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会禅师的悟境

第四篇 六度与十力

  有无双泯

  六度自兹圆满,道品于是无亏,是知我法体空,有无双泯。

  这是从上文接下来讲的。由于定、慧、行的功德体用,无所不及,所以六度万行的一切圣道品目,无不因此圆满无缺;到了这种地步,我空、法空,亦皆空,超绝无有二边,故称「双泯」。

  所谓六度,便是六波罗蜜: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智慧。修这六种法门,可以对治六种障碍,获得无上菩提大道,六障碍便是:1.悭法、2.恶业、3.恚心、4.懈怠、5.乱心、6.愚痴。也就是以布施等六法,超越六种障道因缘法,所以称之为六度。《成唯识论》卷九,自初地菩萨至十地菩萨,立十波罗蜜,称为十胜行,除了前面六种名称全同之外,增加了方便善巧、愿、力、智。

  至于「道品」,就是修行圣道的方便法门;最扼要的是修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对治贪瞋无明(不正见)等三毒,而得无漏通的解脱果;其次则依四圣谛的苦集

  灭道,修道、断集、灭苦。所谓修圣道,便是持修三十七道品,证无漏道的阿罗汉果;缘觉(触觉)根性的人则修十二因缘,而证圣果;大乘菩萨,是修六度四摄而成佛果;这些都是道品。

  三十七道品,亦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又名三十七觉支,共分作七类:(一)四念处:新译为四念住。乃是在五停心观的修止(奢摩他)之后,修观慧(毗婆舍那)而入解脱道的三贤位(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四念处是: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二)四正勤:又名四正断、四意断、四正胜。是四念处后所修道品:1.对已生之恶令断除,2.对未生之恶令不生,3.对已生之善令增长,4.对未生之善令生起。(三)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于四正勤之后所修道品,是四种禅定,为六神通之中的身如意通:1.欲神足,依欲之力,引发之定。2.勤神足,依勤之力,引发之定。3.心神足,依一心专注之力,引发之定。4.观神足,依观之力,引发之定。这四如意足,都是在加行位中,所修禅定。(四)五根:由修四如意足的禅定之后,由信等而发起定根及慧根,包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五力:是由于修行五根而得增长的力用,可除五障:1.信力对破邪信,2.精进力对破懈怠,3.念力破诸邪念,4.定力能破诸乱想,5.慧力能破三界诸惑。(六)七菩提分:于修行以上五种科目之后,当修七觉支,是以智慧观察诸法,觉了其实无我,共有七项:1.释法觉支,拣择法之真伪,当取真而舍伪。2.精进觉支,拣择真正的正法之后,当精进专心修持不懈。3.喜觉支,喜住于真的正法。4.轻安觉支,又名除觉支,断除粗重,身心获得轻利安适。5.舍觉支,又名行舍,乃是舍外境而心得平安。6.安觉支,心住一境不散乱。7.念觉支,修行道法之时,定慧均等。于心沉之时,修择法、精进、喜三支,于心浮动之时,修轻安、舍、定之三支;前三支属修慧,后三支属修定,第七念觉支乃属定慧均修。(七)八支圣道:又名八正道、八圣道分、八贤圣道、八道品、八直道等,在原始佛法中,极其重要,往往都以四圣谛与八正道同举,因为它是戒定慧三学的延伸,也可以说三十七道品是八正道的细目,共有八项:1.正见:是正确地见到四谛之理而明之,这是八正道的首要条件,也可以说是八正道的主体。2.正思惟:正确地思惟四谛之理。3.正语:是以无漏戒体,以真智修口业,不做一切非理之语。4.正业:以无漏成体,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5.正命:是以清净身口意之三业,离五种邪命而活的行业,顺于正当的活命方式。6.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强修涅槃之道。7.正念:是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8.正定:是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修此八法,即可离非而尽邪,到达涅槃。

  根据《大毗婆沙论》及《俱舍论》的说法,小乘所修道品及其修道过程的长短有:1.声闻乘圣者,修四谛三十七道品,经过最短三生,最长六十大劫,悟生空无我之理,而入无余涅槃。2.缘觉乘圣者,修十二因缘法,经过最快四生,最慢一百大劫,悟生空无我之理而入无余涅槃。3.大乘菩萨,修六波罗蜜,利益众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俱舍论》卷十八也指出,菩萨于初阿僧祇劫供养七万五千佛,第二阿僧祇劫供养七万六千佛,第三阿僧祇劫供养七万七千佛。最后百劫修植相好业因,每修百福而成一相,共计三十二大人相,当修三千二百福,就如同释迦世尊这样,成为八相成道的人间佛陀。

  禅宗则不管以上这么多的道品修法过程,但是顿悟般若无知,即定即慧,无行即行,便已圆修六度万行,一切道品,而且有无双泯。真俗两亡,所以是最上乘法。

  道常无念

  心本无作。

  这个「心」字,是无念、无相、无住的心,也就是《金刚经》无住生心的心,禅宗称为涅槃妙心,印顺法师称它为真常心,它不是梵天的创造全宇宙的主宰,它是无为、无漏、无作的清净心体,也是一切法的所依。它是空性的本身,一切有为法及无为法,一切有漏法及无漏法,无一不是依空性而生。在凡夫,依此心而有生灭的烦恼生死;在圣者,依此而有不生不灭的菩提涅槃。此处的「心」是无作法,也就是圣者的心体。

  「无作」的意思,有三种含义:1.不假因缘造作,即是无为。2.远离生灭的法性,是涅槃的异名。3.一切善恶之法,法尔如是,体是无作故。

  「无作」也和无表意思相同,例如受戒时的戒体,即是无表色法、无作戒体。戒体由心感受、由色熏习,心是无作,熏是色法。戒体有两种:1.有作: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是可以见闻的业体;2.无作: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此业体的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之动作(有作戒体),一旦生起之后,则不假身口意的造成,而恒常相续,故称为无作。

  有作戒体于身口动作息时亦随之消灭,无作戒体则于一生之中,相续不断而发起防非止恶的功能。因为它是无表色法,七众别解脱戒,都是终生受持,命终舍此色身,戒体随之亦舍。声闻的七众戒,是无作戒体无表色法;大乘菩萨戒,则是无作戒体无漏心法,因此,菩萨戒是一受永受,尽未来际,有受法无舍法。

  天台宗主张,佛的法、报、应三身,均是无作法尔。禅宗以心为宗,此心即是理体的佛身,也是即事即理的佛,所以应该是无漏无作的。

  道常无念,无念、无思、无求、无得。

  「道」字在中国,含义极其丰富,儒、道二家,都是以道字为天地的自然理则。例如《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焉。」庄子说:「道者,为之公。」又说:「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类似无念)老子则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常无名之朴」、「大道无名」、「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咎莫大于欲得」(类似无得)这些的儒、道思想,虽不等于佛教思想,但在中国佛教成长过程中,曾融会了不少中国儒、道二家的思想。例如〈显宗记〉

  所用的「道」、「无念」、「无思」、「无得」等词,在老庄原著中都可以发现类似的用词,只是佛教的禅师们,虽用这些名词,词义却不相同。

  「道」字在佛教圣典中,是梵语菩提的义译,意为觉悟、通达,有三种意思:1.有漏道:善业通人,使至人天善道,恶业通人,使至三涂恶趣,故善恶二业,名为道,例如十善业道、十恶业道。2.无漏道:是指修行圣道的道品,例如修行七觉支、八正道等法,能通行者,使至涅槃;又以行体虚融无碍,使人通向圣道,例如道谛、道品、声闻道、菩萨道、佛道等。3.涅槃之体即是道,不受后有,除一切障,无碍自在,所以名为道。

  这里所说「道常无念」的道字,是指无碍自在的佛道。「无念」一词,本为正念的异名,也就是离诸妄念杂想,便是无念,在《坛经》中,对于无念的说明最清楚了,例如敦煌本第十七节〈无念为宗亦不立〉;又说:「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又说:「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又引《维摩经》而说:「外能善分别诸法,内于第一义而不动。」如果世人离染,于境上不起念,那就可以连无念为宗也不用建立了。因此「道常无念」,是指最高的佛道,离却一切染着妄想,得道之人,虽能对外善于分别诸法,内心却永依第一义谛的不动真如。既能无念,便已悟入圣道圣心;既是圣心无念,也就无思而不起善恶的执着;既然能无思于善恶二相,也就无三宝可求,亦无悟境的般若、涅槃、解脱可得了。

  「无念」出于《坛经》,「无思」也出于《坛经》,「无求」原出于《维摩经》的〈不思议品〉,维摩长者告舍利弗,当不着佛法僧求,不着四圣谛求,结语是「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在《坛经》中也有神秀及惠顺(又名慧明)求法的故事;惠能未做求法、求祖、求衣的设想,却又获得了法、衣和祖师位。以此可证知,有心求得,反而不得,无心求得,倒真有得,其间奥妙,真的不可思议。因为第一义谛的佛道,就是要在无念、无思、无求、无得中悟见,那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境界。

  古来禅宗祖师们,集众开示之前,维那要呼:「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谛听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当维那呼过这四句偈,和尚才讲开示。照理说,维那呼喝过后,已经说明法王(佛)之法是第一义谛,是不立文字的不可思议之教,根本就不需要再用语言讲什么法了。

  整句偈子的意思是:你们这些来参加这场说法、听法法会的佛门龙象,要善观第一义。第一义是不可思、不可议的无相法,说者无说无示,乃是实说实示,闻法者虽然无闻无见,才是真闻真见,说的是无相实相,闻的是第一义法。

  法王是诸佛,一切诸佛于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称为法王。

  佛法的梵文是达摩dharma,意思是保持自性不变及轨范物质体生解作用,教法则是指佛所说的言教,以及结集佛陀言教而成的圣典;另外又指一切烦恼、一切万物、意识所缘之境,名为法处;因明的有法,是对命题宗之宾部而言;又系指的理法,物之自相、理体、道理等。

  法,又可分为三大类:1.世俗谛的有为有漏法;2.胜义谛的有为无漏法;3.第一义谛的无为无漏无相实相法。通过所说的二谛法,是俗谛及真谛;《成唯识论》谓之世俗谛及胜义谛。第一义谛的名称,本来也是对世俗谛而设,所以也名真谛或胜义谛;它的异名其实就是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的纯粹无为无漏法。此处〈显宗记〉所说的「道」,依其是「常无念」的性质而言,即是指的第一义谛法。

  心通八解

  不彼不此,不去不来。体悟三明,心通八解。

  「彼此」与「去来」,是《般若经》、《涅槃经》、《中观论》等的思想,源头则是《阿含经》的缘起法。

  《杂阿含经》卷十二的二九五、二九七经,都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或以「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来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与还灭。《中阿含经》卷四十八的一八一〈多界经〉亦云:「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这是佛法的根本,若离缘起观而谈佛法,那一定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外道思想,所以在《中阿含经》卷七的三十一〈象迹喻经〉说:「世尊亦如是说:若见缘起,便见法。」《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也说:「若见缘起即见法,观法即观佛。」因为佛陀主张「依法不依人」,所以见到正见的法,即等于见到佛了。

  佛陀成道,是因为悟得缘起法,唯有缘起法能将众生度脱生死苦海,所以在《杂阿含经》卷十三的三三五经说道:「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此有、此起,都是指的缘于无明有或无明起,接下来即有十二因缘的生死流转,故称此有无明故彼生死有;此无此灭,都是指的缘于无明的消失,十二因缘的生死现象也跟着寂灭,故称之为此无故彼无。由观因缘法而得空慧,是大小乘所共同遵守的,所以在《中观论》的〈观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佛)说即是空。」

  站在禅宗顿悟法门的立场,只要心中不起彼此相对的执着心,便是悟境现前,便与般若的空性相契,便是面见诸佛的自性,所以要超越于缘起缘灭的观想过程。故云:「不彼不此。」截断思虑,当下即是。《中观论》的〈观如来品〉,也有颂:「非阴(同蕴)非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是说不执着如来的在五阴(蕴)或离五阴,才能得见中道。

  至于「不去不来」,可以从《金刚经》中见到其根源:「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其次在《中观论》的开头归敬偈颂,即标示八不的思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亲见中道实相者,必能依此八不的标准:计度执著者,一是不能与此八不中道相契,所以此八不中道,又称之为八迷或八计;「不」门虽然无量,以此八不,即可该摄一切。

  〈显宗记〉的「不去不来」,相当于《中观论》的「不来亦不出」。

  八不中道,通常都依《中观论》的偈颂,其实尚有其他经论可据:(一)《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云:「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二)《涅槃经》卷二十七云:「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共有十不)。」(三)龙树的《大智度论》卷七十四有十二不:「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非有非无。」

  〈显宗记〉的「不去不来」虽将来去颠倒,与诸经论的来去顺序有别,其实内容都是相同的,我们很难测度神会大师是依据哪一部圣典,但其观点是无庸置疑的。

  至于「体悟三明」,是已证悟到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唯有小乘的罗汉及大乘的佛能得三明,佛的三明,亦名三达,通常则称三明;唯证无漏道大解脱大自在人,始证三明,此属于无漏智慧的功用,故称为「体悟」。

  至于「心通八解」,此「心」即是般若的空性所照,无染不动,恒寂而常照。此心在凡夫,乃是虚妄分别的烦恼,在圣者,乃是清净明澈的智慧。若为凡夫心,即受世间染,也扰恼世间;若为清净心,不受世间染,能饶益世间。若为禅宗的顿悟者,不见世间染法,不受世间染法,也不必逃避世间染法的环境,而随缘修无量行度无量众生,心中则未计或染或净,也未计度了多少众生。

  「八解」是八解脱的简称,新译为八解脱,旧译为八背舍。依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一的叙述:「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十一切处为成就。」也就是说,要成就远离三界的出世间禅,必须俱修八解脱、八胜处、十一切处的三类法门,而以八解脱为初门,其次以八胜处为中间行,后修十一切处(又名十禅支、十遍处定),便完成超越三界的出世间禅了。以此可知,八解脱虽名为解脱,只是修持解脱道出世禅的三法之初门。

  依据《俱舍论》卷二十八及卷二十九所说,先修九次第定;当从寻、伺、喜、乐、心一境性而入色界初静虑(初禅);次第而至修三种等持,即是:1.空、2.无相、3.无愿的三三昧;经配合四圣谛十六行相而修四等持,即是:1.住现法乐,2.得胜知见,3.得分别慧,4.诸漏永尽。从如上修定的因行,产生诸定的果德,才是:1.四无量心,2.八解脱,3.八胜处,4.十遍处(十一切处)。

  四无量心的「慈无量心」对治瞋心,「悲无量心」对治害心,「喜无量心」对治嫉心,「舍无量心」对治欲界的贪瞋。此四无量心仅为对治欲界有情众生的贪瞋等障,色界即无此等障,故不属次第静虑的项目,而只讲如下的三法。

  (一)八解脱:1.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又名有色观诸色解脱。即是为离内在色想,而观外在诸色的青瘀等不净,乃能去贪心。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既已对内在色想的贪着,更得坚牢地观外在色想的青瘀等不净,使之贪恋心不起。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又名净解脱。为了试炼善根之成满,背舍初二解脱之不净观心,修观外在的色境净相,而使烦恼不生。4.空无边处解脱:灭有对之色想,修成空无边的行相。5.识无边处解脱:背舍空无边之行相,修成识无边之行相。6.无所有处解脱:背舍识无边之行相,修成无所有之行相。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背舍无所有心,已无明胜之想而住于非无想之心相。8.灭受想解脱:厌背受想,灭一切心心所法,入灭尽定。此八解脱中的第一及第二解脱,依于色界的初禅及二禅,对治欲界显色的贪;第三解脱则依第四禅,修净观,以无贪为性;自第四至第七解脱,以四无色定为性。第八解脱依有顶地,以灭有所缘心为性。

  (二)八胜处:于所缘境,胜过烦恼;依所缘境上制伏烦恼,令之不起。也就是能发胜知见所修的禅定。此八个项目,是依八解脱的第一解脱及第二解脱,分作四项,将第三解脱分作四项,共计为八胜处:1.内有色想观外色少,2.内有色想观外色多,3.内无色想观外色少,4.内无色想观外色多,5.内无色想观外色青,6.内无色想观外色黄,7.内无色想观外色赤,8.内无色想观外色白。

  (三)十一切处:又名十遍处,六天及四种显色,各各遍满一切处,共计十种观法,故名十一切处;又名十遍处之意,是说,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1.地大遍一切处,2.水大遍一切处,3.火大遍一切处,4.风大遍一切处,5.青色遍一切处,6.黄色遍一切处,7.赤色遍一切处,8.白色遍一切处,9.空大遍一切处,10.识大遍一切处。此中的前八项,是以与八解脱中第三净解脱相同的无贪为体,是由第四禅缘欲界可见的假四大及四尘之本色;后二项则顺次以空无边处及识无边处的净定为自性,各各缘其自地的受想行识四蕴为境。

  神会禅师好简略,只说「心通八解」,就将九次第定的行果过程,一笔带过。我于重写本讲录时,正好是在为纽约东初禅寺常住众讲授《俱舍论》,所以对于九次第定的修行及果德,依该论做了如上的简介。

  功成十力

  功成十力,富有七珍。

  这都是讲佛的境界,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是佛果圆满位所具的功德。本文只标出十力及七珍,十力是佛的果德。七珍则语意不明,不知所指为何。

  此据印顺法师《成佛之道》的大乘不共法章所说:「顿入与渐入,随机有差别。」他也依据龙树菩萨之说,将成佛的快慢,根基的利钝,悟入的顿渐,略分三类,做了简介:1.福薄根钝心不坚者,发心修行无量阿僧祇劫,或能成佛或不至佛果。2.少福德利根人,发心渐行六度或历三大阿僧祇劫得成佛果。3.大福德利根而心坚者,又分作三等:(1)初发心即入菩萨的顶位,以及发心后经小住而入菩萨的顶位者(不再退堕恶道、下贱家、二乘地);(2)初发心即成佛转*轮的初地菩萨位者;(3)初发心即与般若相应,成熟众生,庄严佛土的地上菩萨位者。

  其中前二类属于渐教,后一类属于顿修顿悟的顿教。历史上八相成道的释迦世尊,是属于第二类,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以最后的丈六紫金身成佛。第三类是理想中的大福德利根而道心坚固的菩萨再来人,在人间是不多见的。

  偏偏有许多人或好高骛远,或好占便宜,自认为是利根上上根人,宜修顿悟法门,直入而顿超十地,立即成就圆满佛果,其实这跟佛法基础的缘起缘灭法与前因后果法不相应的。

  所以中国正统的禅宗大师们,虽立顿悟法门接人,也说转迷成悟,即同佛位;乃至要说,若能无念,当下便已具足佛的功德,三身、四智、三明、十力一时成就。

  但是,这是说明佛法平等的原则,未必就是将凡夫与佛的福德资粮及慧业修为看成完成一样。否则禅门的历代祖师,为什么不说他们就是佛呢?他们只是为了祛除人们的执着、障碍而说无佛无众生。所以千万不要误解,否则便成为邪见的拨无因果的外道了。

  佛的果德,通常是说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或说有一百四十与其他二乘三乘圣者不共的功德。

  至于「十力」,是指佛能以十力德,降伏一切魔外:1.处非处智力:能知一切物之道理非道理智力。2.业异熟智力:知三世一切业报,知一切众生的三世因果业报智力。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知诸禅定解脱三昧;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智力。4.根胜劣智力:知诸众生根胜根劣,谓于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智力。5.种种胜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的种种知解程度智力。6.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的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的智力。7.遍趣行智力:例如修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之果;修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果等,各知行因所致之成果。8.宿住随念智力:又名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9.死生智力:又名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知无漏涅槃之智力。10.漏尽智力:又名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余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参考《大智度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卷二十九)。

  「七珍」不知所指为何,可能是见道以后圣者所具的七圣财,那是:信、戒、闻、惭、愧、舍、慧;又叫做七法财。也可能是《菩萨地持经》卷三所言佛的七种无上:身无上、道无上、正无上、智无上、神力无上、断无上、住无上。或者是非常单纯的,仅指世间的七宝珍财,以法为富贵的比喻。

  〈显宗记〉的「功成十力,富有七珍」,是说大悟彻底的人,即与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也指的明心见性的本来面目,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体验,但并不等于已经圆成了佛果的一切功德,否则神会大师本人,应该自称是佛,也应该要求他的弟子们尊重他为世尊了。事实上禅宗的祖师们,从来不曾有过自称是佛的例子。

第五篇 常寂与常用

  不二法门

  入不二门,获一乘理。

  第一句「入不二门」是《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的思想:「一乘」是《法华经.方便品》宣示的思想。

  佛为适应众生的根性,说有无量法门,通称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尘劳的烦恼,若就实相而言,法法平等,无差别、无彼此、无高下,所以是不二法门。若依众生根性,给予方便摄化,大略可分小乘及大乘。小乘之中,又有声闻根性及独觉根性的两类,通称为二乘人,加上大乘根性的菩萨,合称为大小三乘;若依实相而言,众生本无二性,唯有佛性,所以三乘皆是方便说,唯一佛乘才是真实说。〈显宗记〉主张,人人皆可成佛,顿悟者所见,即是不二法,也是一乘之理。

  依《维摩经》的〈入不二法门品〉所载,因维摩诘居士问诸菩萨:「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于是引出一共三十三位菩萨各自宣说所见的不二法门是什么。

  那就是:生与灭不二,我与我所不二,受与不受不二,垢与净不二,是动与是念不二,一相与无相不二,菩萨心与声闻心不二,善与不善不二,罪与福不二,有漏与无漏不二,有为与无为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尽与不尽不二,我与无我不二,明与无明不二,色与色空不二,四种异与空种异不二,眼与色不二及至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皆不二,布施与回向一切智不二,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不二,佛、法、众为不二,身与身灭不二,身口意善为不二,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不二,从我起二为不二,有所得相为不二,暗与明不二,乐涅槃与不乐世间不二,正道与邪道不二,实与不实不二,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为不二,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其中第三十二位是文殊菩萨,最后的第三十三位是维摩诘居士本人默然无言,文殊为他做结论:「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这也可说是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宗旨所依的一部经典。禅宗主张参禅顿悟的方法与态度是「离心意识」,也能在〈入不二法门品〉中得到依据。《坛经》所引《维摩经》的「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以及「即时豁然,还得本心」的「直心」与「本心」,都是指的「离心意识」的不二法门。

  〈显宗记〉认为六祖以「无念为宗」的「宗」字,便是《维摩经》的「真心」或「本心」,若要还得此直心或本心。因为《坛经》说:「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又:「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在。」这些「无二相」又有「见闻觉知」而「不染万境」,便是《维摩经》的一贯思想──不二法门。由此看来,神会大师与六祖惠能大师之间,真是一脉相承的。

  《坛经》的三十六对方法,也是从《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得到的影响,共分为三类:(一)外境无情,有五对:天与地、日与月、明与暗、阴与阳、水与火。(二)法相语言,有十二对:有与无、有色与无色、有相与无相、有漏与无漏、色与空、动与静、清与浊、凡与圣、僧与俗、老与少、大与小、高与下(其实是有十三对)。(三)自性起用,有十九对:邪与正、痴与慧、愚与智、乱与定、慈与毒、戒与非、直与曲、实与虚、崄与平、烦恼与菩提、慈与害、喜与瞋、舍与悭、进与退、生与灭、常与无常、法身与色身、化身与报身、体与用、性与相。

  《坛经》进一步指出:「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离两边」即是离两边而亦不执中间的中道思想,也即是不二的实相真如法门。所以在《坛经》是主张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例如又说:「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之二法)。」见性即是见不二的佛法。

  「一乘」的名词,在《阿含经》中早已有了。至于「一乘理」是《法华经》思想,在〈方便品〉中,最有名的偈颂即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意思是说,十方诸佛,唯有一佛乘是佛的本怀,除非为了方便引进根浅的众生,才分别宣说大小三乘法。《法华经.方便品》中的另三个偈颂也重复地说:「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普告诸大众,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

  若依小乘圣典,只有极少数的利智上根人如释迦牟尼等过去七佛,得成佛道,其余众生苦修圣道,也能获解脱,证声闻独觉二乘圣果;也能证无余涅槃,永处寂灭,但不会成佛。

  到了大乘唯识学派,主张众生有五性之说:1.定性声闻,2.定性独觉,3.定性菩萨,4.不定性,5.无性。其中只有定性菩萨,必定成佛;不定性的二乘三乘或可成佛,或不可成佛;定性声闻独觉,永远只得二乘小果;无性一阐提众生,永不能证三乘圣果,仅可得到人天福报。这使得许多众生变成自暴自弃,无意发起无上菩提心了。因此,《涅槃经》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法华经》主张一切众生皆入唯一佛乘。中国禅宗,接受《法华经》、《涅槃经》的思想,所以主张见性,即是见的一乘之理。

  在《坛经》中,有六祖与弟子法达的一大段对话,讨论的便是《法华经》的一佛乘思想。惠能大师认为,《法华经》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但「从一处入,即佛知见,见自本性,即得出生。」又说:开佛知见,是一乘法,开众生知见,便落三乘以及三乘之下的迷人去了。所以告诫法达:「汝听一佛乘,莫求二佛乘。」

  不二法门也好,一乘法也好,这是鼓励我们,人人都应发无上菩提心,人人都应相信:自己的自性即是佛性。「此念悟」便是菩提,「此念迷」便是烦恼,应当时时对境观心,不染万境,便是一直心,便是清净心,便见烦恼的自性是空,那就是悟见佛性了。

  不过,若在未悟之时,切切不可以凡滥圣,以迷作悟,以染为悟,否则,不仅与一直心的本意背道而驰,造业受报,因果不爽,那便糟了。

  曾有一位离婚的女居士,跟我打了两期禅七,就以为已入不二法门,已破男女二相的执着。有一次我要找人开车出门,她便自告奋勇,愿当司机,我说还需要找另外一人,必须两男一女,至少两女一男才行。她说:「你已经是解脱的禅师,还执着男女相吗?」

  我说:「我只是带着大家共修禅法,没有说我是已得解脱的禅师;我是一个出家人,应当遵守僧仪,只由一位女众开车,会被他人讥嫌的。」

  她说:「不管它!那是别人的执着,你别把我当女的看,我们不执着就好了!」

  不久之后这位女居士结婚了,带着她的新婚丈夫来见我,我说:「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你现在又结婚了,你就是女人嘛!」

  所以,还没有达到入不二法门的程度,就不能说自己已经是没有执着了,否则会产生邪知邪见。具有正知正见的人,一定是用凡夫世间的标准和看法来要求自己,不能因为自己已经大彻大悟得大解脱,就不管人间的伦理或僧人行仪而破坏人间的差别现象,这是违悖常情常理的,这样会有负面的影响。

  前几天有一个人来问我说:「济公活佛讲:『酒肉穿肠过,不妨菩提路』,济公活佛能够吃肉喝酒,为什么法师你不能?」济公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我们绝不能照那样做,不然就违背常情常理了。因此,这里的不二法门是内心的自内证经验,不是外在行为的表现。生活行为的表现,善还是善,恶还是恶,好坏及内外,还是要清楚分明,否则不仅未获一乘之理,连三乘善法都不保,乃及人天福报尽失;造作恶业,还以为心不执着,那就会下堕三恶道中去了。妙中之妙,即妙法身;

  这两句是由「一乘理」接下来的,一乘之理,即是诸佛的法身理体,是遍处恒常与万法同在的本源自性身。

  诸佛的自性身,即是法身,是众生与佛同体,而视之无见,听之无闻,嗅之无香,食之无味,触之无物,乃为见闻觉知所不到,却又实实在在,不离一切法,不即一切法,所以称为「妙中之妙」。

  「妙」在梵文mañju,是不可思议,超绝对待,无可比拟的奥妙。所以将真空即妙有,做同格义的表现;将佛果位称为妙觉,报身佛的佛国净土称为妙土,佛的不思议境界称为妙境,第一最胜不可思议之法称为妙法,诸佛的觉悟称妙悟;东方的阿?佛,又名妙色身如来。

  由此可知,凡是佛的境界,均用妙字来表达,妙中之妙,离言不可说,离意不可思,所以是指佛的法性身,微妙不可思议。天中之天,乃金刚慧。

  佛法中的天,是六道之一的天道,是诸天神主,有天帝、天子、天的扈从者即所谓天龙八部。天的梵文是提婆deva,不是天空的意思,而是指福德天及禅定天的天人,分作三界二十八个天人的层次,不是以距离地面的高度上下而分,而是依据福报大小及禅定力的深浅而别。所谓三界二十八天,是指福报享受的欲界天,共有六个层次;禅定天分为色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四天。

  「天中天」是佛的尊称,因为佛是天上及人间的导师,受诸天尊敬,所以被称为天中之天。这一尊称在经典中提到的,至少可举出三种:1.《法华经》的〈序品〉有颂句云:「最后天中天,号曰燃灯佛。」2.《方广大庄严经》卷三,叙述释迦乔达摩王子(后来成佛为释迦牟尼)即将诞生之前,圣后摩耶夫人仗胎中菩萨威神力故,以偈颂向其王夫禀告,其父净饭王心生欢喜,亦以颂曰:「念言圣后所怀妊,必定应是天中天。」又说:「唯有最胜天中天,堪受人天妙供养。」3.《修行本起经》卷上〈菩萨降品〉有云:「梵志相师,一切大众,皆言太子实神实妙,威德感化,天神归命,咸称太子,号天中天。」除此之外,还有数处经典,提到佛是天中天的尊称。

  〈显宗记〉叙述法身的佛是「妙中之妙」,又称为应身的佛是「天中之天」,把理佛与事佛,都提出来,表示禅宗并非否定历史上修证而成的应身佛,不过特别重视人人本具的理佛,勉励大众,发起一直心,自见本心,自证自性是佛。

  「金刚慧」的依据是《维摩经》的〈入不二法门品〉所载,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金刚慧是为达实相之理所用的破相之智,所以慧远的《维摩经疏》有云:「破相之智,名金刚慧。」

  金刚指的是能够杜绝一切烦恼贼,能够摧破一切烦恼魔,挥别世间一切邪知邪见。一般图像中的文殊菩萨,手上拿的是代表着无上智慧力的金刚宝剑,文殊菩萨的智慧就是代表着佛的智慧,也就是金刚慧。

  在《俱舍论》卷二十四有云:「即此所说阿罗汉向,中断有顶惑,第九无间道,亦说名为金刚喻定,一切随眠皆能破故。」所以最最坚固锐利的禅定,名为金刚喻定,最最坚固锐利的智慧,名为金刚慧。

  〈显宗记〉的禅宗立场,主张定慧不二,其实是从慧悟而得定体,只要获得金刚慧,就不必再说金刚喻定了。至于如何顿超顿悟,就在于以心转境而不被境转,明察万法而不染万境。到了顿悟成佛的时候,金刚慧现前,一切烦恼断尽,般若的智慧就叫金刚慧,如果能够进一步参考《金刚经》,了解金刚般若的意思,对于「金刚慧」的意思就更清楚了。

  湛然常寂

  湛然常寂,应用无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

  「湛然」的意思是水很深,很清明莹澈的样子,可以用秋天的明潭来比喻,风平波不起,是那么地明而静;不但能从水面看到水底,从四面八方看,也都是一看就透彻;而且水中不论有没有鱼虾,自水面到水底,都是静止不动、明彻见底的,这就叫做「湛然常寂」。

  如果不是湛然便不可能常寂,如果不是常寂也不可能湛然。这也就是止观双运、定慧同时的最高悟境,也是后来宋朝宏智正觉禅师提倡默照禅的依据。

  湛然常寂,便是照而常默,正由于常默常照,所以能够「应用无方」,不拘一格,不落陈套,适时、适所、适机,灵活运用,自在无碍,这便是大智慧人。世间所谓大智若愚者,平常不多言,如遇必须说话,则言必中肯,要言不繁而字字珠玑,原则是相同的。

  去年秋天我在美国东部郊外的一个湖畔,拍了一张照片,由于水平如镜,湖边如画一般的景色,在这张照片中,几乎无法辨认何者是真景,何者是水面的倒影。这不仅是因为水有反映的功能,还必须水面是平静无波的,如果水面有风吹拂的话,湖边沿岸的景色就会是模糊的。

  「常空」即是「常寂」,「常用」即是「湛然」。唯有心中无私欲、无我执,始能真的明静湛然;唯有心中明静湛然,始能明察万物而化育万物。但这是只有大觉的佛陀,才能够到达这种地步,〈显宗记〉所叙述赞叹的,都是在于诱导众生向佛学佛,自信本来与佛无异,只因为被妄境所染,为烦恼所迷,只要回头,便是彼岸在望。但这并不是说,禅悟的人,便是八相成道的事佛,不过是见到了自性即是空性的理佛。

  所以真正能有湛然常寂的智慧,才能发挥巨细靡遗、应用无方的力量。大觉佛陀,能够回应一切众生的需求,能够使得众生获得恰到好处的回应,这便是佛的智慧,应用无方。佛一方面智慧如海,高深莫测,另一方面心境广大,无边无涯;慈悲的贡献,是无量的,济世的功能,也是无限的,因此任何众生闻到佛法,就能或多或少得到帮助,因缘成熟的就得到多,因缘未成熟时,也能让他种下得度的因缘。

  所谓「用而常空」,是指虽然度了无数众生,却没有觉得是在度众生,也没有期待众生一定要做什么,虽然佛也鼓励众生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那是鼓励,不会强制;对佛而言,众生修行得力不得力,那是众生自己的事。佛虽鼓励众生要布施、持戒、修福修慧,众生是不是有什么回馈,佛不会放在心上。因此佛有无量的功德,度无尽的众生,但心中没有牵挂,没有期盼和等待。

  所谓「空而常用」是说虽然没有执着,可是经常有度众生的功用。常空是空去我执及法执的无明烦恼,常用是用一切种智,知一切诸佛之道法,知一切众生之因种。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无,便成妙有。

  这两句是反复说明〈显宗记〉第三、四两句「真空为体,妙有为用」。

  一般人以为的真空,是物质现象呈现的真空状态,那是空间、空隙、空洞,不是佛法所说的真空。本文已在前面介绍过佛教所讲空的层次,也介绍过了《般若经》、《大智度论》对于空义的陈述。

  此处是告诉我们:「真空」的意思是「用而不有」,「妙有」的意思是「空而不无」。一般人的常识都以为,空了便没有作用,凡所有便不是空。但是佛法所说的真空,乃是虽有作用,却不以为有所作、有所得、有所成,既然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必会由于因缘而灭,离因离缘便是无为无作。真空不妨妙有,是一真法界的事理无碍;妙有不妨真空,是事理无碍法界的法住法位。即空即有是妙有,非有非空是真空。

  法无定相

  妙有即摩诃般若,真空即清净涅槃。

  「摩诃般若」Mahapr?jn?译成汉语为大慧,是涅槃三德之一,是照了诸法实相的智慧。所谓涅槃三德,出于《涅槃经》:1.法身德:是佛的本体,是以常住不灭的法性为身。2.般若德:即是摩诃般若,是如实觉了一切法相的无漏慧。3.解脱德:佛已远离一切系缚,故已得大自在。此三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三点。

  此处以般若慧之运用,为空而不无的妙有,因为般若慧,即是实证诸法空性实相的空慧,所以本身即是真空,确有照了诸法实相的功德,所以是妙有。至于「清净涅槃」,是形容涅槃远离一切烦恼垢染的系缚,所以是绝对清净的,因为涅槃的梵文Nirv?ṇa,有灭度、寂灭、圆寂、不生等义,不仅是无漏无为的,也是无表无作的,所以是真空的代名。

  般若是涅槃之因,涅槃是般若之果。

  由于般若的空慧,能照了诸法实相即是无相,就能破烦恼网、出生死海、登涅槃岸,所以般若是涅槃之因。相对地说,涅槃是由般若的功用而得的结果。

  「涅槃」的名称,在小乘的有部论师,又叫做「择灭」,常住于不动的善性,即是寂灭。故在有名的〈雪山偈〉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是以「生灭灭已」的永住寂灭,称为涅槃。但到了大乘佛法,则以不生不灭称为涅槃,而将法身、解脱、般若视为同格异名,三德一体,不一不异,那就不是有部所认知的涅槃了;小乘是「生灭灭已」的寂灭,大乘是「不生不灭」的寂灭。

  小乘是以常、乐、我、净,为四颠倒见,所以基础佛法的实践修持,便是四念住观:1.观行无常,2.观受是苦,3.观法无我,4.观身不净。以观无常、苦、无我、不净的四法,对治常、乐、我、净的四颠倒,而趣向解脱道的涅槃果。

  大乘佛法,强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重视六度及四摄,所以到了《涅槃经》中,涅槃不仅与法身、解脱及般若,同格异名,三德一体;而且更进一步,主张涅槃具有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的四德,此涅槃具有四德,是因为涅槃为无漏、无为、无作、无表。般若有普照实相之用,解脱有断除烦恼之功,法身有遍处诸法之性;涅槃乃是般若、解脱、法身之体。所以是妙有而真空,真空即妙有。

  所谓涅槃具有四德:1.常德:涅槃之体,恒常不变而无生灭,又能随缘摄化,用常不绝故。2.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所以是乐;又能运用自在,无不适心,所以是乐。3.我德:涅槃之体用,有两种解释:(1)就体是实,名为我;(2)就用自在,名为我。4.净德:涅槃之体用,已解脱一切烦恼垢染,故为净;又能随化处缘而不受污染,故为净。

  〈显宗记〉的思想,当然是大乘的顿教法门,以无念之心为宗,若明无念之心,即明涅槃妙心,三德圆证,四德具足。不生不灭,是真寂灭。大乘佛法的重心所在是:以智慧明灯,照破烦恼愚暗;以慈悲宝舟,普度一切众生。所以大乘涅槃是:不恋生死,不为生死所困;不厌生死,不忍众生受苦;不见生死,不受生死众苦。不恋生死是解脱德,不厌生死是法身德,不见生死是般若德。般若无见,能见涅槃;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涅槃般若,名异体同。

  前面已说过「般若无知」,乃是无所不知而圆得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此处说「般若无见」是不见烦恼执着,那就是实证寂灭的涅槃,如同《楞严经》所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般若现起时,烦恼自然消除;并不是因为般若能去除烦恼,原因是烦恼的自性本空,般若即是空慧,所以当般若显现之时,烦恼自然不见。当烦恼不生之后,要灭除的对象没有了,不生不灭,便是涅槃。所以般若能见涅槃,涅槃能生般若。

  由此可知,般若和涅槃名称虽异,实体相同。当得般若时就是得涅槃,当得涅槃时就有般若,一等于二,二等于一。随义立名,故云法无定相。

  这两句是说,般若与涅槃,名虽有二,其体实一,只是为了说明它的道理,所以分别给了两个名目。若再加入法身、解脱,便是涅槃三德;若再加上常乐我净,可立涅槃四德。

  这些名义,都是为了方便说明佛的无上功德而建立的,并没有一定的什么可指可说,所以涅槃的三德四德,均无定相,千万不要被这些名词所标示的义理迷惑了。光在名字义理上打转,是无法亲启般若的空慧,无能亲证解脱的果位,无从亲验法身的遍在,涅槃理体的寂灭相也无以表达了。

  涅槃能生般若,即名真佛法身。

  前面已说「涅槃无生,能生般若」,此处再说「涅槃能生般若」,目的是告诉我们:就是因为般若的空慧,是由于照见诸法空相,是实证诸法实相即无相的涅槃理体,所以般若的空慧,是由涅槃的寂灭相而生。当涅槃的理体生起般若的功用时,便见一切诸法的自性,无一不是诸佛的法性身,称为「真佛法身」。般若能建涅槃,故号如来知见。

  涅槃三德的彼此之间,既是互为体用,而随义立名,所以般若是由涅槃而生,般若也能建立涅槃,如来所见的法身理体,也在般若与涅槃的互生互建的同时,显现出来。

  「如来知见」出于《法华经》的〈方便品〉:「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什么是诸佛世尊出现于世的一大事因缘呢?就是:1.欲令众生开佛知见,2.欲示众生佛之知见,3.欲令众生悟佛知见,4.欲令众生入佛知见。诸佛出现世间,没有别的任务,仅是为了救济度脱一切众生,开示佛的知见,使得众生都能悟入佛的知见,这也就是《法华经》的最高精神所在。

  什么又是佛的知见或「如来知见」呢?〈显宗记〉说:由于般若之用能建立涅槃之体;或者由于般若的空慧,能实证不动的涅槃理体,便是佛的知见。《坛经》记述惠能大师开示弟子智常之时,曾说:「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由此可知,若能悟见众生自性是空,即能悟见众生的本来面目清净无垢,自性即是圆明的觉体,即是名为见性成佛,那就叫做如来知见。

  动寂常妙

  知即知心空寂,见即见性无生。

  这两句还是讲的「如来知见」与涅槃、般若的互为体用。

  「知心空寂」是般若慧的观照之功,「见性无生」也是般若慧的离相见性;「空寂」是涅槃相,「无生」也是涅槃相。所以如来知见,便是知心寂空,见性无生。

  「知心」的「心」是一真法界的清净心,也是《起信论》所说的真如心;「见性」的「性」是一切法的法性,一切众生的自性,一切诸佛的法身。清净的真如心,是无相、无动、无染、无着的真空心;诸法的法性、众生的自性、诸佛的法身,都是空性,所以心性,亦是无灭亦无生的涅槃。知见分明,不一不异,故能动寂常妙,理事皆如如。

  此处的「知见」,即是前面的「如来知见」,也即是「知心空寂」、「见性无生」。由于涅槃是般若、解脱、法身三者的不一亦不异,所以能够灵活地运作,既是常动的,也是常寂的。

  这实在太奥妙了,从有为、有作、有生、有灭的现象看,当下就能体认到一切诸法的自性,本寂本空。现象是事,自性是理,事理之间,都是如此的自然。站在般若的立场,因事物的现象,可以照见五蕴皆是空寂不动的;站在涅槃的立场,可以确定由于寂静的理体,才能显示出智慧的观照之力。其实,一切的诸法,都是基于这样的法则,所以称为如如。

  总之,如果执着,不论执着什么,乃至执着佛的经教,而被所执的对象束缚,都是众生知见;如果一切不执着,魔来斩魔、佛来斩佛,便是如来知见。如果不能提得起放得下,便是众生知见;能够即真空而不否定妙有,空有自在,收放自如,便是理事如如的如来知见。即处处能通达,即理事无碍。

  「处处通达」,是涅槃三德周遍恒河沙界;「理事无碍」,是涅槃之理体与般若之事用,互为表里,相即相融。

  「通达」是无远弗届,无微不至,「无碍」是无物遮止,无事障碍。于涅槃的体是恒静不动的,于般若的用是常照常空的,于解脱的功是无缚无染的,于法身的相是遍在遍不在的,所以既是通达,又是无碍。此处所说的,还是涅槃三德。

第六篇 定慧与如如

  六识不生

  六根不染即定慧之功,六识不生即如如之力。

  以上讲了涅槃三德,现在接下来讲六根六识与定慧的关系,也就是六根六识与涅槃妙心的关系。

  「六根」是包括生理功能的前五根,与意念的心理功能的第六意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合称六根。前五根是物质体的外形以及神经组织体的官能。至于第六意根是什么?有许多说法,小乘有部,以前念之意识,为后念继起之根,名为意根;大乘唯识学派,以第七末那识,为第六意识之根,称为意根。可见大小乘佛法,都不以意根是物质体的神经组织了。

  六根不染,等于六根互用,那是八地以上已登无功用位的菩萨及佛的境界;由于六根离污染而成纯净,所以能现佛身;六根互用,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都能具备其他诸根的功能。依据天台宗所判,至圆教十信位的菩萨,得六根清净位,亦为六根互用位,相等于别教的第八地菩萨。到了此位的菩萨,以眼等六根,庄严清净的福德,那是由于对境不生执着,所以自在无碍。

  如何能六根不染?那是由于「定慧」的功能,明鉴不动的定慧,能使六根不为六境污染。

  「六识」是由六根缘六境(尘)而生起的功用,六境(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六境,是以色法为多,心法为少;六识则都是心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境、六识彼此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六根对六境,合称十二处,再加六识,名为十八界。但此十八界,是由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开展出来,总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三界有为有漏世间法的三科,为了说明其关系,可以制二表如下:

  「六识不生」其实就是因为六根不受染着,所以也不会生起六识的分别执取之相了。但是六识的分别执着,虽已不生,通过六根而做互用的智慧之力,仍会自然而然照常运作,所以说「如如之力」。

  依据大乘唯识思想所说,「识」有八个,都代表着烦恼无明的心用,转八识成四智,才是离烦恼而证菩提的佛果位。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识转为下品妙观察智,是在初地菩萨位,转为纯净无漏的上品妙观察智,是在第八地;第七识转为下品平等性智,也是在初地见道位,到了第八地菩萨位,转为中品,至金刚无间道,也就在成佛之前一刹那,才成为纯无漏的上品平等性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是在进入佛位之后。

  〈显宗记〉此处所说的「六识不生」,包括了前五识及第六识,没有说到第七、第八识,也未说是哪一地的菩萨位,但其实都是指已证涅槃三德的佛位。这也正是顿悟法门的特色,不论大小次第渐修渐证,只谈直下顿悟的一佛乘。所以一切言教,都归无念为宗的最上一乘。

  心境双亡

  心如境谢,境灭心空;心境双亡,体用不异。

  「心」不如如,便是有执着烦恼生起的六识;「心」能如如,便是真空妙有的涅槃三德。「境」不灭,便是六根对六境而生六识的烦恼尘劳;「境」灭,便是六根不被六境所染。

  「心」是般若、「境」是法身,「谢」及「空」是解脱,则涅槃自然;所以六根不被六境染着,六识即不生起,六识不生起作用,六根六境,有等于无,所以说「境灭心空」。十八界如如运作,乃是「心境双亡」的结果,也是涅槃三德的本身。

  未悟之前,心是烦恼,境是尘劳,是相引相吸或相互障碍而不得解脱;开悟之后,心是般若,境是法身,谢及空是解脱,常照常寂,常有常空,法尔如如,便是互为体用的涅槃三德,所以说「体用不异」。

  真如性净,慧鉴无穷。如水分千月,能见闻觉知。见闻觉知而常空寂。

  在〈显宗记〉中有「无念念者,即念真如」的句子,可知真如即是无念之念,「无念」则是《坛经》的宗旨,也是〈显宗记〉的宗旨。换句话说,这个「真如」,便是清净的涅槃妙心。由于心的用是般若净慧,心的体便是清净的自性;而清净无染的自性,便是般若净慧所照见的诸法空性,所以这种般若的空慧,能照一切法,能破一切暗,能解一切结,成一切道品。般若的体性虽只一个,般若的功用虽有无穷无尽,这就是「真如性净,慧鉴无穷,如水分千月」的意思了。

  「水分千月」是譬喻,真如的心体只有一个,那就是空性,空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性遍一切诸法,用也能够遍照一切诸法。就像天空只有一个月亮,却能映于地上千江万水的水面,每一水面都可映现出完整的月亮,彼此独立,互不相碍。

  真如的梵文bhῡtatathat?,在佛教经典中的意思,是遍满于宇宙万有的常住真体,相对于虚妄的法相,而将无染真空的法性名之为真。真空的法性不变,称之为如。真如同质异名极多,例如:法界、法性、实际、不思议界、一心、自性清净心、如来藏、真际、实相等,都是指的真如理体。不过诸宗学派,对于真如的属性,也有不同的看法,唯识宗、地论宗、《起信论》,各有其主张;禅宗的真如观,大致上是和《起信论》的随缘说相契的。

  因此,真如随缘,即起般若慧的作用,即有「见闻觉知」的功能,但此见闻觉知的心理反应,不是依于烦恼的染心,而是起自清净的真心,所以不会由于有了境界现前,也有了见闻觉知的心理反应,便产生虚妄分别的作用;乃是如实的「慧鉴」,自性不动;真如心也是恒常与空性相即,「常空」故亦常「寂」,就是真如随缘而不变,不变而随缘的意思。随缘所以有慧鉴万法的作用,不变所以虽有「见闻觉知」而又「常空」常「寂」。

  无相无生

  空即无相,寂即无生。不被善恶所拘,不被静乱所摄。

  上文既说真如虽有慧鉴无穷的觉照之功,而其自性又是常空常寂的。此处接着说明,常空的「空」,即是诸法的实相,所以也是无相。所谓「无相」,是远离执着心的境界,是了知万法如幻的无漏心,是以无漏心修空观,照见诸法的真如实相,即是无相。

  依据《涅槃经》卷三十所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无量义经》则说:「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金刚经》也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

  以上这三部经,由《坛经》中得知,六祖惠能大师曾于印宗法师座下听《涅槃经》,在五祖弘忍座下听《金刚经》;至于《无量义经》,属于法华三部的开经,也就是佛先说出《无量义经》,中说《法华经》,后说《观普贤行经》;《坛经》有数处引用并讨论《法华经》,但六祖是否也接触过《无量义经》则不得知。但是在《坛经》有数处用到「无相」这个名词,例如「无相忏悔」、「无相三皈戒」、「无相颂」等,六祖惠能所谓「无相」,便是「前念、后念、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念念不被愚痴染,……念念不被疽疾染」,「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便是无相的境界。

  〈显宗记〉说空与寂,便是无相,即是无生,还是围绕着涅槃的理体功德而说。既是无相无生的寂灭理体,当然不会受到善与恶的思量分别心所拘,也不会受到静与乱的虚妄攀缘心所摄了。禅修者若在善与恶的分别心生起之际,不妨反观此心的根源是善恶不二的真如心;若在静与乱的攀缘生起之时,不妨反观此心的根源是静乱不二的真如心。

  不厌生死

  不厌生死,不乐涅槃。无不能无,有不能有。

  世间的众生,对于生死的态度,可以分作三类:1.醉生梦死、贪生怕死:这是一般凡夫,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恋世的愚人。2.讨厌生死、逃避生死:是二乘根性,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出世的智者。3.不恋生死,不厌生死:是大乘的诸佛菩萨,我们可以称这些人为入世化世的圣者。

  一般的修行人及许多的宗教徒,虽然未必是贪生怕死的愚人,但对于现实的世界,却是抱着厌离的态度,或者修福报求生天国享受欲乐;或是修禅定,厌离欲境而欣求定乐,死后往生禅定天;这都不是究竟的解脱,即使证得二乘圣果,住涅槃境,也不是圆满的觉者。

  大乘佛法,主张一切行者,都应当学习「不厌生死,不乐涅槃」的态度。这是《坛经》所说生死即涅槃的不二法门,如果厌离生死而乐入涅槃,那便是把生死与涅槃对立起来,成为第二义谛了,至少只做到离我执而出离五蕴生死,还没有离开法执,没有从生死出入获得自在了。

  所以,站在大涅槃的立场,无相的真空,无生的寂灭,是不能没有的,叫做「无不能无」。若站在般若空慧的立场,虽有遍照、普觉、自觉、觉他、觉满的功德,却不能以为有智有得的,因为般若智慧的妙有,其实就是涅槃寂静的真空,这叫做「有不能有」。行住坐卧,心不动摇。一切时中,获无所得。

  禅宗主张,修行无念为宗的禅法,主要是修的「心地法门」,凡是有心之时,便是禅修之时。所以不主张仅以整天打坐,称为禅修,而是将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四大威仪,照顾周到,便是最好的禅修功夫。

  至于「心不动摇」是心不随境转,也不受境染,却不是不起观照的作用。以心对境之时,青黄赤白、大小方圆,都能清清楚楚,鉴别无遗,却又不起欣慰好恶的情绪反应。

  「一切时中」,佛经中将时间分作两类:(一)时,(二)时分,又各有两类:(一)时的两类:1.迦罗时kala,为实时,即世间所称的时间。2.三昧即时Samaya,为假时,即刹那生灭的分位。(二)时分的两类:1.昼三时,2.夜三时。也有将时分分作昼四时、夜四时的,也有分作昼六时、夜六时的,乃至一日一夜分作三十时、六十时的。

  此处所说的「一切时中」,是总括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分分秒秒、刹那刹那,都是正念分明,清清净净,不动不摇,亦无所得。因为恒以般若的空慧,观察一切诸法实相无相,所以也无所获得,正如《心经》所说「无智亦无得」的境界。三世诸佛,教旨如斯。

  以上所说的,就是介绍三世诸佛设教的共同宗旨。

第七篇 付法与传衣

  无住之心

  即菩萨慈悲,递相传受。自世尊灭后,西天二十八祖,共传无住之心,同说如来知见。至于达摩,届此为初,递代相承,于今不绝。

  这一段文字,是叙述禅宗的传承,是由于历代诸大祖师,发了「菩萨」大「慈悲」心。从释迦世尊灭度之后,历经印度的「二十八」代祖师相传,到了最后一代的菩提达摩,来到东土的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又经六代相传,到了六祖惠能,便传至神会等十大弟子,所以神会大师要说「于今不绝」。

  他们历代相传的禅法是什么呢?禅宗称为涅槃妙心,或名正法眼藏,其实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住之心」,因为六祖便是从无住之心悟入了涅槃妙心。至于何谓「如来知见」?这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所传秘教,要藉得人,如王髻珠,终不妄与。

  禅法是心地法门。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者,必须师师相承,心心印心,不假语言文字,以真知灼见的如来知见为契印,对于师弟之间的默契之处,唯有以心传心,心心相印,所以对未悟者言,乃是「秘密之教」,不以言喻的无漏心法。

  这种心地法门,最重要的是必须是已悟本心、已见自性的人,才能像鱼水相逢、亲子相遇般。髻珠是《法华经》的七种比喻之一,出于〈安乐行品〉:「如转轮圣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意思是说转轮圣王有髻中宝珠,不随便给人,只有对有大功劳的兵将才有资格授予,这是用来譬喻祖祖相传的禅法,也必选择已悟自性是佛的人,才给予印可;因此后人便将禅宗的禅堂,称为选佛场。

  福慧二严

  福德智慧,二种庄严,行解相应,方能建立。

  「福德智慧,二种庄严」,出于《涅槃经》卷二十七所说:「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

  菩萨以此二德庄严法身,称为福慧庄严。佛陀是福智圆满的圣者,福足慧足,称为两足中尊。菩萨从初发无上菩提心,修持六度万行,具足所有的福德,藉以显现法身,称为福德庄严;修习正知正见净尽无明,显现法身,称为智慧庄严,二者合称,便是福慧二严。

  菩萨修行六度,六度均为福德庄严,第六般若度,则为智慧庄严。福利他人,名为福德庄严;自度自利,名为智慧庄严。利他及自利,都以般若的空慧为根本,所以六度也以般若为目标,也以般若为中心。离开般若的智慧庄严,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乃至禅定,都只是人天善法,只能得人天果报,不能称为波罗蜜多的福德智慧的二种庄严。

  所谓「行解相应,方能建立」,是以福德为行,智慧为解。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五门为行,般若一门为解,基础佛法则以三法印为解,四增上学为行。

  所谓三法印是指: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若加一项4.有受皆苦,则为四法印。所谓四增上学,是:1.信增上,2.戒增上,3.定增上,4.慧增上。这是正如正见正行的佛陀教法。

  不论大乘佛法或小乘佛法,都非常重视福慧二严的行解双运,唯有行解相应,才能像〈显宗记〉所说的:「涅槃能生般若」,「般若能建涅槃」。否则,行解若缺其一,便如鸟失一翼,不能飞行,不要说不能真的利益众生,也难保自己不会堕恶道!

  衣法相传

  衣为法信,法是衣宗。唯指衣法相传,更无别法。

  这四句是说,「传衣」是传「法」的信验之物,付法才是传衣的根本宗旨,禅宗仅此衣法代代相传之外,没有其他的禅法了。

  有关付法传衣的问题,是禅宗史上的一大论点。从《付法藏因缘传》的记载,禅宗初祖摩诃迦叶在佛灭后,集合阿难尊者等人,结集如来法藏,摩诃迦叶入灭之时,以最胜法付嘱阿难。所付嘱的是将如来的圣教,世间胜眼,相付守护,畅演斯法,化诸众生。当阿难尊者涅槃前,付法第三代商那和修尊者的时候,阿难也说:「佛以法眼,付大迦叶,迦叶以法嘱累于我,如我今者,涅槃时至,以法宝藏,用付于汝,汝可精勤守护斯法,令诸众生服甘露味。」

  在这些记录之中,只说佛的法藏,是世间的胜眼,又称法眼,是佛的圣教,可以用来向众生演说的,是经教的缘起性空之法,不是说心地法门的涅槃妙心,也没有说要以心印心,秘付密授,更没有见到传衣之说。最早的传衣记载,应该是《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五〈莫畏品〉:「佛言:我今持此法,付授迦叶及阿难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老,以向八十,然如来不久当取灭度,今持法宝付嘱二人,善念诵持,使不断绝,流布世间。」这和《付法藏因缘传》所记载的很类似,付的是教法,未见心法之说。

  「传衣」之说,在宋朝契嵩编修的《传法正宗记》也只说佛在将正法付嘱大迦叶时,给了一件「金缕袈裟,命之转付弥勒」,所以后来并没有衣传给第二祖阿难尊者。直到西天(印度)的第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付法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时,才见到有传衣的记载,他对二十五祖说:「我所传之如来大法眼,今已付汝,汝宜奉之,即去自务传化,或遇疑者,即持我僧伽梨衣,为之信验。」但到婆舍斯多尊者付法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时,并没有将此僧伽梨衣传下来,他的理由是:「我昔传衣,盖先师遇难,付法不显,用为今之信验;汝适嗣我,五天(五印度)皆知,何用衣为?」

  到了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付法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之际,也只是说:「以法付嘱曰:如来大法眼藏展转,而今付于汝,汝善传之,无使断绝。」未见有传衣记载。达摩到了汉地,在嵩山少林寺,付法东土第二祖慧可之时,便又见到传衣及钵的记载了:「昔如来以大法眼,付嘱摩诃迦叶,而展转至我,我今以付于汝,汝宜传之,无使其绝;并授此僧伽梨(大衣)及宝钵,以为法信。」其后历经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均有付法传衣之说,到了四祖传五祖之时,《传法正宗记》已将付大法眼改为:「昔如来传正法眼,转至于我,我今付汝,并前祖信衣钵。」本为付法,改成传法。又改为衣钵传承,似乎衣钵都非常重要了。可是到了六祖之后,他有十大弟子,一改以往一代只传一人的传统,又恢复为付法而不传衣钵了。

  依据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第五章所说,一代一人的付法,本与证悟没有关系,所付嘱的是「正法」、「法藏」、「胜眼」、「法眼」,这合起来,便成为后人传说的「正法眼藏」;也因为大多是祖师们即将入涅槃前的付嘱,后世便传说成为「涅槃妙心」的临终密授之说。所付的法,本来也没有「心法」之意,而是「守护」、「护持」、「传化」如来的教法。这在《付法藏因缘传》及《传法正宗记》等禅宗史之中,可以知道。可见禅宗有不少传说,与历史并不相符。

  一代一人的传法规则,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佛世有十大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弟子皆是大阿罗汉,尚有数百比丘尼阿罗汉弟子,其中有不少是大乘的菩萨根性,例如弥勒及文殊二大菩萨,都是佛世僧中的龙象比丘,大迦叶虽然极被世尊倚重,可是唯独大迦叶受佛付法,成为禅宗初祖的单传方式,也不尽合理。只是由于大迦叶结集如来教法,成为修多罗(契经)等的法藏,因此才有付法藏的说法,并非在世尊灭度之前,只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传给大迦叶一人。

  不过付嘱正法,传承衣钵,的确也是禅宗史上的事实;〈显宗记〉所说的「衣为法信,法是衣宗」也是事实,衣法相传,便是中国禅门正统的传承方法。有关六祖付法传衣的问题,印顺法师在其《中国禅宗史》的第五章中,有相当详细的考证。内传心印,印契本心;外传袈裟,将表宗旨。

  这四句是说,内心传的是心地法门的印可,是契合真如本心;外在传授的袈裟,用以表示付法的宗旨。

  禅宗重视传承,重视「心印」,也是很好的传统,这种做法,能够确保禅宗传人的品德及其知见的纯正,经过正统传承具德大师们的考验,可以知道下一代传持佛法者的心态,以及对正法的认知是否正确。

  所谓明眼人或过来人,一定是能够把握佛法的原则,否则,对正知正见的因缘观起的空慧,以及对种瓜得瓜的因果观起的信念,都弄不清,还自说自话,自己宣称是佛法的传持者,佛教难保不会因此而受损伤。所以「内传心印」的师师相承,还是有其必要性的。

  至于「外传袈裟」,只是为了取信于世人,如果有当然是好,如果没有也没有关系;尤其如果不是一代只传一人,传衣便没有必要。

  袈裟是梵文Kaṣ?ya的音译,意思是不正、坏、浊染,是染成缁色或木兰色的杂色衣,是代表出家沙门所披的三种衣。三衣各有名称:五条衣名为安陀会,七条衣名为郁多罗僧,九条衣乃至二十五条衣称为僧伽梨。

  出家之后,求受比丘具足戒时,必须备全三衣及钵,因为比丘别无其他长物,所以临终之时只留下衣钵,在付嘱佛法传持的遗命,同时也将衣钵交给弟子,也是合理的事。后世特别将这些过程神秘化及神圣化了,乃是宗教层面或信仰层面的事。

  无生之法

  非衣不传于法,非法不受于衣;衣是法信之衣,法是无生之法。

  这四句是说:对祖师们而言,如果没有衣则不表示传了法,如果没有付法也不会传衣;传衣是代表付法的信物,付法是付嘱的无生妙法。

  神会大师为了肯定惠能大师是五祖弘忍大师的正统嫡传,所以极度强调五祖付法传给六祖惠能是历史事实,因为五祖弘忍座下,还有一位弟子神秀,在北方大弘禅法,极有威望,并为朝廷所重。

  神会是六祖亲传的弟子,虽在十大弟子之中,首位是法海上座,不是神会。六祖示寂(西元七一三年)之后的第十九年(西元七三二年),神会在河南的滑台大云寺,论定南宗宗旨的大会上,还宣称:「其袈裟今见在韶州(曹溪)。」根据文献考据,这也确有其事。

  衣传惠能之事,北方神秀一派的传人,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可见五祖真的是单传给了惠能,所以在〈显宗记〉的末段,再三再四、数数反复地,指出付法与传衣两事的不可分割性,就像般若与涅槃,名异体同那样重要。

  其实,般若与涅槃,的确名异体同;至于非得传衣才传法,非得传法才传衣,就不一定有那么必要了。

第八篇 无生与解脱

  真正解脱

  无生即无虚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脱。

  最后这四句话是说,「无生」是不杂「虚妄」的涅槃,也就是真「空寂」灭的「心」,那是由般若的「空」慧照见了遍在的「法身」,见了「法身」,便是得「真解脱」。

  这最后的四句话,是在总结禅法的无念为宗,其内容不出于无生的涅槃,具足般若、解脱、法身的三德互融,是一体而随义立名。「无生即无虚妄」,是涅槃的理体;「空寂之心」,即是涅槃的真常心;「知空」是般若的功用,由于般若的空慧,能见到诸佛的法身遍于虚空,能见法身,即可从两种生死,获得真正的解脱。

后记

  有关神会禅师及其所创荷泽宗的历史资料,一向是以下面的三种为准:1.唐代宗密的《圆觉经大疏钞》,2.宋代道原的《景德传灯录》,3.宋代赞宁等的《宋高僧传》。神会的著作,在过去只有《景德传灯录》所收录的〈显宗记〉,共六百五十九个字。近代敦煌所藏有关神会作品的唐代写本被发现后,经胡适等人校跋而发表出来,称为《神会和尚遗集》。让我们有机会读到更多神会禅师的篇章。

  现代学者之中,研究介绍神会禅师的,中国人之中有胡适及印顺等人,日本人之中有宇井伯寿、关口真大、柳田圣山等人。我不是禅宗史的专家,本书的讲述,也没有以禅宗史的角度来写。

  根据胡适先生的评断,神会的作品多半是由其门人记录或编集的。这篇〈显宗记〉虽被胡先生讥为禅八股,但是确实被认定是神会在七十八岁时亲自撰写的,在当时的荷泽宗内,应该是流传很广的;直到宋朝的《景德传灯录》编成,虽然已距离二百五十年之久,还被很珍惜地编入,可见其重要性,所以我也很用心地把它当做教材,讲了一遍。我在本讲录中,常常对照敦煌本的《坛经》,因为神会所传的禅法,便是依据敦煌本的《坛经》。对照之后发现,神会禅师所传禅法的用语及其思想模式,与敦煌本《坛经》,有很多神似之处。试举例对照如下:

  (一)敦煌本《坛经》有:「见有人教人坐,看心看净,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悟。」又:「坐禅元不着心,亦不着净,亦不言动。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不见自性本净、心起看净,却生净妄。」又:「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去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二)敦煌出土《神会语录》第三残卷有云:「远师问(神会):嵩岳普寂禅师、东岳降魔禅师,此二大德,皆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指此以为教门。(神会)禅师今日何以说,禅不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何名为坐禅?(神会)和尚答曰:若教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者,此是障菩提。今言坐者,念不起为坐;今言禅者,见本性为禅。所以不教人坐身、住心、入定。」因为他又说:「我六代大师,一一皆言:单刀直入,直了见性,不言阶渐。夫学道者,须顿悟渐修。」

  由此可见,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坛经》中虽有十大弟子,首席不是神会,也未见行思及怀让之名;后世宗门盛传的六祖派下三大系,却是: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其中弘扬惠能大师以无念为宗的心地法门,最最贴切的,乃是神会禅师。(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一日凌晨,圣严后记于纽约法鼓山美国分会东初禅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