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品,由于观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它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长行,所以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详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贪欲、瞋恚、愚痴叫做三毒,能毒害我们身心的缘故。在贪欲中最甚的莫过于淫欲,它最能毒害我们的身心,败坏我们的人格,因为淫欲心一起,不择禽兽,不拘礼节,甚至发生乱伦等种种罪过。

  淫欲就是普通所说的性欲。若从生存的意义上去讲,是必要的本能。世上生物,大都靠此传续后代;从道德上说,夫妇间的关系,是人伦大道。正当的性欲,不是不可以,不过越出性欲的轨道之外,就危害了身心,而且,社会风教影响所及,其害是不堪设想的。

  佛陀对在家二众,不禁正淫,这是方便法,若论究竟,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可知淫为轮回的根本,修道的障碍,吾人如想对治它,就得修不净观,淫念自平。

  阿育王是个笃信佛教的贤明君主,唯佛之教是从,他有一个弟弟信邪,常谤三宝,认为淫欲乃人之常情,无法断除,因而常对王说:「沙门离欲,是虚妄语。」虽经王屡次劝说,仍不相信。一天,王弟外出打猎,见禽兽亦好淫欲。回宫再向王说如是,劝王勿信佛教,受沙门诱惑。王笑笑,不置可否。翌日,王对弟说:「我欲外出,宫中之事,烦你办理。」于是,带了几个随从出宫。

  其弟在宫中,一时兴起,竟穿戴龙袍帝冠,登基上朝,阿育王不久折回宫,见弟如此问何缘故?弟知犯了国法必处极刑,赶紧下跪求饶。阿育王说:「犯了国法,不能幸免,你既然欢喜为王,我可以赐你七日帝王生活,七天过后,再处极刑,希望你善用七天的时间,尽情享受。」说完又外出了。

  王临行前派了一位侍官站在其弟的寝宫外报时,每隔一小时报一次,七天中,时时如此,不可懈怠

  七日后,王返宫中,见其弟愁眉苦脸,故意问道:「这几天,你一定过得非常快乐啰!」

  弟答:「王兄有所不知,七天之中,我滴酒未沾,不近美色,一想到死,还有何心情去饮酒作乐呢!现在,我了悟,沙门所以能断淫欲,是为了生死事大。」阿育王知道他已悔悟,就赦免他的罪刑, ,从轻发落,以后,这位亲王再也不敢毁谤三宝了。

  淫欲是可怕的,魏文帝遏欲文说:

  「首恶莫如色欲,易犯多是邪淫。」

  诸位若真想出离三界苦,就必须平治你的欲念。

  平治欲念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常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让菩萨名不离自心,才会发生效用,假定念而不念,不念又念,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是难以收到效果的。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瞋恚是众生心中最不正常最为暴恶的一种现象,一旦发作起来,面目狰狞,人皆怖畏,不喜亲近,而且瞋心能障百万法门,更能烧毁我的功德法财,诸魔也乘隙扰乱道业,使你无法进修,毁了你的大好前程。

  在百喻经上有这么一个譬喻:

  某一个地方,有一个池塘,里面的水干涸了,有两只雁见到一只龟喝不到水而苦的很,雁就对龟说:

  「龟呀!你可以衔一根树枝,我们衔着树枝的两端飞起来,把你带到有水的地方。可是,你千万不能讲话呀!」

  那龟听了,就衔了一根树枝,两只雁就衔了树枝的两端飞起来了。当他们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下面村庄上的小孩子看了都说:

  「喔唷!龟被雁衔去了!」

  龟听了这句话后,忽然大怒起来:

  「你们知道些什么事?」

  话刚出口,龟就跌落到地上摔得粉碎。

  我们瞋恚的根本,就是由我执而起,不肯输给人家的缘故。

  又人若一起瞋心,往往迷失理智,患大过错,弄得不可收拾。

  日本地方有个医生,三更半夜要外出看病,古时日本医生外出得佩挂长刀,以防万一。其妻将佩刀放在他身旁的桌上,医生因性急过于匆忙,竟错将木板当作宝刀佩在腰间。看完病人,主人们仔细一瞧,看到医生的腰间绑了一块木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地笑了起来,医生正觉得莫明其妙的当儿,才发觉自己挂了一块木板,就怒气冲冲的要回去向妻子兴师问罪,一路上,他瞋心大起,拿定主意饱揍妻子一顿,消消怨气。结果,因瞋心的缘故,走错了房门,一把抓起床上的头发,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打一场,那位被打者大喊:「救命啊!救命!」这位糊涂医生一听这声音不太对劲,并不像我太太的声音嘛,开亮灯看,不看则已,一看简直吓坏了,因为被打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老母亲,赶忙跪地求饶。

  瞋,是有对象的,向人冲动生起的一种恶性情感,但对方不一定生起瞋心。只要悟到无我、无人,则瞋的烦恼自然也就消失了。

  对治瞋心,依正常道说,当然是修慈悲观,因为慈悲是对治瞋恚的。瞋恚是大病,慈悲是良药,只要慈悲观修行如法,那么就能根除瞋恚。但这儿却有无上方便道,只要能「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就可以远离瞋心烦恼了。因为观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为最大特色,念菩萨圣号,观菩萨慈容,纵然有天大的脾气,也该生大惭愧,化为乌有,这是对治瞋心最简易的方法。

  愚痴就是迷惑愚昧,对于事理认识不清。对于事理认识不清的人,不一定完全没有知识,有的虽然知识广博,学问高深,但因不信善恶因果,这种人就叫做愚痴。有些人虽然没有渊博的学识,但他笃信因果,深明义理,懂得修学佛法,这便是智慧之人。所以,愚痴并不在知识的高低上分,而是在于信不信因果上分的。

  愚痴换句话就是智慧的反面,能障蔽我们的智慧之光而增长三毒无明,这也是一切凡夫的生死根本,是八万四千烦恼的根源,愚痴增长便成邪见,因邪见故会受畜生的果报。

  有的人愚痴非常还不肯承认,甚至要错怪他人。

  话说乡下的一间小杂货店,住了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这男孩非常不满意他的父母,常对亲朋们说:

  「我父母是个守财奴,在这穷乡僻壤开一小片杂货店有什么稀奇,老是不放心让我独自看管,两老合起来,年龄都一百三十岁了,整天镇守在店中,不是父亲在就是母亲在,难道我真的那么愚蠢,没办法照顾小生意!我的父母太看不起我了」。

  亲朋们就把这些话告诉了他的父母。刚好有一天,他外祖父生日,夫妻俩准备了寿礼,把店里交给男孩管理。这男孩盼望的就是独自做生意,当然高兴的很,可是,今天非常不巧,坐了一上午,也没看个人影找上门来,他眼巴巴地望着路上的行人,好不容易才碰上一位路人朝店里走,男孩赶紧起来迎接。

  「令尊在家吗?」客人问。

  男孩想想,瞧瞧货签,没有「令尊」这东西,于是摇摇头说:「没有。」

  「那么,令堂呢?」客人又问。

  「也没有。」客人一听转身走了。

  傍晚,父母亲回来问他今天生意如何?他把嘴一翘说:「这间小店,十样东西欠九样,那有办法赚钱。」其父觉得奇怪说:

  「我们的店虽小,但日用杂货样样齐全,为什么说十样欠九样?」

  「既然货色齐全,中午客人想买令尊和令堂,怎么没有这两种货?」男孩问。

  「傻孩子!令尊和令堂,就是我和你母亲啊!」

  男孩两手拍了一响说:「原来你们也是要卖的啊!」诸位想想,这个男孩愚痴不愚痴呢?

  人之所以愚痴就是前生修福不多,智慧不足所致,前生不肯布施,不肯修行才会受愚痴的果报,依佛法说,愚痴的人应修因缘观,知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道理,不执一切相,才能转愚痴成智慧。

  印度某处有一位老妇人,只有一个独生子,不幸这个独子竟夭折而亡,老妇人将孩子的尸体运往停尸林,日夜守护尸旁,坐在林中悲泣。佛陀路经此林,见老妇人哭得如此哀伤,就慈祥的询问因由,妇人哭诉的说:

  「我唯一的孩子不幸夭折,我毫无其他办法,只好昼夜守护尸旁啼哭,希望有一天我的宝贝孩子能再复活过来。」

  佛陀说:「这那里可能呢!人死是不能复生的,你好好回家吧,别伤了自己的身体。」

  谁知这妇人竟哭着说:「假若我的孩子不复活,我也只好陪他死了。」

  佛陀知道老妇人迷失了理智,无法接受劝导,便告诉她:「你要孩子复活,有一个方法,你去找寻一盏吉祥之灯,什么叫吉祥灯呢?你必需每家去问,看那户人家生生世世从来没有死过人,如果有这么一家,你就赶紧引燃一盏灯回来,有了这盏吉 祥灯,你的孩子才有再活的希望。」

  老妇人听了,马上挨家挨户的去打听,看谁人的家从没死过人。其实,到那儿去寻求吉祥灯呢?谁的祖宗逃过「死」关呢?老妇人找不着吉祥灯只得回禀佛陀,佛陀开示道:

  「人生谁无死,每一个都必须死,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能叫你的儿子长生不死?这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你最好珍重自己身体,信佛、念佛,不要再哀伤了」。并说偈云:

  「世间一切之一切,空苦无常莫妄求,荣必有枯成必毁,存亡必失喜为忧,单生一子视如命,子病夭伤苦未休,送往尸林去不返,饥寒忘却郁无畴,如来奋成广开法,苦海慈航放片舟,今向世尊心吉火,当依无始任家修,一失百千假不得,空身报命去依留,佛为广说法增要,彻悟无常上觉舟,或得逆流初果位,旁人千万开莲藕」。

  世间本无常,娑婆本是苦,既然如此,就不需要求事事如愿,事事久常,人的一生中,逆境是难免的,逢到逆境时,要有勇气去面对一切,去看破,放下一切,有时逆境也是增上缘,可以激励我们向上创业,向前发展,所以不要哀声叹气,更不可怨天尤人,俗语说得好「失败为成功之母」,切莫为小而失大,执迷而不悟,或凡事不讲理,自以为是,那只有徒增本身的痛苦,对你并不能有丝毫的利益。

  假使众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易迷于境,对理不能澈底了知,那么,应该常念观音圣号,必然会得到智慧的。问题是世间上的人,自以为聪明的很多,有几个肯承认自己愚痴呢!所以你要他称念观音圣号,决不是简单之事。我个人觉得,为人最好还是谦虚些,应该承认自己智慧有限,求菩萨加被,多念菩萨圣号,菩萨一定会赐给我们智慧,破除吾人的愚痴病。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这是总结以上所讲的三毒。佛陀再叫了一声听众中的发问代表无尽意菩萨说:「观音菩萨能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众生的贪、瞋、痴三毒,转众生的贪欲心为无贪之净定,以慈悲心来换众生的瞋恚心,用智慧转众生之愚痴病。拔去三不善根的恶毒,以成三善根的德行,让众生朝真、善、美的大道迈进,普遍利益一切众生,观音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所以众生应时时刻刻,至诚恳切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

  救七难,离三毒,已说过了,继续要讲的是「求愿」请看下面经文: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这段经文共有四十五字,照此文读来,若有女人,欲生男孩,只要顶礼供养观世音菩萨,就可以生下一个具备福德智慧的男孩,假使想求生女孩,便可生下一个相貌端正的女孩,这些都是前世所积聚的善业,显现于现成的德本,所以能令人爱戴敬慕。

  世间众生,没有不希望生儿育女的,中国有句俗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见生儿育女对世人的重要了。我小时也常听长辈的人说「无男可畏」,为什么无男可畏呢?一、我无人奉祀;二、家业没人继承;三、百年以后香火断绝,以世俗立场说,绝子绝孙,那是天大的不幸。就拿现在高呼男女平等的时代来说吧,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深植在老一辈人的心中,「有孙非男」心里总不是滋味。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就一般世俗家庭说,夫妇都希望有一男半女,以增加生活情趣,为什么经文中单说女人求男求女?当知自古以来,为子娶媳,令成家立业,不外三个原因:一、做公婆的所以娶媳,大都是抱孙心切。如媳妇婚后久无子女,难免让公婆失望,甚至对媳妇生起憎嫌,所以女人希望早生儿女,以博取公婆的欢心。二、做丈夫的所以娶妻,是为子继祠香火,因而终日辛苦忙碌,都是为了家庭儿女。假定妻子久不生育,不但会失去丈夫的怜爱,有时也会因此而成为夫妻感情失睦的导火线,是以女人求子之心特别殷切。三、女子结婚以后,如果没有儿女,不但长辈生嫌,丈夫生厌,就是亲朋好友,亦会对你生起讥笑,所以女人求子之心,确较男人来得真切。假使有这么一个女人,希望求生一个福慧具足的男孩,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至诚恭敬的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定会满你所求的。

  「供养」,是进供资养之义,有三种供养:

  一、庄严堂舍,恭敬供养。

  二、读经礼佛,修行供养。

  三、饮食衣服,利益供养。

  供养,是求子求福的人为了对菩萨表示一点心意,而以香花等各种物品供养,其实诸佛菩萨,以悲心视一切众生,同等无二,对于众生毫无所求,根本就不谈供养不供养的问题。不过佛法所说的供养,不一定是财物供养,如能身体恭敬礼拜,口中称念菩萨名号,心中观想圣容,这样便是最上等的供养了。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杨璜的人,读儒书,操作非常清廉,有一次遇到了兵,围困了他的乡村,杨璜不忍离开自己的祖坟,就将妻妾儿子藏匿在深林中,一人独守坟墓,兵来捉他的时候,他便投河自杀,十岁的小孩,看见父亲跳下水,就哭哭啼啼的也跟着跳下水去,这是顺治丙戌年三月十六日的事情。

  到了第二天早晨,父子两尸相抱浮起,看见的人,没有一个不伤心难过。他的妻子陆氏,从此食素,家里供奉观音菩萨,早晚念佛,晚上做梦,见一个老女人带来了一个小孩,对她说:送给你。醒来之后,陆氏向观音菩萨祈祷,愿我的遗腹子是个男孩,然而到了年底,却生下了一个女孩,陆氏说:算了!我家已绝后!到了春天,集族中长老曰:夫无子,有一点田产,可分给侄辈们,只要留一点衣食给我们母女二人就可以了。说罢,痛哭不已!族中人也不忍,安慰她说:到了明年璜的周年做了佛事后再说。到了第二年会合亲友,作完了佛事的这一天,恰好是三月十六日,女孩子无缘无故地大哭起来,母亲抚她就枕而睡,好象梦魇般的沉睡不醒,但又哭的相当厉害,陆氏抱起她时,发觉她已变成了男孩,全族的人,都觉得奇怪?才悟到陆氏求观音菩萨所感应来的,一族人便都皈依了佛教,并且给这个男孩取名佛赐。后请张县长验之,问他们一族人,都说:假定这个小孩不是真变的话,侄辈们为什么不肯分田产呢?鹤童子说:灵感如此,真是石破天惊了。(——出己求书)

  胎教对一个做母亲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经文明白地指示我们「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才能随愿所求,生福德之男,端正之女。礼拜供养都必需存一份恭敬真诚的心,心存恭敬,诸行庄严,时时怀着安祥宁静的心情,胎儿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响,那么,婴儿出生以后,性情不致暴戾,易养易教,长大后更能慈心爱物,明理有志气。

  这段文明显地讲到胎教,教导求子女的母亲们,把心归向大智慧,大慈悲的观世音菩萨,驱除种种迷妄,远离一切邪见,由此,如果生的是男孩,则福德智慧圆满;若生的是女孩,则端正有相,受人爱敬。这段文,除了神秘的灵验冥益之外,也可这样从现实的方面去解释。

  又有一种说法:男表智慧;女表慈悲。从男女的个性上看男子对每件事情抉择力,往往比女子更能当机立断;从行为上讲,男子较为好动,对外应酬进退,在比例上,也较女性们强,这可证明女子的智慧是较弱的。女子的性情温和,同情心大,哺儿育女,含莘茹苦,便是母爱最伟大的表现,所以以女子来标示慈悲。若照这种解释,求男求女即是求智慧与慈悲的表征,做一个佛弟子能有悲智双运之因,才能得到悲智具足之果。

  在经文中,诸位所必需注意的是「宿植德本」四个字,这四个字说明了因果的关系。宿、是指过去。谓在过去生中,为人良善,德行高超,种下了种种福德善根,才得到今世的善果。就因为具有这样的果报,所以才受「众人爱敬」。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佛讲到此,又重呼无尽意菩萨说:「观世音菩萨有随人所求皆得的伟大威神之力,不令众生有所失望。」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假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其所应得的福德是不会空无所获的。唐,言虚空,捐谓捐弃,也就是说不会徒劳无益的意思。

  常听说:「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普劝大家要领受执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此文言较量功德胜劣。受持观音菩萨的名号,这种功德究竟有多少呢?我们看经文内的比喻便可知道。

  佛向无尽意菩萨问道:

  「如果有人持念诸菩萨名号,如六十二亿条恒河沙之多,不但持名,并且自始至终,尽此一生有形之命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四事供养,以你的意思,这持念供养的善信男女的功德,是多呢?还是少呢?」

  「那个功德太多了,世尊!」无尽意菩萨非常恭敬的回答。

  佛听了又再问他说。

  「设若有另外一个人,受持观音菩萨的名号,乃至只一时礼拜供养,并不是尽此一生受持供养礼拜,这份功德与先前终身礼拜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的功德相同没有两样,其彼此所得的福德,纵令享受百千万亿劫,也不会穷尽的。」

  上文所说的六十二亿,是形容数目之多,言其多至数不穷尽,意思与无量无数同。

  在佛教中,无论说什么数目,都是有所根据的,如此处的六十二亿,亦有其定义。六十二亿的六字,就是指组织宇宙万象,造作一切有情无情的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在这六大中,地水火风空是色,识是心,即相当于心色,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此色心之法皆属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因缘合即生,因缘散即灭,故似有非实,但同幻象而已。

  有些人不了解身体只是由心、色所成,认身体为实,纵有少数人,能了解它是空的,也是指死后为空,并不知其当体即空。圆觉经说:「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涕唾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这是说身空,也就是色法空。其下又说:「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这是说识空,也是说心法空。

  聪名人见以上经文,必能了解当体即空之理。

  众生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这么多的菩萨名号,并尽形寿作四事供养,为何其福德与一时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的福德相等无异呢?因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盖取其名相,执其名而称,至于念观音菩萨名号的,则因忆念菩萨利他之德,不取着于名相,斯为无量名,无量相,所以受持的人功德无边。

  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又释作冈底斯河,源出西藏雪山,东南流注孟加拉湾,绵延数千里,宽四十里,水极浅。恒河的沙,如面粉般细,佛讲经每以恒河沙喻多数。

  民国五十二年,我随中国佛教访问团出国,曾至印度朝圣亦曾朝礼恒河,见一见佛陀当年讲经的圣处,临别时,特地带回一小袋恒河沙,呈金黄色,确实细致非常。

  前几年,印度一记者来台,莅寺小谈,见恒河沙,竟恭敬地拿了一点含入口中并说:此沙细若粉,含入口中,不觉有物。

  世人大都有这样的观念,以为念越多佛越好,殊不知念头太多,妄想亦多,在修行方面,是不怎么理想的。不论做什么,贵在专一,做功夫也如此,能专精一门,必可事半功倍。我常看到很多的学佛者,时而想念这本经,时而想念那部经,三天两头的又想学拜忏,想念密咒,忙得身心俱劳而收获却少,有时弄得心神不宁,反倒成了修行的障碍,所以不如至诚恳切专一不二的持一名号,较有心得。讲到这里,想起了一段有趣的譬喻:

  有两个人:一个人无所不信,他的口袋里放着许多神仙的护身符;另一个人,只信仰观世音菩萨,在他的口袋中,也放着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一天两人结伴上街,出了车祸,一个人受了点伤,另一个人则安然无恙。那位受伤的人心中不大高兴,就喋喋不休的说:

  「我的信心并不比某人差,我信仰众神,口袋里装的、颈子上挂的都是神仙们的符咒,怎么那么多位神仙,一个也不保护我呢?」那个受伤的人正在满肚子懊恼时,口袋里的神仙忽然说话了:

  「真对不起你!我们并不是不想帮你忙,可是你所信奉的神仙很多,如果在其他神仙之前来保护你是很失礼的。当你危险的时候,我们请天帝救你,他推请王母,王母又推请妈祖,妈祖又推请北斗星君,正在互相推让的当儿,你就被撞伤了。那个人的袋里只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所以很快就救了他。」

  这虽是一段有趣的譬喻,但也值得我们细细去体会其中真理,若果我们的信仰正确一致,便能随愿所求。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而去信仰那些神仙鬼怪,如此不纯正的信奉,是没法达到信仰的真正目标的。

  世间法中的多少、长短、黑白等都是比较的、相对的,在诸法实相中,一切是绝对的,平等的,根本没有多少的差别。一与多,相容相入,万物一体,息息相关,所以在华严经里,从观察一尘之中,即括尽法界。本此,我们便能明确地了解「念一观世音菩萨,就等于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而这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亦可说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所以说这两种念法的功德完全相同,毫无差别,知此,则不觉惊异,更不容怀疑了。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此文是结显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所得的福德。佛陀对无尽意菩萨说:「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能获得我以上所说的不可数,不可量的无边福德利益。」所以我们应该勤加受持供养。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无尽意菩萨在前文中问所以立名观世音菩萨的原因,这里则问观世音菩萨怎样来此娑婆世界化导众生。意谓观世音菩萨报身原在极乐世界,而如何垂形示化于此土?

  无尽意菩萨发问的主旨有三点:

  一、问观世音菩萨何缘游此娑婆世界,如何普门示现救度众生?

  二、又问观世音菩萨的口轮,是如何为众生演说妙法?

  三、再问观世音菩萨的意轮,以何种方法,便利众生?

  「娑婆」是梵语,译华言「堪忍」或「忍」,谓此土众生,安于十恶,忍受三毒,不肯出离。

  在悲华经中解释说:「名娑婆者,此诸众生,受是三毒,及诸烦恼,能忍斯恶,故名忍土」。

  这个「娑婆」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从众生立场说,我们生于此土,老病死苦,种种折磨,种种逼迫,我们都能忍受下去,并且以苦为乐,不愿离开这个世界,好象小孩在酷暑炎阳下捉蜻蜓,虽然跑得气喘如牛,汗流夹背,受威阳之煎逼,他仍然乐此不疲,故名为「堪忍」。释迦世尊,所以垂迹应现于娑婆教化,就是要令众生解脱此土的苦恼。

  从菩萨的立场上说,菩萨为度刚强难化众生而现身娑婆,行菩萨慈悲之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克服一切苦难,忍受一切打击,决不埋怨退心,所以名为堪忍。

  文中所说的「方便」,并不是指世俗上所用的虚伪欺骗,叫做「方便」,而是指济度众生,要用适宜的方法,称之「方便」。在法华文句中,解释「方便」有三种意义:

  一、方是法,便是用,随顺众生之心,用种种方法来教导指示他。

  二、方便是门,以此方便能引众生进入佛门,如观音菩萨普门示现,引导众生是也。

  三、方是秘,便是妙,不敢揣测他意,照自己的意思说法而令其得益。

  说法而用种种的方便,是显示观世音菩萨的意轮。说法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定要有权巧方便的法门,才能进行度化的工作。

  身口意三者,在众生位上,叫做三业,因此三业造作善、不善的有漏业,牵引众生六道轮回;但是在佛菩萨的果位上,则称作三轮,因以此三者度生,能摧毁众生的烦恼无明,化暴戾成祥和,使其超凡入圣,离苦得乐。

  菩萨运此三轮示化世间,其所显现的伟大功用,非吾凡夫俗子可以心思口议得到的,谓之三轮不思议化。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从这段文开始,即是解说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方便度生的三十三身,十九说法,读者细思,便知三十三身中含有十九说法,同样的十九说法亦即是三十三身的显示。

  上段经文谈到无尽意菩萨问起关于观音菩萨三轮之事,佛陀在此回答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需要用佛的形相,来济度他,方能度脱的话,观世音菩萨就现佛身,为他说法,引之入道。」

  「得度」是得到度脱的意思,度与渡同,即是从烦恼的此岸,渡到清净解脱的彼岸

  佛身有三种,法身、报身、应化身。佛三身中,只有法身,纔是真佛,但法身无相,不可说示,非语言文字所能解之,因此自古以来,考佛年代,谈佛家世,记佛相貌行为,皆如海市蜃楼中,论其人物车马,瓦檐椽屋,愈研究愈显其痴迷。

  「报身」,是彻悟了宇宙的真理者,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从空间上说,遍满十方;从时间上讲,证得永恒的生命,具有无量光与无量寿。

  「应身」,佛自度已毕,法身永住常寂光境,但是大悲心切,为了救度浊世众生,而降迹秽土,显示成佛,说十二部经,示涅槃等等,皆属佛之应身。无论那一尊佛,都具有此三身,实际上,三身即一身,无二亦无三,是不可以区别的。

  这里的佛身,也就是指应众生根机而示现的应身。

  举一例说,法身如吾人本有天资,读书识字乃至取得教师资格就如报身,做了老师然后把己所学复教于人,便是应身。

  十法界里,除了最高无上的佛外,其他高低不等的众生,都需要予以示现救度,而菩萨示相皆是应机而现,如有国土的众生,善根深厚,具圆顿之机,那么菩萨就示现佛身,指引其成佛法门,令获真正解脱。

  佛性是人人本具的,大地众生,蠢动含灵,皆可成佛,但众生因被妄想执着盖覆了自身本性,所以沉沦六道,流转生死,倘若大家能洗除心垢,趣向成佛之道,显现出真如法性,那佛与众生又有什么差别呢?诸位求佛、拜佛主要的是求本具之佛,并不是求身外之佛,身外那有佛可求?

  偈云:

  夜夜抱佛眠  朝朝还共起

  起坐定相随  语默同举止

  常如不相离  如身影相事

  欲识佛去处  举声语皆是

  诸位看此偈,当知佛与你同在,日夜相随,时不相离;应该发精进心,勇猛向道,早见本来面目。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若有一国土众生,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十二因缘之理,令其入道;假使有众生,应以声闻身来度化他,菩萨便现声闻身为其说四谛法,以逗其机。

  辟支佛是略称,具称应该是「辟支迦佛陀」,辟支佛是印度话,旧译曰缘觉,新译曰独觉。依天台教义,缘觉和独觉不同。缘觉圣者,生于佛在世的时候,闻佛说十二因缘的道理,禀受佛的言教而修行开悟的叫做缘觉。

  独觉,是生于无佛之世,虽无法可闻,但因宿世慧根,能于诸法生灭演变中,如观春天树头新绿,百花齐放,或见秋天飞花落叶,冬日北风瑟瑟,万物皆雕而悟世间无常断除无明妄想的,叫独觉。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有即世间所有,支即支分,谓所有生死流转,皆不出此十二支分。

  十二因缘第一「无明」是痴暗义,为烦恼的通称,属于心意的想计,故亦名惑。

  第二「行」是造作义,依痴暗的念头而有所做为,属于心口二业的行为,故亦名业,这二支,是过去的二因。「行」明白地说,就是盲从的意思。小时候常听老一辈的人讲「丘罔舍」的故事,里面有一条可以拿来譬喻盲从。据说丘罔舍是个相当会讲笑话的人,有一天,村里一位富农对他说:「罔舍!你笑话讲过几百条了,但是从来就没听说你讲一字就令人发笑的,今天,我和你打赌你若说一字就引众人大笑,我办一桌上等酒席请你。」于是,罔舍找来四、五个盲丐,站在水池边,对他们说:「今天是某神的诞日,我喊跪,你们便跪,仪式完,请你们吃一桌上好酒席。」结果罔舍一喊「跪」,四、五个盲人全掉进了水里弄得大家捧腹大笑。

  这虽是无稽之谈,但仔细一想,世间上能找出几个明眼人呢?他们眼盲,而我们是心盲啊!心盲不是比眼盲更可怜,更可怕吗?为了一念无明妄想起,大的造作五逆十恶,小的杀人放火,若不及早醒悟,那恐怕得跌进万丈火坑,难求解脱了。

  由于过去因熟,乃生现在世的五果:即第三「识」谓今生投胎的知识,或升天,或入地狱,乃至驴胎马腹,皆由此一念作前导。

  第四「名色」,名指心,有名而无质,色指质,属于色法,此时六根尚未完成,但有名色而已。

  第五「六入」,是眼、耳、鼻等六根渐渐完具,将出胎时。

  第六「触」,住胎十月,出生后,与环境接触。

  第七「受」,是毕生根尘识,所领受的苦果遭遇。由现世的遭遇,复种三因:

  第八「爱」,因六根缘六尘,而生种种爱欲。

  第九「取」,因爱着生起执取之念。

  第十「有」,既由爱取,兴起诸业,必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

  由现在世三因,再生未来世二果:

  第十一「生」,谓未来随善恶业报而受生。

  第十二「老死」,既有生,当然就有老病死。

  以上十二支,实际只有惑、业、苦三者,在生死未了之前,这三者如环之无端,使我们不断的起惑、造业、受苦,以致流转六道,无有休止。

  这十二因缘处处皆在,吾人每生一念,便是未来的生死之因,而现在所受的悲、哀、喜、乐,也就是前世造种种善恶业的果报,所以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则是,欲知未来果,今日做则是。」因果昭然,丝毫不昧,诸位平日举心动念,可不慎哉!

  十二因缘简单的说就是众生生死轮回的次第缘起。「翻译名义集」中对十二因缘有很妥切的解释,它说:「是十二法,辗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故曰缘。」短短几字,便将十二因缘的关系明确地讲出来了。

  「声闻」是闻佛小乘声教,悟四圣谛理,断三界见思惑,进入涅槃者,皆属声闻僧。做佛声闻弟子,从凡夫位,修到阿罗汉位,始跳出三界,不受轮回苦报,这期间,须历四向,证四果,方可成办,并非一蹴可及。

  三界内的见惑(见惑是迷理之惑,由邪分别而起我见、边见等妄惑)、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贪瞋痴三毒等迷情,染着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能使一切众生迷乱颠倒,不能了生脱死。所以小乘圣者,必须断见思惑,此断见思惑的次第也就是历四向,证四果的次第。

  四圣谛,为佛法的根本论题,亦是佛法的总纲,佛所说法,总离不开四圣谛的范围。谛是真理义,四圣谛亦称四真谛或四谛法。释尊初成道后,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四圣谛的道理,后来对当机者,又重说了三次,称为三转四谛*轮。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法。苦谛是指一切有情,轮转六道时,身心上所受的种种痛苦,这些苦是逼迫性的。集谛是指一切众生,由身口意所造作的种种业因,形成了现世招感苦果的原动力,这些惑业,无量无数,皆属招感性。第三灭谛,是乐果,是指一切圣者知苦集而精勤修道,所证得的涅槃果,其境界永恒净业,无论小乘或大乘的涅槃,都是属于可证性。道谛是指一切圣者,趣向涅槃时,所修的正法,即是证得涅槃果的因素。无论声闻道,缘觉道,都是属于可证性的。

  若照因果说:集是苦的因,苦是集之果,道是灭之因,灭即道之果,众生由于有过去的集因,乃有现在受苦的结果,这是世间迷界的因果。我们如果能觉悟诸行无常,深切地体会「苦」而发出世之心,修道入灭,永证真常,就能脱离生死苦海,所以道是灭的因,灭是道的果,有现在的道因,方有未来的灭果,这是属于出世间悟果。这流转和还灭的两种因果,包括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

  若顺入世和出世的因果次序说,应该是集、苦、道、灭。佛欲使众生先厌于创深痛钜的苦,然后再告诉大家所以苦的原因,是出于「集」,让大家不敢再次造做,这是警惕过去的方便教法。所以先说灭谛,后说道谛的原因,是要修行者先欣羡于清净安乐的灭,然后才示其灭的由来,是出于修道,令其勇于精进,不敢懈怠,这是策励将来的方便教法。

  既然四谛是佛教的根本思想,那么从小乘到大乘的一切教典,当然都由此四谛而开展开来。所以闻佛声,并一定得生于佛世,亲闻佛金口宣说,佛不在世,有佛法流传后世,指示世人,如何进修菩提大道,这也是等于佛亲自指示一般,只要肯依佛教而行,没有不成法器的。

  声闻和辟支佛,在佛法中,素被称为小乘或二乘。但经中有时也说声闻是小乘,辟支佛为中乘,菩萨为大乘。这样看来,声闻和辟支佛还是有些分别的,若照修、断上来说,声闻只断见思惑的正使,对于习气没有丝毫侵除。辟支佛,不但断了见思惑,并且侵除少分的见思习气,所以实际上,辟支佛是强于声闻的。虽然二者有如此的分别,但因其见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都以利己为目的,不肯发心度众,所以又统称为一。

  往往有些学佛者,轻视小乘,我觉得这是很不对的。声闻乘行人,须陀洹断三界见惑,得到正见。阿那含,断欲界思惑,对于欲界一切欲望烦恼,皆破除净尽,永离欲界。阿罗汉断尽三界见思惑,解脱一切系缚,永出轮回。缘觉乘入,破无明,尽老死。而我们呢?见惑未断,嗜欲未离,系缚未除,无明未破,生死未尽,相较之下,真有天壤之别。如此相量,方知自己妄念纷纭,贪痴充满,连小乘人的一根毫毛,吾人都搬移不动,怎可以大乘自居而鄙屑小乘呢?

  佛法无所谓大乘小乘,倘若各位明白;小乘只是大乘的阶梯,大乘只是小乘的进化,二者同在学佛的程序上,那也就没有大小乘之争了。

  关于观音菩萨示现罗汉身而度众的事迹不胜枚举,在此举一例,以示菩萨神通之力不可思议。

  话说普陀山普济寺前有个莲花池,据说这儿本是某大居士所捐献的一块田地,做为供养寺众生活费之用,一天,这位居士带领着亲戚眷属,上山进香,来到山门外边,看见普济寺的和尚竟在大殿外面赌起钱来,同时还有男女杂聚一块,居士站在旁边看他们赌钱,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赶紧找大方丈说:「我想你们寺里的道粮已很富足了,否则,不会有剩余的钱赌博,那块地我打算收回来,不知和尚意下如何?」「施主要将地收回,我不反对,不过那份田契,恰好落在那群赌博和尚的手里,你找他们要好了。」方丈和尚说。

  居士向聚赌者说明来意,其中四个和尚说:「你所施地有多大,请你带着我们去看看好吗?」说着向田界走去,四个人拿起四只扁担,往地的四角一插,整块地竟随人腾空而起,飞到寺后的山顶上去,把这位居士给看呆了,急忙跪在地上求忏悔。后来,普济寺的前面变成了莲花池,那块田地就被观音菩萨所化现的罗汉给移到山后去了。

  十法界的四圣法界,是声闻、缘觉、菩萨、佛。但前文里,我们只说了三圣法界,没有说到菩萨身,这是什么道理?当知观音本身所现的即是菩萨身,菩萨的身份已经表露无遗,因此文中不必再述,接下来是说菩萨现六天身度众的情形,经文是: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有些众生,贪欲心较薄,威仪端正,好学梵天法,观世音菩萨便现清净的梵王身,为其说离欲之法。

  梵王,是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初禅又分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梵众天,如人民;梵辅天,如卿相;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主。

  梵,是清净的意思,梵天没有欲望,也不贪恋世俗的物质享受,有慈悲博爱的精神,但憍慢心大,奴视一切,不免引生狂谬的知见,以为天地由他而造,人类从他而生。大梵天王,是印度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梵天,与现代基督教和天主教所信奉的上帝相吻合。

  梵天以上,还有二三四禅天,以上还有无色界天,但与人类没有什么接触,故不赘述。

  生天,如生欲界天,修五戒十善即可,如生二界天,还需加修禅定。若想做大梵天王的话,必需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见做大梵天王,也不是简单的事。大梵天,在婆罗门教中,虽然至高无上,但依佛法说,梵王不过是一天之主而已,无法超出三界,了脱生死。

  其次说到帝释身。帝释,是欲界的天人。欲界有六天,帝释是忉利天主。忉利天在须弥山的顶端,属地居天,四方各有八天,中央为帝释天,统御三十二天,故称三十三天,忉利也就是三十三天之义。

  帝释,又名释提桓因。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因当时迦叶佛入灭,她发心造一座塔来供养迦叶佛;另有三十二个女人,也发心帮助其造塔,由此善根功德,她便做了忉利的天王,那助其造塔的三十二个女人,也成了忉利天四方三十二天的天主。她是佛法中的护法神之一,与中国向来所说的玉皇大帝相似,世俗人常称其为「天公」。

  若诸国土有这么一类众生,应以帝释身才能得度,观世音菩萨便现帝释身为其说生灭无常的道理,引导他走上觉悟之道。

  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层天。所谓他化自在,即表示这天所有的种种乐具,不需自己变现,而是假下天化作各式各样的乐具,供其自由自在的享受游戏,故名他化自在。

  梵语摩醯首罗天,我们叫他做大自在天,是菩萨应六天中所示现的第四种天身。居于色界第四禅广果天之上。其立名之道理与前自在天所说相同。智论里说大自在天王的形相,有八只臂膊,三只眼睛,骑白牛,手执白拂,只要念头一转,就能够知道大千世界雨滴的数目。这大自在天与前自在天,同为防害正道的天魔。

  观音菩萨方便度生,见善行众生即以善诱发,见恶行众生则现恶以警觉。

  所以菩萨应化的方便,有摄受、折伏二门。或以爱包容摄受,或以力惩诫折伏,欲度众生,这两方面均有必要。有爱无力,则难以驯伏;有力无爱,则易招反抗。所谓慈威并重,恩威兼施,也就是这个道理。

  众生根机不同,有些人,听到别人的善行良言,就能够启发自己的善心,见到别人的恶行,也能够反省自己的过恶,菩萨既应机而度众,当然所应现的也就各个不同了。

  大自在天虽名自在,实际上并不自在,因为他还会有堕落遭苦报的时候。三昧水忏里「佛语须跋陀言:汝师郁头蓝弗,利根聪明,能伏烦恼,至于非非想处,命终还作畜生道中,飞狸之身。」试想,做了非非想处天的天人,尚堕飞狸之身,何况大自在天呢?假若吾人能一心向佛,修至称、讥、毁、誉不动于心,真正了生脱死,那才是名符其实的大自在。

  「天大将军」,是帝释天的家将。帝释虽是忉利天主,享天福乐,但也常受到战争的威胁,阿修罗常向其挑战,每当战争发生,那个出阵先锋的大力士,就是天大将军,有些经中称其为那罗延将军,坚固力士或金刚力士。

  寺院山门口有二王,俗称哼哈二将,左边的是那罗延将军,右边的是那密遮金刚力士,这些都叫天大将军。

  由本文来看,若众生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观世音菩萨便示现天大将军身来救度他,这是观音菩萨大勇猛心的示现,其勇猛之德,以天大将军身示现,来镇守山门,拥护佛法,充分地表现了菩萨的大悲大智大勇之力,确实达到三德圆满的境界,堪受我们至诚礼拜供养,做我们信仰的理想对象。

  毗沙门身,是应六天中所示现的第六种天身。毗沙门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天共有二十八重,其中四王天在须弥山半腰,有四天王居之,各守护一洲,故称护世四王,属六欲天的第一重,东为持国天王,南为增长天王,西是广目天王,北叫多闻天王。其所统领的国土,每一边都有十千由旬阔,凡是人间能修布施,持不杀戒,欢喜听佛法,孝顺父母,供养善知识的人,死了就可生到四王天上,寿命有五百岁,人间五十年,只抵得他一昼夜。

  「毗沙门」,梵语叫「舍罗拿」,译为「遍闻」,「普闻」,「多闻」,通常都叫多闻。婆罗门教的信徒称他为财神,是财宝的守护神。

  寺院的山门内有四大金刚,就是这儿说的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

  经文说倘若有一类众生,欲统治世界,以财力护持众生者,观世音菩萨便示现毗沙门身,为说治世护生之法,令渐趋解脱。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前文说的是观音菩萨现六天身的情形,这里所明示的是观音大士应度五人而现人身的种种权巧法门。

  「小王」是别于前面所说的六天诸王,故称「小王」,也就是人间之王。

  小王,亦可称为「粟散王」。譬喻小王之多,多如粟散;又粟散之称另有一说,谓小王所统领的国土,名粟散国,因为与天部的大宇宙相比较,其小如同大地上散的一粟,故名「粟散王」。

  还有,大王之子,也可称作小王。总而言之,此处所讲的小王,不论是大是小,都是一国人民的领导者。如现代的总统、五院院长、省主席之类的,都可例入小王的范围内。做为人民的领导者,对国家、对百姓皆肩负着莫大的责任,因此,智识才华必需高人一等,才能不负国家及众人之托,依心地观经上说,一国元首,得具备以下十种德性:

  一、能照——王之智慧,犹如明灯,能照幽暗,护爱百姓。

  二、庄严——庄严即端庄威严之意。国之元首,须有端庄的仪表,威严的态度,才能令众敬服;并且能以大福智,庄严国土。

  三、与乐——处理国政,有条不紊,德惠及于乡野,与人民安居乐业。

  四、伏怨——以德政令他国归服,安内攘外,保国卫民,降伏怨敌。

  五、离怖——既为国主,当尽保护之责,让百姓有安全感,离恐怖不安。

  六、任贤——集诸贤能,因才托付,分任国事,服务黎民。

  七、使人民安住于国土。

  八、以正法教导大众,管理世间。

  九、业主——寸土为王所有,故庶民当拥护政府,尽纳税义务。

  十、一切人民以王为主。

  具备以上十德,以此化民,始可称为贤明君主,也才是观音菩萨的示现。

  如梁朝昭明太子,日本的圣德太子,心存仁德,外现善行,并且才高八斗,智慧过人,弘扬佛法,不遗余力,那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观音菩萨示现「小王」身,对治国者说五戒十善的道理,引领他信仰佛法,以仁心处理国政,时时护念百姓,不穷征赋税,枉压人民,继而以五戒十善教化人民,使人民能够奉公守法,彼此互助,如此,何愁不国泰民安呢!所以观音菩萨现小王身,并不是想做一国的统治者,其主要目的乃在度化人民,拯救众生。

  其次说「长者身」。从大体上讲,耆绅、士绅之类的都可称之谓「长者」。不过,要看他是否十德具足,这十德也就是做一位「长者」所必须具有的十种条件。在这十德中,分身、心各五德,今依次举之:

  一、姓贵 姓氏家风,耀于四方。

  二、位高 丰功伟业,官居高品。

  三、大富 资产众多,仓库廪实。

  四、威猛 威仪具足,人皆敬畏。

  五、年耆 年过六十,素有德望。

  六、智深 智虑超群,深谋远算。

  七、行净 身口意业,悉皆清净。

  八、礼备 识体达礼,进退合宜。

  九、上叹 德行高超,上皆赞叹。

  十、下归 下辈之人,咸皆归服。

  以上十德,前五属身德,后五属心德。

  简单说:凡人品高洁,德高望众,智识超群,资产众多,年齿已尊,公平正直者,称为「长者」。

  为长者的,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就事判事都能秉公处置,说话有份量,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众人自然而然地对他衷心信服而以其举止为楷模,渐渐地移风易俗,革除地方上不良的陋习。观音菩萨深深了解到这一点,所以随顺众生,若有应「长者身得度者」便「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应五人中,第三是应居士身。居士,通常是指在家学佛的男女之士。但在印度,居士一词并非专指学佛的男女,如从事农、工、商而资产丰盈者也可称作居士。不过,要做个名符其实的居士,并不简单,在祖庭事苑上说,居士必须具有四德

  一、不求仕官 视富贵如浮云,名利如水沤,志洁高尚,不为封侯。

  二、寡欲蕴德 不贪人间欲乐,粗茶淡饭,怡然自得,清心寡欲,内蕴厚德。

  三、财居大富 虽不求财而家居豪富,肯广施大众,不悭吝积聚。

  四、守道自娱 终日以修道为要事,于修道中自得其乐。

  总之,不慕荣华,不求名利,人格清高,不处是非场中,不被烦恼所缠,但受三皈,持五戒,清隐自修,学佛梵行者,即是居士。

  观世音菩萨为了济度众生,不惜辛苦,观机示现,知此一类众生,需以居士身去引导他,菩萨就现居士身而为说清净摄修之法,令入佛门。

  菩萨现居士身度众,在中国佛教史上,可以找出许多位,例如庞蕴居士、苏东坡居士及现代的杨仁山居士,对知识文化界都曾发生过影响,而且对佛教也有很大的贡献。

  首楞严经上说:「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静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五应身中,第四是应宰官身。

  「宰官」通指掌管政治的官吏,如古代的王侯将相,现在的行政首长,甚至于县长,村里长等,也可以包括在宰官之内。

  假使有爱政治民,剖判曲直的,观世音菩萨便示现宰官身,为其说决断公正,清明之法,令得菩提之果。

  首楞严经上说: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婆罗门」,是当时印度四姓阶级中被认为最高的一个种姓,自认从梵天口中生,堪受一切礼遇,在世上的职责,是属专司祭祀的僧侣。拥有特殊权势,除祭祀外,不需做任何工作。

  婆罗门是「净行」的意思。即净行高贵,舍离恶法,博学多闻的人。种族一生严守教规,且需学通四吠陀、十八大经等。中年后,恐家嗣断绝,归乡建立家庭,年至五十,入山修道。此婆罗门,唯五天竺有之。

  四姓中的第二种姓是刹帝利,据云刹帝利种是从梵天肩上生,其职责是执管国之行政,负捍卫国家的任务,如国王、百官、军人一类的,均属刹帝利。

  三为吠舍。言由梵天膝上生。在当时的印度社会并没有什么地位,商人、农民、手工艺者,都包括在吠舍种内,供给婆罗门及刹帝利的所有必需品。

  四即首陀罗。这一阶级的人,毫无地位可言,被认为是从梵天脚下生的贱民,备受当时社会的嘲弄与轻视,终生为奴,历尽折磨,吃尽苦头。

  在当时的印度社会,这四姓阶级的差别非常大。既不可享有同等的权益,更不能互相通婚,贵贱之分,真有天壤之别。

  佛陀弘扬一个没有权威的宗教。他废除了不平等的阶级制度,指示众人要依赖自己,不要依赖相信传闻和习俗。在佛教的教团里,是不准有阶级差别的,十诵律上说:「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因此,佛陀被尊称为「革命的圣者」。

  倘若世间上有一类众生,好数术摄卫,博学多闻,观世音菩萨即现婆罗门身,为说养生息命,传道自安,平等无差之法,以化其不平等心,除其阶级观念,本平等心,修道精进。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此文明能应四众,所谓四众,就是指佛门中的四众第子。

  「比丘」,梵音为「苾刍」,是剃发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在释尊四众第子中属僧众。含有三义:

  一、乞士:上乞诸佛之法,以资慧命;下乞俗人之食,以资色身。

  二、破恶:谓出家修出世圣道,能舍离一切恶法,破烦恼贼也。

  三、怖魔:比丘发心求戒,精勤修行,弘传圣道,欲出三界,则佛道日隆,魔道日衰,令魔主生大怖畏。

  佛制乞食,目的在破除我相,降伏憍慢,远离染贪,与一般乞者不同;又比丘乞食,是「次第行乞」,并非挨户乞遍全城;更不是越贫趣富,舍贱从贵;以平等心,行平等乞;适量而止,让一切众生普同供养,种植福田善根,以免堕落贫穷之苦此是乞食真义所在。

  在佛门异记里有观音菩萨应身僧伽法师,现比丘相度众的记载,书中说:僧伽法师,届岭以北的人,于塞外出家,后来到西凉。唐高宗龙朔年间,从西凉又来到江淮,后住在山阳龙兴寺。

  僧伽同第子慧俨同到临淮,在信义坊地方挖出一座古碑,是南北朝时代的齐国香积寺碑,另外还掘出一尊金像,衣叶上刻着普光佛的名号。当地居民叹其神见,因而舍地请他修建伽篮。

  有一次,受贺跋氏斋供食罢稍憩,但睡在床上的身体却距床三尺。贺跋氏窥而惊怪。又见其现十一面观音,贺跋氏全族皆来顶礼,虔敬不已,便舍其宅为香积寺。

  当僧伽初到江淮行化时,住在灵光寺,沿海住民都以捕鱼为生,僧伽苦心劝喻他们,杀生将来要遭报的,渔民为他精神所感,很多人都改了行业。

  在长安时,驸马都尉有病,伽师用柳枝拂之而愈。因此,请他治病的人日多,伽师或用柳枝,或用净瓶水,或为患者祷过忏罪,方法不同,愈病则一。

  咸通年间,有庞勋者,本是徐州戍卒,擅离防地,结伙沿路打劫,正准备攻掠泗州城时,僧伽现身金刚率众自城中出击贼营,贼众正熟睡中,顿听官兵打来,惊窜逃命,泗州得免于洗劫。官府将此事奏明皇上,封伽师为证圣大师。

  唐中宗景龙四年,法师示寂,帝敕命到荐福寺安住。三月二日坐亡,世寿八十三,游化唐土五十三年。终后,帝怀念伽师不忘,因问万回:伽师是什么人?万回答道:观音化身,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应化世间。

  关于观音菩萨示现比丘身度众事迹甚多,略举僧伽法师事为证。

  「比丘尼」,是「苾刍尼」的讹音,尼为女之转音。释为「乞士女」。义与比丘同,是出家女众受具足戒者的称呼。释尊的姨母摩诃波阇跋提夫人是佛教史上的第一位比尼。

  「优婆塞」释为近事男,或近善男。「优婆夷」释为近事女或近善女,谓亲近奉事三宝之义。是释尊四众弟子中的在家二众。此二众应受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

  观音感应传上说:

  唐代元和十二年间,在陕右金沙滩上,有一艳女,手里提着一只篮卖鱼,人看了都想娶她为妻,女曰:「我教你们念普门品,一个晚上能够念熟的,我便嫁其为妻。」翌晨,有二十人念得滚瓜烂熟;女的又说:我一个人,怎么可以嫁给你们二十个人呢?再教他们念金刚经,又有十个人念得去;再教他们念法华经,许他们三日念熟,唯有马氏子能念。到了迎亲的那晚,她就死在新郎的房里,并且即刻就烂坏了,不得已,马上埋葬。后来,来了一个和尚,叫马氏子开棺一看,唯有黄金镯子存在里面。和尚说:这是观音菩萨,示现化人的,说过这话后和尚也就腾空而去了。

  经文中说四众的区别,均依据戒律而来,出家比丘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在家弟子起码得受三皈五戒,方能真称为佛弟子。

  佛制戒律,是为一切行者,建立共同轨范,俾使修行者,有一标准,故戒律是防止佛徒邪非,为一切善法之本,转凡成圣的基础。佛遗教经云:「戒为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世尊一代时教,不出经戒二门:千经万论,不外戒定慧三学。而定慧需由持戒而来,戒之重要,可见一斑。

  讲说至此,附带言戒,愿行者自量:确有持戒之决心力量,当受净戒,修善止恶。

  观音菩萨知一类众生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始能得度,大士就为其现四众身,说具足戒,或五戒,十善等,令此类众生发心持戒,断一切恶,增修一切善,趋入解脱大道。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此文明能应众妇。众妇即指已结过婚的各种身份不同的家庭主妇。一个结婚的女人,在家庭中有其显著的地位,因为家庭是以夫妇为中心的,有贤明的内助,始有幸福的天伦之乐。我国男女,各居其半,但家庭中教育,多赖贤母。要想家庭安详,不得贤母,就没有资助,若欲国家崛兴,没有贤母,国家就没有良民。由此可见,贤妻良母之重要。

  人们要求家庭眷属,社会国土的清平,必定先得提倡妇女信佛、学佛。妇女明白了因果的道理,谨守佛陀的教化,相夫教子,克尽母职,必可达到家乐富国平天下的目的。

  这里所标示的是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之妇女,而没有提到首陀罗族的妇女们,是否观音菩萨存不平等心,轻视她呢?事实并非如此。以印度种姓阶级来说,首陀罗是当时四姓中最卑贱的一族,如现其妇女身而为说法,必遭当时群众的轻视而不肯信奉真理,转而毁谤佛法,岂不是失了菩萨观机逗教的真义?所以文中不明示菩萨现首陀罗妇女身说法,然实际上,菩萨以同等大悲普度一切众生,并无贵贱之分。

  长者、居士属清心寡欲,德品高超者,在大众中,有其崇高的地位。宰官,是统领行政方面的首长,在社会上,有其相当的力量。婆罗门,在宗教界亦有其特殊的立场,所以观音菩萨示现妇女身,引度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诸阶层的妇女,让她们虔信佛法,藉以推转*轮,由治家而强国。

  佛陀是主张男女平等的,这可以从大小乘的经典里找到凭据,如胜鬘经,大集经中的宝女品,法华经的龙女,宝积经中的妙慧童女,维摩经的天女等,皆是述说女性修行的坚贞与超然的智慧,与男人是不相上下的,故在大乘佛法的平等上说,男女平等,同应肩挑宏法利生的责任,决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男女相较,各有所长,男众的优点固然多,但女子胜于男子的特性也不少,如专一性,忍耐性,都是修学佛法所该具备的条件之一。专一可为修定学的资粮,忍耐可为学无生的准则。大乘菩萨修六度,以六度利人,女子已具有两度的特长,故释迦佛记末法时候,女子得道,如恒河沙数,是不会错的。

  观音菩萨以慈悲之心化现度众,贤淑妇女当以悲心侍上待下,增长发扬慈悲心怀,利己利人,坚守固有美德,勤俭持家,谦卑处事,以观音之心为己心,行观音慈悲之行,这就可称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这里顺便一提的是关于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及三十三应身的差别。照经文里的详细读法,可分作四段读:「应以长者」妇女身得度者,即现长者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居士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宰官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妇女身而为说法。若依此说,则观音菩萨示现的是「三十三」应身;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婆罗门系属僧侣,并无妻室,故观音菩萨所示现的是「三十二」应身,这便是两种应身说法的不同点。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所谓童男童女是指七八岁至十一二岁的男女小孩,但文中所说并不拘泥于此,大凡未婚之男女,均可称其谓「童男、童女」。现姑且当作幼童来解说吧。童男、童女均保有一颗纯洁而善良的心,似一块未经开垦的园地,做父母的需小心谨慎的为它选择良好的种子,播种在那纯善的心园里,以期将来结出善美的果实,因此,从小就得予与适当而有效的教导,细心照护,让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发挥其善性,保有其天真,长大了,方能成为国之栋梁;否则,近墨则黑,陋习难改,白白断送锦绣前程,岂不哀哉!故观音菩萨特现童男童女之身,为说清净童真之法,令舍爱欲,革除恶行精进向道。

  从前安艺国的广岛城下,有一名靠拉马为生的穷困马夫,心地慈善,很受大家的尊敬,人们都称呼他叫佛乎兵卫。

  乎兵卫本是一个为非作歹的坏人,横行乡里,欺压同道,人们远远看到他,就像见到毒蛇猛兽般的避开,暗地里称他「鬼乎兵卫」。为什么鬼乎兵卫会一变而成佛乎兵卫呢?原来这中间隐藏着一段感人的事情。

  乎兵卫有一天因病卧床,久久不能工作,当夜幕低垂的一个晚上,他的妻子边喂其汤药边说:「你久病不起,家里能卖能换的东西,都已经换卖光了,米缸里粒米不存,我又是个妇道人家,想不出什么求生的办法,明天我还是去挨户求乞吧?」

  丈夫听了,只有黯然神伤,夫妻俩相对着流泪。那时睡在身旁的八岁幼子名万藏,忽然啜泣地说:「妈!明天我去当马夫好了,您千万别去乞食。」

  翌晨,万藏起个大早,牵了马,准备外出工作,因个子矮小,不能将马鞍配到马背上,母亲见孩子有这份孝心,感动不已,只好成全他的愿望,帮忙配好马鞍,叮咛复叮咛地送儿子出门。从此,这户穷困的马夫家就靠幼子微薄的工钱过生活。

  大约一个月后,鬼乎兵卫病愈了,到马夫集合找工作的场所,看到儿子蹲在马旁哭泣。

  「万藏!你不找事做,蹲在马旁哭什么?」

  「不是我不找事做,而是他们今天都不肯给我装东西。」

  「这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好哭的,你吃过午饭没有?」

  「没吃午饭,因为没工作做,所以要把带来的饭包奉还给父母。」

  「噢!这样吗?没工作就不吃饭吗?」

  「嗯!是的!」万藏恭敬的回答。

  乎兵卫听了,非常感动和佩服他的孩子,就把他带回家去。乎兵卫的妻子知道这情形也非常难过,当即烧了一盘鱼安慰他,万藏饭吃完了,鱼却丝毫未动。

  「喂!你怎么不吃鱼呢?」父母亲诧异地问他。

  「我不知怎么不想吃鱼,不过记得往昔爸妈不知拜什么的时候,一点鱼肉都不吃,所以我也不吃。」

  乎兵卫听了,恍有所悟,一改以往邪恶心而变成了人人景仰的佛乎兵卫。

  这个年仅八岁的男童万藏,以其思想,行为感化了为非作歹的父亲,我们也可说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其次举示现童女身的真实事情:

  在满清末年的时候,正是日本明治大正期间,被认为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陆奥宗光,当中日战争结束时,政府派他与伊藤博文代表日本和满清代表李鸿章往下关讲和谈判,那时,他十七岁的掌上明珠得了不治之症,病卧床上。

  宗光是一国大臣,又负有讲和的重任,当然得以国事为重,不能因私情而耽误公事,临行前,宗光默默端详着爱女,说了几句安慰话,嘱咐家人,若发生什么不幸,不必通知他,以免影响他在外的情绪。

  宗光所办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当快要在订约书上签字盖章的时候,宗光总是愁眉不展的,似有重重心事,跟他同行的伊藤博文见了很关切地问他:「家中是否有事?」询问再三,宗光只好说出实情:「临行前,小女重疾卧床,听说我们这儿将圆满达成任务,家书频催,要我尽速回去,因女儿想在临终前,问我一个问题;想到自己身负要责在外,竟连爱女临终的要求都无法实现,所以烦忧。」

  伊藤听了,非常同情地说:「谈判已近尾声,签字盖章就委托我办好了,你赶快起程回家,与女公子见一面,以了其心愿吧。」

  宗光听了,即刻整装回家。女儿一见父亲,便问道:「爸爸!我自知此病无药可医,眼看死神即将来临,唯一令我挂眭的是在世时我有双亲依靠,死后,我投向何方?依靠谁呢?」

  宗光为一国大臣,日理千事,从未碰到难题,但女儿这一问竟令他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回答,自责道:「我平常怎么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以至今天无法给爱女一个圆满的答复。」宗光的心里难过异常,忽一抬头,望见壁上一张观音菩萨圣像,于是就对女儿说:「你的问题,为父的我也不知该怎么回答你,不过你的母亲,常到浅草区的佛寺礼拜观音菩萨,也常持念观音圣号,甚至把生死都托付给菩萨,你走了以后,可以去找观音大士,让她指点你,引导你走向一个光明安乐的地方。」

  这个久病的女孩听了父亲的话,双手合掌地念一声观音菩萨的名号就安详离开了人间。

  宗光由于女儿的一问,而觉悟到生死问题的重要,便皈依佛教,潜心向佛。宗光认为这是观音菩萨化身来度化他的。

  以上所说二则记载,是观音菩萨示现男童女度众的实例,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受用。

  应以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此文明能应八部,佛经上常说的天龙八部,就是佛门的护法众,捍卫佛法,不遗余力。若详读,应分八段。

  「应以天身得度者,即现天身而为说法;应以龙身得度者,即现龙身而为说法;应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现夜叉身而为说法;应以干闼婆身得度者,即现干闼婆身而为说法;应以阿修罗身得度者,即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应以迦楼罗身得度者,即现迦楼罗身而为说法;应以紧那罗身得度者,即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应以摩侯罗伽身得度者,即现摩侯罗伽身而为说法」。今将此八部一一解说如下:

  「天」:梵语提婆,译为天。天是光明的意思。在三界中,说有二十八天,但这里所说的天,主要的是指欲界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在前面我们也曾提过天,但那是约个别说,现在总说为天,所以略有不同。

  世间所有的宗教,除佛教外,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希望生天,他们认为天是最高的,是永恒不变的,殊不知,天也只是凡夫境界,未离轮回,未了生死,将来天福享尽,仍要堕落由业力支配而受生的。佛门弟子,主要是求生佛国,若求升天,便是走错了路头。

  天人耽着欲乐,沉醉在糜烂的生活中,退失了智慧与德性,而忘记了修行的重要性。从前,帝释(忉利天王)亦曾请佛说法,可是回天不久,连佛所说的教诲,半句也记不起来了,等到五衰相现,才心生畏惧,拜佛、求佛。所以,佛弟子当爱惜人身,闻法修行,切莫落在欲乐深渊,忘却了生死大事。

  楞严经云:「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这段文与我们现在所讲的「若有众生,应以天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天身为其说法」的意思相吻合。

  天既是光明之意,那么我们的心若坦荡无私,处事磊落光明,也可称做「天」了,何必一定要求升天上呢!

  「龙」,印度话叫「那伽」。龙的种类很多,有兴风作浪的海龙;有守护天宫的天龙等,在法华经里列有八大龙王之名,所谓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婆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此八龙王皆龙众之上首,但不管那一类龙,我们从未见过。但是自古以来,中印两国皆有龙的传说,我们不能不承认有龙的存在。

  龙因宿世福报的招感,能到处隐显自在,但由于前生瞋心过重,心地不正,而且顽劣好斗,不守戒法,所以沦为龙身,备受:一、热沙炙身。二、风坏宫衣。三、金翅鸟食啖。三种苦报,因此,龙也冀望脱离龙身,投生善处。

  楞严经云:「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此文与「应以龙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龙身,为说舍离瞋心之法,使得解脱」是同样的道理。

  「夜叉」,是印度话,译中文叫「勇健」,或称「能啖鬼」、「捷疾鬼」,有地行、空行、飞行三种,更有善恶夜叉之分,如专喜食人,危害众生的名恶夜叉;护持佛法,拥卫修行者的是善夜叉。

  观音菩萨怜愍一切众生,发愿度一切众生,所以说:「若有一类众生,应以夜叉身才能得度的,观音菩萨就示现夜叉身为其说法」。

  「干闼婆」,梵语「彦闼缚」译为寻香、嗅香、食香、香神等多种,以香为食,居须弥山南,金刚窟中,能飞行虚空,作众伎乐,是帝释天王的奏乐神,每当帝释要听音乐时,便点起一支香,干闼婆即寻香而至,受其差使。

  观音菩萨无所不现,无所不度,若干闼婆根机成熟,想脱离乐神之身,观世音菩萨即为其说脱离放逸之法,使修中等十善,转放逸心为精进佛道心,转唱天乐音成演清净赞佛音,令脱离干闼婆而生诸善道。

  「阿修罗」,梵语「阿素洛」,译为「非天」,意谓有天之福而无天之德。亦名「无端正」,谓其国中男丑女美之意。又名「无酒」,言阿修罗曾采百花欲酿大海水为酒,花被海中鱼虾所食,酿酒不成,只得戒酒。

  阿修罗有天道所摄的化生阿修罗,有人道所摄胎生阿修罗,有鬼趣所摄的卵生阿修罗,和畜生道所摄的湿生阿修罗。因阿修罗依附天、人、鬼、畜四趣而生,所以有人将六道轮回判作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五趣而略去阿修罗。

  阿修罗前世也修五戒十善,但因我慢心高,猜忌念盛,死后堕阿修罗道,与帝释天互相憎嫉斗争,日受三时铜镬、剑戟之苦。

  传说阿修罗与帝释本极为友好,因阿修罗嫉疑心重,而伤了彼此间的和气。

  据闻阿修罗王有女名舍脂、貌美无比,帝释属地居天,未断男女之欲,见舍脂甚爱之,娶为王妃,婚后情感弥笃,一日,帝释与宫女相逢于花园,舍脂见状,不问青红,大起嫉妒,即向阿修罗王哭诉,阿修罗王瞋恨心发,下令攻天,从此,结下怨仇。

  舍脂因妒,铸下大错,诸位妇女,当以此为戒。因丈夫在外,难免应酬,偶与女性谈话,并无不可,切莫如舍脂,不问是非,受嫉妒心左右,不计后果,乱想一通,那家庭就永无幸福安宁之日了。

  做人好争强斗胜,怀疑心重,喜爱面子,这种人就是人道阿修罗。大家静思一下:自己有几分像阿修罗?

  观音菩萨碰到瞋忌好斗的众生,即现阿修罗身为其说「柔和慈顺,谦卑忍辱」之行,令离阿修罗道。

  「迦楼罗」,梵音「揭路荼」,译为「金翅鸟」或「妙翅鸟」,又称「迦楼罗王」,是印度神话中的怪鸟,为一切鸟中之王,俗称为「大鹏鸟」。居于须弥山北方的大铁树间。据经载:此鸟两翼呈金黄色,其相隔距离,有三百六十万里。每见东方日出即欲食龙,故日日巡视盘旋于须弥山下,欲食龙时,用其金翅,一拨海水,便能使海水一分为二,详见龙宫,捕龙而食。龙王不堪其扰,藉佛海边习定之便,告了一状,并祈佛代为作主保护。佛陀慈悲,即将所着袈裟,分与龙王,教其分成细条,披于龙子龙孙之身,可免金翅鸟攫食之难。金翅鸟欲捕食时,见佛袈裟,不敢时之,仍往白佛:饥不得食,求佛开恩。佛开示道:你若皈依三宝,持不杀戒,我当令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时,以米或饭七粒,布施你及旷野鬼神和罗刹鬼子母,除你等饥渴之苦。故佛子每供佛出食,必念:「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缘于此。

  大鹏金翅鸟头上有如意珠,常从口中吐大火焰,故亦名「迦楼罗炎」。

  金翅鸟生虽有食不得苦,但死更苦,据说其将死时,寻食不得,从金刚山顶受风轮所吹跌至须弥山下,如是飞跌七次而死,悲惨之至。

  若有众生,好杀成性,观世音菩萨即为说仁慈爱物之法,启其善性,令得身心解脱。

  「紧那罗」,译中文为疑神或疑人。此类众生形体似人,而头生一角,常令人有似人非人之感,故得此名。专司歌乐,以娱帝释,是乐神之一。

  紧那罗居须弥山北,因前生布施功德,住七宝宫殿,能歌善舞,但其身似人非人,有马首人身的,亦有人首鸟身的,形体怪诞,苦不堪言,故想脱此身,头胎善趣。观世音菩萨若知此类众生欲脱此伦,即现紧那罗身为说远离戏乐,勤修十善之法,以满其愿。

  「摩侯罗伽」,正音是「牟陀洛迦」,译为「大蟒蛇神」或「大腹行」,是人形蛇首,亦名「地龙」。

  此类众生系前生含怨报复心重,今世始堕落为摩侯罗伽身,所以,为人必须宽宏大量,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万万不可心胸狭窄,事事计较,结怨在心,若如是,定遭恶果报,堕为蛇类。

  生为此类众生,也是痛苦难当的,急欲寻求出离,观音菩萨即现其同类,为说忍辱修慈,柔和修慧之法,导其舍除瞋心,脱离大蟒蛇身的苦报,转生人天乐趣。

  天龙八部,略释完毕。这些多系印度神话,因佛未出世前,其国人民均以神鬼作为信仰对象,佛陀成道后,观机说法,权巧摄化,将一切人非人等含容于内,予一平等之法,使得解脱机会。

  「人非人等」这句话总摄前面所说天龙八部。八部众中,有似人身而非人身的,如紧那罗,摩侯罗伽。有完全不是人的如龙等,所以说人非人等;又有说人是指四大部洲的人群,非人是指人鬼神等,但若依此部经来解释,前者说法较后者妥切。

  「人非人」,若更彻底的解释它,那就是存「仁」心者则名人,不存「仁」心者,则名「非人」。儒家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由此可见,「仁者即人也」,若无恻隐之心,人皆耻之,言其「人面兽心」,所以我们应扩大自己的心胸,发挥仁心,做个名符其实的人。

  六道众生,唯人道是最好的修行处。佛陀曾说:地狱众生太苦,天道众生太乐,太苦则无法修行,太乐则放逸懈怠,均不能成就道业,独有人道众生,苦乐参半,逢逆境可激发道心,遇顺境能安心办道。所以古德说:「整心虑,趣菩提,唯人道能为。」道理在此,希望今后诸位能珍惜人身,以此虚假之色体而修恒常真如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执金刚神是佛法的护法神,因其手中常执金刚宝杵的缘故,所以名为「执金刚神」。是三十三应身中的最后一身。

  「执金刚神」,梵语「跋阇罗波腻」。「跋阇罗」译为「金刚」,「波腻」译为「手」。有称其为「执金刚神」的;也有称其为「金刚手」、「金刚力士」、「金刚密迹天」等等;因为统领五百夜叉,故又名「金刚夜叉」。

  依正法念经说:过去有位国王,他的第一位王后生了一千个王子,第二位王妃生了两个王子。王后生的一千个王子自信闻佛法后,皆发广大菩提心,大行菩萨道,国王心想:「这些儿子将来必定会成佛的,可是那位儿子先成佛呢?」国王为了要知道王子成佛的次第,特令发菩提心的一千个王子拈纸签以定成佛先后。结果,最初是拘留孙佛,最后是楼至如来,教主释迦牟尼是第四成佛,这一千佛也就是经典上常说的贤劫千佛。王妃生的两个王子见兄长皆发愿成佛度众生,心生敬佩,于是大王子发愿作大梵天王,劝请千佛说法,二王子愿为金刚力士,拥护千佛教法,这就是梵王与金刚神的来历。

  诸位看了这段叙述,一定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王后能生千子?这里隐藏着一段传说:

  据说王后本是山上的弃婴,被山寺中的老和尚收养,长大后亭亭玉立,貌美非凡,此女前世性喜莲花,常摘莲花供佛,并发愿来生随心所欲,足下生莲。一天傍晚,此女心血来潮,想在寺前走出一个莲花园来,心念一转,就趁着夕阳余晖,在寺前的空地上一步一莲花地走出一座美丽的花园。

  不久,国王上山礼佛,看到寺前莲花园,称羡异常,也想在宫中凿座莲花池,便询问这位种莲的花匠,老和尚据实禀奏,国王说:「我想见见这位奇异的姑娘。」

  老和尚只得差人叫她出来,国王一见其容貌,竟欲纳为王后,老和尚不敢违抗圣旨,不得已从命,下山时,老和尚站在寺门前目送着他们离寺,那知这位即将为后的少女因被此突降的富贵乐昏了头,忘记抚养她长大成人的老和尚及她十几年来生活过的地方,竟头也不回的走了,这的确太伤老和尚的心,他老人家不觉脱口骂道:「罪业女」。

  由于老和尚的这句话,那位少女进宫不久,便怀孕在身,结果,生下了一朵莲花,国王气极败坏地将莲花丢进宫池里,随即令人把王后监禁冷宫。隔了一年,那朵奇异的莲花长成了罕见的「千叶莲」,并且在每片花瓣中都有一位可爱的小孩,「千叶莲华生千子」,这一千个小孩就是王后所生的千子。

  诸位或许认为这是一条奇异的故事,但故事里确指示我们修道者要慎防口业,切勿脱口而出,让众生受苦。

  「执金刚神」属佛教的守护神,有的寺院大门两旁供奉着两个王,右边的是金刚神,左边的是密迹力士;右面的表示是善,左面表示的是断惑。所以右面的是开着口成为阿字,左面的是闭口成为吽字,因此也有人称其为阿吽二将。这二王实在是一王所化,本属一体的。在台湾很少见此阿吽二将,据我所知,台南开元寺的寺门绘有此护法神像,威武无比。

  「金刚」是坚固之意,「执金刚」即表示人格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意思。设若我们能以金刚的精神,断惑生善,则何事不成!所以观世音菩萨示现执金刚神身,不外指示众生要做个勇猛、精进、不畏、不屈的人,勇敢地向修行之路迈进。

  佛教虽以慈悲为本,但为适应众生根机,便于教化起见,设有「折」、「摄」二门,折伏门,是对个性刚强的众生,以威德折其骄慢,令其信伏。摄受门,是针对个性柔和的众生而设的,以慈悲法摄受,使其信服奉行。执金刚神就是用折伏之法,辅助佛陀教化众生的。如果有一类众生,发心护持佛法,欲以金刚之威,降服邪魔,观世音菩萨便现执金刚神身,为其说摧邪辅正的法门,令成就威德,达彼愿望。

  观世音菩萨的十九说法,三十三应身,至此以全部讲完。虽云三十三应身,十九说法,实际上,观音菩萨随机应身随缘施化,又岂只示三十三应身呢!我们不可固执于此,当视三十三应身为无穷无尽身,经文不过是举例而已。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这段文主旨在结德劝供。「无尽意……度脱众生。」是结德。「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劝供。结德是总结上文观世音菩萨以不同身分,游化娑婆世界,度脱众生的妙化功德。劝供是劝在会诸众乃至未来诸众生等,咸应供养观世音菩萨。

  前文从现佛身至现执金刚神身,属于别答,这段经文属于总答。释尊回答当机者无尽意菩萨说:「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如是,是指观世音菩萨救七难、离三毒、应二求及现三十三身的一切功德。这所有功德都已达到圆满成就的境地,是为「成就一切功德」。

  「以种种形」,指观世音菩萨化身无数,非仅现三十三身而已。

  「游诸国土,度脱众生。」这说明观音菩萨游化世界之广,不但度娑婆世界的众生,同时也现身十方无量诸国土中,做利众化他的工作「度脱众生」更明白地告诉我们,菩萨之化身千百亿,游十方诸国土,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肩挑弘法利生的任务,目的在度脱众生早离业海苦速得清净涅槃乐。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成就如许众多功德,其对众生之恩浩如渊海,所以我们必需常念菩萨恩德,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谈到供养,通常分作理供养与事供养两种。物质供养,如香花、水果、珠宝等属事供养。能深解佛理,依教奉行,与诸佛菩萨同一鼻口出气,便是理供养。这里所说的「一心」供养,即指理供养,要我们身口意三业清净,口念观音圣号,心念观音慈悲,身礼观音妙相,时时依教而行,以观音心为己心,念念不忘利生度众,护持佛法,那才是真正的供养观世音菩萨。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此文明示观世音菩萨能施众生以无畏,故又名「施无畏者」。

  佛陀于普劝供养后,随即又告诉无尽意说:「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摩诃是梵语,译为「大」,这已在前面经文中解释过,此不重复。「萨」即菩萨。此句在示意众生观音菩萨并不是一位普通菩萨,而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菩萨。「怖畏」就是恐怖畏惧,极端害怕的意思。「急难」就是紧急而难以应付的灾难。设若我们处于极端恐怖,陷于万分急难之时,观音菩萨就能助长我们的勇气,镇静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远离一切怖畏灾难,让智慧之光永远照射着我们,快乐安祥永远陪伴着我们。

  通常说有三种布施:一、「财施」:财有内财、外财、内外财之分。以衣物金钱等济助贫困,名「外财施」。以自身生命,如头、目、手、足等布施于人,名「内财施」。将妻子儿女施于他人,名「内外财施」。二、「法施」:弘扬教法,示众生修行之道,使得佛法受用,名为「法施」。三、「无畏施」:谓能去除他人怖畏,为其精神支柱,名「无畏施」。在这三种布施当中,财施属于物质。法施,无畏施二者均属精神上之布施。若论三种布施的功德,何种为最?那当推法施无疑。因财施仅解救众生色身之苦,而法施却能除去众生心病,令开智慧花朵,使众生长养法身慧命,进而了生脱死,成就菩提道果,所以说法施是至高无上的布施。经文中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说得澈底一点,也脱离不了法施。诸位想想:世间最可怖畏的莫过生死,众生的急难,也莫甚于生死。想真正除去众生怖畏急难,就非要使众生了脱生死不可,所以菩萨以「无畏」施于众生,这「无畏施」岂不是「法施」吗?

  楞严经十四无畏中,观音菩萨向世尊说:「世尊!我复于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又于四不思议中说:「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害,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这是说明观音菩萨,因修耳根圆通,发起妙用,所以能以无畏施于众生。同时说明,十方国土的众生都称他作「施无畏者」,并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才如此称赞他的。

  现在我们不谈楞严经的十四无畏,普门品中也有十四无畏,那就是前头经文所说的救八难、解三毒、应二求、及持名,合共十四,这便是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施了。简单地说无畏施的主旨是「使令众生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均有所安,没有恐怖。」这才是无畏施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高僧传里记载着观音菩萨施与众生无畏,令脱苦厄的事:

  魏朝的时候,有一位出家人,叫做朗的,经过险路,被贼兵捉去!关在帐幕里,朗与同伴商议逃跑,但贼兵防守严密且四面皆石壁,又不知浅深,如何逃出?众人惶恐不已,偶见一棵大树依崖畔而长,即用绳系树而下,时夜大暗,崖底纯荆棘,无下足处,捉绳悬住,暗中相告说:「上下不得,怎么办呢?只有专心一致的默念观音菩萨名号,求菩萨解救我们。」于是,以头叩石而念,不久,光照崖下至地,见一大虎在前,众人惧入虎口!朗告诉大家说:「我们得脱离灾难了,这只老虎决不食人,是菩萨指示路径,我们可以随着老虎走出去。」奇怪的是老虎在前,众人在后,人走得稍慢,老虎就停下来等人,一直走到拂晓时分,才踏上平坦大道,然老虎却不知去向。这只老虎难道不是观音化身,而来施与无畏的吗?

  关于观音灵感应化的事迹相当多,这只不过例举一条而已,诸位不要忘了,时时称念菩萨的名号,遇难时要念,平常时更要念!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世尊普劝大众一心供养观音菩萨,无尽意深知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广大功德,心生敬仰,因此禀告世尊说:「我今应当遵奉您的指示,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随「即解」下挂在「颈」项上的「众宝璎珞」,这些众宝璎珞非常珍贵,若论「价值」约在「百千两金」左右,无尽意菩萨至诚地将这些贵重的宝物呈献给观音菩萨说:「仁者!愿您受此法施珍宝璎珞」。仁者,是菩萨间的互相称呼,意谓,「有仁德的人」。无尽意菩萨诚心诚意地要将众宝供养给观世音菩萨,但观音菩萨却「不肯受之」,无尽意再次奉上说:「为了怜愍我等,还是请您接受吧」!照字面来看,这段经文不过写实,浅显易懂,没有可说之处。其实,佛经义理奥妙难解,我们决不能用凡俗的眼光,浅薄的智慧去解释它,否则,纵使让你读完三藏十二部经典,也丝毫得不到佛法的受用。「诵经难,解经义更难。」诸位!切莫以凡夫之知去小视这段经文。

  「璎珞」,是印度人的一种装饰品。挂在头上颈上的叫璎,配带在身上的叫珞,璎珞的好坏,视人的地位、经济而有所差别,随顺印度风俗,所以佛菩萨也用此来庄严外表。

  但经文中有一句特别引人注意的「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由此可见,文中所指的璎珞并不是指有形的珠宝而言,无尽意也是位德行高超的菩萨,他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已经积聚了无边的功德法宝,庄严自己所证得的清净法身,无尽意解下颈项璎珞宝珠,即表示菩萨虽证法身,但不安住法身,从法身中示现化身,来度化十方众生,如今无尽意菩萨以其无尽功德法宝,至诚恳切地供养观世音菩萨,所以名为「法施」。

  我们可以将「法施」作另一种解释,佛教讲布施,一向注重「不着相施」。这就是所谓「三轮体空」的布施,当真正供养布施的时候,不着能施之人,所施之物及受施之人,虽行布供养施事,但丝毫不居布施功德,认为「布施」是自己份内事,欢欢喜喜,诚心诚意地布施,施后不望报,不记于心,如此「三轮体空」的布施,虽财施亦转为法施。

  又菩萨布施,不为自己求利益,而为众生求福德,无尽意菩萨将此供养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使十方法界众生同样获此功德利益,故名「法施」。

  还有,珍宝璎珞在佛经中常比喻为功德智慧;本业璎珞经中说:「光为百万阿僧祇功德;璎珞为光,严饰佛身」。

  今无尽意以表智之璎珞供养观音菩萨,而观音菩萨是「慈悲」的表征,悲智为每一菩萨所共具有,以璎珞之智合观音之悲,表观音悲智圆融,上求下化,运用自如,所以名为「法施」。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时」,指无尽意菩萨解下璎珞供养观音菩萨的时候。为什么观音菩萨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的供养布施呢?因一、众生均有如来智慧德性,皆具真如妙宝,于理上说,并没有「受」「与」之别,「取」「舍」之相,所以观音菩萨不肯受之。二、菩萨受他供养,悉为怜愍众生令种福田,若违斯义而取着利养便不应该接受。观音菩萨初不接受,即是此意。

  无尽意至诚地供养观音菩萨,但观音菩萨为显示上面所说的种种因由,所以婉言拒收。无尽意见观音菩萨不肯接受他的供养,又再诚恳至切的禀白观音菩萨说:「请怜愍我们智浅福薄,少做功德的众生,接受这璎珞的供养吧!」这段文是无尽意菩萨的重请供养。文中的「我等」是指无尽意本身及与会的四众弟子。菩萨供养,非为自己利益,而是为众生广植善根福德,代贫穷困苦的众生布施求福的。说明白一点,无尽意菩萨是因「愍众而施」,观音菩萨亦是「愍众而受」。

  无尽意菩萨为一、示至诚故,望藉佛陀之命,使观音菩萨接受。二、明其布施是为众而施,既因众施,菩萨亦为众而受,不损正义,所以重请。

  珍珠宝物,世上无人不爱,为金银财宝费尽心机不择手段者,比比皆是。佛说:「黄金如毒蛇」,时时告诫弟子们要「淡泊以明志」,对金银要「取诸有道,用诸善行」切莫贪得无义之财,而又悭吝不舍,做一辈子的守财奴,纵使有钱,又有何用!

  由上文可知道,菩萨所做一切均以众生为主,丝毫不为自己打算,此等慈心悲愿,多么伟大,我们应生至诚感恩心恭敬供养,进而身心效法,做个堂堂正正的佛弟子。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在那个时候,佛陀对观世音菩萨说:你应该怜愍悲念无尽意菩萨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和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此璎珞。

  「四众」及天龙等八部众生在前面经文里已解释过了这儿不再重说。

  观音菩萨不肯接受无尽意菩萨的璎珞供养,是因为一、欲使布施的人生殷重心,二、有二佛在,依礼则当谦逊,三、表示少欲知足,四、未奉佛陀之命,不得辄取。

  佛陀此时对观音菩萨说:「你应当愍念四众及八部众生,接受无尽意的璎珞供养。」于是,观音菩萨上顺佛旨,下愍群伦,接受了无尽意菩萨的供养,随即将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为什么要分作二分呢?因为菩萨一举一动均以众生为主,他将璎珞分作二分转奉二佛,目的在展转增长我们众生的福德,让我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享有更多的法味。这也正显示观音菩萨能修供养的妙德。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也就是现在佛。

  释迦,是古印度种族名,义译为「能仁」,谓佛具大慈、大悲之心,能与众生乐拔众生苦。牟尼是寂默义,示佛不但有利他的大悲心,并且有甚深无边智慧,能破除自身一切烦恼,不被妄想无明所困,是谓寂默义。以仁慈心做化他工作,明显佛陀的入世度生。寂静默照,是显佛陀的出世空寂。单从释迦牟尼四字的解释,我们可以知见到佛陀的伟大胸襟,不凡的深慈悲愿,以及如何做弘利生的工作。

  多宝佛塔,多宝佛是过去佛,依法华经第十一品见宝塔品云:「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严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又云:「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此宝塔中有如来全身,乃往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祗世,国名宝净,彼中有佛号曰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由此因缘,佛说法华经时,多宝佛塔必涌现其前,为作赞言,以作证明。

  凡塔,皆为佛所安住处,而此佛所安住之处有众宝庄严,故名宝塔。又释此塔为多宝如来所安住,故名宝塔。

  依理释:多宝佛塔示佛之法身,即礼体;释迦牟尼佛示佛之报身,即事相;观音菩萨示佛三身中的应身,即用。以应身之观音菩萨将璎珞转奉给法身的理佛,报身的事佛,以示三身一体。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叫一声本品的发起人无尽意菩萨说:观音菩萨有如上所说的自由自在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游于娑婆世界。

  「如是自在神力」这句经文是统指上面所说过的观音菩萨以慈心拯救众生苦难,示现三十二化身普度有情的种种用及菩萨「能施无为」、「能感供养」、「能修供养」的妙德。所谓自在,有四自在、六自在、十自在等说法,但归纳起来,不外心身二大自在,何谓身自在呢?唯识中说:「施为无拥,名为自在」,是身自在义。法华经序品上说:「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是心自在义。浅显地说身不被境困,进退无碍,名身自在。心离诸缘,远离系缚,名心自在。「自在解脱神通妙力」是谓「自在神力」。

  观音菩萨以此神通妙力游于娑婆世界,「游」在此文中有画龙点睛之处。大抵世间众生发慈心,行布施,多少均有所执,唯出世菩萨舍尽一切报酬,只求奉献,不计酬劳,只有欢喜,没有牵强,高高兴兴地为众生谋福利,所以说「游」此娑婆世界。

  如今,普门品长行已讲完,接下来讲的是偈颂,大体上,偈颂都是属于长行的重说。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