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人会做人,凡事可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成功靠的就是人际关系的成功,比如,升官要靠贵人欣赏、提携,要靠同僚的支持,还得靠下属的努力工作;做生意要靠广交朋友,广开财源。人心宽广,多包容别人,这样才能在交往中厚结人缘。而拥有好人缘往往能使自己的生活、工作轻松很多。

  古代圣人说:“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己。”所谓宽以待人就是要对他人放宽要求,不强求于人,对他人的缺点、错误要尽量以宽容的胸怀来对待;而严于责己,就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让自己在为人、做事中尽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不能忽视自己的缺点,纵容自己的错误。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知错改错,才能令自己不断成长,打造出成功的人生

  在人际交往中,若希望别人善待自己,首先要善待别人,与人为善,尽可能地给他人提供方便,给予帮助,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东晋时有一个叫沉麟士的人,他为人处世的方法成为后世众多名人告诫自己要宽以待人的典范。沉麟士人称“织帘先生”,从小就聪明过人,在他7岁时听叔叔跟客人谈论道家学说,等客人走了以后,他能把叔叔和客人的谈话一字不漏地说出来。年纪稍大一点,他就已经是个熟读经史的博学之人了。因为家里很穷,他只能靠织帘为生,但他依然手不释卷,边织边读,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叫“织帘先生”。

  令沉麟士名垂千古的并不是他的好学苦读,而是他为人处世的故事。沉麟士为人一向豁达开朗,对人总是亲切友善。有一次,他的邻居丢了鞋,看到沉麟士穿着一双同样的鞋,就说沉麟士穿的鞋是他的。沉麟士笑着说:“哦,这是你的鞋吗?”说着就把鞋脱下来给了他。过了几天,邻居找到了自己丢的那双鞋,便把沉麟士脱下来的那双还给他。沉麟士见了又笑着说:“哦,这不是你丢的那双啊!”笑眯眯地把鞋接了过来。从始至终,沉麟士丝毫没有生气的样子,而是一直宽容地对待邻居的错误和道歉。

  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就不能做到这样宽容。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刘凝之的人,也是一个有名的隐士。有一次,他的邻居丢了鞋,同样把他穿的鞋子认为是自己丢的那双。刘凝之没有说什么,把鞋脱下来给了邻居。过了几天,邻居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鞋,便拿着刘凝之的鞋来还给他。与沉麟士不同的是,刘凝之怎么也不肯要那双鞋了。虽然刘凝之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名士,但在宽以待人的修养上与沉麟士相比却要差了一些。有一次,宋朝大诗人苏轼在与朋友谈论做人的道理时,还把这个故事拿了出来,并评论说:“做人应该和沉麟士一样,而不应该像刘凝之那样。”

  宽以待人在为人处世中极为重要,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君子成人之美”,给人以宽松的条件,原谅别人的过失,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就相当于给了自己宽松和谐的环境。

  秦穆公在位时,不听蹇叔的劝告,命令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3位将军率领大军,不远千里东袭郑国,结果没有得手。秦军全军覆灭,3位将帅也被俘虏。

  3位将帅费尽周折才回到了秦国,本以为自己要去向秦穆公请罪,没想到秦穆公却站在郊外迎接他们。看到他们平安归来,秦穆公流着眼泪说:“是因为我没有听从蹇叔的劝告,才让你们蒙受了羞辱,希望你们能够原谅我。”

  两年后,秦穆公又令孟明视等人去讨伐晋国,谁知道这次又吃了败仗。大家以为秦穆公这次会处罚孟明视,然而秦穆公什么也没有做,反而检讨起自己的错误来。秦穆公的检讨对孟明视一干将领来说,无疑是一种原谅和宽恕。而这种大气之举,也让这一干将领感激不已。几年以后,秦穆公再派他带人去讨伐晋国。这一次,秦军渡过黄河后,烧掉乘船,背水一战,直打得晋军落荒而逃。

  可以说,秦军之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和秦穆公宽容的做法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国之君,秦穆公不仅光明磊落,不存私心,知错能改,而且还能如此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属下。发现错误,首先引咎自责,勇于承担责任。他这样的做法,赢得了将士和百姓的感激,国家才得以兴旺发达。

  对别人宽松和谐,可以让自己取得成功。要想真正达成自己的目标,还要有严于律己的精神。特别是对领导阶层来说,只有严于律己才能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决心改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