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华严经 >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经句出处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唐·实叉难陀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第十一》

经句语译

  洗手时,生起愿心,但愿所有众生,获得清净双手,受持佛法。

经句的智慧

  洗手是为了清净,也就是去除尘垢;洗心也是如此,尘垢就是最微细的念头,恶念是污染,善念也是污染,通通都要放下

  在清净心中是没有善恶、是非、真妄这些二元对立的概念的,在清净心里本来无一物;所以以清净手受持,则无一不是佛法。

  “得清净手,受持佛法”是很珍贵难得的,因为能够受持佛法还得有宿世的因缘,如果有人闻法而不能领悟呢?《六祖坛经》说:“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可知邪见障蔽智慧,烦恼使人痛苦;所以即使闻法,也如同对牛弹琴,可惜之至。

  所以菩萨洗手时,不断发愿;但愿所有众生,清净双手后能受持佛法,因为清净手能涤去烦恼尘垢。

随喜思惟读经

  《杂譬喻经》有一则故事,提到佛陀涅槃后五百年,有一位国王,勇猛精进,而且恭敬三宝,曾经在结夏安居时,以美食供养六万位沙门。其中的上座道人,因为综览群籍、能知古今,已经证得阿罗汉圣果。

  距离此国东方四百八十里,另有一位国王,也供养五百位婆罗门,而且要做一百种幢幡,每一支都以金银宝玉和绸缎流苏精工制成。国王宣布:凡是能够舞弄这宝幢精彩演出的人,便要将宝幢送给此人。

  消息一传出,各国的贫苦人家听闻如此丰厚的赏赐,来自四面八方的五百人想要争取演出。只是旅程遥远,走了多日终于看见一处精舍。这五百人粮食匮乏,盘缠用尽,眼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便登上三宝殿拜见上座,恳求出家作沙门。

  这位上座是能知古今的阿罗汉,知道此五百人的宿命因缘。原来他们在唯卫佛世时,同是一位贤者的家奴,这贤者信奉三宝,经常供养出家沙门,所以这五百人曾为道人烹煮饮食,又随喜听闻佛法开示;今世是福报享尽,从天界下生人间。上座观出这五百人虽非真心出家求道,但得度的因缘己经成熟,就为他们剃度,并传授戒法。

  圆顶大典之后,上座便带领五百位新戒入宫应供。回程路上,上座告诫五百位新戒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这五百位新学比丘听闻之后,便夜以继日地精进修行,到第九十日都证得阿罗汉。

  这五百罗汉能受持佛法,皆因曾经为道人烹煮饮食,又随喜听闻佛法开示,印证“得清净手,受持佛法”的弥足珍贵。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