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金刚经宗通

(二十二)断以相比知真佛疑

  此疑从第十七疑中如来不应以色身诸相见而来。前文云即非具足色身,又云是名具足色身;既云即非诸相具足,又云是名诸相具足。彼中意者:法身毕竟非相好,相好亦非不佛,由无相故现相,不离法身。所以疑云:既无相故,方能现相,则但见于相,便知无相也。法身既不离于色相,则知法身为福相成就,似可比类而知。为遣此疑,故经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唐译云:佛告善现:「于汝意云何?可以诸相具足观如来不?」善现答言:「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善现!若以诸相具足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应是如来。是故不应以诸相具足观于如来,如是应以诸相非相观于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曰:「诸以色观我,以音声寻我;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傅大士颂曰:「涅槃含四德,唯我契真常;齐名八自在,独我最灵长。非色非声相,心识岂能量?看时不可见,悟理即形彰。」

  ﹝通曰﹞上言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之谓也。如来说凡夫即非凡夫,已无众生相可得,虽无众生,岂无如来乎!然诸相即如来所现,所谓无相而相也。诸相即不离法身,所谓相而无相也。既可以无相显相,亦可以相显无相,比类而观,似可以相知佛,不知诸相无性,非真实法体,故不可有比观。而真实法性,不但离于声色,亦且远于知见,将何从而观之。故知所谓我者,即涅槃四德之我,本非所识,识且不能,安见其有?此并其度众生之我而无之也。秦译偈四句,但离声色之我耳!唐译后四句,乃离知见之法身也。合而观之,其义始足。又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与前所答相左,不如唐译省之为是。

  刊定记曰:于意云何二句,谓可以相比观无相法身如来否?须菩提言三句,谓法身既流出相身,即由此相知佛证得无相法身,佛言三句,难圣凡不分也。谓轮王亦有此相,应是如来,则色身相不可比知如来矣!且轮王与佛,色相虽同,相之所依,二各有异。佛相即法身所现,王相依业因而生,凡圣云泥,复何准的。

  弥勒菩萨偈曰:「非是色身相,可比知如来。诸佛唯法身,转轮王非佛;非相好果报,依福德成就,而得真法身,方便异相故。」

  须菩提白佛言四句,悟佛不可以相见也。意云:缘闻依真现假,假不离真;及乎约假求真,真不由假。彼依福德而成就者,是果报身,非真法身。由此言之,福德力但能成是相,而福德力不能得大菩提,佛固不可以相见也。尔时世尊五句,即见闻所不能及也。真如法身,非是识境,离一切相及言说故,但是真智之境,乃能证知,所以色见声求者,不知佛也。

  华严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又云: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见佛。即此谓也。

  弥勒菩萨偈曰:「唯见色闻声,是人不知佛;以真如法身,非是识境故。」

  功德施菩萨论曰:以色见我等,其义云何?谓有见光明相好,言见于佛;及有听受经等文字,言我随逐而得如来。彼于相好身,及言说身,攀缘修习。为除此见,故曰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色及文字性非真实,于中取著,是邪道故。行于此道,何能见佛,云何见耶?

  经云:如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者,所谓空性,无自性,无生性等,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见于此,名为见佛。攀缘法性将非取著,以净智心,了知法性,法性岂是所了知耶?是故经言:「法性非所见,彼亦不能知。」如有经言:一切法性,犹如虚空等,与众物为所依止,而其体性,非是有物,亦非无物,能于中寂然无知,名为了知。故名为知者,但随世俗言说故。功德施解后四句极详,最宜玩味。

  昔马祖在衡岳山常习坐禅,南岳让禅师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甚么?」祖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祖曰:「磨作甚么?」师曰:「磨作镜。」祖曰:「磨砖岂得成镜?」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祖曰:「如何即是?」师曰:「如牛驾车,若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祖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祖闻示诲,如饮醍醐,礼拜问曰:「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师曰:「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又问道:「非色相,云何能见?」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祖曰:「有成坏否?」师曰:「若以成坏聚散而成道者,非见道也。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祖蒙开悟,心意超然。

  云门垂语云:「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作么生是诸人光明?」自代云:「厨库三门。」又云:「好事不如无。」雪窦云:「自照列孤明,为君通一线;华谢树无影,看时谁不见。见不见,倒骑牛兮入佛殿。」合二则观之,无相三昧,虽以心地法眼能见,然见而不见,如倒骑牛,乃可观于如来也。

  已上(二十二)断以相比知真佛疑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