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求之不得心常爱,学会完美地转身

求之不得心常爱,学会完美地转身

  佛说:“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没有通天彻地的本领,所以,这就注定了世间有很多事情都很难尽如人意,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常常陷入“求之而不得”的痛苦之中,难以解脱

  面对这些情况,要想身心得到自由,我们在生活中就必须学会放下那些抓不住也没必要抓住的累赘。

  佛法之中,最常被世人利用的智慧就是“放下”。佛法教导我们要舍得,只有舍掉陈旧不堪的执著,才能得到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只有能够放下不切实际的妄想,才能轻松上路,才能有机会比别人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佛殿上,弥勒佛面向山门而坐,象征着佛教的山门对一切众生敞开,不管是谁,无论贫富贵贱,都能得到弥勒佛的笑脸相迎。在弥勒佛面前,一切平等,众生平等。

  那么,弥勒佛的快乐究竟来源于何处呢?他的快乐,来源于提起与放下的智慧。

  传说弥勒佛是由布袋和尚转世而来的,他有一个很经典也很重要的动作,就是将布袋提起和放下,以此来度化众生,解开烦恼。弥勒佛的布袋,拿起来放下去,即是代表了提起和放下。如果有人向他寻求化解烦恼的方法,他就把布袋往下一放,告诉人们要放下,因为放不下,所以才会引出诸多无端的烦恼。

  然而,看似非常简单的两个动作,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所以,他们只能在烦恼和虚妄中度过一生。

  因此,弥勒佛才会“笑天下痴迷之人”。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提得起和放得下呢?

  很久以前,一位寺院的方丈派两个弟子下山化缘。师兄弟二人奉命下山。当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正要过河时,发现河边站着一个姑娘,可能是因为水流太湍急了,所以她迟迟不敢过河。大师兄看到这个姑娘面露难色,于是就走过去,毫不犹豫地把姑娘抱起来,从河上走了过去,然后放下她转身走了。

  不一会儿,小师弟也过了河,他追上师兄问道:“师兄,自古道,男女授受不亲,况且咱们是佛家弟子,你怎么能抱一个姑娘过河呢?这样做不是犯戒了吗?”

  大师兄回过头,笑了笑,然后说:“师弟,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为什么还抱着不放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像故事中小师弟一样,没有提起也没有放下,因此心中生出无限的烦恼。而那个大师兄,面对一位弱不禁风的姑娘,首先提起的是男子汉大丈夫当仁不让、敢作敢为的英雄本色,因为他必须帮助那位姑娘。

  而到了河对岸,如果他还继续抱着那位姑娘,或者和她说话聊天,那他就是放不下。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提起与放下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同时进行的,故事中的大师兄在提起男人本色的同时,放下的是和尚的角色,而在他放下男人本色的同时,提起的是和尚的角色。

  为什么弥勒佛能轻松地提起和放下呢?因为他看懂了提起和放下的真正内涵:提起的都是责任,而放下的都是与责任无关的事情。

  我们在人生中要面对许多的责任,要提起这些责任,就要放下儿女情长,所以及时转身很关键,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大师兄一样,转身就要即刻放下,倘若放不下,烦恼就会随之而来。

  所谓“智者无为,愚人自缚”,功名、金钱、爱情、事业,皆心中所欲,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的心灵套上一副无形的枷锁,而正是一味地追求,无节制的欲望,才使得人紧张忙碌,疲于奔命,这就是放不下。相对于人生而言,只有放下对名利物欲等的“饥渴”心理,才能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快乐自适才是生命的本质。

  按照南怀瑾老先生的说法,谈到佛法,归根结底其实只有两个字:放下。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因为放得下,就会获得自在。然而,却有很多人错误地理解了放下的概念,认为佛教中所说的放下就是逃避,放弃一切。

  其实不然,提起与放下的智慧并不是消极地逃避,而是要人们学会专注地扮演好当前的角色。提起与放下的智慧就是专注,即专注于当前所面对的人、物和事情。只有专注才能心无杂念,才能有高效率,才能摆脱烦恼,获得成功。这也正是弥勒佛的智慧和快乐:该提起时就提起,该放下时就放下,在提起和放下之间学会完美地转身。唯有如此,才能拥有自在、快乐的人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