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随心而动

[弘一法师] 作者:弘一法师/庆裕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行为是由内心决定的,心有所想,必有所行动。不管你多么用心隐藏自己的心迹,你的行为将把你的所想展示给众人。

  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五浊恶世被袁宏道居室一语道尽。但这一切都来源于人们的内心所想,然后才以或污浊或怪异的现象呈献给众人。弘一法师也曾点化在家之人万事要先想而后动,这样才能寻得自己的真心迹。

  禅宗二祖慧可初入佛门时为了表达决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

  一次,他对达摩祖师说:“请你为我安心。”

  达摩祖师当即说:“简单,把你的心给我。”

  慧可无奈地说:“弟子无法找到它。”

  达摩微笑着说:“那就对了,如你能找到它,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啦,你看到了吗?”

  慧可恍然大悟。

  几十年后,慧可终于大悟,成了中国禅宗的第二祖。

  一天,僧璨前去拜谒慧可,问他说:“请师父帮弟子忏悔罪过。”

  二祖慧可眼前突然出现了当年达摩启发自己的情景,于是微笑着对僧璨说:“简单,你把罪过拿来!”

  僧璨说道:“我找不到罪过。”

  慧可便点化他说:“现在我已经为你忏悔了!你看到了吗?”

  僧璨恍然大悟。

  又过了许多年,一个小和尚向僧璨求教,当时的僧璨已经是禅宗的三祖了,小和尚问三祖:“如何才能解除束缚?”

  僧璨像慧可一样想到了当年自己被开悟的情景,于是当即反问:“谁在束缚你呢?”

  小和尚说:“没有谁在束缚我!”

  僧璨微微一笑,说道:“那你何必再求解脱呢?”

  小和尚豁然领悟。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的第四祖——道信。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醉心于功利,便会被名缰利锁缚住;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别人的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贪欲、争名夺利,哪一个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嫉妒和猜疑?遇到问题,重要的是自我解脱,而不是求人解脱。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