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心经 >

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五)

  (3)没有根本正见的后果

  凡夫问题就出在不知道缘起性空,就处处执着,处处痛苦,处处轮回

  欢喜的东西舍不得放下。舍不得放下,它能跟你永存吗?你很喜欢儿子,你喜欢家亲眷属,能天天在一起吗?能保证吗?你自己能决定吗?今天跟你一起,明天不一定能跟你在一起!是不确定的!如果死死地抓住,认为他是永恒的,他是我的。但儿子也是因缘和合,也是地水火风组合的,也不是你的,你连自己的身体都没办法主宰。不要以为这个地水火风是属于我的,它要死,谁都不能主宰。它不听你的!这个因缘条件的组合,想要主宰,那就违背了它的规律。处处执着,一旦它变化了,我们就受不了。

  我们贪着一个不可靠的东西,执着一个不可靠的东西,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可靠的东西,抓得越紧,失望越大。因为那是因缘和合的、生灭的、不可靠的,抓不住,就必然如此: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寄望越大苦就越大。所以苦就这么出来的。为什么苦?是因为自己执着。一切法皆是空性,不可得。它是生灭的、不属于谁的。它必然要跟你离散的。你要执着它?它不听你的。一切法是没有三性的、不可得的、抓不到的。不用等到失败了的时候才评判你。这个东西不可靠。

  只要你想抓住它的时候,就注定了你的结果是痛苦的、失败的。处处执着,就因为不知道缘起性空,处处执着就是无明、烦恼、贪着。那嗔恚又是为什么?是你想吃天鹅肉,贪不到!贪不到就苦,就会对他人起嗔恨心。因为喜欢的那个东西贪不来,不符合你的要求,就嗔。说白了还是你的贪。执着就变成了贪,贪不到,不符合你的要求,就生起嗔心,接着就是造业。“惑→业→苦”就出来了,执着→执着→执着!到哪一天才解脱?没办法解脱。

  惑→业→苦。这个惑贯穿在任何时候,造业的时候还是惑;受苦的时候还是惑,还是执着的。别以为受苦时候就没有执着,因也执着,果也执着。这个问题不解决,永远造这个业,永远都是苦,永远都被系缚。不要把“惑”只是看成在因上。不要以为在因地的时候执着,在果地的时候就不执着,还会更执着。比如:因地上不肯布施,是“惑”。

  造业的时候,贪钱、吝惜。受苦的时候讨吃要饭,以为不执着吗?他看见有钱的人,心就烦,更不平,更执着——“我为什么这么倒霉!”他的心会平吗?所以,这个“惑”从开始、过程至结束一直存在,如果不打破它——即不明白缘起性空——的话,永远都是执着,处处都是执着。这个“处处”不是指我们现在,而是通三世的。很惨啊!没有正见,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就根本没办法断惑,就造业,就被系缚住。

  一定要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以“空观”见到缘起性空,明白一切万法缘起性空(没有三性)。用这个方法、这个正见来观察、观照,了达诸法当体即空,了达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如看见这个风扇是原材料、工艺、人工等等的组合,就了达它的空性,当体即空,故说“色不异空”。

  “色”——就是说一切万法的现象——离不开空,不离空性。我们从“空观”上知道我们痛苦的根源在甚么地方,然后怎么样去转化,怎么样把这个最主要的问题拿掉。因为“惑”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在哪里都是黏在一起的,处处都是执着它。

  不要以为跑得了,在月球就不执着?离开了云门寺就不执着?到了美国就不执着?哪里都一样的黏着。不明白这个道理,跑到月球还是一样执着。不破惑,在三界里跑到哪里都逃不掉轮回,一定要从这个正见下手,佛法讲的正见就是这个。我们就是要从这个“空观”里“摄用归体”,一切万法都表现为相和用。“归体”,就是同归空性,“色不异空”,就是回归到空性,是破凡夫以“我执”为根本。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125)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