界,性相等差别假名,此假则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则非空。非假故不缘十法界性相,非空故不缘十法界之真,既遮此二边,无住无著,名为中道,亦无中可缘,毕竟清净。

  ﹝知礼记﹞三无缘慈者,中观之别名也。中则绝待,有缘非中。问:「慈悲须对,众生苦乐,若其无缘,何能与拔?」答:「大乘所说,同体慈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圆名字位学,即心佛慈度,即心众生,众生既同体苦乐,元性具故,无能缘所缘,亦无可拔。可与如此慈悲,尽未来际,拔一切苦,与究竟乐圆谈。不独无缘,若此生法亦然。何者生缘假名?三谛俱假,法缘空寂;三谛俱空,无缘即中;三谛绝待,三慈皆照。圆融三谛,岂可二慈,非同体邪?但随宜乐,故立三门。宜取门者,故说生缘;宜舍门者,故说法缘;宜不取不舍门者,故说无缘。」

  ○释此为二,初约三观示慈悲二,初明修相二,初约双遮明观法。

  ﹝知礼记﹞若缘六界假名,此假定假,即有所缘。既缘十界,假不定假,故缘即不缘。若缘六界如幻,此空定空,即有所缘。既缘十界,空不定空,缘即无缘,故云不缘。十界性相不缘,十界之真,即边是中,故遮二边。既是即边,复何中道?中边绝迹,不可思议,强谓无缘。

  ○二如是下,约双照辩慈悲三,初法。

  ﹝智者疏﹞如是观时,虽不缘于空假,任运双照二边,起无缘慈悲,拔二死之苦,与中道之乐。

  ﹝知礼记﹞心无所寄,自在双照。无拔遍拔,拔一切苦,不与遍与,与究竟乐。

  ○二如磁下,喻。

  ﹝智者疏﹞如磁石吸铁,无有教者,自然相应。

  ﹝知礼记﹞不教,喻无缘相应,喻与拔。

  ○三无缘下,合。

  ﹝智者疏﹞无缘慈悲,吸三谛机,更无差忒,不须作念,故言无缘慈悲也。

  ○二行者下,明入位二,初约位辩有证。

  ﹝智者疏﹞行者始于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于五品弟子。观行无缘慈悲,进入十信位。相似无缘慈悲,入于十住,方是分证。无缘慈悲,乃至等觉,邻极慈悲熏众生。

  ﹝知礼记﹞应知理性,具三慈悲,全性起修,成三观智。虽则六位无缘不殊,必在证悟,方彰与拔。

  ○二不动下,引喻显无缘。

  ﹝智者疏﹞不动如明镜无念,如磁石任运吸铁,故名无缘慈悲。明镜如慈体,现像即与乐。磁石如悲,能吸铁即拔苦。

  ○二三谛下,约三谛明普门。

  ﹝智者疏﹞三谛具足名之为普,通至中道,故称为门也。

  ﹝知礼记﹞三谛名普即是能通,复云通至中道者,约证为所通也。又即一而三为能通,即三而一为所通。所通绝待,强名中道耳。

  ○二誓愿普二,初释名。

  ﹝智者疏﹞二弘誓普者,弘名为广,誓名为制,愿名要求。是故制御其心,广求胜法,故名弘誓也。

  ○二弘誓下,明义二,初通明誓相三,初明四誓功用。二初通明誓成慈悲。

  ﹝智者疏﹞弘誓本成慈悲,慈悲既缘苦乐。弘誓亦约四谛。

  ﹝知礼记﹞苦集二谛,苦因果也,道灭二谛,乐因果也。

  ○二若见下,别明誓之与拔四,初愿度苦果。

  ﹝智者疏﹞若见苦谛逼迫,楚毒辛酸,缘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也。

  ○二若见下,愿解集因。

  ﹝智者疏﹞若见集谛,颠倒流转,迷惑系缚,生死浩然,而无涯畔,甚可哀伤,约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也。

  ○三清净下,愿安净道。

  ﹝智者疏﹞清净之道,众生不识。行此道者,能出生死,至安乐地。欲示众生,立于此道,故言未安令安。

  ○四灭烦下,愿得涅槃。

  ﹝智者疏﹞灭烦恼处,名为涅槃。子果缚断,获二涅槃。约此起誓,故云未得涅槃,令得涅槃。

  ○二生死下,明四誓铨次二,初通示因果前后。

  ﹝智者疏﹞生死因难识,苦果易知,故先果后因。涅槃理妙,须方便善,故先因后果。

  ﹝知礼记﹞拔苦二,愿约知难易,易必居前与乐二,愿先修后证而为次也。

  ○二《大经》下,别证由道获灭。

  ﹝智者疏﹞《大经》云:「不解钻摇,浆犹难得,况复生酥醍醐。」

  ﹝知礼记﹞钻摇喻道品,浆喻有漏善酪等。四味喻四教,灭道品不调,失方便善,况四灭果,不云酪及熟酥者文略。

  ○三明四誓总要二,初明四谛依一心。

  ﹝智者疏﹞如此四意,但一往耳,只迷心起业,业即感果。欲识果源,知果因集。制心息业,则生死轮坏,烦恼调伏,名之为道。修行不懈,苦忍明发,子果俱断,证尽无生,名之为灭。虽有四别,终是一念,更非异法。

  ﹝知礼记﹞世出世间,二种因果。事类非一,原其总要,不出自心,何者集是四心?苦是三受,道是定慧,灭是证智,岂非四谛,皆是一心耶?

  ○二以四谛例四弘。

  ﹝智者疏﹞四谛既尔,弘誓亦然。

  ○二次明下,明普不普二,初大师约偏圆拣二,初偏誓不普三,初凡夫。

  ﹝智者疏﹞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即厌下攀上,约此立誓,是不名普。

  ﹝知礼记﹞厌下等者,即六行观也。谓厌下苦粗障,攀上胜妙出,故四无量。约此与拔,虚伪浅狭,何普之有?

  ○二二乘者。

  ﹝智者疏﹞二乘见三界火宅,畏此修道,此乃见分段四谛,亦不名普。

  ﹝知礼记﹞须兼两教也,不言菩萨者,与拔分齐,只在界内,故斥二乘见彼不普。

  ○三别教。

  ﹝智者疏﹞若别教,先约分段,次约变易,此亦非普。

  ﹝知礼记﹞以次第故,初心不普。

  ○二若圆下,圆誓能普三,初一念圆照明普意。

  ﹝智者疏﹞若圆教菩萨,于一心中,照一切苦集灭道。

  ﹝知礼记﹞十界苦集,四教道灭,即于一念,圆顿而观。

  ○二偏知下,四谛遍知明普相四,初集普三,初知凡夫集。

  ﹝智者疏﹞遍知凡夫见爱,即有作之集。

  ﹝知礼记﹞摄大乘师,称有为缘集,体是见爱也。

  ○二二乘下,知二乘集三,初示集名。

  ﹝智者疏﹞二乘著空,即无作之集。

  ﹝知礼记﹞摄大乘师,称无为缘集,体是无明也。

  ○二《净名》证。

  ﹝智者疏﹞故《净名》云:「法名无染,若染于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又云:「结习未尽,华则著身,即是变易之惑,全未除也。」

  ﹝知礼记﹞不染生死,而染涅槃。结习者,结使之余习也。以小教中,未说声闻别惑正使,且寄通惑余习言之。

  ○三《大经》证。

  ﹝智者疏﹞《大经》云:「汝诸比丘,于此大乘,未为正法,除诸结使,即无作集也。」

  ﹝知礼记﹞二乘道品,以大望之,是邪非正。

  ○三乃至下,知圆集。

  ﹝智者疏﹞乃至顺道法爱生,亦是无作集也,是名遍知集。

  ﹝知礼记﹞住前似爱,住上真爱,亦是等者,即无为缘集,通至等觉也。若摄大乘师,立四种缘集。前二集上,更加自体,及以法界。今家正意,但立二种,以自体法界不殊,无为悉是障中无明故也。若约无为,分出二种,是亦无失。即以第十地为自体,等觉为法界,广如《净名疏记》。

  ○二遍知苦下,苦普。

  ﹝智者疏﹞遍知苦者,以有集故,即能招苦报,有作之集,招分段苦,无作之集,招变易苦,即知苦谛也。

  ﹝知礼记﹞以因对果知之不谬。

  ○三遍知对下道普二,初遍知偏道不普。

  ﹝智者疏﹞遍知对治苦集之道灭,从五戒十善,不动不出,二乘四谛,十二因缘,通至有余,无余涅槃。通教亦尔,别教历别,通至常住,不能于一道,有无量道,不名普道。

  ﹝知礼记﹞人天例立,道灭之名。道不动惑,灭不出界,有名无义。三教道灭,虽能动出,普义不成。

  ○二圆教下,知圆教中道普。

  ﹝智者疏﹞圆教中道,即是实相。《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修如此道,名为圆因,称为普道。」

  ﹝知礼记﹞三千皆中,即名实相。不动而运,方曰大乘。以此为因,故称普道。

  ○四故所下,灭普。

  ﹝智者疏﹞故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烦恼,永无遗余,譬如劫火,无复遗烬,故名普灭。

  ﹝知礼记﹞三千实相,究竟显处,名为圆灭。劫火譬中智,遗烬喻无明。

  ○三所观下,依谛遍周起普誓。

  ﹝智者疏﹞所观四谛既周,缘谛起誓,何得不遍?故称弘誓普也。

  ○二私用下,章安用修性判。

  ﹝智者疏﹞私用,观十法界,性德修得善恶,而起弘誓。论普不普,自是一节大义。与四谛语异,故逭用之,亦应善也。

  ﹝知礼记﹞菩萨起誓,欲断十界,众生之恶;欲生十界,众生之善。观此善恶,若但修成,不知性具者,此誓不普,何以故?修必次第,或少或多,那得普邪?观此善恶,是性具者,此誓乃普,何以故?性既圆融,事必遍摄。如别教人,不知性九,故十唯十。圆知性九,故十即百。岂唯界界遍摄,亦复性相互收,故得一如,而收十界。以如收界,以界收如,一一无边,重重莫尽。此之界如,不出善恶,誓断此恶,何恶不断?誓生此善,何善不生?故知观性,誓愿方普。章安私简,以师之义,成师之说。令前偏圆,显然可见。故云语异,不言义别,逭者迭也。以性十界,与圆四谛,迭相显殃也。

  ○三修行普。

  ﹝智者疏﹞三明修行普,先明次第修行,次明不次第修行,具在《大本》行妙中。

  ﹝知礼记﹞指行妙者,彼约《大经》五行,明次不次。且次第五行者:一圣行,谓戒定慧,二梵行,谓慈悲喜舍,此二皆是地前,修因行也。三天行,谓初地已上,证第一义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四婴儿行,谓示同三乘,七方便人,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谓示为九道之身,现有三障之相。此二皆是从果起应,之行也。不次第五行者,即《大经》云复有一行,名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今文虽示次第,意在不次。以如来行是修行普。

  ○四断惑普二,初明二,观断不普。

  ﹝智者疏﹞四明断惑普者,若从假入空,止断四住惑,华犹著身,未为正法。除诸结使,但离虚妄,非一切解脱。若从空入假,止除尘沙,不依根本而断,亦不名普。

  ﹝知礼记﹞藏通三乘,及别住行,皆二观摄,十向圆修,属后中观。

  ○二若空下,明中观断方普。

  ﹝智者疏﹞若空假不二,正观中道,根本既倾,枝条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断惑普也。

  ﹝知礼记﹞圆人初心,体于见思即是中道。正破无明,名拔根本。根本既动,枝叶先摧。观障即德,名翻大地。既观中道,二观自成,三观圆修,无惑不破,故得名普。

  ○五入法门普二,初明偏小不普。

  ﹝智者疏﹞五入法门普者,二乘若入一法门,不能入二,何况众多?若修历别之行,阶差浅深,我唯知此一法门,余不能知者,此亦非普。

  ﹝知礼记﹞修不称性,证乃阶差。我唯知等者,《华严》善财,寻善知识,历百一十城,所见知识,皆云我唯知此一法门。新经至第五十见弥勒,第五十三见文殊普贤,则不复云唯知一法,故知即是前渐后顿。

  ○二若入下,约圆顿明普三,初法。

  ﹝智者疏﹞若入王三昧,一切悉入其中。

  ﹝知礼记﹞《大经》明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显于我性。三昧者,此云调直定,而言王者,《妙玄》云:「空假调直,不得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萨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调直,故得称王。」

  ○二喻。

  ﹝智者疏﹞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营从复有营从。

  ○三合。

  ﹝智者疏﹞王三昧亦如是,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所谓三谛三昧,三谛三昧,复有无量法门,而为眷属,亦皆悉入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门普。

  ﹝知礼记﹞三谛之下,理定之外,各有种种,助道禅定,名为眷属。

  ○六神通普。

  ﹝智者疏﹞六神通普者,若大罗汉,天眼见大千,支佛见百佛土,菩萨见恒沙佛土。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缘境既狭,发通亦小。

  ﹝知礼记﹞神通有六,谓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身如意漏尽,皆名神通者。《璎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今文略举天眼,以例余五。初明天眼二,初偏教非普。大罗汉见大千者,准《大论》第五云:「大罗汉少用心见二千界,大用心见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亦尔,今言见百佛土者。大部《文句》亦云:「支佛见百佛世界,不以风轮为碍,亦无已他界隔,前同罗汉。」人属三藏,此必在通,菩萨见河沙佛土者,正唯别教,义兼于通,应知此等。天眼见土,皆约同居,净秽言之,以有余土,体质是一故。

  ○二今圆下,圆教是普。

  ﹝智者疏﹞今圆教菩萨,缘十法界境,发通遍见十法界,而无限极三乘尚不知其名,何况见其境界?

  ﹝知礼记﹞缘十法界等者,圆真天眼,具足五眼。见六道即肉天二眼,见二乘即慧眼,见菩萨即法眼,见佛界即佛眼。若尔与佛眼何别?答:「《净名》疏云:『见十法界粗细之色,名真天眼,见三谛无二,名为佛眼。』」

  ○二眼见下,例余五。

  ﹝智者疏﹞眼见既尔,余例可知。神通妙中当广说。

  ﹝知礼记﹞神通妙中,明二乘依背舍胜处,一切处,修十四变化,发得神通。六度菩萨因禅得五,坐道场时得六。通教菩萨,因禅得五,依体法慧得六。别教地前,依禅得五,登地发六。圆教不因事禅而发,乃是中道之真,自有神通,任运而发。又云:「三轮不思议化。」

  ○七方便普二,初简通取别。

  ﹝智者疏﹞七方便普者,进行方便,是道前方便;起用方便,是道后方便;今正明道后方便也。

  ﹝知礼记﹞毗昙三道,方便道伏,无碍道断,解脱道证。今以无碍,而为道中,进行伏惑,名前方便。于解脱位,观机授法,皆后方便。

  ○二若二下,明普不普二,初小教不普。

  ﹝智者疏﹞若二乘及小菩萨,所行方便,入一法门。若欲化他,齐其所得,起用化物,道前道后,俱非是普。

  ﹝知礼记﹞小菩萨者,藏通二教也。不云别者,以今正明道后方便,别证同圆,故不言也。

  ○二圆教名普。

  ﹝智者疏﹞圆教菩萨,二谛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入中道已,双照二谛,二谛神变,遍十法界。而于法身,无所损减,道前道后,皆名为普。

  ﹝知礼记﹞二谛为方便者,圆人虽乃三谛顿观,中须是实。二谛为权,故二名方便。应知三谛是性三因,而缘了属修,故三互融,离纵横过,不同别教。三皆在性互不相收,是故真则三谛俱破,俗则三谛俱立。既破既立,方便义成。收得一切方便者,此之破立,何所不收?若人若天,若小若大,所有智慧为俱破摄,人等福善为俱立收,以此破立,资发中三不破不立。故一念圆观,具性具修。含权含实,思议不绝。莫造其门,入中道已。双照等者,道前自行。既以二谛,资发于中。道后利他,亦复如是。照真则以真身益物,照俗则以应身赴机。故神变二字,有通有别。通则二身皆有神变,别则真运神灵。拔三障苦,应能变现,与三德乐,皆以三千,而为神变。故云遍十法界,双照用增,双遮体显。于其法身,何损之有?圆人始末,方便既然,故皆名普。

  ○八说法普二,初小教不普。

  ﹝智者疏﹞八说法普者,二乘小菩萨说法,不能一时,遍答众声。又殊方异俗,不能令其俱解。《大经》云:「拘絺罗于声闻中,四无碍辩,为最第一,非谓菩萨也。」

  ﹝知礼记﹞此亦指前二教,以今说法,是别圆分证位中,化他之用也。

  ○二圆教名普。

  ﹝智者疏﹞今圆教人,一音演法,随类得解,以一妙音,遍满十方界,如修罗琴,随人意出声,故名说法。普说法妙中广说。

  ﹝知礼记﹞一音者,即八十好中。一音能报众声,殊方异类,莫不获益。《起信》云:「圆音一演,异类等解。」

  ○九供养普二,初标列。

  ﹝智者疏﹞九供养诸佛普者,就此为二,一事二理。

  ○二华严下随释二,初释事供。

  ﹝智者疏﹞《华严》云:「不为供养一佛,一国土,微尘佛乃至为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安禅合掌,赞诸法王,以身命财,一切供具,周至十方,譬如云雨,供养诸佛也。」

  ﹝知礼记﹞分证三千事之本也,十方六尘理之用也。上献佛者,表因趣果。

  ○二理解下,释理供二,初正释。

  ﹝智者疏﹞理解者,圆智正观之心,名为觉。觉即是佛义,万行功德,熏修此智。此智名一切修,功德资供,此智即是供养一切智。

  ﹝知礼记﹞万行熏智,名为供佛。智具三故,名为一切,此智即是。十方三世诸佛正体,复名一切。

  ○二《净名》下,引证。

  ﹝智者疏﹞《净名》云:「以一食施一切。」故云供养诸佛普。

  ﹝知礼记﹞食即三谛,能发三智。理佛事佛,咸资咸供。

  ○十成就普二,初举普不普喻二,初举萤等。

  ﹝智者疏﹞十成就众生普者,譬萤火灯烛星月,为益盖微。

  ○二举日光。

  ﹝智者疏﹞日光照世,一切草木丛林,遍令生长,华果成就。

  ﹝知礼记﹞卉木丛林,总举三草二木,华果成就,略喻十番利益。

  ○二外道下,明普不普法二,初明凡小通别。

  ﹝智者疏﹞外道如萤火,二乘如灯烛,通教如星,别教如月,成就义约。

  ○二今圆下,明圆圣慈慧三,初正明。

  ﹝智者疏﹞今圆教圣人,慈慧饶润,冥显两益,而无限量。

  ○二《华严》下,引证。

  ﹝智者疏﹞《华严》云:「菩萨不为一众生,一国土,一方众生,发菩提心。乃为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国土众生发心,成立利益,一时等润。」

  ﹝知礼记﹞因乃称性发心,果则随机遍益。

  ○三譬如下,重喻。

  ﹝智者疏﹞譬如大雨,一切四方俱下,故名成就众生普。

  ﹝知礼记﹞此则今经,一地一雨,众生谓异,圣意无偏。

  ○二普门下,明普门义无量二,初明《净名》,三号难受。

  ﹝智者疏﹞普门之义,何量何边,岂可穷尽?如《净名》之俦,不能受持。

  ﹝知礼记﹞彼经云:「诸佛之法,悉皆同等,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驮。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净名》之俦者,彼经俦类,诸大乘经,所称三号,悉应难受。

  ○二今此下,明今题三义同彼。

  ﹝智者疏﹞今此观世音普门,即对三号。观即是觉,觉名为佛;世音是境,境即是如来;普门即正遍知。此之三义,不可穷尽。若见其意,则自在说也。

  ﹝知礼记﹞今之观字,同彼第三佛驮之号。堪云觉者,故世音同彼第二。多陀阿伽度之号,此云如来。以今世音,即如如境,故普门同彼第一。三藐三佛陀之号,此云正遍知,一实相开十门,故此之三义若广说者,劫寿莫受。

  ○三章安就品证十义。

  ﹝智者疏﹞私就普门品,搜十普之义:证成此者,若如观音,愍诸四众,受其《璎珞》者,诸是不一之名,愍是悲伤之义,此即慈悲普。有慈悲任运,有弘誓普义也。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即是净佛国土,岂非修行普?自既无缚,能解他缚,自既无毒,令他离毒。一时称名,皆得解脱,皆是遍悉之言,岂非断惑普?普门示现,即是入法门普。方便之力,即是方便普。神通力者,即神通普。而为说法,即说法普。多所饶益,即成就众生普。分作二分,奉二如来,即供养诸佛普。如是义意,悉在经文,故引以为证也。

  ○大章第二释体二,初略示今品体二,初示今体。

  ﹝智者疏﹞第二释体者,以灵智合法身为体。

  ﹝知礼记﹞灵智者,始觉也。法身者,本觉也。同是一觉,何所论合?但为本迷,觉成不觉。圆名字位,寻名觉本。功非伏断,合义未成。五品顿伏,得名观合。六根似合,分真证合。今观世音,邻极之合。全本为始,实非二体。以有不觉,故约伏断。而论于合,本觉轨持,生始觉解,故名为法。自然集聚三千妙德,故名为身。始觉元明,故名为灵。今能断证,故名为智。本始不二,是所诠体。

  ○二若余下,异他经二,初以三二,对辩。

  ﹝智者疏﹞若余经明三身者,则单以法身为体,此品但有二身义,故用理智,合为体也。

  ﹝知礼记﹞余经明三身者,《金光明经》立化身应身法身,又云:「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如来是应,能游是报,法性是法。」此经迹门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五佛即应,能究是报,实相是法。」本门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非如非异等。如来即应,如实知见是报,非如非异是法。」《净名》有解脱,名不思议是法,住是解脱是报,能以须弥,入芥子中是应。《大品》三般若,亦是三身。此等众经,皆可三身。对体宗用,此品但有二身义者,名观世音,即真身义。普门示现,即应身义。真是内证之智,应是外化之身。若比诸经,即当宗用,虽无体文,而有体义。以智不孤立,必合法身。岂有盖无函,有光无鉴?是则诸经三身,故可别以,法身为体,此品二身,即须法报,合而为体。

  ○二只此下,明理智不二二,初约出缠明不二。

  ﹝智者疏﹞只此智即实相理,何以故?若无灵智实相,隐名如来藏。

  ﹝知礼记﹞前云灵智合法身者,非二物合。只此灵智体是法身,以本觉不觉,是故在缠,名如来藏。本觉自觉,是故出缠,名大法身。今既出缠,验智即理。

  ○二今知下,约一物喻不二。

  ﹝智者疏﹞今知权实相,与理不二,如左右之名尔。

  ﹝知礼记﹞性德本具权实之相。七方便人,非性德智,是故不知,同体权实。今之灵智既知权实,验理智不二。理智二名只名一体,其犹一物,人若在右,物则成左;人若在左,物则成右;左右名异,物未始殊。故二智与理,名异体一。

  ○二若明下,广指《大本》释。

  ﹝智者疏﹞若明实相体义,广出《大本玄义》。

  ○三明宗四,初正明今品宗二,初略指。

  ﹝智者疏﹞第三明宗者,以感应为宗。

  ﹝知礼记﹞体章既明智合法身,斯是出缠之体也。此体广有自在之应,此应对于冥显两机。收一品文罄无不尽,故以感应为此品宗。

  ○二十界下,示相二,初示机应相。

  ﹝智者疏﹞十界之机扣,寂照之知致,有前后感应之益。

  ﹝知礼记﹞上出缠之体,是寂照之知。十机若扣,即寂之照。遂蒙真智,冥拔众苦。十机若扣,即照之寂。乃蒙应像,显与诸乐。寂照不二,只是一知。与拔虽殊,岂须动念?致有前后者,即二问答,说有前后,非益时也。

  ○二益文下,示宗要义。

  ﹝智者疏﹞益文虽广,直将感应往收,如牵纲目动,所以用感应为宗。

  ﹝知礼记﹞七难三毒,二求得脱,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得度,此之文义,喻如网目。若牵感应之纲,目无不动,斯为宗要,谁谓不然?

  ○二余经下,与他经辩异二,初示他用因果。

  ﹝智者疏﹞余经或用因果为宗。

  ﹝知礼记﹞《本部》明一乘因果,《净名》明佛国因果,《观经》明心观,《金光明》指果德,虽单复不同,而不出因果。斯是众经,明宗之相。

  ○二今品下,就此明去取二,初去因果通义。

  ﹝智者疏﹞今品不尔者,因果语通。从凡乃至上地,各有因果。能感所感,既皆有因果。但经文意,似不至此。

  ﹝知礼记﹞言不尔者,明今品宗,不用因果也。何者?若以义推,谁无因果?从凡至圣,能感所感,此义通漫,非的今宗。但经意不至,此者,出不用因果之意,盖由经文不谈,观音自行修证故也。以如来答,得名之由,但云即时,观其音声,尚不明观音声观法,岂有观成入位之相?若《佛顶首楞严经》云:「昔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乃至同慈力故,能现应身,同悲仰故,能施无畏。」又《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昔千光王静住如来,为我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益。』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乃至身生千手千眼等。」若今大部,迹本二门,广明如来,修因证果。及诸经中,明佛因果,文皆可见。此品不然,故云文意,似不至此也。

  ○二机家下,取感应扶文。

  ﹝智者疏﹞机家虽有因果,但以感为名。圣虽无因果,但以应为名,则扶文义便也。

  ﹝知礼记﹞以前答中,冥应显机,具诠三业,称名常念,及礼拜等,文有因也。免七种难,离三毒根,文有果也。至后答中,显应冥机,是故不说。三业现因,而感诸身说,皆云得度,盖随浅深,悉能到岸,此有果文也。此因果文,以感往收,有何所漏?圣虽无下文,虽不示观音修证,而具谈冥显,济物无穷,以应往收,更无所失。问:「前释名章,通论十双。慈悲福慧属因,真应智断在果。至别释中,解人则圆观,初终释法则十普,始末至今明宗。何故乃云,圣无因果?」答:「通别释名,明观世音,及以普门。既是等觉,无上人法。道理须明,发心立行。从因至果,乃取一代教中,所诠修证法相,解释人法。此乃义推,合有因果也。今明宗要,理须扶文,岂可却取,他经因果邪?须知今言,圣无因果,乃是文无,不妨释名,义求自有。是故今云,文不至此。应知今宗,不取因果,特用感应。略有三意:一者,经既不谈,所证之理,故让灵智,合法身为体,既冥理属体,故摄物为宗。二者,经不谈圣自修证相,若用因果,则不扶文。三者,一品始终,唯诠冥显两应,对冥显二机,若用感应,宗要善成。」

  ○三感应下,指《大本》。

  ﹝智者疏﹞感应义有六:一列名,二释相,三释同异,四明相对,五明普不普,六辩观心。具在《大本》。

  ○四问若下,杂料拣显相,共十一番。问答分五,初四番约机拣四,初善恶俱感明微义二,初问。

  ﹝智者疏﹞问:「若言机者,是微善之将生。恶微将生,亦是机不?」

  ﹝知礼记﹞若言等者,即《大本》释名中云:「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众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为机。今以善例恶,亦有将生微动之义,可得为机否?

  ○二答。

  ﹝智者疏﹞答:「然。」

  ﹝知礼记﹞然者,许亦是机,圣心圆照,善恶不遗。善微将生,念欲与乐,恶微将生,念欲拔苦。

  ○二性善冥伏,明生义二,初问。

  ﹝智者疏﹞问:「机为是善,为不善?若已是善,何须感圣?若未是善,那得言善之将生?」

  ﹝知礼记﹞不知性善,有可生义,故兴此问。

  ○二答。

  ﹝智者疏﹞答:「性善冥伏,如莲华在泥,圣人若应,如日照则出。」

  ﹝知礼记﹞冥伏未现,故须圣应,是善性故得将生。

  ○三善恶慈悲相关义二,初问。

  ﹝智者疏﹞又问:「若言机是关者,为善关,不善关?若已是善,何须关圣而成善?若非是善,复何得关圣而成非善?凡圣条然,何曾相关?」

  ﹝知礼记﹞若善已成,不须关圣,若关圣应,微善成著恶关,圣应亦微恶成著邪?

  ○二答。

  ﹝智者疏﹞答:「善关于大慈,恶关于大悲,故言相关。」

  ﹝知礼记﹞圣岂成就众生之恶,但以善性法尔,关慈应则善成得乐,恶关悲应,恶灭离苦同体,故关非条然也。

  ○四感应相称释宜义二,初问。

  ﹝智者疏﹞问:「若言宜释机者,此乃是应家观机,用与之言,那释感义?」

  ﹝知礼记﹞圣智鉴机,宜用何法?那将释感,云机宜邪?

  ○二答。

  ﹝智者疏﹞答:「圆盖圆底,互得相宜。」

  ﹝知礼记﹞宜必相宜,何局于应。底盖之喻,不在一边。

  ○二一番约应简二,初约二身无应问。

  ﹝智者疏﹞问:「为用法身应,为用应身应?应身无常,此则无应,法身若应,此则非法身?」

  ○二约二身俱应答。

  ﹝智者疏﹞答:「法既言身,何不言应?应身既称应,何意不应?故俱应。」

  ﹝知礼记﹞法身集聚,无量法门,能应众生,种种观智。应身集聚,无量神变,能应众生,种种见闻。

  ○三三番相对简三,初明感应非一异二,初问。

  ﹝智者疏﹞又问:「感应,为一为异?若一感即是应,凡便是圣,若异则不相关?」

  ○二答。

  ﹝智者疏﹞答:「不一不异,而论感应。」

  ﹝知礼记﹞不一故感应不异,故相关。

  ○二明感应非虚实二,初问。

  ﹝智者疏﹞问:「感应为虚为实?若是实者,凡夫是实,实则何可化?若言是虚,虚何所化?」

  ○二答。

  ﹝智者疏﹞答:「云云。」

  ﹝知礼记﹞云云者,义应例上。既非一异,亦非虚实,然双非虚实,及非一异,须得其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理本无差,差约事用,三千理同故不异,迷悟事异故不一。悟故佛法为应,迷故心生是感,理本一故非实,事暂异故非虚。故不二门云,幻机幻感,幻应幻赴,故地住前,异相仍存,真位分分,同佛体用,至于究竟,感应既亡,复何论于,一异虚实。

  ○三以他下,明感应难思议二,初叙他问答二,初疑,凡圣隔异非感应。

  ﹝智者疏﹞以他问:「圣人是所感,凡夫是能感;圣人是能应,凡夫是所应;所感非是感,所应非是应,云何言感应道交?」

  ﹝知礼记﹞克论感应,其体各别,虽互立能所,而凡圣定分,所感是圣必非能感,所应是凡定非能应,感应分隔,何名道交?

  ○二答能所存没,故道交。二初互论能所。

  ﹝智者疏﹞答:「所感实无感,从感名所感,言圣人是所感。所应实无应,从应名所应,言凡夫是所应。还是感所为应,能应能为感,所亦是应所为感,能感能为应,所既无感应之实,亦无感应之异。」

  ﹝知礼记﹞先立所感所应不实,何者所感非凡故不实,所应非圣故不实。次立能应能感不实,何者良以还将所感为能应。所感既不实,故能应不实。又将所应为能感,所应既不实,故能感不实。二既不实,二亦非异。

  ○二不异下,各论存没。

  ﹝智者疏﹞不异而异者,圣没所感目为能应,凡没所应自为能感,故言感应道交。

  ﹝知礼记﹞既无实无异,何名感应道交?故以互存互没,而立不异而异。以由所感,而为能应。所应为能感,故感应不异。而今圣边没于所感,目为能应。凡边没于所应,目为能感。故成而异,就于而异,故有感应。就其不异,故得道交。斯是古师,情解感应,及道交义。

  ○二私难下,章安破立二,初难他义不成二,初难立义不成二,初明存没不成。

  ﹝智者疏﹞私难:此语若实,无感应之异,今圣没能感,凡没能应,何不圣没能应?凡没能感,若如此则无凡圣之殊,若不如此感应便异,何言不异?

  ﹝知礼记﹞虽以能所,互论存没,究其体状,只于圣边没其凡惑,复于凡边没于圣应。以其圣没能应,不得凡没能感,不得若尔,感应永殊,那言不异?

  ○二又感下。

  ﹝智者疏﹞又感能,无感能之实,而名感能者,何不名应能?若应所无实,何不名感所?若尔则无凡圣感应,若不尔则是异,云何不异?

  ﹝知礼记﹞明不异不成,大意同前。

  ○二又难下,以四性结过。

  ﹝智者疏﹞又难:若以感能,为应所感,所为应能,此是自生义。若能应只是所应,能感只是所感,还是自生义。若应能生应所,感能生感所,能感生所,感所感生,能感能应生所,应所应所能应,皆是从他生。岂非他性义,若共生则二过,若离二,堕无因过。

  ﹝知礼记﹞感能应所自属于机感,所应能自属于应故,是自性。次之二句,虽涉感应,义不相由,还属自性。次有四句,皆从彼生,故属他性。第三不独由自,不独由他,须二合生,乃属共性,若离自他,属无因性。

  ○二问若下,明今能妙契二,初离四句无感应以问。

  ﹝智者疏﹞问:「若尔则无感应?」

  ○二答圣下,用四悉立因缘而答。

  ﹝智者疏﹞答:「圣人以平等无住法,不住感,以四悉檀随机应尔。」

  ﹝知礼记﹞大圣圆证,三千理事同在一心,故心平等。一一皆了,即空假中,故心无住。圣既用此平等无住,为能应法,故不住著。所应机感,但随十界。乐欲便宜,破恶入理,四机扣之,即以世界,为人,对治,第一义。四种之法,任运而应。此之感应,岂可以其,自他共离,而思议邪?又复众生,于自生感应,有四益者。亦可说言,自感自应,若于三种,有四益者。亦可说言,由感生应,由应生感,共能生感,共能生应,离二有感,离二有应。皆可得说,既无四执,随机说四。故诸经论,谈于感应,不出此四也。

  ○四问妄执下一,番约机简二,初疑妄执之善非机。

  ﹝智者疏﹞问:「妄执之善能感不?」

  ○二答妄执是恶能感。

  ﹝智者疏﹞答:「妄执是恶亦得感。」

  ○五问妄执下,二番相对拣二,初示妙应随情所为二,初问。

  ﹝智者疏﹞问:「妄执既非一,应亦为二。」

  ○二答。

  ﹝智者疏﹞答:「应本无二,为缘何所不作。」

  ○二问凡下示至圣拔邪归正二,初问。

  ﹝智者疏﹞问:「凡名凡僻,善则招乐,恶则感苦,圣名为正。正则非善非恶,非苦非乐,善恶之僻,何能感非善非恶之正耶?」

  ○二答。

  ﹝智者疏﹞答:「正圣慈悲,拔其善恶之僻,令入非善非恶之正,故有感应。」

  ○四慈悲利物用二,初标。

  ﹝智者疏﹞第四慈悲利物为用者。

  ﹝知礼记﹞问:「感应慈悲为同为异?若其同者,那得分对宗用二章;若其异者,请陈其义。」答:「法相开合,制立多途。今文既以般若法身,合之为体,乃于解脱,分出宗用。虽是一德,而有二能。感应则通语关宜,慈悲则别明与拔。若论感应,不说慈悲,则似仁王降世,而无治理之功。今明感应,则收经义尽,故立为宗。」次示慈悲,则利物义足,故立为用。开一为二,其意略尔。

  ○二二智下,释二,初正论冥显二,初略辩二,初对二智辩用二,初问。

  ﹝智者疏﹞「二智不当用耶?」

  ﹝知礼记﹞妙经之用,断权疑,生实信,正当二智,那指慈悲。

  ○二答。

  ﹝智者疏﹞答:「二智语通,今别附文,以盛明隐显之益,故以此当用尔。」

  ﹝知礼记﹞二智之用,通互一部。具智慈悲,今品别用。

  ○二他释下,就二身明益二,初叙他局解。

  ﹝智者疏﹞他释法身冥益为常,应身暂出还没为无常。

  ﹝知礼记﹞二今明下,明今正义二,初法二,初明二身皆常间。

  ○二初明二,身皆常。

  ﹝智者疏﹞今明法身常寂而恒照,此理宜然,应身处处利益,未常休废,亦是常义。

  ﹝知礼记﹞法以寂照为常,应以不休为常。

  ○二若言下,明二身皆间。

  ﹝智者疏﹞若言有应不应,以为无常者,法身亦有益无益。

  ○二故知下,明二益无二别。

  ﹝智者疏﹞故知俱是常无常,俱有冥显,如日月共照,一亏一盈,如来恒以常无常二法,熏修众生,故言二鸟双游,而呼为常无常尔。

  ○二譬如下,喻。

  ﹝智者疏﹞譬如种植,或假外日风雨,内有土气暖润,而万物得增,冥显两益,亦复如是。

  ○二此中下,指广。

  ﹝智者疏﹞此中应用王三昧十番,破二十五有,以辩慈悲益物之用,具在《大本》玄中。

  ﹝知礼记﹞《大本》明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显真常我性,通有四意:一出诸有过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结行成三昧;四慈悲破有。观音自行,已破诸有惑业过患,功德三昧,皆已成就。正以慈悲,令他破有。故知今用,即第四意也。

  ○二问观下,兼辩本迹三,初明本迹难知二,初问。

  ﹝智者疏﹞问:「观音利物,广大如此,为已成佛,犹是菩萨?」

  ○二答。

  ﹝智者疏﹞答:「本地难知,而经有两说。

  ○二如观下,明因果异说二,初引二经犹在因。

  ﹝智者疏﹞「如《观音授记经》,明观音势至,得如幻三昧,周旋往返,十方化物。昔于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王名威德。化生二子,左名宝意,即是观音。右名宝尚,即是势至。往问佛,何供养胜?佛言当发菩提心。从如来初发菩提心,次阿弥陀佛后,当成正觉。观音名普光功德山王,势至名善住功德宝王。又《如来藏经》亦云:『观音文殊,皆未成佛。』

  ○二若观下,引一经已成果。

  ﹝智者疏﹞「若《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

  ○三二文下,用悉檀和会二,初问。

  ﹝智者疏﹞「二文相乖,此言云何?」

  ○二乃是下释。

  ﹝智者疏﹞乃是四悉檀化物,不可求其实也。

  ﹝知礼记﹞或说已成或说未成,盖顺机缘,令获利益,勿求其实。

  ○第五明教相二,初定文相二,初泛明部党。

  ﹝智者疏﹞第五明教相者,夫观音经部党甚多,或《请观世音》,《观音受记》,《观音三昧》,《观音忏悔》,《大悲雄猛观世音》,等不同。

  ○二今所下,的示所传二,初示妙经一品。

  ﹝智者疏﹞今所传者,即是一千五百三十言,《法华》之一品。

  ○二而别下,明别行之由。

  ﹝智者疏﹞而别传者,乃是昙摩罗谶法师,亦号伊波勒菩萨,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逊,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告法师。师云:「观世音与此土有缘。」乃令诵念,患苦即除,因是别传,一品流通部外也。

  ○二此品下,明教相二,初同本经醍醐相二,初明品意。

  ﹝智者疏﹞此品是《法华》流通分,既通于开权显实之教,令冥显两益,被于将来,以十法界身,圆应一切,使得解脱。

  ﹝知礼记﹞通于开权显实者,且举迹门,亦应更云,开迹显本,此乃以方便品。迄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俱为正宗。以十九行偈后俱为流通,本迹二门也。

  ○二圆人下,明教味。

  ﹝智者疏﹞圆人秉于圆法疏通,此圆教,故即是流通,圆教相也。五味为论,即是流通,醍醐味也。

  ﹝知礼记﹞圆法即本迹二门,所诠之法也。圆教即本迹二门,能诠之教也。

  ○二问文下,核今品施开义三,初核成施权相二,初约方便乖圆问。

  ﹝智者疏﹞问:「文云:『方便之力,种种不同。』说亦应异,何得是圆教相?」

  ○二答就下,约为实施权答二,初约实人施权答。

  ﹝智者疏﹞答:「就能说之人,为圆弘圆教,遍逗法界之机,机虽不同,不可令能秉法人,随机而偏例。如佛于一乘,分别说三,岂可令佛,便是声闻缘觉耶?

  ﹝知礼记﹞圆圣偏说,为引渐机,岂佛说小,令佛是小,就能说人,判属圆教。

  ○二又付下,约权能通实答。

  ﹝智者疏﹞「又付属云:『若人深信解者,为说此经。若不信者,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既奉佛旨,圆逗万机,种种不同,只是流通圆教。」

  ﹝知礼记﹞深信解者,即嘱累云:「信如来智慧者,若不信者,即七方便人。」

  ○二又问下,核成开权相二,初约机,同鹿苑难。

  ﹝智者疏﹞又问:「能说人,圆于教,亦圆行人机异,此人禀何教耶?若禀偏教,与鹿苑人同。若禀圆教,机亦应一。」

  ﹝知礼记﹞说人虽圆,禀人通小,且如鹿苑,佛岂不圆?只就禀人,判属三藏,今岂不然?

  ○二约部开权迹答。

  ﹝智者疏﹞答:「昔鹿苑佛未发本显迹,不会三归一,人法未圆,所禀方便不得称圆。今经已开显权实,虽是种种身,本迹不思议一,虽说种种法,为开圆道,于义无咎。」

  ﹝知礼记﹞阿含小部未开权迹,遂令教味随机属小。今经开显即权是实,即迹是本。虽说小法为通圆经,岂同鹿苑邪?

  ○三问上下,核成妙用相二,初约舍用相乖问。

  ﹝智者疏﹞问:「上文云:正直舍方便,此中那言以方便?」

  ○二约体用难思答。

  ﹝智者疏﹞答:「上正显实,故言其舍。此《中论》用,故言示现,体用不思议一也。」

  ﹝知礼记﹞正宗废权立实故言舍,流通为实施权故须用显。实体后而论权用,斯是今经,秘妙方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