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盛怒行事,善果难成

盛怒行事,善果难成

  “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人在盛怒之下容易冲动行事,所犯下的无法弥补的过错很可能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伤心、伤身之外还要有“后遗症”。所以,凡事都要让自己更加豁达一点、宽容一些,尽量少生气,也就不会因此犯下过错。

  一位方丈大师收养了一个孤儿做徒弟,当这个孤儿还是幼童的时候,方丈就对他细心照料;等到孤儿长大点,剃头受戒成了一名正式的小沙弥后,方丈更是对他悉心指导,将毕生所学全都传授给了弟子,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佛门中最出色的僧人。孤儿长大后,第一次下山办事竟然就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迷惑,动了凡心,对从小抚养他长大的师父不告而别,偷偷地离开了寺庙。从此,他沉迷于城市的繁华热闹、灯红酒绿之中,夜夜留恋花街柳巷,一味地放浪形骸,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浪子。

  就这样十年之后,一天夜里,孤儿突然被惊醒,他发觉自己这些年里好像是享受到了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东西,但是仿佛又什么都没拥有过。他看着窗外的月光,明净、清冷地洒进来,照在自己的手中,依然是如此的清澈。此时,他想起了在寺庙修行的日子,想起了师父对自己的教导与养育,感到极其悔恨。于是,他立刻穿好衣服,快马加鞭回到寺庙里。

  到了寺庙之后,他跪在师父的禅房门口深深地忏悔:“师父,我已经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但如今我想要悔过,您可以原谅我,再次让我成为您的弟子吗?”

  方丈看到跪在门前的浪子,对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又气、又恨,又伤心——气他如此的不争气,竟然一夜之间就动了凡心,连招呼都不打就私自下山了;恨他辜负了自己的一片苦心,自己虽然名义上是他的师父,但却是从小将他养大,早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他不但不感恩,反而做尽了忤逆之事;伤心则是因为看到自己的辛苦全都白费了,对他的期望也只能成为泡影。想到这些,方丈一时怒上心头,对他更是深恶痛绝,立刻摇着头说:“我不能再收你做徒弟了,你的罪孽太过深重,恐怕连菩萨都不能原谅你,你一定会堕入地狱的。”

  浪子不肯死心,继续跪在地上苦苦地哀求方丈。方丈气急了,就说:“要我原谅你也可以,除非菩萨能够原谅你,让这院子里的石桌上开出花来。”说完,方丈就头也不回地把禅房的门关上了。

  浪子听了师父开出的条件,看着院子里的石桌根本就不可能开出花来,可见师父是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了。于是,他在禅房门前给师父磕了三个头后,就转身下山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打开禅房的门后,一眼就看见了院子里的石桌,顿时就惊呆了。原来,石桌上居然开出了一桌子的花,姹紫嫣红、娇艳欲滴、芳香逼人,吸引了寺庙里所有的弟子在旁观赏。

  这时的方丈瞬间领悟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派人下山去将浪子找回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浪子早已经不知所踪。多年后,方丈从别人那打听到,浪子下上后变得更加荒唐、浪荡,甚至做尽坏事,人人痛恨。而石桌上的那些鲜花也只开了短短的一天时间就全部凋谢了。方丈一直活在自责与悔恨中,直到临终也无法超脱。

  发怒实际上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因而产生折磨自己的烦恼以及摧残自己的悔恨。浪子固然有错,但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不能回头的歧路,也没有不能改正的错误。尤其是当他已经悔悟,有了真心向善的念头,更是最为珍贵的。然而,仅仅因为方丈对以往过错的怒气未消就将所有的奇迹毁灭了。方丈因为愤怒而不肯原谅弟子的过错,还以为他犯的戒条根本不能被菩萨所容忍,但是却没有料到其实菩萨根本就没有怪过浪子,反而为他的改过开出了一桌子的花。因为愤怒而不明所以的方丈,到头来不仅伤害了一个想要向善的人,更使得自己也深受其害。

  人在生气的时候会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身体就会像地震中的大楼一样摇摇欲坠。人生完气后会变得非常疲惫,就像经过了长跑一样,体力有了巨大的透支。

  愤怒会影响健康,会让你丧失判断力,会严重破坏你的人际关系。盛怒之下,更是容易做错判断,作出错事。如果想活得幸福快乐,那么你就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遇事要冷静,多从好的方面想,积极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而不要轻易动怒。一旦发觉自己被愤怒所控制,就应该勇敢地调整自我,大声地对愤怒说“不”。即便一开始不能马上控制住怒气,但是只要长期坚持,认真品味每一次平息愤怒带来的欢乐,那么你就会渐渐培养出一种波澜不惊的心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