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业力智力与愿力

  无记

  有关于“无记”,在太虚大师全书第三册里说︰善与不善的两者之间,还有一种“非善非不善”的,佛典上称它为“无记”,…但它虽然是“无记”,而它的性质是暗蔽的,如一间暗室一样,故是有覆性。”这跟南传的认“无记”是“中性 (Neutral)”有非常大的差别。另外在《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三》说︰“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无无记心。故契经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 (那伽有三义:一、龙,二、象,三、不来。《孔雀经》称佛为那伽 )。所以《大智度论》说,什么叫做三昧呢?“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我们通常都是说“制心一处”,而这里却说“善心一处”,这就是说虽然看似无记,但却像我们中国古谚说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记,是有覆性的。

  对业力应有的态度

  业,有好的有坏的,由于我们以前做的业的好坏,所以我们今天就受到果报。在这里我们先要把宿命和宿命论作个分别。宿命论者认为人生的一切行为、境遇都是依前世诸业所预定的命运发生,而非人力所能变更的。在佛法讲的宿命是单纯的说以前或前世所作的身、口、意三业。《杂阿含四一四经》里有一则故事说,有一次几位比丘在谈论他们生前是做什么的(作何等业。为何工巧。以何自活。),世尊知道后,告诉众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说︰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汝等比丘当共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大意是说︰以前的事情说它有什么用呢?应该论说圣谛,苦、集、灭、道才是有用的。有的人常说︰“我的业障重”业障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经论多处说︰“一切恶业中,以五无间业为业障,余一切恶业非为业障,无碍于圣道之修行。”这可以是我们的一种鼓励。对于业力我们应该要不亢不卑--不能轻视业力,可是也不能被业力给误导而每将诸多不如意归因于“业障重”。《学佛三要》说:“学佛的应该理解到两种道理:一、世界这样的混乱和苦难,是由人类过去的恶业所造成,要世界清净和庄严,也唯有人人能行善止恶,才有希望。(中略)二、相信了佛法的业感缘起,无论是世界秽净,个人的成败,都是以前的业力所招感,决不会怨天尤人。业力是可以改进的,就从现在向善的方面做出,前途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光明,这是佛法为人的根本态度。”了解业力是有其积极的一层意义的,业力虽强大,其趋向是可能改变的。就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慢慢地、慢慢地把这个力量改变过来。至于业是不是可以消呢?举个例说,我们打了一个人,这动作可以逆转、取消吗?不能的,已经做了就不能取消了。其实也不必取消,彻底的解决方法是用清净的智慧力截断令其继续流转的依处。《华雨集第四册》有一段文:“造作了善业、恶业,就有业力(潜能)存在,在没有受果报以前,那怕是千生万劫,业是永不会消失的。彻底的解决方法,就是智慧[般若]现证,截断生死根源的烦恼;根本烦恼一断,那无边的恶业、善业,干枯而不再受生死报了。”

二、智慧力

  什么是智慧力?《杂阿含经》说︰“何等为慧力?谓四圣谛”;《成佛之道偈颂》也说︰“又复正见者,即是四谛慧,如实知四谛,应断及应修。佛说诸道品,总集三十七,道同随机异,或是浅深别。”对于正见《杂阿含二六二经》说“是名正见如来所说”,这部经所说的正见就是“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的缘起正法。苦之所以生起,是因为有苦的因缘;苦的因缘消失了,苦就自然灭了。佛陀将应修的诸道品总集成三十七,看起来好像很多,我们从那里修起呢?

  三十七道品

  《大智度论》说︰“三十七品,十法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进、念、定、慧、除、喜、舍。”今整理成下表,左边一行是这十种法,最上一列是四念处、四正勤到八正道等七种道品,共三十七品。其中七觉支中的“轻安”、“喜”、“舍”三品是“定”所摄的,也可以算是八正道里的“正定”的部份。五根中的“信根”和五力中的“信力”也应该可以算是八正道里的“正见”,所以我们就可以把范围缩小到“八正道” 。大乘的《楞伽经》中,也这样说:‘唯有一大乘,清凉八支道’。 

  八正道是以正见为先导的。《杂阿含六二四经》尊者迹低迦请法,世尊告诉迹低迦说︰“汝当先净其初业。然后修习梵行。”尊者迹低迦就问如何净初业、修梵行。世尊继续告诉迹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其中的“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范围已经缩小。《成佛之道偈颂》也说︰“始则直其见,次则净其行;足目两相成,能达于彼岸。”另《杂阿含经卷第十一第二八一经》有一段经文也可以作为修习次第的参考︰“有七觉分,修习多修习,明解脱福利满足。有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有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有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三妙行就是讲身、口、意。我们可以看出修学佛法可以从六触入处著手,然后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明解脱福利。内容简单,次第明显。 

  空三昧禅与上座禅

  我一直很喜欢《杂阿含第二三六经》,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杂阿含第二三六经》又叫做《清净乞食住经》。有一天佛问舍利弗尊者︰“汝从何来?”舍利弗尊者答︰“世尊!从林中昼日坐禅来。”佛陀接著又问︰“今入何等禅住?”尊者答道︰“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陀告诉舍利弗尊者︰“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著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彼比丘亦复如是,当起增上勤欲方便系念修学。若比丘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释尊说明上座禅,大意是说,于行、住、坐、卧任何时处应观察我们是否对于眼等六根触对色等六尘所起的六识有所染爱,若是,就要勤欲方便,勤教令灭。刚刚提到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这部经再次提到“行、住、坐、卧”,可见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时处都可以用功的。经文里舍利弗尊者明明说他入“空三昧禅住”,但世尊却一再提到“上座禅住”,为什么呢?导师在《空之探究》里说︰“空住,当然是禅观;但要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所以“空三昧禅”和“上座禅”可说是一样的。一般爱念染著都著得是可意、乐受。在此集《胜鬘经讲记》句︰“乐是轻微苦,境迁及倒觉”,这是说“乐”其实是轻微的苦,或者是因为我们的感觉是虚幻的、颠倒的,或者是因为境迁-内心外境改变的关系。譬如说躺太久了,坐起来就觉得很舒服,事实上那是因为境迁、改变姿势的关系,坐久了又会变成不舒服。又如听音乐,有时候我们会听到非常具震撼性的美好音乐,可是如果天天听,听过一阵子,感觉就不一样了。乐吗?它只是暂时的、虚幻的,甚至颠倒的,境迁后就不一样了,所以其实那都是假的。

  我们回到刚刚提到的“空三昧禅住”-空住。《杂阿含第五五一经》说︰“云何名空欲?谓于此五欲功德,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是名空欲。”印顺导师在《空之探究》说︰“‘杂阿含经’约空五欲说,而实不限于五欲的。诸欲的欲,包含了贪,欲,爱,渴,热烦,渴爱,正是系缚生死的,缘起支中渴爱(tanha)支的种种相,也就是四谛中爱为集谛的爱。空诸欲与空住的意义相通,都是著重于离爱而不染著的。”空,当形容词用是说不实在的、非我的。空也可以当动词用,比如说我们对于眼等六根触对六尘所起的爱著要远离、要空去。

  正见慢慢建立了,要如何去把握呢?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多少知道一些,可是常常在境界过后才又想起。譬如我们在家众上班为了和同事讨论事情,不知不觉好像心里又动了起来,而且往往事后才发现。所以接著下来重要的是知道我们的心念的住处。“念”是怎么合成的?“念”是“今”“心”所成。念,就是当下、时时刻刻照顾我们这个心,守护我们的六根,这是一个重要的下手处。

三、愿力 

  以上是约个人修行说的。所谓的菩萨道,简单地讲就是懂了道理后自己去执行,然后把好处也讲给别人听,让别人也得到好处。《摄大乘论》中说“由行及由证,由智及由业,于一切二乘,最胜者,归礼。”佛陀之所以不同于声闻圣者,胜过一切二乘,除了清净的智慧外,主要的是由业的十八不共法,所以我们应当归礼佛陀。生死的苦果固然由业(染业)感得,清净的佛果也还是由业(净业)乃成。由业,业是佛的身、口、意三业,佛陀从他的三业建立三种智慧行:身业随智慧行,口业随智慧行,以及意业随智慧行,以清净的三业广行利他事业。所以我们不但自己照顾自己的念头,守护我们的六根,自己烦恼期能慢慢减少之外,也应随分随力地开始利他。 利他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是自利利他,第二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第三则是完全是利他的。我们既然知道这么一点道理,虽然我们才开始修学佛法,不过在智慧力的修学是有一定的次第,可以一步一步来,重要是我们应当开始发愿。此再集《大智度论卷第七》句︰“福德如牛愿御者,愿海行山知导行”,意思是说作福德好像牛一样,是有力量的。可是必需要有愿,没有愿就好像没有目标--无所立,力量不知要用到那里去。所以我们需要有愿,这个愿就像“御者”可以把福德导御向到正确的方向。愿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从无到有,本来没有任何想法,由于有愿,一些想法、方案得以慢慢形成。第二层意思是从“有”导向到正确的方向,就像御者一样。“愿海行山知导行”是说“愿海”需要“行山”去填,所以这个行是说我们知道了道理就要去做,但这是要用愿去导的。我们天天在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必须思考,当我们在念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是当真的吗?“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是真心话吗?如果是真心话,我们就应当发愿生生世世生在人间。所以当我们在念这句话的时候是要用心想一想。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一旦发了愿,后面就会有一个导御力量。又如“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我们果真是愿世世常行菩萨道吗?如果是的话我们就应当发愿世世生在人间!

四、结论——业力、智力和愿力

  从前面讲的业力、智力和愿力,我们知道为什么有黑(染)业、白(净)业。知业,我们要以昔为鉴--有过则改;对于智,我们要学智慧,要把握当下;愿,则需要发愿以展望未来!这是从过去、现在、未来来看待业力、智力和愿力。再对照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或前面所提管理所需要的“企划-执行-评估”(Plan-Do-See),我们要先企划,企划好了之后要去做,做的时候要去思考看对不对。所以从业力、智力和愿力,对照这种管理的模式,就是发大悲愿(企划),造清净缘(执行),然后回来观空性慧(评估),以便再学智慧,之后再发大悲愿,再造清净缘,然后又回来观空性慧,如此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世世一直向善向上向究竟。或许有人会想,那要多长的时间呢?在此我们以数学的公式来套套看︰任何有限数用无限大来除,结果都会趋近于零的。时间是观念的,没有真的有什么时间存在的。所以任你是三大阿僧祇劫也好,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也好,除以无限大(长时大空菩萨行)之后,成佛所需的三大阿僧祇劫或百千万亿阿僧祇劫(N)几乎就变成零了,因此那不算什么了。(N ÷ ∞ ≒ 0 ——N代表任何有限数量,∞代表无限长的菩萨行)《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第七八八经》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这是不必怕的,我们学佛法要有这等信心! 最后,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把握,就是我们要“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我跟各位同学共同鼓励,互相期许-“出淤泥而不染”,但是要“过家门而不入”-学佛利他不急证!谢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