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原是《妙法莲华经》里的一品,由于观音信仰传入中国日益盛行,所以它从汉文译本内抽出来,成为便于受持读诵的单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长行,所以在汉文译本如晋竺法护的《正法华经》、姚秦鸠摩罗什的《妙法莲华经》等中,此品全都是长行。...[详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

  《灵应记》云:「华敦三妻,十九年不生盲,祷大士啜泣哀吁。梦大士抱一男一女来,曰怜汝虔诚以付汝,次年生子,越岁生女,后不复娠矣。」

  逊清福建泉州知府萧玉堂,湖南湘乡人也。年逾四十,未有子息,祷观音大士有孕。堂与夫人同梦长须著青袍者,顶观音跨虎而跃卧榻上,惊起,遂诞一男;即今虚云老和尚是也。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此结能满二求也。力者,梵语么【抨-平+罗】(Bala),谓菩萨功德巍巍,力大无畏,悲愿度生,靡感不应,故求男求女,皆满所愿也。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此示菩萨功德力用广大,随缘赴感,应病与药,凡所祈求,福备众生,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菩萨名号。

  《福报录》云:「杭州徐文敬公,身居台鼎,福慧交修。喜与人讲三教圣贤事迹。集刊《敬信录》等书,孳孳引人为善。太夫人日诵观世音圣号千声。喜谈因果,家人环听,娓娓不倦。翻刻《玉历钞传》,愿人改过为善。每遇凶年,必捐资周济亲族,无德色。公子本,官至东阁大学士;杞,官甘肃巡抚。孙以烜官侍郎,景熹,官盬法道。诸曾孙辈,科第蝉联。」

  《高僧传》云:「晋中山有帛法桥,少乐转读,而稍乏声,每以不畅为慨!于是绝粒忏悔七日七夕,稽首观音,以祈现报同学苦谏,誓而不改。至第七日,觉喉内豁然,即索水洗漱云:『吾有应矣!』于是诵三契经,声彻三里许。远近惊嗟!人畜悉来观听。尔后诵经五十万言,昼夜讽咏,哀婉通神。至年九十,声犹不变。以晋穆帝永和中,卒于河北,即石虎末世也。」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此较量功德也。初从无尽意下,以持众多菩萨之名,及尽形四事供养,为较量之本。亿有四种:1、十万为亿。2、百万为亿。3、千万为亿。4、万万为亿。《智论》十万为亿。《瑜伽》、《显扬》百万为亿,《华严》千万为亿。恒河沙(Ganganadi-valuka),喻数之多也。《智论》云:「问曰:如阎浮提(Jarnbudvipa)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以常言恒河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是四河中,恒河最大。四远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为喻,不取余河。」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南麓,东南流入孟加拉湾(Bengal),全长一六八○哩。河口水道分歧,形成一大三角洲。言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者,举福田之多也。

  尽形寿者,举时节之长也。四事供养,咸皆具足者,举种子之多也。汝意云何下,巧问当机,令彼自答受持供养之功德殊胜也。阿那律陀(Aniruddha)往昔以一稗米饭,供养辟支佛陀(Pratyekabuddha),尚获九十劫如意之报,况值恒沙菩萨,尽形以四事供养乎?佛言下,正较量功德相等也。意谓设或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圣号,乃至沙时礼拜供养,与前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尽寿四事供养之人,听得功德无异无别。或曰:何以持一名能胜多名?一时恭敬而胜尽寿?些须供养而胜四事?六十二亿法王子,以权实智教化众生,虽各各不同,皆不离法界海慧。持名只是音声,声音即是一真法界。未达一真,妄存一多之计,既达一真,则一亦法界,多亦法界,一不为少,多不为多,良由闻性圆明,不由声而起知见也。观音既得圆通本根,是故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能现无量身,无量身能一身摄。由一多互融,自他平等,所以能令持一名号,与彼众多无异,而所得福亦无有异也。

  《玄赞》引论谓:彼福德平等有二义:一者信力,二者毕竟知。信力有二:一求我身如观音,毕竟信故,谓求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论》云:「佛者皆是等觉地菩萨。」)身与观音,信心无异。所求圣数多少虽殊,功德无别,因心等故。二者于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毕竟得故,谓如彼观音身,久已成佛,故智慧功德,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亦毕竟得此诸佛功德,信佛菩萨功德不异故。第二毕竟知者,决定知法界故,此由观音已得毕竟如法界故与佛无异。能证法界平等无二,故成福等。法界即法性,入初地菩萨能证一切佛菩萨等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谓真如法身:况十地满?是故受持观世音名,与六十二亿恒河沙佛功德无别。《楞严经》云:「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劫者,具云劫簸(Kalpa),译曰大时,以通常年月不能计算者。《大论》云:「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无尽意下,结成一时称名,所得福利不可穷尽也。无量者,不可以譬类得知也。无边者,广大无涯也。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此当机请问菩萨,游娑婆世界之由也。此凡三问:初云何游此属身业,次为众生说属口业,三方便之力属意业。

  娑婆(Saha),唐译索诃,堪忍之义。《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法华玄赞》云:「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方便者,梵语伛和(Upaya),应物施权,观机设教,以巧妙之言辞,随类之身形,度脱一切众生也。《法华文句》云:「方者方法也,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大集》云:「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疏》云:「此是圣人三业,无谋而遍应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轮不思议化也,亦名三不护。三不护者,明观音住不思议圆普法门,实不作意计较筹量,次第经营,方施此应。既无分别,亦无前后,任运成就。譬如明镜,随时即现,一时等应,故言三业不护。三无失者,众生根机不同,浅深有异,观音虽不作逗机,逗机无失,契当前人冥会事理,故言不失。三轮不思议化者,若示为佛身,亦示佛心佛口,乃至示执金刚身,亦示金刚心口。虽普现色身屈曲利物,于法身智慧无所损灭。《净名》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动而动,此乃不会议化故也。」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此应现佛身而为说法也。国土者,梵语富罗(Para),为一切有情所居之处;有四种之殊:

  一、凡圣同居土,为人、天、声闻。缘觉等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极乐(Sukhavati)世界,其中众生具三毒见思,无三恶名,果报严净,名同居净土。如此娑婆,三恶四趣,荆棘丘陵,是名同居秽土。

  二、方便有余土,为断见思惑,证偏空理,脱离三界生死之人所居之国土也。以善权法,断见思惑,故曰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余。

  三、实报无障碍土,为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之菩萨所居之国土也。行真实之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碍,故曰实报无障碍土。

  四、常寂光土,为诸佛如来所居之国土也:常者法身,本在常住之体;寂者解脱,一切诸相永寂;光者般若,照诸相之智慧也。今所指者,即凡圣同居之娑婆秽土也。

  菩萨修因,志在成佛,故观音现极果之身,随其所应,而为说法也。《楞严》云:「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此应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也。辟支佛,具云辟支迦佛陀,又作钵罗翳迦佛陀(Pratyekcabuddha)旧译缘觉,新译独觉。《楞严》三十二应将此分为独觉缘觉二种。谓出无佛时,厌喧乐静,独处深山,修加行满,无师友教,因观飞花落叶之外缘,顿觉无常而断惑证理者,谓之独觉。此有麟角喻与部行二种:独身而无伴侣,如麟一角,为麟角喻,有伴侣而同一独悟,为部行。出有佛世,秉佛十二因缘之教,观缘悟道者,名为缘觉。

  十二因缘者,亦名十二缘起(Dvadasaigapratityasamutpada),即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

  1、无明(Avidya),迷内外之愚痴也,谓于本性无所了明,非梦然无明,乃违理强觉之谓也。是为无始之烦恼。

  2、行(Samskara),依过去无明之惑,而作之善恶等行业也。上二是为过去之因。

  3、识(Vijnana),谓依过去惑业而受现世胞胎之六识身也。

  4、名色(Namarupa),谓在胎中身心渐发育也。名即受想行识四,色即色蕴也。

  5、六入(Sadayatana),谓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

  6、触(Sparsa),触即六触,谓二三岁时,六根能照了事物,而尚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

  7、受(Vedana),谓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能受苦乐欣戚之位。上五为现在果。

  8、爱(Trsna),谓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之爱欲,而尚未知追求之位。

  9、取(Upadana),谓成人以后,爱欲愈盛,驱驰诸境,取求所欲之位。

  10、有(Bhana),谓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当来之果也:上三为现在因。

  11、生(Jati),谓依现在惑业之因,于未来受生之位。

  12、老死(Jaramarana),谓由有生故,渐至衰变终殁。老死之果。上二为未来果。

  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则六道轮回,世世相续,如环无的,生死死生,终无穷尽。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是故证灭谛理,永出三界,常乐真净,处于涅槃,号缘觉乘。《楞严经》云:「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