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品,由于观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它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长行,所以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详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尔时」,当佛陀说完长行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又用韵文的语调来请教释迦牟尼佛,以便详述观音菩萨的种种功德,使大众更进一步去体解观音菩萨的甚深行处。

  关于本品的偈颂,当初姚秦三藏法师罗什翻译普门品时并没有将偈颂部份译出。到了隋文帝时,从北天竺来了一位阇那崛多法师与达摩笈多共译的添品中才有此偈颂,后人以此偈颂补入罗什法师的译本中,遂成今日有偈颂的妙法莲华经本。

  偈颂,亦可称为重颂,就是用韵文体来重述前面长行的意思。「偈」梵语叫做偈陀,中国译为应颂,合华梵之意,故称偈颂。

  偈颂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的差别,它有一个规定,不管三字也好,七字也好,必需具足四句,才能成为一偈。偈颂又分为「祗夜」和「伽陀」两种。梵语「祗夜」,译为重颂,是以诗词的体裁,重新说明长行所说的义理名为重颂。「重颂」也有「广颂」「略颂」的差别。「广颂」是在长行文中,没有说明清楚的地方,以偈颂详细的述说清楚;「略颂」是在长行文中,已作详细说明,在偈颂里,只作简要的概述而已。梵语「伽陀」译为「孤起颂」,所谓孤起,就是在长行中没有广、略说明,仅在偈颂中孤独而起,说明另一种意思的叫做「孤起颂」。现在本品的偈颂,就是属于重颂的一类。为什么要重颂呢?因一、为契众生根机:众生根机有利钝之不同,利根众生随说即解,只要长行之文便足够了,但根机较钝的众生,佛陀得予以再次的说明,才能有所领悟,所以要用偈颂重复颂出。二、为后来之众:佛陀说法,有的众生因因缘关系,无法一开始就参与听法,佛陀为体恤后来众生,令得佛法利益,所以长行之后,再补以重颂。三、印度宗教,本就有散华与贯华二种说法的体裁。长行是属于散华说之类的,散华就好比我们中国的散文。偈颂属于贯华体,如同中国的诗词韵文之类,这均因众生的喜好不同随机而说的。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这段文是无尽意菩萨,重向佛陀请问观音菩萨得名的因缘。

  「世尊妙相具」,是无尽意菩萨赞叹世尊的。「世尊」是对佛陀的尊称。佛为世间、出世间最尊贵的圣者,故名世尊,是佛的十号之一。「妙相具」,是具足微妙相好之意。指世尊内具万德,外显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言。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说:「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平常我们最常听的赞佛偈是「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些都是赞佛功德具足,相好庄严的。

  「我今重问彼」,「我」,无尽意菩萨自称。「重」,「再」之意,在前面长行里问过,现在再问。「彼」,是指观世音菩萨。

  「佛子」,也是指观音菩萨。三界众生,依佛教化,皆名佛子。观音菩萨辅佛度化,依佛教示而行,所以,名为佛子。无尽意菩萨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由于什么因缘才得此名?虽然所问与长行相同,可是世尊的回答却稍有出入。在长行里,佛陀专示观音菩萨的慈悲妙力。而在重颂方面,则着重于观音菩萨的愿与行。「因缘」二字在长行中只解释为什么理由;在偈颂里,广释做菩萨过去无量劫前即发大清净愿是因,有苦无乐的众生是缘。就是自身行化的大愿为因,以众生为缘,依此「因缘」,普现世间,救度群伦。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无尽意菩萨既以偈颂请问世尊,世尊也以偈颂来回答他。所以说:「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汝听观音行」,「汝」,指无尽意菩萨。「听」即谛听,仔细听的意思。「观音行」,是观音菩萨如何修行,如何自利利他的行愿。总说一句,就是要无尽意菩萨及与会大众,仔细地听观音菩萨自利利他的慈行悲愿。

  「善应诸方所」即「善于普应十方世界」的意思,观音菩萨寻声救苦,以三十二身,示现于十方无边国土,感应十方无量众生。菩萨身心自在,具妙神通,能以一身而化千百亿身去应众生的要求,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只要众生心诚恳切,观音菩萨决不会令其失望的。下文中有「无刹不现身」之句,便是给「善应诸方所」下了一个最妥贴的注脚。

  「善应诸方所」的「善」字,有「自在」之意。一个人假若身心皆不自在,受外境等种种束缚,种种执着,自身就难保了,那有能力去帮助他人,解脱他人?观音菩萨又如何能够做到「普应十方,观机施教」呢?这重重的疑问,在下文里都给诸位带来了圆满的答复。

  观音菩萨所以能有如此伟大的成就,仍是由于他过去初发心时,曾经发过深如大海,广如虚空的誓愿,并且本着自己的大愿,日夜匪懈地去实行,去努力,决不因环境险恶,众生顽愚而退却、舍弃。佛典里记载着这么几句话:「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也」。一个立大志愿的人,假使不先调制己心,格守誓愿,持之以恒的话,是不会有美好结果的。

  何谓「弘誓」呢?课诵本上有四弘誓愿,即: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凡菩萨都具有这四弘誓愿;在四弘誓愿的当中,「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利他的,属于根本愿,第二愿与第三愿是自利,第四愿则是自利利他的结成。

  做一个真正的菩萨行者,不但有他们所共立的通愿,也有他们所自立的别愿,例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等,都是约个别誓愿而说的。观音菩萨在初发心的时候,就立下了十二大愿,愿愿均以度生为要务,所谓「寻声救苦,善应诸方,能灭诸苦」之行,便是观音菩萨誓深愿大的最好说明。

  菩萨立弘誓愿,广被众生,并不是短时间内的事,而是要历经尘沙劫数的时间,精进不懈地实践菩萨行,才能有所成就。这种广大、究竟、长远的伟大行为,是无法用我们的心去测知,用我们的语言去表达的,所以说「历劫不思议」。

  既然观世音菩萨曾经历过尘沙万劫的时间,那么,他所亲近侍奉的佛当然不在少数,因此颂文说「侍多千亿佛」。菩萨亲近侍奉诸佛的原因主要的是「常随佛学,辅佛教化」,将佛光法水带到每一国土的角落,让大家都得到佛法的受益。

  「清净愿」,是说明发愿的纯洁,没有丝毫不正的念头。「清净」两字,我们可以解释成不贪不瞋的意思。因为菩萨发愿,不为个己,不求世间名利,贪享荣华富贵,只深深系念众生,悲怜众生,他,只讲奉献,不计报酬,所以不贪。又菩萨度众,纯属发心,他,高高兴兴地做,欢欢喜喜地行,不带一点勉强,谨守佛陀之教,上求下化,故名不瞋,以不贪不瞋之心发广大之誓愿,是为「发大清净愿」。

  观音菩萨从因地发心修行之后,亲近了无以数计的佛,发了甚深广大的清净愿,所以才能够身心自在地示现十方,经历尘劫而度一切众生!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我」,是指释迦牟尼佛,「汝」,是指无尽意菩萨。「略说」,是简略的说明。因观音菩萨的慈心悲愿在长行里已有详细说明,在此,只是约略再说而已,何况,观世音菩萨的甚深弘誓,清净大愿,若要逐一细说,定要费时长远,并不是三天半月所能说尽的,所以在这里仅能作一简要的介绍。

  「闻名及见身」的「闻名」,就是听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既然听到了口中就应称念,这是三业中的口业供养。

  「见身」,闻菩萨名见菩萨形像,便恭敬地以身礼拜供养,这是三业中的身业恭敬。

  「心念不空过」,除了身口二业恭敬供养外,更进一步地,我们要专心一致的系念观想着观音菩萨,这样以三业至诚地礼念心思,必能得到菩萨的感应。在十句观音经中说:「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这就是「心念」至诚的写照,也就是三业供养中的意业供养。

  无论那个宗教都讲「虔信」,佛教不只说,而且实行得更彻底。他要我们生起清净的心,弃除一切杂念妄想,这弃除杂念妄想的方法,是要我们口常称念观音圣号,身常礼拜观音圣像,心常思维观音愿行,使身、口、意三业合而为一。能如此则必有所获,决不会令你徒劳无功,所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

  不但信佛如此,举凡世间出世间大小诸事亦复如是,必需口说身行心思,三业并用,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完善,如果只计划不实行或只实行不思虑,是无法将事情处理得十全十美的。

  有人认为向佛菩萨的木刻画像恭敬礼拜是件愚不可及的行为,他们以为,那不过是块木头,是张纸罢了,对木头、纸张行跪拜礼,未免太可笑了,其实,他们这种粗浅的想法是不对的。

  举例来说:如竹皮,可以将它编成竹篮,盛鲜花果菜,也可以做成草履,穿在脚上,可以做成竹笠、戴在头上;一张纸可以印成连环图书也可以印上佛菩萨的圣像,印了佛像,就值得让我们去恭敬礼拜了,木与纸的本身虽然没有尊卑之分,但显现于那上面的物像却有贵贱之别,我们是拜佛,并不是拜木头或纸张啊!

  「能灭诸有苦」,「诸有」是三界之谓。「有」指有因有果。三界六道中,有善因即得善果,有恶因即得恶果,因果不昧,故称为「有」。三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欲有」、「色有」、「无色有」,这是约简略而说的,若详细分析,「诸有」是指三界二十五有,即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不还。统而言之,「诸有」是指三界六趣的善恶因果而说的。「苦」即苦痛。这有「苦因」和「苦果」的差别。「苦因」是「烦恼」,「苦果」是「业报的身体」。苦的种类很多,但总不出内外二苦,内苦指的是身体上及心理上的贪瞋嫉妒诸苦。外苦,指环境等外来的压力而言。不论内苦或外苦,只要我们三业清净,恭敬礼念,与菩萨感应道交,合而为一,就能灭三界诸有之苦而达清凉之境。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从此偈下,重颂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此颂明能灭水火风三灾。

  「假使」是假设之意。「兴害意」兴起谋害之心。这通指人鬼而言。设若遇到人或非人生起谋害你的心,把你推入大火坑里,想结束你的生命,只要你一心镇定,专念观音菩萨名号,于刹那间,炽热火坑化做清凉莲池,令你脱离火坑之难。

  或有人被狂风吹至大海,漂流于茫茫海中,遭遇到毒龙、鲸鱼、罗刹鬼等种种灾难,在此千钧一发的时候,只要虔诚称念观音菩萨,就能免受毒龙、鱼鬼的袭击,脱离灭顶之灾。

  在冥祥记里记载说:晋朝富平令栾荀,从征卢循失利,战舫被焚,栾荀着急异常,虔念观世音菩萨, 名号,俄见江中有神人挺立,腰与水齐,荀知称念观音菩萨名号得到了感应,乃跃入水中,身浮水面,足如履地,不久,被援军遣船救上岸。

  以上所说,只是事相上的解释,若依理释,则义意更深一层。

  依理说:遭逢逆境折磨、或遇仇敌、土匪、强盗兴起谋害心意,触动了我们无明瞋怒之火,因此瞋火促使我人堕落三界火坑,若能即时警悟,起一念忍辱,心得自在,业火停烧,瞋火瞬熄,心境自然清凉。

  「大火」,指见思惑。外火是见惑,内火是思惑。佛经上说:「火灾能烧及初禅」,若能时常称名而一心不乱,是无漏心王发得禅定,灭见思惑,不但烦恼大火所不能烧,火坑也变成清凉池了。

  「巨海」,即烦恼的大海,「龙鱼诸鬼难」就是爱欲的波涛,龙鱼等喻为女色,实际上,女人之妖艳娇态,比龙鱼恶鬼更可怕,假使我们没有清明的理智,往往被色所迷,浮沉在爱欲的波涛里,招致许多痛苦和折磨,所以佛说:「爱欲为生死轮回的根本」,诸位知之,不可不防。

  倘若我们漂流在贪痴烦恼的大海中,遭受了爱欲波涛的拍打,妖艳娇态的迷惑,此时,应紧称观音菩萨名号,以菩萨的清净大智,洞知诸法皆由因缘假合而成,则爱欲迷执自然远离,爱河之苦随即消除,显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安全、祥和的避风港。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须弥」,又名苏迷卢,是印度语,译为「妙高」。据说此山在四大海之中,出水面有八万四千由旬之高,高与天齐,所以称做「妙高山」。依今人考据的结果,认为须弥山就是现代的喜马拉雅山。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把须弥山真实化,或许它只是印度人假想出来的一座山吧!

  当人从这高山上被推落的时候,能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藉菩萨威神之力,便如日悬于虚空,不会堕落山崖。或有人被残暴凶恶的人追逐,从金刚山上堕落下来,如能称念观音菩萨,则不受丝毫损伤。

  梵语斫迦罗,译为金刚山。依起世经说:「诸余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高六百八十由旬,纵广六百八十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故名金刚山。」这是说明金刚山的位置与特性。关于此山,我们不需要花时间去探索深究,佛之经文寓意深妙,读经、听经,主要在「深入经藏,依教奉行」不一定要拘泥于文字上面的解说。

  须弥山,喻吾人的我慢山高。当一个人处于顺境,志得意满之时,往往傲视他人,贡高我慢,像一座须弥山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欣赏不到美丽的远景,阻碍前进的脚步,更可悲的是,有些人我慢心高,不肯虚心接受大法,瞧不起真理,固步自封,因而堕落,任其菩提树苗枯萎,这种人若能时时称念观音菩萨,体念菩萨的同等大悲,则不会轻侮他人;能常念彼菩萨大勇,则会策励自己,向上精进,安守自己的法身慧命。

  人生在世,若没有纯净的修养,是无法去除我慢心的,得志时,自恃凌他,如立须弥山顶,不得志时,自暴自弃,牢骚满腹,如被人推堕须弥山下,惟有持念观音菩萨,显现智慧心光,才能如日住于虚空,不受阻碍。

  「恶人」,喻十恶之业。佛家是讲因果的,人若造作杀、盗、淫、妄等十恶,这十恶之业如影随形,追迫不舍,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是亘古不变的。

  「金刚山」,具坚固不坏意。我人所造之业,如金刚之坚,佛说:「定业不可转」即是此意。也有将金刚山比喻作我们内心的信念。念念坚定,才不致受外界引诱,被环境动摇,这惟有假菩萨威力方能自由自在,不随境转。

  另有一说:金刚山是指内在的我执。依佛法看,众生的我执,最难打破,是修行者的一大阻碍。我执分二种,一为分别我执,一为俱生我执。分别我执需修至初地,方可破除,但俱生我执,最极微细,必需修习生空智观,才能逐渐断除,所以喻如金刚。

  偈颂上说:十恶之业,如影随形,时时追迫众生,就好象凶恶的人,紧追身后,无法摆脱。人所造作的定业,是不可转除的,这定业如金刚坚固,任你千方百计,也脱离不了,唯有勤念观音菩萨,依真观之力,始能转烦恼为菩提,智镜圆明,体同虚空,纵横无碍。

  观音菩萨寻声救苦,随风逐形,只要我们肯深信佛法,礼拜供养,遇诸苦难,一称其名,立即救援,在异谈可信录一书中说:

  贵州修文县白水洞,盛产水银。在洞里采水银的工人,约有一千多人,岩下居民有数百户之多,离洞二里远,有一条溪,忽然来了一位美女,沐浴其中,乳垂至脐,一时,工人、住户全去观看,甫进溪时,轰然岩塌,庐舍俱陷,美女竟杳无踪影,众人始悟是观音大士化身拯救大家的,感恩礼谢,信仰益加。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值」在此应作「遭遇」解,这段偈文的前四句是说怨贼之难,教我们要以观音的慈心去对付怨贼。为什么呢?因为手持刀枪的凶汉怕的不是武力,而是慈悲心,中国有句俗语说:「柔能克刚」就是这个意思。如果遭遇到持刀的凶汉包围在你的左右,最好能定下心来,念观音菩萨圣号,以观音的慈心为己心,怜悯他们,救助他们,以此慈心感化他们,那凶残暴虐的心就能化为一片祥和安宁的天地。

  民国初年,江苏扬州邵伯李家庄,有位李大善人名国琚。奉佛修善,从不后人,地方上大小诸事,只要他能力所及,没有办不成的,庄里的人对他崇敬异常。一天,盗贼闯进李家,想持刀抢劫,李大善人见了,神色安然地对群贼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诸位生活困难,以致未能与你们结一善缘,今天诸位来到舍下,时已过午,谅必尚未用食,大家先坐下来用过饭后,若欠缺什么,我当尽力给予帮助。盗贼听了李善人的话,惭愧非常,吃过饭,再也不好意思打劫财物,群贼受了李善人的德行感召,决心改邪归正,做个循规蹈矩的好人。

  这件事实给本偈文作了事证,证明慈心却实能转暴戾为祥和。

  依理解释,这里所说的「怨贼」,是指内在的并不是外来的,如贪、瞋、痴三毒是内贼,能劫除我们的功德法财,见闻觉知属外贼, 这内外贼长久围困在我们的心中,时时欲夺我们的清净法宝,那怨贼的主人就是我执,我见,我执我见不除,生烦恼障;法执不除,生所知障。这两障,总称惑障。众生由是起惑造业,轮转不息,正如菜根谭上说:「见闻觉知是外贼,情欲意识是内贼,此主人翁惺惺不昧,则化贼成家人」。

  灭除内贼,须从培养大悲心着手,世尊曾说:「修道的人,就要观察万法平等」,而以大悲为首,将大悲心培养增长起来,再观察人生和生灭状态,就知道世间所以造成不平等,就因为贪着一个自私、狭隘、固执、傲慢的「我」。有了「我」,就有对待的「我执」。根据佛陀的教诲,欲除我执当培养增长大悲心。观音菩萨为大悲行者,我们念他,赞礼他,更进一步学他,让慈心悲愿洋溢心怀,视怨亲平等无二,则要破我执,有何困难!

  其次说「王难苦」,此文相当于长行中的刀杖之难。犯法受法律制裁,那是罪有应得,但这儿所提的「王难」是指冤枉入狱之难。在专制时代,并没有平等的法律可言,生杀之权,凭王令而行,触犯了国王法律,便处极刑,如果能一心称念观音菩萨名号,仗菩萨威力加被,使刽子手的刀立刻一节一节的断坏。「寻」此作「立刻」解。

  晋朝太乙年间,高简荣犯法,处以极刑,临受刑时,一心皈命称念观音圣号,下刀刀折,终于免除刑法,刀下余生。

  约理方面说:所谓「王难」,是指遭三界生死之苦,受烦恼魔王煎逼之难。「临刑欲寿终」谓吾人因惑造业,苦恼逼迫,牵引至六道轮回受报,浮沉不定,欲伤失法身慧命,此时若能持念观音菩萨,祈菩萨护佑,妄念不生,依此定力必超三界免轮回,显一分法身,破一品无明,所以说「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枷」是套在颈上的刑架。「锁」也是刑具之一,铁链的意思。「杻」即手铐。「械」指脚镣,这些都属刑具。约事讲;若有人被监禁在牢房里,身体披枷戴锁,手镣脚铐,只要专念观音名号,就能得到解脱,「释然」此作解脱解。

  法苑珠林里记载说:晋朝时,有一个河内人名窦传,是高昌的步卒,当时高昌与冀州刺使吕护,彼此不睦,窦传等袭击吕护,不幸被捉,同伴七人,共系狱中,不日将杀,窦传专持观音名号三昼夜,杻械枷锁自然松开,窦传不忍同伴系狱受苦,虔诚祈求说:蒙菩萨救护,桎梏自解,但尚有同伴七人,何忍独去!望大士慈悲,普救俱免,祈祷后,牵挽同人,次第脱落,就乘夜开门逃脱。

  在理上说:当众生因业力牵引,囚禁于三界六道之中,被色枷情索所缚,名缰利锁拘束,拖着六亲眷属,人我是非的业缘,无法得一解脱,倘若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超然物外,打破人我界限,放下身心,一尘不立,则业障自消,烦忧均除。

  「咒诅」,凡用咒语、邪术、咒水等驱役鬼神,诅害于人的都名「咒诅」。

  「诸毒药」,凡服而伤身的名为毒药,诸毒药,指毒药的种类很多。

  如果遭恶人以咒诅毒药暗中加害的时候,被害者只要专心持念观音菩萨,不但能免受其害,且其「咒诅毒药」反还转回来,着在谋害者的本身。就是所谓「害人反害己」的意思。

  「谈薮」一书中说:宋朝,有人名赖省干,以妖术杀人祭鬼,买十余岁的童女做供祭用。后来诱买了一位女童,带回囚禁在一间小屋子里,女童在家时常随母亲持观音大士名,虽被监禁,仍一心持名,至深夜,天窗忽然开启,见一妖物,光闪如电,女童心惧之余仍不忘持念菩萨名号,不久,口出金光射妖物身,妖物从窗跌下,女童大喊,值巡逻卒走过,破门救出,见一大白蟒蛇死于屋旁,随即逮捕赖省干治罪。

  俗话:「吃亏人,常在世」。人生在世,千万不可存害人之心,要处处检点自己,修学佛法的人,不但要学习吃亏,还要发大悲心,做一切有利于众生的事,否则,害人害己,果报一到,就后悔不及了。

  嫉妒、毁谤、离间中伤,贪等三毒,就如咒诅毒药一样,能残害法身慧命。对心怀瞋嫉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一心称念大士名号,以平心静气去对待他,则彼人如仰天吐唾,向风投尘,反着本人。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这段偈颂主要在告诉我们,若遭遇到恶罗刹、毒龙、诸鬼,仍至受恶兽围绕,欲与加害时,只要一心不乱地念观音菩萨,一切灾厄便于瞬息之间,化为乌有。

  「罗刹」,在前面长行里已解释过了,这儿不再重说。相传过去有一个「好问」的人,逢人见事总喜欢打破沙窝问到底。一天,独自一人走在一条田径上,遇到一位罗刹鬼,心想:「这下完了,罗刹鬼决不会放过我的!」虽在生死之际,他仍忍不住好奇地问罗刹鬼说:「你这位朋友长得可真怪,为什么胸白如雪而背黑如墨呢?」罗刹回答说:既然你想知道,我也不必瞒你,在这世间上,我最怕的是阳光,常常背光而走,所以胸白背黑。那人听了,不觉一振,壮壮胆说:你要取我性命,我也没有办法,希望你先让我走三步,三步之后再吃我,如何?罗刹不疑有他,欣然应允。那人马上拔腿朝太阳方向奔跑,罗刹因为怕光,不敢追赶,那人终于逃出了魔掌。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却告诉我们:心怀不轨怕见光明的人便是罗刹、恶鬼。因为此类众生专门在黑暗中行事,不敢面对光明,对付他,只要一心持念观音名号,以菩萨的慈光就能照破一切邪恶。

  罗刹喻作吾人的瞋怒心。瞋心像把烈火,能烧毁人性理智,做出伤害人家,违犯道义的事来,一个人若常怀瞋心,好勾心斗角,相诤怒骂,时与罗刹性为伍,久而久之,迷失本性,真心如被罗刹吞食。瞋怒心重的人,最好能常念观音菩萨,以菩萨慈心对治瞋心,念念不忘与乐拔苦,涌出清凉心泉,息灭瞋怒烈火。

  毒龙喻吾人的贪痴烦恼。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名利、金钱、地位,从没听人嫌说它多,日夜经营劳累,甚至欺骗、诈取、斗争,为满足自己欲望,不择手段,假使我们能在贪念生起的时候,以菩萨舍己为人的精神,替他人设想一番,化贪欲成喜舍,以自己能力所及,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贪欲之心,自然稀薄,喜舍之念渐渐充满心怀。如此,则贪之毒龙必定消除,身心自然舒泰。

  「痴」就是佛经上常说的无明,是烦恼的来源之一。愚痴的人,事理不明,颠倒是非,并且,没有主见,容易受人左右,误入歧途,一点小事就能让他苦恼半天,这些都是由于智慧不足的缘故,补救的办法,除了亲近善知识多研究佛典以外,应该常常受持称念观音菩萨,令智慧增长,弃除痴暗,对事对理,方不致有所偏差,这样就可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了。

  「诸鬼」喻吾人的阴计疑心。俗话说:「疑心生暗鬼」可以给此喻下个最适切的注脚。

  疑心也是障道因缘之一,众生烦恼由它而起的不在少数。疑心病重的人往往成就不了大事业。修道,疑佛真理;交友,没有诚心;待人处事,疑神疑鬼,魂不守舍,甚至连睡觉都心不安宁,这种人,实在可怜,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劝他念观音菩萨,朝夕不忘,久了,心神自然安定,疑心之病,也就自然消除了。

  以上所说,皆属烦恼,因有烦恼,所以才有觉悟。经云:「烦恼即菩提」,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所以,众生只要能将迷心转为悟心,当下就能超出三界,不受烦恼折磨。

  念观音菩萨,想观音菩萨,以菩萨的大悲平等智慧,转烦恼为菩提,转恶念为善心,罗刹恶鬼,当然不能害之。这一转心之间,利害关系相距十万八千里,佛教教理主要的就是说这一转心的心。

  「恶兽」,若以事释,则指虎、豹、豺、狼之类,虎豹性悍横,豺贪心,狼狠戾,狈倚势,狐多疑,獐不孝,狡机变……等能危害吾人性命的,都称之为恶兽。

  南海慈航里记载说:明朝有一位闽南人,名叫雷法震,以烧木炭为生,一日得鸭栏木一块,见其纹理精细,欲雕刻观音像,朝夕礼供,但因事情繁忙,没有立刻实行。一天,入山烧炭,树莽丛中突然走出一只老虎,见雷法震,便张牙舞爪的扑了过来,正当危急之时,忽然出现一个美女,呵叱老虎,虎竟被女慑伏离去。法震惊魂甫定拜问女子姓名,以便他日报答。女子答说:我是君家鸭栏木。说毕即隐身而去。法震仔细思量,知是观音菩萨化身来救,于是择日雕刻圣像,并且从此尽形寿持斋礼拜,可见观音菩萨神通感应之大。

  法苑珠林也记述说:我国宋朝元嘉初年,有位沙门,名昙无竭,是个修苦行的行者,平素诵读观音经,持念观音名号。有一次,与徒众二十五人,往寻佛国,历尽万苦千辛,到达天竺舍卫国路上,遇到一群山象,奔冲而来,昙无竭捧经念到:一心皈命大悲观世音菩萨。念毕,忽有一狮从林中走出,山象见狮立即惊走,众人没受丝毫损伤。可是走没多久,又遇一群野牛狂吼而来,欲与加害,昙无竭皈命如初,虔诚称名,空中忽现大鹫一只,驱散野牛,昙无竭等因虔称菩萨名号的缘故,又免除了一次灾难,这都是观音菩萨慈悲救助的。

  若依理释,「恶兽」喻如吾人的十大根本烦恼。即贪、瞋、痴、慢、疑﹝此五者谓之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此五者谓之五利使﹞。又喻作十缠,即: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瞋忿、覆。此十种妄惑,能缠缚众生,不使出生死,不使入涅槃,故名十缠。这十缠、十使如同恶兽一般,能残害众生的法身慧命,阻碍吾人的菩提大道,所以,大家应该常念观音菩萨,以观音的平等慈慧,斩除「恶兽」的伶牙利爪,破十使、十缠,而成就菩萨十地位。

  现在的时代,是个为生存而竞争的时代,众生心中就有锐爪利牙相争相斗的情形,为求名闻利养,心胸狭窄,悍横、暴戾、狐疑、倚势、狡诈,不惜己身人格,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你如此,我如此,他也如此,稍不小心便落入他人所设的陷阱,这不是如被恶兽围绕一般吗?奉劝诸位,要常念观音菩萨的大慈平等之心,视众生如父母、弟兄,化恶念为善心,则身旁恶兽,心中恶兽都会隐避无踪的。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蚖蛇」,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四脚蛇。行体似壁虎但比壁虎大。颜色略青,性奇毒,伤人致命。

  「蝮」属毒蛇之类,多居湿地。体长二尺余,头部三角形,颈细、鼻反钩。上颚两旁有毒牙,中空如管,其根部与毒腺相连,人被啮时,毒腺出毒液,由管牙注入人体。体呈灰黑色,有黑褐斑纹,尾部短小,人若被咬,难以治疗。

  「蝎」:一作「蝎」,属蜘蛛类,体长约五分,色多黄褐,头胸部与前腹部合为躯干,头胸部之背面,有一对大单眼,数对小单眼,口在头部前端,下腮为钳状,似蟹螯,胸脚四对,末端有二爪,前腹部分七节,后腹部分六节,后腹部细长如尾,末端有毒钩,供防敌及捕食之用,是毒虫之一。

  蚖蛇及蝮蝎,会吐出如烟火般的毒气,所以说:「气毒烟火然」。这些毒气能致人于死地,假使不幸遇上,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持念观音菩萨,蚖蛇蝮蝎,一听到念观音菩萨的声音,便回避而去,不再伤人。因此偈云:「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蚖蛇、蝮、蝎喻地、水、火、风四大毒蛇。诸位应该明白了知:「此身非我,因四大和合假名为我」的道理。依理说:地蛇混浊喻人之贪心;水蛇濡滞喻人之愚痴;火蛇暴燥喻瞋心;风蛇凌高喻骄慢;这贪、瞋、痴、慢的毒气无时不迷漫在你我左右,稍一不慎就伤害他人,如恶口辱骂,挑拨离间……等,轻则伤人心,重则害人命。放眼看当今社会,漫骂纷争是常事,于是,人与人结怨,国与国相争,这都是由于人的无明毒气所引起的,要除此毒,需称念观音菩萨,令反本还源,回光反照,则毒气必除,真心必现。

  谈毒蛇,金银钱财也是毒蛇之一。昔时佛陀与阿难外出行化,走到一座村里的小树丛边,佛陀忽然回过头来对阿难说:

  「这地下伏藏着许多毒蛇,你看见吗?」

  「是的!佛陀!弟子已经看到了。」说着他们慢步的走了过去。

  一个老农正在树丛边掘土,听到佛与阿难的对话觉得很奇怪,心想:「难道这两位沙门的眼睛那么厉害吗?土地以下的东西都看得出来?」为了清除心中的疑问,他拿着锄头开始往地下掘,一会儿,显现在他眼前的竟是一堆黄澄澄的金子。老农高兴得说不出话,急急忙忙的想法子运回家去。本来是个缩衣减食的农夫,一下子便成了百万富翁,邻居都觉得奇怪!

  当时王法规定发现财宝是不能占为己有的,老农成了暴发富的消息传至王处,国王随即命人提审,处以刑罚,迫说得宝地方,恐留有余宝未掘,因而被打得遍体麟伤。老农大声叫冤,怪自己愚痴,不信佛言,国王听了觉得奇怪问他:「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老农合掌含泪一五一十地将佛与阿难的对话禀告国王,国王知道他已深信佛言,发愿悔改,于是说道:「世尊大慈悲,宝藏称蛇窟,欲令人远害,人不信佛说,贪心致罪责。尚能忆佛言,刑罚可永息。」说完,就下令把老农释放回家了。

  钱财,是大家所贪求的,但「财」须取之有道,不可贪图非分。有了钱,更要应用得法,多做善事,济贫抚孤,修桥铺路,千万不可悭吝不舍,做一个十足的守财奴,那就失去了金钱的效用了。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云」,水蒸气凝聚成微细水滴,浮游在空中的叫云。若乌云弥漫空中,则是下雨的前奏。这儿说云,主要的是指乌云而言。

  「雷」,指空中带电的云所引之放电现象而言,通常称其所发之声为雷或雷鸣。

  「电」电的旧义,是指空中带电之云放电时所发的光。今则称电为物质中固有的能,可用作动力,利用它发光发热,如闪电。雷电,人们往往联结在一起说,因为每逢下雨,打雷之前,多先有闪电,然后才有隆隆的雷声。也因此,有些人误以为雷电有先有后,其实雷电是同时发生的,关键是光波传得较快,而声波传递较慢的缘故,所以才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雹」,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冰雪,旋裹成块而下降的称为雹。春夏间雷雨时常见,据说小者如豆,大者如梨,能伤人及农作物。

  从「云雷鼓掣电」到「应时得消散」,这四句的意思是说:好比本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忽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冰雹降落,这种景象,令人惊惶恐怖,如果遇上了,要尽快摄心镇定,称念观音菩萨,靠菩萨的慈佑,必能云消雨止,重见晴天。

  云雷、掣电、降雹、大雨,都是讲的自然界现象,这些自然现象虽然可怕,但是我们内心里的云雷鼓掣电要比自然界可怕多了!在理上说:「无明」就是乌云,无明起时能遮蔽众生明朗的心性,我执顿生,你我之念随起,于是瞋心大发,震怒如雷,忿恨如电,贪欲如雹,自暴自弃如大雨,这些心理上的「现象」,能伤人,能害己,难道不比自然界可怕吗?还有:嫉妒心、骄慢心……等妄念之心,都足以成为雷电交鸣,狂风大作的因素,修道者应该时为「耕心」而努力,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以菩萨的定力来反省自己的作为,以菩萨的慈心摄伏自己的三毒心,那么,怒息气平,心朗神清,岂不是还我本来清明皎洁的面目吗!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这段偈颂,是总结以上所说的十难。

  救众十二难也就是观音菩萨所发的十二大愿,通常说为七难。颂中从「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起至「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止,就是讲的十二大难,在十二难的颂文中共有十二句的「念彼观音力」,这句「念彼观音力」便是消除灾难的关键,也是一支去恶从善,转迷为悟的钥匙,我们不可不珍惜,不可不利用。

  众生外受地、水、火、风……等诸灾所侵,内受三毒二求所逼,其苦如恒河沙数,无法称计,但寻声救苦的观音菩萨却能运其微妙不可思议的智慧之力,来解救众生的内外诸苦,令达清凉境界。这就是观音菩萨的「妙」处,也是菩萨所以名为「观世音」的主要因由。

  众生的苦,却实是无量无边的,若要追究苦的根本,那便是贪、瞋、痴三毒。在十法界中,除六道众生之外,菩萨、声闻、缘觉仍然还有微细的三毒烦恼存在,这九法界的众生均有烦恼,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

  在九法界中六道众生所中的毒素最深最重,但六道里,仍有烦恼轻重的差别,瞋恚心重的入地狱,贪欲最重的生饿鬼,愚痴最重的属畜生;瞋恚较轻的是修罗,贪欲较轻的是人间,愚痴较轻的是天上,这是从精神上而分的。

  人道虽说贪欲较轻,但我们人受贪欲苦的折磨,还真如恒河沙般的不计其数,别的不说,就拿最基本的生、老、病、死四苦来说吧,谁能忍受得了?有的简直被老、病二苦弄得生不如死,所以说:「苦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不念佛菩萨,不靠佛菩萨的力量来脱离苦海,生生沉沦于六道轮回中,那不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吗!

  三苦、八苦……种种诸苦,皆由众生造业而来,业由惑生,想断惑证真,就得深信佛语,念观音菩萨,以菩萨的大悲之水来洗涤众生的垢秽心灵,点燃不灭的心灯,开发众生的智慧之眼,让大家都具有观音的妙智慧力,烁破一切黑暗、恶见稠林。

  谈到苦,八难也是苦之一。八难里除三恶道外,还有盲聋喑哑,世智辩聪,北俱卢洲,生长寿天,佛前佛后。生此八处,不是太苦,便是物质享受太丰富,寿命太长,安于享乐不肯闻法听经;有的是生不逢时,佛未出世他先出生或佛入灭后他才投胎转世,这些众生,善根浅薄,听不到佛法,也就不懂得出离之要,所以说是「八难」。

  在此,我要特别解说的是盲聋喑哑及世智辩聪两种:盲聋喑哑照字面上解释是眼睛瞎的人,耳朵聋的人以及口不能说话的人。眼瞎看不到佛经,无法深研教理;耳聋听不到说法音声,得不到法益;喉咙哑了,纵然看经,不懂也不方便发问,实在可悲!这些人是因为先天关系,无可奈何。偏偏有些人五官俱全,品貌端正,却不肯看经、闻法,有的虽然看了,听了,不懂也不肯发问,这类人,视而不见,有耳不闻,有口不问,和盲聋喑哑又有什么差别呢?

  世智辩聪,在现今的社会上,这种人并不少,他具备世间上的学识,却不愿修学佛法,甚至于毁谤真理,这种人,可悲之至。有好的知识应该再加上良好的修持,让世智转为正智,那断惑证真又有什么困难。若空具世学,不肯加功用行,想想,岂不是太可惜了。

  我们既然知道受苦的根由,就要下决心去铲除它,经上说:「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望大家多努力。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这是三十三身的总说,前面已讲过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这妙智力是体;将妙智应用出来则成神通之力,这是用;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就是相。拿个譬喻说,妙智力如一尘不染的明镜;神通力,如镜中所映现的种种景象的影,观音菩萨不离体相用,而能自在无碍地寻声救苦,处处应化,这是用。

  神,是妙用不测之义,通是自在无碍之义。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仙鬼神都有神通,但其神通大不相同,通常分为有漏神通与无漏神通二种,有漏神通是指天仙鬼神的神通。这类神通功用不大,充其量只能见人鬼二道的少分,在六神通中,他只具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种。天仙的神通虽比鬼神大,但与佛菩萨相比,无异霄壤之别,而且天仙神鬼常利用神通做为争斗的武器,造作恶业,应用不善,反而助长六道轮回的苦因,致于声闻,缘觉二乘人的神通也只能广及三千大千世界,不能若佛的究竟圆满。佛的神通,能广及无量无边的恒河沙世界,对一切事,一切物,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乃至无量劫前,他都能清清楚楚,彻底了知。观音菩萨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在久远劫前早已成佛,所以说「具足神通力」。

  除了天耳、天眼、他心、宿命、神足外,佛菩萨还具有一种漏尽通,漏尽就是断尽一切烦恼的意思。在神通中,漏尽通是最重要的一种。

  观音菩萨为什么能具足神通之力呢?因为他从久远劫来,亲近诸佛,广设万行,发大悲心,证得根本智之后,便繁兴万行,用一切权智方便法,化度众生。在菩萨的立场上,权、实二智是不可偏废的,有实智才有权巧的方便智,有方便智才能应机施教,普化众生。

  观音菩萨具足神通之力,广修智方便,为的是要辅佛教化,适应众生根机应时应地而说法,因此,菩萨以他的智慧力、神通力、方便力、慈悲心、不分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尽虚空法界一切国土去做化导众生,救护众生的工作,他无一国土不现,无一众生不度,他因不忍众生苦,所以入地狱,现饿鬼,去解救受刀山剑树,饥渴之苦的恶道有情,让他们也能受到甘露法水的滋润,在焰口施食里,观音菩萨就特别示现面然大士来普救一切饿鬼。所以说:「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这段偈颂,总括地显示出观音菩萨救苦的功德,菩萨能灭除种种恶趣众生的痛苦,而施与清凉甘露。这是补长行之不足,属于「孤起颂」。

  「种种诸恶趣」,是指四圣以外六道轮回的众生。在六道中,尤以地狱、饿鬼、畜生造恶业最多,受苦最深,名为三恶趣。所以称其为恶趣的原因,是说众生以各自的恶业,当趣向恶处,故名恶趣。人与天(阿修罗遍于诸趣),以佛法出世观点来看,亦属恶趣,因人、天尚未超出三界,仍受生死轮回痛苦的缘故。

  「地狱鬼畜生」,是分别列出三恶趣之名。地狱为六道中最苦之处,其位在地中,故名地狱。地狱约分三类:一、根本地狱,有八寒八热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近边地狱,八热地狱的每一狱有四门,每一门各有十六副地狱,又称作游增地狱,谓罪人到此游之,更增其痛苦。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不定,为各人别业所惑,所以苦报及寿命亦各有差别。

  饿鬼即通常受饥饿之鬼,其稍有威德的,作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没有威德者,不得饮食,不闻浆水之名,因此,常被饥渴所逼而口中出火,故名饿鬼。此类众生,皆因前生悭吝,不肯布施等恶业所致。

  「畜生」,指飞禽走兽……等堕入畜道的众生。畜生道中,大抵以水族类的业最重,兽类较轻。它们生到人间,受鞭鞑、负重、宰割之苦。这都是前生愚痴所致。

  观音菩萨为救三恶趣众生,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慈、大悲、大勇精神,示现与三恶趣众生同样的形相去救度它们,使它们能远离三恶道,而获得身心的解脱。

  「生老病死苦」,是针对人类而说的。这是做人的四大根本苦。不管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这生老病死的苦总免不了,人如此,天上有情也如此,所以古德说:「人间难免四相苦,天上何曾免五衰」?观音菩萨见人天二道众生受苦,同样示现人、天身,来化度我们,使我们解脱忧苦束缚。

  「以渐悉令灭」,不论地狱、饿鬼、畜生,不分人、天之别,只要肯至心持念观音菩萨名号,就能得到菩萨的感应,而渐渐消灭六道中的种种痛苦,让菩萨的慈云遍覆着一切众生,转黑暗为光明,化痛苦为祥乐。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这是观世音菩萨的意业普观。也是菩萨的「自利观」和「利他观」。菩萨之所以能利他,主要是由这些观行所发起的妙用。此段偈颂,与前相同,补长行之不足,属于孤起颂。

  观有「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五种,这是菩萨的五观。五观中的前三观属于自利,后二观属于利他,所以五观即含有自利和利他两大部分。这五观可以看作是前面「观音妙智力」所分化出来的。将五观总摄在一起,则为观音妙智力,分开则成五种观行。观音菩萨因具有此五观的妙力,所以又名观自在。

  「真观」即「真空观」,谓以真实智,观察了知一切诸法,皆由因缘所生,本无自性,当体即空。般若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真空观智,世间诸法,不离缘起。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离散,虚妄有灭。并没实在的体性存在,所以说「当体即空」。拿我们的身体来说:当其生时,是由肉体、知识和合而成。若把它用化学分析法,分析一下,人的一身,不过是若干的原质组合而已,原质分散,那有人体可言?色法尚且如此,何况心法?心法并无物质,只有妄想,那就更渺茫了。圆觉经里对心法空有一段很好的解说,可以帮助大家了解诸法缘起,无有实性的道理。经云:「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是识空,也就是心法空。有情之身如此,无情器界亦如此。我们既知「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道理,将可以使我们更深一层地洞彻诸法,让我们更能提得起,放得下,而向我们修行之路更迈进一步。

  「清净观」即假观。菩萨以真空智、照见诸法皆空,但这里所说的空并不是所谓「空空洞洞,一无所有」。因缘起诸法的体虽空,但缘起的假相仍存在;虽有假相,却属幻化,明白此,就不会有所执着,纵居五浊尘世,不被尘染,不被尘染便是「清净观」。圆觉经上说:「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如是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善男子!根本清净故,色尘清净;色尘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说至最究竟处,天地宇宙,森罗万象,均皆清净,这便是观音菩萨的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即中道观。菩萨先观「真空」,次观「假有」,再进而观察了知诸法不即不离,非一非异的道理,这就是「理事圆融无碍中道观」。因为世间法,缘生无性,依体则空,依相则有,然空非有,有非空,所以「不即」。但「假有」当体即「真空」,「真空」当处即「假有」,互不相离,即「不离」。然「真空」非「假有」,「假有」非「真空」,空、有并非一体,所以「不一」。但「假有」与「真空」只是一体两面,不分彼此,离「假有」无以觅「真空」,所以说「不异」。菩萨能彻悟中道之理,以广大智,遍观一切,无不了了,这就是圆融无碍的「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悲」者拔众生苦,「慈」者与众生乐,这二观属利他行。观音菩萨以悲观,观生佛同体,而悲众生因惑业故,不能免苦,故以悲愿救苦,常以智光烁破黑暗,施众生以快乐,名「慈观」。

  菩萨具上五观,以五观度化众生,我们念观音菩萨,常愿菩萨大悲救助并常瞻仰菩萨大悲功德,所以说「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此文显示菩萨的智慧之光,能破除众生的愚痴黑暗,拯救众生出离忧苦大海。亦属「孤起颂」,用补长行之不足。

  「无垢清净光」,即智慧之光。这是总合前面所说的五观,前五观,一一皆清净无垢,尤其是菩萨的清净无染智慧光,能照破众生烦恼,使心地纯洁清净,显发出智慧之光,照除一切幽暗。

  「慧日破诸暗」,此智慧之光,如同丽日高悬于空,照射大地。智光虽同日轮,然功用更胜于日,它不但朗照娑婆世界,不受高山深谷,树叶映敝的影响,而且能照除三恶道里的种种黑暗,使所有众生都能享受「光」的温暖,得到光的利益。

  众生的真如实性本如明镜,只因妄想执着,才使明镜蒙上尘埃,失去了本明性体,欲令转迷成悟,就得依恃菩萨的清净智光。努力修学菩萨的真空观来破见思烦恼,修清净光而除尘沙烦恼,修广大智慧观破无明烦恼。让清净无垢的智慧之光,朗朗普照众生心地,转黑暗为光明,这就是「慧日破诸暗」的意义。

  「能伏灾风火」,「灾」是总指众生所受的内外诸苦。风、火主要在譬喻我们本心的无明风与烦恼火等。大家必需了解,众生外来的灾难,都是由内在的烦恼,驱使身口造作恶业而招感的果报。菩萨的清净智光既如丽日,能照破众生烦恼,消除心垢,内在之苦因既除,外在的种种灾难当然也就烟消云散了。所以,修行当以降伏妄心为第一急务,妄心既转,则放眼四处,莫不艳阳普照,一片光明。

  「普明照世间」,是说菩萨的清净光普遍照耀世间的意思。观音菩萨的智光发自真如理体,是遍一切处的,其所照的世间,不只是我们凡圣同居的世间,而是遍至二乘的方便土世间及菩萨的实报庄严土世间。菩萨以平等爱心去爱一切众生,因此,也以他的清净智慧光去普照一切众生,决不会舍此利彼的。

  讲到「无垢清净光」,就想起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一首偈,我想在此引述六祖的故事,让各位更深切去体会「性本无垢」的意义。

  惠能大师岭南新州人,礼五祖弘忍座下。五祖知师根性锐利,恐遭其他门人嫉妒,同时也想试探惠能的耐心与是否有经得起磨炼的精神,便派他到后院小屋去做劈柴踏碓的工作。

  经过若干时日,五祖认为机缘成熟,就集合大众,诚恳嘱咐说:「修行人,生死大事,你们每个人自己去观察自己的智慧,是否悟得了本性真如,然后每人写一首偈来给我看看,谁了悟得最透彻,我就把「衣钵」传授给他,接替我作第六代祖师。」

  徒众中有位教授师,法名神秀。威仪庄严,德学具足,寺众非常钦佩他,咸认禅宗六祖非他莫属。神秀和尚写了一首偈,前后经四日,曾十三次想呈上给五祖看,都没有付诸实行。有一天晚上,三更时分,神秀自己提着灯,到南边走廊的墙壁上写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的意思是说:「此身好比一棵毕钵罗树,(即菩提树),此树枝叶青绿,一年四季光采不变,可是至佛涅槃日,树叶却会雕零,隔不久,翠绿依旧。此心好比一座光明的镜子。(喻圣人心境不凡,有如明镜,能映万物,但不被万物所染,这是心地空寂常照,本性光明之意。)既然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所以怕它染上尘垢,故要时时勤加拂拭,不要让它蒙上灰尘,显示不出镜子本来的清明面目。(喻要时时克服妄念烦恼,不要让烦恼的垢秽蒙蔽了真如本性。)」

  至天亮,五祖忽见此偈,知神秀虽有所修学,但尚未明心见性,师告诸徒众说:「如果世人能照这首偈语下工夫修行,可以免堕三恶道,并且可以获得广大的利益,希望你们燃香礼敬,常诵此偈。」于是,众人争相传诵。

  过两天,有一沙弥经过碓房,边走边唱:「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惠能听了,问小沙弥说:「你在唱念那位师父作的偈呀?」

  小沙弥才一五一十将作偈付法的事告诉惠能。惠能说:「我也想诵此偈,结来生缘,但我从来至今,都呆在磨坊里劈柴桩米,不曾去过前堂,请您带路,引领我到神秀和尚写偈的地方。」到了南廊,沙弥朗诵神秀的偈颂给惠能听。惠能知道神秀尚未见到本来面目,就请江州别驾张日用代写一偈,惠能念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的意思是说:「菩提本非毕钵罗树,(印语菩提,此云觉悟,觉悟无形相可言),明镜不过是个喻说,心灵的镜子,本无形相,那里有「台」呢?再说自性清净,光明坦荡,本无一物,何处去染灰尘污垢?」众人见了惠能的偈语,哗然震惊,五祖弘忍见大众惊怪,恐人对惠能不利,逐用鞋擦偈语说:「亦未见性」,众人听五祖这么说,也就信以为真,不再喧染。

  后祖至磨坊,以杖击地三下而去,惠能知道五祖的意思,当晚三更时分,进入方丈室内拜礼五祖,五祖以袈裟围遮,付法与他,为禅宗六祖。

  众生所以轮回六道,就是因为不了解「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的道理,妄想心外求法,执尘境为实,反而拘于泥沼,愈陷愈深。设若修道的人,不能即时悔悟,识自心是真佛,自性是真法,以为心外另有佛可求,性外另有法可得,以误解心去求道,纵使修到驴年,也是枉然。

  六祖的偈虽属明心见性之语,但须利根上智者,方能了悟效法,凡俗之辈,福慧浅薄,根性下劣,还是依照神秀和尚的偈,去办道修行,较为妥贴。奉劝诸位:守持自心,令清明净洁,不染尘垢。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这是赞叹观音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情形。虽说是赞叹观音的口业普益,但实际上,是显示观音菩萨的三轮不思议妙用。偈语中的「悲体戒雷震」,是指菩萨的身业而言的;「慈意妙大云」则是说明观音菩萨的意业;「澍甘露法雨」则正显菩萨的口业说法。所以,我们应从身口意三方面来详解这段偈文。

  「悲体」是菩萨所证得的大悲理体。经云:「菩萨但从大悲生,不从余善生」,可以给悲体两字作最好的说明。菩萨的大悲体是由严持净戒而来的,所以说:「悲体戒」。菩萨以此大悲戒体,示现三十三身,游诸国土,护持众生,其慈心悲愿之名,神通妙用之力,如雷之始震,远播十方佛刹,惊醒众生迷梦,故云:「悲体戒雷震」。

  戒为三慧学之首,有防非止恶的作用。无戒不能超凡入圣,故不论在家出家均以持戒为第一要务。佛遗教经中说:「戒为正顺解脱之本。」它犹如良师。引领我们走向光明解脱的大道。

  经中说持戒有五种功德:一、诸有所求均得如愿,二、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所住之处众生敬爱;四、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身坏命终必生天上。诸位若想得佛法实益,须从持戒中求,因为戒能生定,定能发慧。若欲证果而不欲持戒,那有如痴人说梦,终归是空。

  以前有一位豪富出家,初发心时,精持戒律,后逢逆境,即舍净戒,胡作非为。一天夜里,山下小吃馆的店主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见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对他说:「你想不想发大财?想的话,我告诉你一个办法,明天山上那个出家人到你店里叫面吃的时候,你把面端过去,当他举箸将吃时,就伸手向他要面钱。如果他大发雷霆,把两只筷子狠狠地往桌上一摔,我们兄弟俩就可以自由,不必再服侍他了。本来我们一共有二百五十个弟兄,大家都同心协力的跟随他,护持他,现在跑了二百四十八个,剩下我们两个,天天看到他胡作乱为,心里很不自在,但他一向以礼待我俩,找不着离开的机会。你若肯帮忙,让他对我俩发顿脾气,我们兄弟两个一定助你发大财,绝不食言。」

  第二天,山上那位出家人真的到店里叫面吃,店主照昨夜梦里兄弟的吩咐行事。出家人一听面未吃就先拿钱,真是岂有此理,筷子一举就想摔下去,但转念一想,这样不妥,要发脾气也得先把筷子放下啊!于是轻轻将筷子搁在碗上,然后拍桌大吼。店主一看他把筷子放下,心想:这下完了,我得开一辈子的小店,别想发大财了。不觉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出家人见他哭得伤心欲绝,也觉得莫明其妙,追问其故。店主一五一十地将梦境告诉他。那位出家人当下惭愧异常,立志洗心革面,重持净戒。他对店主说:「你别伤心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事,唤醒我的愚痴,从今起,我会把二百五十位的老朋友全部找回来,为了报答你,我将自己所积蓄的钱财转送给你,希望你善为打算。」

  虽然,这只是条无凭无据的故事,但它启示我们持戒的重要,绝不可将戒视作无关紧要或认为「戒」是束缚身心的绳索。但愿大家都能严持净戒,摄受身心,以达自在,光明的境地。

  「慈意」简单说就是慈悲的心意。前面提到「悲」,悲是以拔苦为体,菩萨因见众生沉沦于痛苦深渊,故起大悲心拔众生苦。这儿说「慈」,慈者能与众生乐,观音菩萨的伟大即在此,他不但能拔众生苦,而且能给与众生一切快乐,就好象云彩遮住了烈日,带给大地一片清凉。在佛法里,对于不可思议,难以称颂的功德,都以「妙」字含括,所以说「慈意妙大云」。「甘露」一名「不死药」。法华文句中说:「甘露是诸天不死药,食者命长身安,力大体光」。佛陀常以甘露譬喻不生不灭的妙法。法华经序品说:「雨大法雨,吹大法螺」。为什么将法喻之如雨呢?因妙法能滋润众生的心田,如天降甘霖,润泽大地上的一切。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等视所有众生,演说如来妙法,恩被诸根,没有你、我、贵、贱之分,如雨施大地,令万物皆能得沾其益。故名「澍甘露法雨」。

  观音菩萨演唱法音的目的,主要是让初发心众生洗革心垢,使善根增长;令二乘人回小向大,直趣菩提,地狱息诸苦恼、饿鬼免受饥渴,畜生得离刀砧,修罗舍尽瞋心,天上五衰不现,人间处处祯祥。诸类众生都能普沾法益,得生法芽,踏开生死路,进入涅槃城。

  「烦恼焰」是把烦恼喻作火焰。众生受烦恼煎逼,扰乱身心,如大火焚身一般,苦恼不堪,故名「烦恼焰」。

  何谓烦恼?烦恼是心中的不平之气,能扰乱众生身心,令不得安稳。大智度论说:「烦恼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烦恼的种类很多,有四烦恼、六烦恼、十烦恼等不同的分法。烦恼炽盛的人,必定没有智慧,因为没有智慧的缘故往往对境界看不开,放不下,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身心时时热恼不安,犹如处于大火聚中,无法自拔。

  追究烦恼的根由,一方面是因为众生于无始以来无明深埋八识田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外境的牵引诱惑而起。消除烦恼的最好方法,就是听闻佛法,让法水熄灭心灵的火焰。

  观音菩萨从慈云般的大悲心,应化无边身相,说种种妙法,开诸方便门,令众生熄灭烦恼的火焰,赐与清凉的甘露。

  设若我们也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严持净戒,更进一步以大悲心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烦恼自会断除,身心自然安乐。诸位莫以持戒修行为苦,当知轮回受报更苦,希望大家能发进取心,修养自己的品德,渐渐朝向理想的目标迈进。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在长行里曾提过观音菩萨是一位「施无畏者」,此颂是针对娑婆众生说菩萨无畏施能除一切怖畏的。

  「诤讼」就是诤论诉讼。人与人之间,不能和爱共处,常因芝麻小事而起诤执,对薄公堂。当打官司时,心里不免有怕官司失败的怖畏,这都是因为内心不能平静所致,设若你碰上这种事情,一定要敬念观音菩萨圣号,让自己的精神镇静下来,谋求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能免除诤讼之苦。

  在这个世界上,不但人与人争可怕,国与国争那才更可怕。战争使民心不宁,日夜胆怕心惊,两军交战,死伤无数,所以有人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我们的人类史,多是用「战争」所写成的,为了平熄战火,更要时时持念名号,思维菩萨的大慈大悲心,多为世界和平的大道着想,就能免除两军交锋,枪林弹雨中的怖畏了。

  「诤讼」都是由于心中的不平而起,因为—人者心之器,心为形之主的缘故。一个人的心如果冲虚宁静,内不生家贼,百邪自不能侵,时呈祥和之气。内既安平,外必慈爱,绝不会与人斗诤诉讼,所以要「攘外」得先「安内」,常念观音菩萨的名号,以菩萨的五观定力,具菩萨的大无畏精神,则烦恼、怨魔之军,自然败退,就不会再有诤讼,刀兵之苦了。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在前文中,曾说到观音菩萨的五观,这里再说菩萨的五音。五音是由五观而成的,明白些说五观就是菩萨的能观之智,五音则为菩萨的所观之境,以「五观」与「五音」来显示菩萨的殊胜妙德,解释观音菩萨所以得名的因由。

  「妙音」即微妙的声音,此微妙声音是指音之本体,它充塞法界,无所不遍,没有时空之隔,因为它遍一切处的缘故,所以能应时、应地、应机而随缘化现。这微妙性体既遍满法界,我们便不能用凡夫的见解去测度「音」的存在性,如果诸位了解法华经的心要,则山风、浪啸、溪声、鸟鸣,乃至于众生之声,也无一不是妙音的显现。能观世音者,本为不可思议,不可测度之微妙性体,此微妙性体不但能持一切音声,而且为众音之所从出,所以名为「妙音」。

  这五音并不是专指菩萨而说的,譬如「妙音」,也可以解释为专念受持观音菩萨之音而言,因称念菩萨圣号的音声,也是清净微妙不可思议的,所以称作「妙音」。

  「观世音」谓观察世间持名之音,而与予慈心济度的意思。这「观众音声而施救济」就是妙音性体的大用所在,故名「观世音」。

  「梵音」梵,清净之意。以能观之妙音及所观求救之音,悉皆清净,名为「梵音」。华严经说:「演出清净微妙梵音,宣畅最高无上正法,闻者欢喜,得净妙道」。

  法华文句上也说:「佛报得清净音声最妙,号为梵音」。这也是凡夫众生与出世圣人的大不同处。诸佛菩萨心清净故,所出音声,皆慈言爱语,演唱清净正法,让闻者生钦佩响往,了脱生死之心。凡夫不然,举心动念,多与染相应,一张口就是杀、盗、淫、妄,令人生绮想,起贪念,时时沉沦在欲海里,不得出离。和佛菩萨的清净之音相比较,有如天渊之别。

  「海潮音」以海潮为喻,喻清净梵音能使求救者当机获益,应时解脱,如海潮之退进,有一定时间,决不失时。又菩萨说法有如海潮,雄壮澎湃,韵律天然,普震十方;如海之大,不拣细流,不分净秽,均能慈悲包容。再有,观音菩萨以慈悲救世,如大海之水,顷刻不息,分秒活动,应时应地,随处施教,权变自在,故称「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谓菩萨位于真观之上,其音如梵音般的清净高雅,如海潮般的有汛而应时,而且他以平等心视众生,教众生上契佛理,下合群情,早早离却爱欲,息诸染念,用和悦平等之音替代七情所发之声,所以说菩萨的五音是超越世间差别音的。

  也有人说:诵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其心平净,其音清雅,句句虔诚,如梵音,如海潮音,这音胜于世间诸音,故名「胜彼世间音」。前者是约菩萨为众生说法的音声说,后者是约众生持念大士圣号的音声说。这两种解释都可以,诸位不必执持于某种说法,而在这上面花心思。

  梵音,海潮音,皆为超出世间一切音之殊胜音,因此之故,须常常敬念观世音菩萨。如何「常念」呢?即先将本品所述说过的菩萨的种种慈悲利他功德,都能深深明了于心,更时时称名而念,时时忆记大士功德而念,这才是真正持念观音菩萨的人。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菩萨有如上所说的种种殊胜功德,做佛弟子的就要常常忆念他。佛陀在偈语里特地叮咛我们念观音菩萨要「念念勿生疑」。这「念念」两字,指的是「心念」,念大士名要前念,后念地相续不断,不要有前念没后念的,相续不起,那就得不到利益了。除了念念不断外,顶要紧的是「勿生疑」。因为「疑」是「信」的大敌,任何大事,无不是建立在信心上的。想入佛法大海,也唯有诚信的人才能办到。在念念之中,若起一念疑心,菩提之道必受阻碍,因疑心一起,信心动摇,虽闻正法,而犹豫不决,既不能至诚真切的念,就难得菩萨感应了。因此,释尊慈悲,屡屡告诫嘱咐,前念相信,后念起疑,是不行的!唯有念念不断深信不移的,才能得到受用。

  宗教是依「信」而成立的,一切伟大的建树,也都是由信而成就的,这与做学问以疑为出发点不同。因为宗教的根本道理是立于学问之上,而置信于学问所不能到的地方,所以必需具有坚定不移的诚信之心,才能收到功效。

  「观世音净圣」这一句是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微妙功德的。「观世音」三字,我们也可以从另方面来解释。所谓「世」即指三灾,七难的世间相。「观」即前所说的五观。「音」即上五音。「净圣」即清净的圣者。这两字加强地说明了观音的身份,它明示我们,观音菩萨不比寻常修行的菩萨,他是已断三障,已证三德的过去佛——正法明如来。为了愍念娑婆众生,而倒驾慈航,教化众生的一位清净圣者。

  「于苦恼死厄」,「苦恼」指吾人生存世间在身、心两方面所患的种种忧苦。「死」是生命的终结。「厄」是指自然界的天灾等。在这无边际的苦海中,唯一可以救我们脱离苦恼死厄,作我们真正的依靠者的,只有观音菩萨。他如慈父悲母,只要你肯忆念他,一定可以得到无限的关怀与照拂,所以偈云:「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这段偈文,是赞叹观音菩萨,具无量智慧福德,同时普劝众生,「顶礼恭敬观音菩萨。」

  「具一切功德」,所谓「一切」,是不能以数目计算的。观音菩萨所成就的神通、智慧、方便等功德,无量无边,不能权衡测量,不能心思言议,只得用「一切」来表示。在本品的偈颂中,观音菩萨「侍多千亿佛」,就是修集无量的自利功德。「善应诸方所」,就是积修了无边利他功德。观音菩萨无论在自利或利他方面,都是无量的,所以称为「具一切功德」。

  何谓「功德」?胜鬘经宝窟上本说:「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大乘义章第九说:「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滋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简要地说:「救世之功,修身之德,名为功德」。功德,对自身说是止恶修善,对他身说是济度众生。观音菩萨具足一切功德,以大慈大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众生。绝不会有丝毫的差别。就因为「慈眼视众生」的缘故,所以,菩萨之身,即是福德智慧的聚处,不但菩萨本身如此,一切众生受其福德与智德,也如同海水般的广阔深远,不增不减。菩萨既具如此广大的福慧,给与众生无边的利益,我们就应该归命顶礼,以报谢菩萨的恩德。所以说「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除了礼念观音菩萨外,我们更要时时提醒自己,在我们的心里,如来藏内,本就具有无量无尽的佛性功德,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来藏性不能显现的原因,就是被尘缘妄想给蒙蔽了。荆溪大师曾无限惋惜的说:「悲哉!秘藏之不显,盖因三惑所覆,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此三惑,体本虚妄」。

  体知秘藏之不显,均因三惑所覆,就要速速下手,破无明、断见思、尘沙诸惑,如此则秘藏之门必启,一切功德必具。更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则自性真如,晶莹剔透,一尘不染,我们也就把如观音菩萨般的无量福聚功德显现出来了。

  宋朝时候的季宗问天竺来的僧人:

  「观音菩萨手拿的念珠是作什么用的」?

  「念观音」!天竺僧人回答。

  「自己为什么还要念自己呢」?季宗追问着。

  「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啊」!僧人回答。

  由这般对话里,可以知道,我们念观音,拜观音,其实在是在念自己,顶礼自己,所以,前面我曾说过:「念观音,拜观音,不如让自己做个观世音」,现在我们已经了知菩萨的修行处、伟大处,就应该懂得怎样去效法,去努力,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菩萨心为己心,菩萨志为己志」做个大慈大悲,人人景仰的观音菩萨。

  偈颂至此已全部讲完。但在梵本的普门品中,还有下面一段未译,现抄录如下:

  慈悲救世间,当来成正觉,

  能灭忧畏苦,顶礼观世音。

  法藏比丘尊,首座世自在,

  修行几百劫,证无上净觉。

  常侍左右边,扇凉弥陀尊,

  示三昧幻力,供养一切佛,

  西方清净土,安养极乐国,

  弥陀往彼土,调御丈夫尊。

  彼土无女人,不见不净法,

  佛子今往生,乃入莲华藏。

  彼无量光佛,净妙莲华台,

  狮座放百光,如娑罗树王,

  如是世间尊,三界无等伦,

  礼赞积功德,速成最胜人。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尔时」,指佛回答了无尽意菩萨的问话,告诉他观世音菩萨「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之时。在那个时候,有一位持地菩萨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佛前,禀白佛说:世尊!若有众生,有幸听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知道观音菩萨运用三业不思议之力,济度众生,并且开方便门,普现一切所喜见身,示现神通用之力,拔众生之苦。当知是人,因听普门品的缘故,起大信心,依而行之,则得观音普门智慧,受用无穷,功德不少。

  这段文是说闻法的功德。正信佛徒,应该多闻正法,闻法才能趣入佛道。有人认为:佛法着重修持功夫,听法何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切圣典,由佛所说,都在指示修学佛法的途径,不闻正法,怎么知道如何去了生脱死?怎么晓得如何求生净界?又怎么知道如何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在经典中,多赞叹闻法的功德,因为佛法中的一切功德,都是从闻法而来的,龙树菩萨说闻法有三处:一、从佛闻法;二、从佛弟子闻法;三、从经典闻法。佛已涅槃,从佛闻法,对我们来说,如果修行不到相当程度,是不可能亲闻佛陀说法的。如今修学佛法,只好从佛弟子闻法,或者自己由研读经论中去了解佛法。我们虽然生不逢佛世,不能亲聆佛亲口宣说的妙法,但从这两处仍可得修行之指标,佛法之实益,所以,也称作「闻法」,学佛法,可以由此下手。

  本品说「闻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到底听闻正法,有些什么功德呢?简略的说,闻法功德有四种:一、由闻知诸法──由于听闻正法,我们可以了解善法与恶法,知善法,依之奉行,令诸善增长;知恶法,当速断离,不会再生。同时闻佛法,才知道有漏法,无漏法的差别,懂得何种该修习,何种该舍弃,这善、恶、有漏、无漏等诸法,能够遮止众恶。「众恶」指的是身业的恶行与意业的恶念,因为闻法的缘故,知道什么是恶法,造恶业会得什么恶果,渐渐地,警惕自己,约束自己,就能将恶念息除,遮止恶心的现起。三、由闻断无义──由于听闻正法,能断种种无意义的事。什么叫做无意义事?凡做对自己进德修业及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都称作无意义事。譬如有些人,肯发心求解脱之道,但误入歧途,虽修种种苦行,仍无法得到解脱,这种自讨苦吃的愚痴行为,佛名之为无义。修学佛法,听闻了佛说的真理,自然远离无义之事,正道而行,不浪费分秒光阴,就不会白花心血而毫无收获。四、由闻得涅槃──由听闻佛法,如法修行的缘故,就能得到清净,安乐的涅槃境地。照这么说来,佛法的一切功德,岂不是全从闻法而得的吗?由此可知,经典中说:「功德不少」,绝不虚妄。

  「持地菩萨」,这位持地菩萨,有人说是地藏菩萨的异名,如果说是地藏菩萨,则谁都知道他是一位发大愿,立大志的大菩萨,只要是佛弟子,都对这位菩萨所发的勇猛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很深刻的印象。在地藏十轮经中说:「持戒坚固,如妙高山;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这是说如地能滋长万物,储藏万物之义。在延品地藏经的直谈钞里也说:「地藏,乃是一切众生本心之异名」。持地菩萨楞严经里,自述证圆通的经过说:「我于过去,普光如来出现在世的时候,曾出家为比丘,修头陀苦行,虽无高深学识,但具一颗仁慈心,济人心切,修桥铺路,只要对众生有利益,再苦也不推托。终日在桥旁路边,遇负重者,必代挑代负,帮忙过桥。见路有不平,必铲高补低,铺至平坦为止,所以大家都称他持地。虽到处苦心孤诣,用心良善,但不见任何效果,而且『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世』,到了后来,才遇着毗舍浮如来,平地侍佛到国王处应供。毗舍浮佛亲切的摩我顶,开示说:你做了很多利益众生的事,救济了许多受苦难的人,一个人能做到这种地步,真是难得,但那是属于物质上的济助,你应该从心地上面多下点功夫,要知外在的大地不平,是缘于内在心地的不平,若自己的心地平了,则外在的山河大地无一不平。我听了毗舍浮如来的开示,始懂得『心平国土平』的道理,立即心地豁开,烦恼顿除,从此在心地上下功夫,精进修行,就证得了圆通」。这便是持地菩萨得名的由来及因地修行的经过。

  云何名持地?据宝积云经,菩萨有十法名为持地三昧:一、如地广大,无量无边;菩萨亦尔,功德、智慧、庄严、愿行,无量无边。二、如地,众生依止,各随所欲,称意极给,周济无碍,菩萨亦尔,六度众具皆悉与之,心无限碍。三、如地,无好恶欣恨;菩萨亦尔,育养众生而不望报。四、如地,天注云雨,普皆容受,无不堪持,菩萨亦尔,一切诸佛兴大悲云,普澍法雨,如其所说,悉能容持。五、如地,一切草木丛林及与众生行住坐卧,皆悉依之;菩萨亦尔,一切众生修行善趣,二乘学法涅槃,皆因菩萨而有。六、如地,一切种子依生;菩萨亦尔,一切善业天人种子,皆依菩萨而得生长。七、如地,能出一切众宝;菩萨亦尔,功德善宝一切乐具,皆出菩萨。八、如地,出众妙药能疗众病,菩萨亦尔,能出一切法药,能除一切诸烦恼病。九、如地,风不能动,蝇蚋蜂蝎不能亏损;菩萨亦尔,一切内外诸缘逼恼,不能扰动。十、如地,狮子哮吼,龙象、雷电,不能惊怖;菩萨亦尔,一切外道九十五种所不能动。具此十法,名为持地三昧,故名持地菩萨。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持地菩萨说闻普门品者功德不少,一点不错,佛说了普门品之后,不但持地菩萨得到不少功德,即在座听讲的八万四千大众听了之后,均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八万四千,是喻其听众之多。在佛经中,为显其多数,常用八万四千为一代表数。实际上,佛讲经天龙八部诸众生皆欣喜乐闻,绝不祇八万四千的听众而已。举法华经来说,法华经妙音品里「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又说:「与八万四千菩萨围绕」。又说:「是八万四千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法华经见宝塔品中说:「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药王品说:「火灭以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亦说过:「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可见,八万四千只是一种「多数」的说法,并不一定刚好是八万四千数。

  无等等者,谓佛果最高最上,没有余果可与之相等。二乘人虽出三界,但不是究竟之法,非是无等;佛是极地,所以说是无等等;发求佛心,故说发无等等心,能发此心,修佛之行,即等于佛。发心有多种:一、名字发心,即五品弟子;二、相似发心,是六根清净;三、分真发心,即初住以上;四、真发心,即发无等等无上菩提之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话,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没有比这更上的正觉。正觉不同于凡夫的不觉,外道之邪觉。正等是不同于二乘的偏真,二乘人不能真俗平等,圆融无碍,唯佛菩萨能之。无上是不同于菩萨的分证。菩萨虽能等视真俗,怨亲平等,不偏空有二边,然因分证未圆,修行未臻圆满境界,尚称有上之士。佛元品无明惑已断,大觉已圆,故称其为无上止等正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单的说,就是发菩提心。以悲智圆成之佛果为目标,激求自己奋发向上,誓志成佛,这便是发菩提心。佛是人人可成的,希望大家能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听经闻法的目的,在寻出离解脱之道,藉闻法来了知修行之径路,然后依经中所说而修,才不致于有所偏差,如果把听经当作一种消遣,藉听经来作充实自己逞口舌之利的资料,那是错用了心,实在可惜!如今普门品已经讲完,冀望诸位能因此,了知自心有与观音菩萨的真心存在,听完了这微妙甚深的法门,要懂得循着菩萨的足迹,将贪欲心,转为慈悲心;瞋恚心,转成勇猛心,愚痴心,变作智慧心,让此心与观音心相应,随着菩萨的后尘,做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