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的智慧真言

  每个人都去推那头大象,但都推不动。就在这时候,有一个瘦瘦的年轻人,他就走到大象的面前,不晓得拿什么东西放进大象的鼻子,大象马上就跳到水里面去了。富翁心里感到怪怪的,这年轻人不晓得用什么方法,就把他叫过来问:“你刚才用什么方法,大象怎么会马上跳到水里面去?” 年轻人说:“因为我拿了一些蚂蚁把它放进鼻子里面,所以大象马上就跳到水里面去。” 富翁听了很生气地说:“你怎么可以用这种不当的方式?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了!”富翁还是给他奖赏。 过了一年,富翁又过生日,他又为了展现自己的家世,又跟大家说: “你们哪一个有办法把这头大象弄到水里面,就有重赏,但是不可以用不当的手段!” 这时候每个人又去推大象,还是推不动。就在这时候,发现去年那一位瘦瘦的年轻人又出现了,这个年轻人就走到大象的旁边,跟大象讲了一些话,大象首先点头,接下来摇头,后来又点个头就跳到水里面去了。这时富翁觉得很奇怪,就把年轻人叫过来问他: “你刚才在大象旁边讲什么话?他为什么先点头,再摇头,再点个头就跳进水里。” 年轻人说:“我问大象:你还记得我吗?”大象就点点头。 “那你的鼻子还要不要再放蚂蚁进去?”大象就摇头了。 “那你要不要跳进水里面?”大象点个头扑通就跳进水里了。 我们要知道:戒的根本精神就在于不侵犯,即不侵犯他人及一切众生。《六祖坛经》:“心平何劳持戒。”内心如果能够时常保持平静、保持平等心,自然就无是非之心,无是非之心自然就不会看别人的是非、说是非、传是非等侵犯众生的事产生。如此,何需再刻意强调持戒!《楞严经》:“心地若平,则世间地一切皆平。”我们内心之所以会有是非之心产生,主要原因就在于内心有所不平,譬如:我们对某个人、某件事情如果看不惯的时候,心中就会产生不平。 话说在一九六三年美国有一位名叫玛丽的小女孩,有一次她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她说:她实在很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点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做,只知道捣蛋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块甜饼。她好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公平吗?为什么她在家里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好的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库斯特是“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节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有关孩子问到:“为什么上帝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这一类的问题,他所收到的信不下上千封。每次当他要看这些信的时候,心里都很沉重,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来回答这些问题。直到有一次,他参加朋友的婚礼,可以说改变了他一生。 那一天婚礼进行中,当牧师帮新郎、新娘证婚的时候,那对夫妻可能陶醉在彼此的爱情中,或是太紧张了,当他们在交换戒指的时候,竟然都把戒指戴到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个情况,就很幽默地说: “右手已经够完美了,请你们把戒指戴到左手上吧!” 就因为这一句话,让库斯持茅塞顿开,而且改变了库斯特的一生!为什么上帝不惩罚坏人?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他得到的答案是:因为上帝之所以能够让一个好人成为一个好人,其实就是最大的奖赏,因此不需要再特别奖赏了!这就如我们的右手,本身已经够完美了,所以不需要再戴戒指去美化他。 同样的,我们这一生能够成为一个佛教徒、一个三宝弟子、一个善人,就是最好的奖赏!我们就不需要再去跟人家计较、比较。那为什么我们会常常跟人家计较比较呢?“不知足”是最大的原因!所以佛陀在《遗教经》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所谓“不平则鸣”,内心有所不平自然就会有是非之心产生;反之,心地若平,自然就无是非之心产生。所以说‘心地无非自性戒’。 2、心地无痴自性慧 何谓“心地无痴自性慧”?曾经有一辆货车,当司机开到精神病院的时候,刚好破了一个轮胎,司机就下来换轮胎,当他把那个破的轮胎拆下来而要换上新轮胎的时候,不小心四根螺丝钉都掉到暗沟里面,暗沟又被沟盖焊住了。因为打不开,他正在苦恼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刚好有一位精神病犯走过来,他看到货车司机那么焦急,就问他说:“先生!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吗?”司机:“你是住在这里的精神病患吗?”“是的。”“那跟你讲也没有用。”“不一定喔!你跟我讲或许我可以帮助你。” 货车司机心想:反正急也急不来,跟他聊聊也无妨,所以就把四颗螺丝掉到暗沟的事情告诉了精神病患,这位精神病患听完之后说: “这还不简单,你把其它三个轮胎各取下一个螺丝钉,再装上这一个新的轮胎,那不就每一个轮胎都有三颗螺丝钉了吗!然后你再慢慢开车,开到修车场,让修车厂的人再装上四颗螺丝,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 货车司机听完非常惊讶的说:“你不笨吗,很聪明,蛮有智慧的!那你为什么会住进精神病院?” 精神病患说:“我住进精神病院并不是因为我笨,而是因为我精神有问题。” 佛教所说的“痴”,就是愚痴、无明、不正见、没有智慧。智慧,又称为般若,般若又称为“空性慧”,即如实了知空的智慧,简单来说:就是能够认识世间上的真理实相,世间上的真理实相,即缘起性空。 如果心地能够明,就能够有正见,能够正见缘起性空,能够正见世间的真理实相,自然就会有般若智慧,所以《六祖坛经》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3、心地无乱自性定 第三句‘心地无乱自性定’,所谓“定”,依《大智度论》所说:“禅定名摄诸乱心”,禅定就是收摄我们散乱的心,心不散乱就是定,所以说“心地无乱自性定”。 的确,内心不散乱,展现于外的就是不乱看、不乱听、不乱说、不乱吃、不乱做、不乱动、不乱想,尤其是不乱想,因为我们凡夫众生之所以会有很多痛苦烦恼,就是来自于心的散乱。所谓“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三时系念》也提到:“诸苦皆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因忘自性弥陀佛,意念纷驰总是魔。”意念纷驰就是心散乱,心散乱就容易生起贪欲、瞋恨等种种烦恼,而一切痛苦也因而产生。 就以不乱想来说:记得在几年前,人间福报举办一个‘现代人如何抗压’的座谈会,我也被邀请过去参加座谈,我就提出我自己的看法,我说现代人要减少压力,对抗忧郁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凡事要多往光明面去想,往正面的方向去想,往好的方向去想,不要常常想负面的、阴暗面的事情,如此就不容易产生忧郁症。 当我讲完之后,有一位心理医师就说了:“师父,你所说的这些都没有错,但是就我所看过的忧郁症患者,我坦白跟你说,这些理论几乎每一个忧郁症患者都知道,每个人都知道要往光明面去想,不应该往阴暗面去想,但是他们做不到,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出在他们这一颗脑袋瓜子根本就做不了主!”也就是他们没办法让自己不想!那怎么办呢?靠修禅定。 定又称为“止”,止就是止息妄念,如何止息妄念?有定力就能够止息妄念,没有定力就没办法止息妄念。有了定力,不该想的就有办法不想!希望大家都能够透过修禅定来收摄我们散乱的心,止息我们的妄念! 接着我们来看《六祖坛经》第六段经文: 六、因何闻法即不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敦煌本)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我们听闻佛法没办法开悟?主要在于知见不正,业障和烦恼深重。那怎么办呢?当然就是要忏悔业障! 什么叫做“业障”?业障就是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的罪业,它会障碍我们修道,以及悟道,所以称为业障。忏悔业障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佛前好好的礼佛忏悔,当业障忏悔清净,智慧自然就能够显现,而且也比较容易悟道。这就如同一面镜子,当镜面覆盖满尘垢的时候,是照不出东西的,这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镜面擦干净,当镜面擦干净之后,镜子才能够照出东西,东西也才能够看的很清楚。也就是说,当你把业障忏悔清净,我们的智慧自然就能够展现。 话说印度有一位尊者叫做优婆掬多尊者,是一个大阿罗汉,他度了很多弟子都是证四果阿罗汉的。

  有一次,刚好有一个在家护法信徒,要到深海里面去采珍宝,当他要出发之前,就到寺院去礼佛拜佛,并且祈求三宝能够加披,让他这一次出去采珍宝能够满载而归,而且能够平安回来,如果能够让他采满珍宝平安归来,他就要供养全寺的出家众。 由于三宝的加披,这位商人果然平安归来,而且采了很多的珍宝。他也依照他的发愿要供养全寺大众。既然是供养全寺大众,住持和尚心想:上座当然是他自己了,当这位住持和尚要坐上上座的时候,刚好有一个已证四果阿罗汉的比丘尼,以他的神通力观察这位住持和尚竟然连初果都还没有证到,他又观察底下的弟子,有很多都已经证了四果、三果、二果、初果,就算没有证果的弟子,持戒都非常精严!他心想这样不行,住持连初果都还没有证得,怎么可以坐上座!这位比丘尼就以方便法门跟他讲:“老和尚,你不够庄严,所以你不可以当上座。”老和尚一听,以为他的头发、胡须太长了,不够庄严,因此他就把头发、胡子剃一剃,当他剃完须发后,比丘尼还是说:“老和尚,你还是不够庄严。”老和尚一听,以为他的衣服旧了,因此就叫他的侍者把他的衣服染成新的。但比丘尼还是说他不够庄严。老和尚生气了,就说:我到底哪里不够庄严?头发、胡发都剃了,衣服也染成新的,那里还不够庄严?这时比丘尼对他说:“老和尚,我说的庄严不是外表的庄严,而是内心的庄严!你要知道,你底下的弟子有很多都已经证了四果、三果、二果、初果阿罗汉,就算没有证果的,也都持戒非常精严!而你呢?你连初果都还没有证到,你怎么可以坐上座呢?这会损您的福报啊!” 住持和尚听完后,非常伤心就一直哭。比丘尼问他,你到底在哭什么? 老和尚说:“人家都已经证果了,我都还没!想到这里让我很伤心、很难过啊!” 比丘尼就告诉他:“伤心难过有什么用!赶快修道求证果啊!” 老和尚说:“我年纪这么大了,怎么可能会证果呢?” 比丘尼说:“悟道证果,还有分年纪大小的吗?我跟你介绍一位叫优婆掬多的尊者,是个大阿罗汉,他可以帮你的忙。” 这个老和尚就来到优婆掬多尊者的寺院里,当他到了寺院的门前,刚好有一位比丘拿了一盆水,要给老和尚洗脚,因为印度以前都是打赤脚的。老和尚说:我不洗脚,除非我见到优婆掬多尊者,否则我不洗。这位比丘说:“我就是优婆掬多,你找我有什么事吗?”老和尚就把来的目的跟优婆掬多尊者报告,优婆掬多尊者说:“你想要求开悟证果,那很好!” 优婆掬多尊者就带这位老和尚到一间禅堂里面,并且请了很多已经证了四果阿罗汉的弟子一起进来打坐。优婆掬多尊者请一位巡香的人拿一盏油灯开始巡香,看谁在打瞌睡,就把油灯交给他,换他去巡香。 当大家开始禅坐时,老和尚因为年纪大,没多久就开始打瞌睡。巡香的人到了他面前三弹指,就换老和尚巡香。当老和尚巡香的时候,优婆掬多尊者叫他的弟子全部进入火光三昧,顿时整个禅堂一面光明,每个人都非常庄严无比,当老和尚巡香时,看到这种庄严相,叹未曾有!他反观自己,竟连初果都还没有证得,因此感到无比的惭愧!优婆掬多尊者观察老和尚的因缘已经到了,就对他说:“你之所以没办法悟道,就是因为被业障所覆盖,你现在到佛前,日夜好好的礼佛忏悔,当你身心忏悔清净,我再教你坐禅。” 老和尚日夜在佛前礼佛忏悔,当他忏悔身心清净后,优婆掬多尊者就教他禅观,一下子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当他证得阿罗汉果后,马上以神通力回到他的寺院,这位有神通的这位比丘尼一看,非常高兴的说:“你现在有够庄严了,可以堪为上座!” 的确,我们闻法、修道之所以不能开悟,就是因为被业障所覆盖,如此不但没办法悟道,智慧也没办法展现。 另外知见不正,除了忏悔之外,就是要多听闻正法,亲近大善知识。何谓大善知识呢?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的经文: 七、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识,是大因缘。所谓化道,令得见性,一切善法,皆因大善知识能发起故。(敦煌本) 永明延寿禅师曾经说:“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能化导众生得见佛性!”真善知识就是真正的明师,在我们这一生当中,请问各位您找到自己真正的明师了吗? 我们看目前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找错人、拜错师而误入歧途的!而明师所说的话、所教的法,有时候可能不是我们所喜欢听的,所谓“忠言逆耳”,就如惠能大师所说的:“苦口是良药,忠言必定逆耳。”尤其经常打击我们、障碍我们的这些人,我们更要感谢他!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成就,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多少?所以密教喇嘛说:“要把我们的敌人当作我们的根本上师,他是来成就我们的。”而这些人,就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我们的大功德主! 记得本山云居楼斋堂刚开始全山大众要一起过堂的时候,常住就请慈嘉法师担任本山总纠察。有一次,我到基隆极乐寺去讲三天的《金刚经》,记得第二天早上,慈嘉法师打电话给我,他说:“慧昭法师!现在全山大众要一起在云居楼过堂,常住请我担任总纠察,大师说纠察还可以有三、四位。不过,我觉得斋堂纠察最好由男众来担任,会比较庄严一点!能不能请你帮我推荐几位男众,身高最好在170公分以上,像你就不行,你的身高太矮了!”我就跟慈嘉法师推荐了几位男众,慈嘉法师听完后,就说谢谢你,电话就挂断了。大约过了十分钟,慈嘉法师又打电话来了,他说:“慧昭法师啊!云居楼斋堂纠察,就由你来担任了。”本来说我太矮不可以,现在又要我来担任,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因缘! 记得我刚进禅学堂的第二年,本山即将举办万缘水陆法会。有位师兄弟就打电话给我,他说:“慧昭法师!依敏法师说你的音感不错,所以他推荐你到内坛担任正副表。”我问他内坛水陆法会的时间,他告诉我日期,我一听只剩下两个礼拜!自己心里想:这样学的来吗?我跟他说:“我没唱过呢!”他说:“你就尽量学吧!”由于当时我对于《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体会很深,凡事随顺当下的因缘,该放下的时候放下,叫做无所住。该承担的时候承担,叫做生其心; 那既然因缘来了,当然就直下承担了! 当时我马上就跟师兄弟借内坛水陆的录音带,我一听,还得了,共有五种唱腔,而且都不同。因为只剩两个礼拜,我还得去上禅修课及讲演,心想时间紧迫,所以只能找一种唱腔来学,当时我就学时任佛光山宗长心定和尚的唱腔。说真的,当时我学得很痛苦,不过,后来终于也可以上台了。那场唱下来,有位台南的阿嬷,她告诉我说:“慧昭法师,你唱得很好!明年我要找更多人来参加水陆法会。”虽然台南阿嬷非常赞叹,但是主法和尚悟一长老却说我唱的很糟糕!我问老和尚,那里唱得不好?他却不跟我讲。 又有一次,我们到加拿大温哥华东莲觉苑支援水陆法会,东莲觉苑请本山帮他们作三年水陆,那一次是第三年。法会期间,我每一次唱下来,老和尚都说我唱的很糟糕!尤其有一场,我一小段唱错了,下来到后台的时候,老和尚当着所有法师面前指着我说:“我们这次水陆法会所有和尚就是你唱的最糟糕,全都败在你身上!” 隔年到美国西来寺做水陆法会,那时候我刚好担任悟一长老的侍者。记得有一次用完晚餐,我培老和尚跑香,我就很诚意的问老和尚:“老和尚!我到底那里唱不好,能不能请您告诉我?” 他说:“都很不好。” 我说:“全部都不好吗?” 他说:“对!全部都不好。” 我就请教他:“那我该怎么办?” 老和尚要我学某个人的唱腔。回来之后,我就找那一位师兄弟的录音带,用他的调子来唱。各位想想,当时我学定和尚的唱法,现在要改成另外一种唱法,这比从来没有学任何唱法要困难许多,我必须先把原来的唱法全部忘掉,再来学新的。我很认真的学,隔年本山做水陆法会的时候,我已经全部转成新的唱腔,那时候老和尚讲一句话说:“你终于转过来了。”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他说我唱的不好,因为我唱的全部都不是他的唱腔,都是定和尚的唱法,所以我再怎么唱,他都说我唱的不好。后来我改成他的唱腔,他就说我唱的很好!不过,老和尚对我的唱法没有意见了,但是换成定和尚有意见了。 所以各位!我这一生真的非常感谢一切因缘,不管是顺缘,或是逆缘,顺缘成就我很多好因好缘;给我逆缘的人,我更要感谢他,因为他成就了我的道业,增加了我的忍辱力、菩提悲心,如果没有他们的障碍、打击,我那能知道自己修行的功夫有多少呢?所以这些人都是我的大善知识。 不过《六祖坛经》所说的大善知识,是要能够解最上乘法,直示正路者。什么是最上乘法?即《金刚经》的根本无上心法---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无住生心,这也是南宗禅的心法。如《六祖坛经》:“如来入涅槃,法教流东土,共传无住,即我心无住,此真菩萨。说直示,行实喻,唯教大智人。”这段经文是说:佛陀入涅槃,佛法传到中国,共传无住这个法,所谓“无住”就是我心无住,能够我心无住,才名为真正的菩萨,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各位,菩萨的心要住在哪里?就是无所住。因此大珠慧海禅师说:“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即是佛心。” 无住心,即是佛心,无住心就是清净心、禅心、智慧心。因此能够直示这个法,跟众生直接讲这个法的人,而不再拐弯抹角,这个就叫做大善知识。因为这一法是非常殊胜无比的大法,是能够让众生明心见性,能够让众生解脱成佛的。如惠能大师当初不就是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的!佛陀更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也就是一切成佛乃至成佛的法门都在这一本经。 我们要知道这个法之所以非常殊胜!是因为它是随顺宇宙的真理法则来生活、来修行的,所以当然非常的殊胜无比!反观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没办法自在,修行之所以没办法洒脱,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办法随顺宇宙的真理法则来生活、来修行。宇宙的真理法则是什么呢?就是缘起性空,而无住性就是佛性、就是空性,无住心就是佛心、清净心。 像天上的云之所以能够自在洒脱,就在于它的无所住。云它随顺当下的因缘,风来了,该去那里它就飘到那里,该成为什么形状它就成为什么形状,一切就是那么样的自在洒脱。反观我们平常生活之所以不自在,就在于我们处处执着,处处住心,因此才会有种种的烦恼、痛苦。相信今天大家能够听到这个殊胜的大法,都是具有大因缘、大福报,非常难能可贵的!对于这么好的因缘,大家要好好的珍惜、把握,并且要好好的善护念之。 接下来我们看《六祖坛经》的第八段经文: 八、我此法门,从上已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敦煌本) 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是惠能大师的三无思想。也是《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也有人说是惠能大师禅法的主要思想,更有人说是惠能大师的主要修行法门,同时也是南宗禅最大的特色。 为什么说无相为体呢?“无相”就是诸法的“实相”,实相就是无相,就是空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就理体上来说的。所以《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名为诸佛、如来,或称为“真如”。 无住是心的本性。也就是说一切心都是无住性的。如惠能大师:“无住者乃人之本性,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有所住就有系缚,系缚就是被绑住了,无住就没有系缚,没有系缚就能解脱自在。如《金刚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各位,我们的心要住在哪里?就是无住。无住性就是空性,就是佛性,无住心就是清净心、智慧心、佛心。 无念为宗是惠能大师禅法最重要的思想,无念不是没有念,无念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无就是“无所住”,念就是“生其心”。惠能大师当初就是听到这一句话而开悟的,所以惠能大师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心就是无住生心。 我们常常听说惠能大师因为听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的,其实前面整段话都是重点,那一段话呢?就是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上面这段话都是重点,佛陀要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无住生心,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师就是听到这段话而开悟的。而这也是惠能大师后来所说的无念。惠能大师:“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白牛车就是成佛。又说:“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由此可知无念的重要性。 总之,惠能大师的禅法虽然立有无相、无念、无住,其实是总摄于无念,无念才是他最主要的禅法,细分才分成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而这三无思想就是来自于《金刚经》,三者的关系是互相融摄,相辅相成的。 接着来看《六祖坛经》的第九段经文: 九、吾常愿一切世人,心地常自开佛知见,莫开众生知见。(敦煌本) 惠能大师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常开佛知见,不要开众生知见。的确,我们学佛就是要开佛知见,不要时常开众生知见,开凡夫知见。 佛知见,就是觉知见,能够开佛知见、开觉知见,修行必定是跟善法相应,跟清净法相应,跟无我、涅槃、解脱相应。反之,如果时常开凡夫知见,开众生知见,那我们的修行必定是跟杂染法相应、跟我执相应、跟无明、烦恼相应。希望大家要时时开佛知见,不要时常开众生知见。如此修行才能自在解脱!

  接着我们来看《六祖坛经》的最后一段经文: 十、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宗宝本) 慈悲就是观世音菩萨,喜舍就是大势至菩萨,慈悲喜舍名为四无量心,四无量心要能够遍法界。慈悲喜舍能够遍法界,即为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无量寿是从时间上来说的。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心量是广大无量无边的。因此佛光能够平实无私的普照世间,所以说“平直即为弥陀”。 能净即释迦牟尼佛,净就是清净心,什么是清净心?清净心即无住心。无住心者即佛心。因此能够无住才名为真正的清净,能够无住也才能够无量无边,能够无住也才名为真正的菩萨。 不过,虽然佛心不住一切处,但还是能够生起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利益有情众生,如是生其心又能够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所谓的“从体出用,摄用归体,体用一如”,就是佛。 无所住是般若,生其心是方便,成佛的两大要素就是般若与方便,缺一不可。一般声闻、缘觉比较偏于无所住的部份,而菩萨比较偏于生其心的部份,一直要到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叫作不动地菩萨,才能把无住生心取得平衡。而到了佛果位才能究竟圆满无住生心,也就是般若与方便的究竟圆满。 《观无量寿经》:“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其实不只是观音菩萨具足慈悲,诸佛菩萨都具足慈悲。不仅大势至菩萨具足喜舍,诸佛菩萨皆具足喜舍。不只释迦牟尼佛能够无住,诸佛菩萨也都能够无住。不只阿弥陀佛的心量广大无量无边,诸佛菩萨的心量也都是广大无量无边! 望大家能够学习诸佛菩萨的广大无边心量,时时以无住的心,慈悲待人,喜舍结缘,平直无私的对待一切有情众生。也希望这次的《六祖坛经》讲座,对大家在修行上、生活上都有所帮助!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