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金刚经宗通

(二十)断所说无记非因疑

  此疑从上修善法而来。如云修一切善法则得菩提者,是善法摄,非无记摄也。若前所云持说四句偈等,但以名句文三者无记性摄,无记性法中无因果故,岂有能得菩提之理耶?为遣此碍故经云: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傅大士颂曰:「施宝如沙数,唯成有漏因;不如无我观,了妄乃名真。欲证无生忍,要假离贪嗔;人法知无我,逍遥出六尘。」

  ﹝通曰﹞较量宝施何啻再三,而此又举之,以破无记非因之疑。谓修一切善法,不著于相,是为菩提因。固矣,然佛所说法,皆自无漏善性中流出,离言说相,而持说者,实能示菩提之因,此可见般若之妙。不但一切善法,以离相故而证菩提,虽文字无记性法,亦以无相故而证菩提也。此岂宝施如沙成有漏因者可及哉!故佛举三千大千世界,一世界中有一须弥山王,高广无量,而七宝聚积,与之齐等,有人持此布施,福德可谓多矣!若人以此无相无住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以之受持,自利也;以之演说,利他也。此于经中于诠真理,因之悟解起行,能趣菩提,由非离此,能得菩提,故知藉斯菩提方契,故此宣说法宝量等虚空,不可思议,于前无数宝施福德,不啻千百万亿倍,算数譬喻皆不能及。

  弥勒菩萨偈曰:「虽言无记法,而说示彼因;是故一法宝,胜无量珍宝。数力无似胜,无似因亦然;一切世间法,不可得为喻。」

  谓是算势类因四种差别,无有其喻能比况者。一者数胜,乃至算数所不能及;二者势胜,如强弱力不相并;三者类胜,如贵贱人不相似;四者因胜,言彼不可与此为因。持说之功德若是,可不益勤精进勇猛心哉!

  昔香至王施无价宝珠于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祖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逾也。非尊者道力,执能受之?」第三王子曰:「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以辨世珠;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祖叹其辨慧,乃复问曰:「于诸物中,何物无相?」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大?」曰:「于诸物中,法性最大。」祖知是法嗣,以如来正法眼付之。后六祖亦曰:「乘船永世求珠,不知身是七宝。」是二祖师,深明法宝,非世宝可及。

  已上(二十)断所说无记非因疑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