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四)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最后,佛再次强调持诵此经、为人演说的福报,胜过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的七宝布施。以七宝布施,或者以相当于七宝的金钱去布施,会得到很大的福报,但这种福报无论多大,也只是世间的有为法,有限,终会消失,而且可能有因福得祸、因福堕落的副作用。而时常持诵此经,乃至经中开示实相诀要的四句偈,会激发般若智慧,指导大乘正道,获得出世间的福报,这种福报是无限的。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何为他人演说此经,说这本来不可言说的妙法呢?其要点是八个字:“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八个字,也是与实相相应、开悟见道的口诀。取,是梵文乌波答那意译,为“十二有支”之一,意为执着为实而贪爱希求,不取于相,即不执着一切名相:六尘相、法相、非法相、我人众生寿者相,乃至世界相、微尘相、庄严佛土相、佛身相等,识其缘起无自性,虚妄不实,不执着为真实,不因执实而粘着于相,被相所缚所吸,生爱憎取舍。如如,就是完全跟实相一样,即自心与真如一体不二,亲证真如。当不执取一切相时,自然会亲见实相本面,明见自心真性。要保持这种亲证诸法真如的心刹那不乱,不要让色声香味触法及人间的各种信息干扰扰乱,不被妄念执着及烦恼所动,如此则自然会见到佛的法身,亦即见到自己心性。证到了“如”的话,心与真如完全合一,叫做如如,就是实相,初次证得,叫做见道,也就是禅宗所说开悟。见道开悟时,就会体会到涅槃,获得金刚般若。一般来说,见道的时间不会太长,当代南传佛教的玛哈希大师说,见道有时候短得不足一秒,不能任何时候都有。如如不动,就是要让它任何时候都不迷失,禅宗叫做“保任”,即保持不失,任运自然。这是一种禅定,叫做“一行三昧”。莲花生大师以“一心不乱”为修持大圆满的诀要,又作“唯一刹那无散乱”,意谓保持与真如相应的真心,不令有刹那的散乱迷失,与“如如不动”及保任的意思一样。而尚未见道的人,一般不大容易理解,也不大容易修得上。那怎么办呢?怎么给这种人说法,使他们都能趋入实相、见道开悟并修一行三昧呢?佛的最后教诫,就是这个经最后的四句偈: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非常有名的四句偈,叫做“六如偈”,明朝的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取的就是《金刚经》里的六个如。唐玄奘大师的译本里是十个如,称为“十喻”或“如金刚十喻”,是大乘对实相的描述、比喻,六如与十喻,意思相同。偈,是一种梵文文体,梵语伽陀,音译为偈,或梵汉合璧称“偈颂”,诗歌体。佛经中有许多偈颂,常常在说了一大段后,用偈颂复述,以便于徒众背诵记忆。

  这首六如偈,是为未见道者如何观修实相而说,最后一句“应作如是观”,就是说应该这样修观。观,梵语毗婆舍那,是以如实知见的智慧深细观察,以期证得诸法实相。这种观,天台宗等分为两种:一种叫析空观,或者拆空观,就是用分析的方法,把观察的对象分解,分析它是由各种条件或者基本元素组合而成,其中没有实体、自性、实我,因而空、无我。如众生皆由五蕴组合而成,肉体色身由皮肉筋骨血液等组合而成,其中没有一个实我,没有一个“众生”的实体,就像把一部车子拆开,只见它是由各个零件组装而成,其中没有一个“车子”的实体,每个零件都不是车子,因而叫做“拆空”。

  另一种叫体空观,是用直觉去体会当体无我、空,常用以相似的现象比喻的方法,以上偈中的六喻或十喻,就是体空观。中国佛教界说小乘用析空观,大乘用体空观,实际上小乘也用体空观,《阿含经》中就有观五蕴的比喻偈,可谓“五喻”: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热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

  今南传佛教修观,基本上都是用直觉去体察五蕴等无常、苦、非我。大乘虽然多用体空观,也不是不用析空观,如唯识学修观,就多用析空。

  修观的目的,是通过如实观察,离却凡夫的虚妄认知,亦即离相,开发般若智慧,亲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无为法,离能观所观,但这无为法,并不是有为法之外的某种东西,只是有为法的本来面目,所以只能从如实观照有为法入手。偈言:一切有为法,即所观乃是一切有为法。众生所认识到的一切现象,都是有为法。有为的意思,是有生有灭,变动不居。佛经中一般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为有为法。唯物辩证法讲,一切现象都是处于运动当中,物质运动、心理活动,都是有为法,都变动不居,处于巨大的关系之网中。如何去观呢,用体空观,即用直觉去体会一切有为法本来空,而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具体就是联想相似于空的现象,就是偈中所举这六种比喻:

  第一喻:如梦。这是最恰当的比喻,就是说我们整个的人生历程、人生体验,你仔细去体会它,它跟做梦是非常相像的。如的意思,就是很像,但也并非完全一样。每个人可以体会,自己以前经历的事情,跟做梦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人在梦中,会觉得跟白天真实的生活没有两样,爬山涉水、打架、恋爱、玩耍,什么都会有,会快乐、会痛苦、会害怕,各种情绪,都真真切切,与醒时无异。有的梦醒后会忘记大半或者完全忘记,有的梦模糊混乱,有的梦则极其清晰真实:一场激烈的战争、一次不愉快的争吵、一回激情的恋爱,等等,醒后记得清清楚楚。但梦中的一切都没有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些回忆、怅惘。自己此前的生活经历,也是这样,有的能记得,但永远消逝无踪了,有的不记得,跟没有发生过一样。特别是到晚年,回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真是恍如昨梦。人生如梦,是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发自深心的感叹。

  梦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并没有发生实际的现实,而是自心或者是大脑神经的活动,所制造的一种心理体验。佛法认为,众生整个的生存、心灵体验都跟梦的性质非常相近,是自己的心识运作变现出的体验。觉得外在世界实有,觉得内心的情感等实有,都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这些体验统统都是无常,并无其实体,过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心识的活动过程而已。

  说如梦,当然也不是说就是梦,因为与梦还是有所不同。如梦中中奖得了钱,醒后并没有那些钱,梦中遇到理想的情人,醒后没有那个人,如谚语所说:“做梦娶媳妇,空欢喜。”但现实中得到的钱,遇到的情人,过许多天,还是实实在在的在那里。梦中的山河大地、房屋建筑等,醒后完全没有,而现实中的山河大地、房屋建筑,甚至几十年以后还存在。然而,这还只是在较短的时间段里观察,如果把时间放长,就可以发现这些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甚至山河大地、日月星球,都与梦中所见没有多大区别。死后在中阴境,或堕于鬼道,或生天,回忆生前,更会觉得如同一场梦。若到大火劫后来看从前以为实际外在、永恒不变的山河大地、日月星球,全都毁灭了,其存在,也跟一个极长的梦中所见山河大地、日月星球无异。

  所以,佛法说:三界如梦,所有的众生,其实都在长梦中生死轮回,迷昧不觉,只有佛从梦中醒觉,醒后了知三界一切,乃至修菩萨道成佛、入涅槃,皆是一场大梦,唯是心识的变现,如科学家发现我人的梦是大脑神经活动制造的心理体验。佛陀,意译觉者,意谓从迷梦中觉醒者,其所觉,即是一切有为法如梦的真实。

  第二喻,如幻。幻指幻觉,及幻术、魔术所制造的幻觉,虽然眼见真实,而其实没有实体,只是心识中所现的一种幻相。如眼花者看见空中有花,佛经叫做“空华”。当年我在新疆劳动,夏天割了一整天的麦子,收工吃晚饭时,看见房里、墙上、饭碗里到处都是麦子,这就是幻觉。精神病人有幻视幻听的,看见实际没有的东西,听到实际没有的声音。印度古代流行幻术,即一种魔术,用咒语役使鬼神或用道具、快速动作等障眼法,使观众产生幻觉,如将一根棍子插在地上,念咒加持,不久就会看见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结的水果还可以摘下来给观众吃,是实实在在的水果,但街上水果滩上的一筐水果不见了,原来是术者用咒术搬运去了。他变现出的棍子发芽长叶开花,都是幻相。现在的魔术,如从衣袖里不断飞出许多只鸽子,或者把一个美女拦腰斩断,都是利用人视觉的误差,用道具、动作掩饰,造成幻觉。各种幻觉,性质都一样,即虽然眼见,而并无实体实事,只是幻觉。魔术有自己的道具,道具是真实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不能说什么都没有,但是真相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这样,就跟我们看到的魔术、障眼法一样,使我们眼见是这样。这个比喻,主要破相,说明人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大感知器官所知见的一切相,其性质皆如幻觉,并无所见实体,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实体,不过所见相并非实体的原样。当然也只是如幻,即相似于幻觉,并非完全相同。

  第三喻,如泡。泡,就是雨水或溪水落在水里激起水泡,水泡聚集多了,看起来像一堆物体。或者像现在小孩吹着玩的肥皂泡,可以吹出许多彩色的水泡,然后很快就破灭了。如泡之喻,是说众生以为有实体的东西,如物质实体,其实中空,内无实体。犹如水泡、肥皂泡,只是外面一层薄膜,里面是空心的。现在量子力学说,所有物质,其实质都是微观粒子的震荡或者场,原子是外面只占亿万分之一的电子绕只占亿万分之一的质子迅疾旋转,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都是空的,就像佛经中常比喻的:如旋火轮,疾速旋转的火把看起来就像火轮。我们的身体是这样,看到的一切物质现象都是这样。所以讲如泡,当然也不是完全跟泡一样。

  第四喻,如影。影,就是我们人的影子,或者是在镜子里看见的“影像”,现在拍摄相片,叫做摄影、留影,所拍人像叫“小影”,它跟我们本人的样子相近甚至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就像我们的影子,及在镜子里面看到的影像或相片,就是说它并非本来的实物,实物的本来面目也并非只是这样,但也不是绝非这样,而是像这样。这是讲众生以所禀赋的感知器官所知见的诸相,并非所见境的实体,而只是像所见境,是所见境的影子或影像,像并不等于就是。唯识学把眼耳鼻舍身所知见的色声香味触诸相叫做“影像”,就是说并非实物,而只是实物的影像。但众生常把影像误认作实物,所以佛以这种比喻破除其妄执。

  第五喻,如露。露即露水,比喻虽然有而无常,太阳一出就蒸发掉,没有了。说明我们现实世界的一切,根本的性质就是无常,我们的生命无常,都是有生有死,顶多几十年一百多年。物质现象似乎有常,其实也无常,草木多春荣秋悴,器物会陈旧损坏,就连恒星、行星到一定的时候都要死亡坏灭。人的心理活动更是无常,一念接一念,没有一个念头可以在心里停住不动。我们的肉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生理学讲,人全身的细胞每七年就全部更换,不是七年前我的那个肉体了,是无常。包括释迦牟尼佛的肉体,也是无常,早已圆寂火化了。只要是有为法,只要是在这个现实世界出现的事物,一切有为法,没有一个不是无常。

  第六喻,如电。电,就是闪电,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电,古人把闪电称为“电”。闪电是眼睛可以看见的,但是非常无常,出现不到两秒钟,马上就消灭了,只在一刹那间出现。如露和如电,都比喻无常,如露讲比较缓慢的无常,如电讲刹那无常。我们的身体虽然表面上看来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没有太大的变化,相貌起码在几年里变化不是很大。但这只是一种“相似相续”,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身体、相貌一直保持不变,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在短到一秒的百万分之一的短时间内可以保持不变,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这样,分析到它的微观层次,就跟闪电一样,微观层次的电子,运转速度快到每秒好几十万公里,所以说如电。现在物理学完全证明了物质的微观层次确实如电。

  在此经的其它译本中,这个偈皆有八或九喻,皆比罗什译本多星、翳、灯三喻,义净译本中“露”译作“雾”。实际上六喻意思已经完备,故罗什将星、翳、灯三喻省略,更便于记诵。

  这种体空观,作为向未见道的凡夫讲说实相、般若的一种方便,是有效的。即便未能见道,只要用梦幻泡影露电的比喻去观察身心世界,特别是用如梦喻回顾自己以前的生活,多少都会体会到无常、无我、自性空的实相理,对佛法认同,并有抑制烦恼、调节负面情绪的功用。当然,从逻辑学讲,这种比喻的方法,属于逻辑推理中的类比推理,即用相似、同类的东西推论,只能得出或然性的结论,不能证明所说绝对正确。即便运用逻辑学的其它更有力的推理方法,或佛教因明学的推理,推出在逻辑上完全正确无误的论点,从逻辑学讲,也只是按逻辑方法得出的正确结论,未必就是本然的真理。研究发现:按逻辑学方法推理无误的东西,用于科学实验,可能会发现是错误的,而推理有误者,在实验中可能会成功。逻辑思维本来就是一种有局限性的认识方法。

  佛法不仅运用逻辑推理说明实相义理,而又首先声明实相义理本不可说,不得已而说之,也只是破执的方便,其说法的旨趣,在提供一种如实知见实相的方法,引导众生依法修证,开发般若智慧,亲证实相。六喻偈中的六种比喻,就是一种修证实相的具体方法,是一种慧观(毗婆舍那)。《阿含经》中,用五种比喻观五蕴,此经中则用六种比喻观一切有为法。在修观时,用直觉经常去细心观察、体察身心世界,尤其是在禅定中长时观修,如果闭关七至十天,一天从早到晚集中精力体会有为法的如梦如幻,先从身体的无常观起,体会色身如水上泡,其微观层次如露如电,然后再体会整个人生经历,这样自心会看得很清楚,烦恼会慢慢轻薄,自主情绪的能力会大大提高。所以佛法不仅仅是哲学,而是一种修行道,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如法修持去验证它的真实性。

  如梦、如幻的观修,在大乘、密乘中有具体的禅定修法,如藏传噶举派的《明行道六成就法》中就有一个“梦观法”,在大乘经中有“如幻三昧”,《楞严经观世音菩萨圆通章,观音菩萨讲他如何从耳根圆通证得如幻三昧。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叫流通分,记述这次说经后的结果:须菩提及听法的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的诸天、人、阿修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信受,谓相信、接受,奉行,谓依法修行。完整的佛经都是这样,最后有一个流通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合称“四众”,为佛的四种弟子,前二种为出家众,后二种为在家众。优婆塞,意译近事男,优婆夷,意译近事女,为受持三皈依或加五戒的在家佛徒,俗称男女居士。或说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为四众,为四种出家佛弟子,沙弥,意译勤策男,沙弥尼意译勤策女,为仅受持十戒的男女出家众,原指20岁以下的出家男女,出家人一般都是先受沙弥或沙弥尼戒,后受具足戒而成比丘、比丘尼,20岁以上才可受具足戒。或说出家四众为僧伽,或说出家、在家四众为僧伽,或说七众或七僧伽:比丘、比丘尼、式差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式差摩那,意译学法女,沙弥尼为比丘尼前二年的称呼。僧伽,简称僧,意译“众”,即团体,并非指个人。

原标题:《金刚经》讲解—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陈兵教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