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蓝图(下)

十一、因果观(缘起之道)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这是民主国家人民一致的追求。然而事实上法律之前真能人人平等吗?法律不但有漏洞可钻,而且有的人还专门游走法律边缘,为非作歹,甚至法律有时也会受到人情所左右,因此法律未必真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世间唯有因果才是最公平的仲裁者,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业报如影随形,任谁也不能逃脱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之外。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瑜伽师地论》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因果,是人间的实相,中国的一部二十六史,不啻是一部最大、最翔实、最深巨的因果记录。因果也是很高深的哲学;有因必有果,它的准确性连现代的计算机科技都比不上。因果报应不但为人间所不能勉强,苍天所不能更易,即使鬼神也不能违抗,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也种下了横亘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缘。《涅槃经》中就郑重指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因此,一个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业报,不能不畏因果。

  因果是由万法因缘所起的「因力」操纵,由诸法摄受所成之「因相」主使,有其超然独立的特性。人可以改变天意,但不能改变天理,也就是不能改变因果;因分果分,是佛陀证悟之性海,为三际诸佛自知之法界,是不可妄加厘测的。

  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所谓「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合」,凡事有因有缘才有果,因果离不开缘起之道,这是我们应有的认知。

  因果并不仅限囿于佛教的独门妙谛,因果是每一个人衣食住行之中,随手可拈、随处可证的真理。腹饿了要进食,进食就是「因」,肚子饱是一种「果」;有了枵腹进食的「因」,才能收肚子饱了的「果」。

  天气转凉的时候,我们要穿衣保暖,冷是「因」,暖是「果」,穿衣服也离不开因果。

  不但衣食住行有因果,祸福生死也有因果,我们过去培植了多少福德因缘,现在就有多少福报如意。世间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既没有异因之果,更不会有异果之因了。因此,因果如何,全在于自己的所作所行。

  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管我们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绝对存在,它像空气一样,充满整个宇宙,无时无处不在公平地执行著有情人间的善恶赏罚,或无情器世间的成坏。例如:有的人生来就住在花园洋房、高楼大厦,不受严寒酷暑的侵袭,有的人却穷居陋巷和违章建筑,受著凄风苦雨的吹打,这不是世事不公平,是因缘果报差异。同样生而为人,为什么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苦?为什么有人锦衣玉食似王侯,有的人三餐不继如饥殍?这都是因为他们自作自受的因果关系不同,并不是命运和世事对他们不公平。怎么样的因地修行,便有怎么样的果证福报,因果原是相成的;造什么业障,受什么果报,这是分毫不变的。

  因果,具足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因是主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称果。宇宙中,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随著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在佛教诸多教理中,「因果观」与人生的关系最为密切。佛教所说的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实相,不仅仅是劝人行善的说辞。然而一般人往往以世俗的观点来解释因果,使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听到因果,便斥为迷信,殊为遗憾!对于因果我们应有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通于三世

  《宗镜录》说:「经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业报的关系虽然极其复杂,却是有条不紊,毫厘不差的。但是,有的人不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只见到世上有「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是受苦报;作恶的坏人,却过著富裕逍遥的生活」,因此便认为没有因果的存在。其实,因果是通于三世的,不能只看一时。道理很简单,假如一个人过去在银行里储蓄了很多存款,现在虽然作奸犯科,你能不准他提用存款吗?如果有人往昔负债过多,现在虽然做人善良,然而欠债还钱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为他现在很有道德修养,就不用还钱了吗?

  因此,好人今生所以受苦报,是因为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因为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所以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做恶,反得好报的道理亦然。

  再者,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的原理,譬若植物有一年生、有二年生、也有多年生。有的春天播种,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种,明年收成;有的今年播种,须待三、五年后方能收成。然而因果业报,如影随形,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这是无庸置疑的。

  (二)因果非宿命

  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佛教的因果观念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偈云:「有衣有食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衣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因果十来偈〉则说:「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这二首偈语都是说明,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受过去生所造善恶业影响的结果,并非由他人所操纵,更不是命中注定。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是乐观进取的道理。

  (三)凡事各有因果

  世间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为所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为浅显易懂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业报思想对社会人心的规范,远远超越法律条文有形的束缚,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补法律之不足。」

  因果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问,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处、信仰、道德、健康、经济等,都各有其因果关系。然而,有人对因果的认识错误,因此对信仰有很多不正当的要求,比如吃素为求身体健康,拜佛为求佛祖保佑他升官发财,这都是错乱因果的谬见。其实,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财富有财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体健康,就必须调心行善,多作运动,注意保健,心安自然体泰;若要财源广进,就必须多结善缘,勤苦耐劳,信守承诺,有智能能力,自助而后天助。

  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财富上的果,如此错乱因果,自然无法所求如愿,这也是必然的因果。

  (四)果报自作自受

  《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一语道尽「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因果业报,自作自受」的至理。

  因果报应不是权势所能左右,鬼神也无法操纵,上天更无法控制,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是吾人善恶行为的测试依据。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是人人心中的一把万能尺,度量著自己一生的命运,也刻划著人世间善恶的长短,更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未来的我。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因果法则,广植善因,必能为此生、来世带来福慧圆满的生活。

  一般说来,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有礼俗、道德、法律,但是最大的力量还是「因果」;法律的约束是有形的,道德礼俗的制裁是有限的,都不如「因果」的观念深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做严厉、正直的审判。

  因果,不仅是观念上的通透,更要靠行为的印证。现代的社会,常被有道之士批评为「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为什么会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呢?主要的原因就今日社会大众,普遍缺少因果观念!因为不明白因果,不怕因果,因此到处是能骗则骗,能贪则贪,能抢则抢,能占则占,横竖法律不是万能宝典,违法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即使有人知道,法律也不一定能制裁,殊不知道法律或许不会制裁,但因果是绝对丝毫不爽的!

  一个人如果做了违背道德的事,逃得了法律的审判,但逃不了良心的审判,逃不了因果的审判,日本楠正成死后,在衣服里留了五个字「非、理、法、权、天」,此五字的意思就是「非」不能胜「理」、「理」不能胜「法」、「法」不能胜「权」,「权」不能胜「天」,「天」就是因果,因果是最后的胜利者。

  即连佛陀住世的时候,也和我们常人一样,有老病死生的现象,在因缘里面,都不出因果的范围,这是很伟大的思想,因为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谁也逃不了因果业报。

  吾人的生命,推之往昔,可谓「无始」而来;望之未来,可说无穷无尽,在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中,生生不已,业报历然。吾人现在的穷通得失,睽之三世,因果真乃丝毫不爽。因果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人的一生,一时种下的因,其产生的结果可能影响及于一世,甚至牵动生生世世的祸福安危,因此吾人岂能不慎于一时的言行举止呢!为了我们的一世,甚至生生世世,我们凡事一定不能不注意「一时」的因果!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就是自己的警察、导师,因果就是自己的法律准则。所谓「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天就是因果,因果是非常公道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应该大力建设因果的观念,有了三世因果观,可以让我们舍恶行善,趋乐避苦,乃至今生受到苦果,也不致怨天尤人,而能心存还债观念,甘心受苦,进而扭转恶缘为善缘。

  尤其,从三世因果观中,知道业道众生,生生世世轮回,互为眷属。有了这层体认,必能激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如此,不但今生能得圆满自在的人生,来世更能感生善趣。因此,能够清楚地认识因果业报,必能把握业力而谋求自己的幸福。

十二、宗教观(信仰之道)

  人是宗教的动物,宗教如光明,人不能缺少光明;宗教如活水,人不能离开活水而生活。人类从上古时代民智未开,就对大自然产生信仰,接著从信仰神权、君权,到现在的民权、人权,甚至即将到来的生权等,可以说,人类自有文明开始,除了追求物资生活的满足以外,精神生活的提升、信仰生活的追求,更是无日或缺。

  信仰是发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信仰也不一定是信仰宗教。例如有的人信仰某一种思想或某一种学说;有的人信仰某一种主义;甚至因为崇拜某一个人,也可以成为信仰的对象。

  话虽如此,然而只要人有生死问题,就一定要信仰宗教。信仰宗教必须慎重选择,否则一旦信错了邪教歪道,正如一个人错喝了毒药,等到药效发作,则生命危矣!所以「邪信」不如「不信」。「不信」则不如「迷信」,因为迷信只是因为不了解,但是至少他有善恶因果观念,懂得去恶向善;不信的人,则如一个人不用大脑思考,不肯张开眼睛看世界,那么永远也没有机会认识这个世界。当然,信仰最终是以「正信」最好!

  所谓正信的宗教,必须:

  (一)信仰具有历史考据的 例如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历史上明确记载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诞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的过程。

  (二)信仰世界公众承认的 例如佛教是举世公认的四大宗教之一。

  (三)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例如佛陀是具足智德、断德、恩德,是功行圆满的觉者。

  (四)信仰能力威势具备的 例如佛教的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等教义,及因果、业力、缘起等,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导我们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信仰是人生终极的追求,信仰能使生命找到依靠。一个人不论信仰什么宗教,都需要透过理智的抉择,确认自己所信仰的教义是符合「真理」的条件,也就是必须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必然性、永恒性。例如,佛经讲人生有「四不可得」:常少不可得、无病不可得、长寿不可得、不死不可得(《佛说四不可得经》)。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不但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是如此;男人这样、女人也一样;古时候的人难免,现在、未来的人也莫不如是。所以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来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

  佛教是合乎真理的宗教,因此翻阅古今历史,如梁武帝弃道向佛,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宋朝名相吕蒙正说:「不信三宝者,愿不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外护佛法。」甚至哲学家尼采虽为牧师之子,却赞扬佛教比耶教崇高、真实;叔本华以佛教徒自命,肯定佛教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宗教;韩愈从谏迎佛骨到皈命佛教;欧阳修从毁谤佛法到行佛劝善;乃至佛教五大论师:马鸣、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无一不是从外道而改宗佛教。

  信仰佛教,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例如,有人「信人不信法」;有人「信寺不信教」、有人「信情不信道」、有人「信神不信佛」等。

  甚至即以信仰佛教的教义而言,本身也有层次的不同,例如凡夫的般若正见、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唯有佛,才能真正证悟般若,所以般若是佛的境界,是最上乘的一真法界。

  佛教依众生根基之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法门,称为「五乘佛法」。其中人、天乘的佛教,重于积集世间福行的增上心,以现世乐后世亦乐为满足,是佛教的共世间法,如儒家近于人乘,耶教、回教通于天乘;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解脱的出离心,以涅槃解脱乐为最终的目的,如道教的出世无为、清净解脱;菩萨乘的佛教,重于利他济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乐为修行的极至,而六度万行乃为利他济世的具体实践。

  佛教的教义深奥而且具有包容性,佛教主张皈依三宝的佛教徒仍然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种信仰;拜拜是一时的,是一种尊敬,已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一样可以礼拜神明。不过,信仰重在专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门品》中的「一心称名」、「一心供养」,《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一念往生」,都是证明一心一意、心诚则灵。因此,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要专一,当信仰与感情、金钱、事业、前途的选择冲突时,就是对信仰专一程度的考验。

  其实,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开发自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大智度论》)能够拥有正见信仰的人,不仅在心灵上有所归依,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能广结善缘,结识许多同道好友。尤其南传的藏经说:「有信仰的家庭,生活就有诚实,就有真理,就能坚固,就能有布施的四种道德。」有了这四种道德,则可「现在与未来,无忧无怖」。一个人如果能对生死无有忧怖,就是对佛法已有正信,如《金刚经》说:「若人能一念生净信者,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总之,宗教信仰可以激发勇气与力量去面对未来,可以使我们有宽宏的心量去包容人间的不平,进而拓展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尤其佛教的中道缘起、因果业报、生死涅槃等教义,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人生的迷惑,开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从求佛、信佛、拜佛,进而学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层次。

十三、生命观(生死之道)

  人生在世,一期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寒暑,有生必然就会有死,生死,这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问题。

  生和死如影随形,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并不了解。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著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生命体,是为「名色」;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份,色则指物质部份。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信仰佛教,并非就没有了生死问题,只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去,因此佛经里对于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

  (一)死如出狱

  《大智度论》说:「苦厄犹如地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一样。

  (二)死如再生

  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说:「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

  (三)死如毕业

  《般泥洹经》说:「展转相教,解诸童蒙,使学成就。」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四)死如搬家

  有生无不死,死亡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说的「鹿归于野,鸟归虚空,义归分别,真人归灭」。

  (五)死如换衣

  死亡就像脱掉穿旧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一件衣服而已。

  (六)死如新陈代谢

  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如《增一阿含经》说:「代谢变易,不停不解。」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加珍贵。

  此外,佛教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附另一个身体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要处之泰然!

  然而人之所以惧死,是认为生可见,死是灭,所以灭之可悲也!其实,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打破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

  佛教的「涅槃寂静」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真正的生命是超越无常,超越无我的。例如海水波涛汹涌,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还是波浪?从觉悟的观点来看,有风起浪,无风平静,动乱最终还是归于寂静。正如前述,一杯水,茶杯打坏了不能恢复,但是水依然存在;又好比燃烧的木材,薪薪相传,流转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会死。

  「生命不死」,就是因为有「业」的关系。业,是身口意的行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业等,都会像计算机一样,在业的仓库里储存起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宗镜录》),等到善恶业的因缘成熟了,一切还得自作自受,这是因果业报不变的定律。

  现在的科学家说生命的口令就是「基因」!其实,生命的口令--基因的另一个名词--业力,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经召告世人了。「业力」,实在是佛陀一个伟大的发现。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可以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业力」像一条绳索,它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都连系在一起,既不会散失,也不会缺少一点点。业力决定人生的去处,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所以,「行善不造恶」就是基因改造。

  众生的生死决定于业力,解脱的圣者则依愿力成就生命。生死循环,本来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泐禅师说:「人之生灭,如海一沤,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等等,无比洒脱。

  佛门里有许多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病苦的真人实事,说明掌握生死,不足为奇,吾人真正要超越的是念头的生死。禅宗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吾人的意识刹那生灭变化,如《大乘流转诸有经》说:「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支起号之为生。」我们每一时刻其实都在面对生死。意识的生死,念念生灭,如同瀑流,唯有「无念」,才能截断生死洪流;若能体证缘起性空,则能「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达到生死一如,不生不死的境地。故而经典又云:「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支起无所从来。」

  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结束。如果人的生命这么简单,生死就不值得畏惧了。道元禅师说:「断念生死者,佛家一大事之因缘也!」他又说:「若生死中有佛,便能无生死。若知生死即涅槃之理,便能无可厌生死,亦能无可愿涅槃,自是超脱生死。故唯探究一大事之因缘也。」如果我们能够认清这个道理,断惑证真,觉悟生死同于涅槃的道理,就不会让生死迷惑我们,而能安住于超越生死的藩篱,如此,纵死又有何惧呢?

  死亡不足畏惧,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样,你到了另外的国家,只要你有生存的资本,只要你有功德法财,你换一个国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所以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之后到哪里去才是最要紧的。

  佛教非常正视生死问题,佛教其实就是一门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死的问题。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了生脱死,如何把握今生,不再受生死轮回,向来是佛门修行的课题。

  一般人活著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只知道争名逐利,像行尸走肉般了无意义,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方向,安排归宿,只知昏昏庸庸的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什么都是一场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佛法教我们要认识生死,就是要我们改变过去因忌讳生死而避开不谈的消极心理,进而透过佛法的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如此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十四、知识观(进修之道)

  读书,能增加知识;读书,能开启智能。读书,尤其能提升心性、健全人格、改变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读书的人,言语乏味,俗不可耐。一个没有读书的人,跟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在一起,同样有父母,同样穿衣吃饭,可是他们的品德、气质就是不一样,所以自古圣贤都是鼓励每一个人要多读书。

  佛教是个智信的宗教,旨在开启众生的智能,以解决众生的烦恼、痛苦。所以佛教尤其提倡「书香生活」,鼓励佛弟子要阅藏读经、听经闻法,如《父子合集经》说:「众会若闻佛所说,心生净信决定解;勤修妙行趣菩提,超出轮回生死海。」《楞严经》也说:「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所以佛教每一部经典莫不以「如是我闻」开头;甚至开经偈更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乃至《金刚经》的「受持四句偈的功德,胜过三千大千世界的财物布施」,以及《华严经》的「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都是提倡书香生活。

  佛教重视般若慧解,中国古代的丛林寺院,就是供给十方衲子参访修道的学校,所谓「饱参诸方丛林客,不知此中有悟无?」即使到了近代,清末民初诸老,创设僧伽学校、师范学堂,太虚大师更设立了许多佛学院,尤以今日台湾,儿童有星期学校、儿童夏令营;青年有青年会、大专社团;信徒有信徒共修会、信徒讲习会;专业的有各级佛学院、佛学研究所。乃至佛光山对一般社会教育,从幼稚园、小学、初高中到大学所办的学校,都受到百万信众的护持,这一切都说明今日佛教徒已经觉醒到教育与知识的重要。

  其实,佛教本来就是佛陀的教育,佛教的寺院就是修学办道的修练所,因此古时有「选佛场」之称。寺院也等于是学校,佛教重视文字般若的传播,《法华经》的「十法行」,提倡书写、演说、披读、印经的利益。佛教的《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的众生,每天二六时中莫不念佛、念法、念僧;时时刻刻、心心念念都在佛法、道念、利众上;佛教的《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叙述善财童子一心勤求佛法,遍访五十三位善知识的艰辛过程,此与今日的游学参访如出一辙,实为今日青年树立了读书求学的典范。

  明朝的袁了凡先生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功德悉皆无量,为善最乐。五戒可保人身,十善可升天界,因果决定不昧,读书有益。」佛教自古即重视文字般若,几乎每间寺院都有藏经楼,古德不但日诵万言、手书贝叶经,甚至手刻石经,元代的法珍比丘尼更是断臂印经等。乃至玄奘大师西天取经、昙无羯东土弘法,他们求法弘法,他们为法忘躯,若无读书精神,何能如此?若无书香生活,如何留下三藏十二部经?

  此外,唐朝沩山灵佑禅师说:「出言须涉于典章,谈说乃傍于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远。」蕅益大师说:「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明朝袾宏大师主张:「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其次好色,其次好饮。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咏。又进之,则好读书。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犹世间法。又进之,则好读内典。又进之,则好净其心。好至于净其心,而世出世间之好最胜矣!渐入佳境,如食蔗喻。」此中都可看出古德勤奋好学、埋首藏经的精神。

  由于自古以来,出家人莫不博览经籍,因此大都为知识份子,故与士大夫交游频密。例如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白居易与鸟窠禅师、欧阳修与明教禅师、袁了凡与云谷会禅师等;即连反佛的韩愈都与大颠禅师亲近、问道。甚至过去中国的村夫村妇,虽不会背四书五经,却能背诵《大悲咒》、《金刚经》、《阿弥陀经》等,可见佛教提倡读书,深入人心。

  《心地观经》说:「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行为第四。」《缁门警训》更说:「不修学无以成,不折我无以学,不择师无以法,不习诵无以记。」佛教重视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开发,但是佛教教育跟一般社会教育不同,在社会接受教育是为了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谋生之用;或者是为了取得一张文凭,找一份好工作。而佛教的教育却包含了慈心悲愿,为了自利利他而肩负重责大任。

  佛教教育大致上分寺务行政和义理研究两种,尤其重视生活教育与思想教育。所谓生活教育,就是行住坐卧、待人处事、威仪等各方面的训练。所谓思想教育,则先要具备四不坏信:一、对三宝要有信心,二、对常住要有忠心,三、对众生要有慈心,四、对持戒要有肯定。

  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自动自发,自我学习。尤其佛教与一般哲学不同,佛教不只讲知识、讲理论、讲道德,更重视实践,重视修行。所谓「解行并重」,也就是不仅对佛法的知识义理要深思理解,尤其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因此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修行在生活中,例如用慈悲的语言应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用慈悲的面孔对人,用慈悲的手助人,用慈悲的心祝福人等等,生活中有佛法才叫有修行。

  《楞严经》说:「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学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里,佛教尤其重视生活中的修行,能够在日常生活里实践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徒的一日行,从早晨起床到夜晚养息,乃至日常的待人接物,语默动止,都要效法佛菩萨,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如理生活,如法做人处事。

  此外,可依个人的时间安排定课,持之以恒。如果家中环境许可,可设一佛堂,每日晨起,于佛菩萨圣像前献花供水、上香礼拜,或诵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夜晚临睡前,可于佛前礼佛静心,或读诵《佛光祈愿文》,反省自己的功过。每周可参加一次或二次的道场共修,藉由宗教的禅悦法喜,洗涤自己的贪瞋烦恼,开发内心的圣财。每日三餐进食前,合掌称念四供养、佛光四句偈或五观想,亦可培养感恩与慈悲的宗教情操。

  总之,修行并非闭门自修,只求自了;修行应该亲近寺院道场,参访善知识,以求法要,同时还要发心护法,并且弘法,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知识观所主张的进修之道。

十五、育乐观(正命之道)

  人的生活,不光只是工作,也不能光是修行;生活正如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水份、温度等因缘的调节。因此,一个人每天的生活作息,不能只是硬绷绷的行住坐卧、衣食住行;三餐温饱之外,在精神生活方面还需要有育乐活动来调节。就如一个修行的人,需要对自我有教育性的娱乐。

  例如,参禅的人,在坐禅之后也要利用跑香、经行来调节身心;念佛的人,念佛之外,也要绕佛、拜愿,这都是身心的娱乐。佛门每周有一天放香的时间,甚至每日三餐,晚餐时间不必像早餐、午餐一样的披搭袈娑,高唱供养咒,这一餐称为「放参」。

  平时一些修行者,有的人喜欢到处行脚云游、旅行参访、朝山览胜;有的人向往大自然,独居冥思、静坐观想。甚至《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观日出日落、观山观水、观树观景、观佛观光明等,也都是寓修行于娱乐之中。

  乃至极乐净土,不管是一早的「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或是平时徜徉在七重行树、七重欗楯、八功德水之中,随著鸟声念佛、念法、念僧等,都是舒畅身心的乐事。

  过去丛林里不但准许僧人下围棋,甚至还设计「成佛图」的游戏,透过「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各自所代表的是进是退,而来去行走于十法界之中。藉著游戏不但增进佛学常识,寓教于乐,同时也可以增进道友之间的情谊。

  除了棋道之外,丛林里还时兴茶道、书道,甚至藏传佛教的辩经,以及一般的抄经、雕塑、绘画、佛舞、梵呗等艺术,也都是深具教育意义的生活调适。

  人的一天有廿四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工作之外,藉由正当的娱乐来调剂生活,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一般社会之娱,重在声色犬马、动态;佛教重视自然界,如鸟窠禅师巢居树上、圆通纳禅师穴居岩洞、大梅禅师荷衣松食,他们任性逍遥,何等自在。甚至禅师们教人栽松、除草、耕耘、种植,让身心与田园自然融和,让眼耳鼻舌悠游于心海,享受宁静的禅悦法喜。

  此外,佛教到了中国,对于朝山礼圣、寺院参访、座谈联谊等活动也都十分重视,因为藉此可以广结善缘、增广见闻。这也是佛教的育乐生活。

  现代的学校教育主张「德智体群育乐」并重。其实,佛教自古以来即是个「五育并重」的宗教:佛殿共修,重在德育;讲堂听经,重在智育;出坡作务,重在体育;僧团是六和合僧,重在群育;雕刻、绘画、梵呗唱诵,重在美育。

  此外,佛教在育乐方面也有很多如上所述的「寓教于乐」之修行法门,大致可分成六类:

  (一)体育活动:跑香、朝山、云游、佛教舞蹈、拳术。

  (二)音乐:梵呗、佛歌、合唱、法器、国乐、俗讲。

  (三)书艺:书法、抄经、绘画、雕刻、塑像、围棋。

  (四)花和茶:插花、茶道。

  (五)劳动:出坡、农耕、工禅、菜圃、苦行、烹饪。

  (六)修持:寻师、论道、念佛、禅悦、法喜、止观

  人的生活,物质上的衣食温饱之外,应该要有艺术生活的品味,要有服务人群的品味,也要有休闲育乐的生活品味。今后在家信众如何规划自己的育乐生活?只要不是纵欲,不是耽溺于伤神妄念的酒色财气之中,只要是正当的娱乐,都是可以追求的。例如晨起的运动、晚睡前的音乐欣赏、白天定时的经行、散步,或是闲暇时,三两好友相约旅游、座谈、喝茶、谈道,乃至抄经、烹饪、琴艺等,即使是参加朋友之间的舞会、聚餐等,也无不可。不过,育乐生活也应有其条件与应注意事项,例如:

  (一)参于的份子,必须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二)参于时间不可超过比例,例如一天廿四小时当中,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另外的八小时吃饭、盥洗、育乐,要平均分配。

  (三)活动的地点要注意安全。社会上常有山难、水难等意外频传,故外出应注意安全;甚至玩火、赌博、醉酒等,这些都不是正当的育乐生活,应该避免涉足。

  (四)参加活动时,最好夫妻一起出席,不但彼此可以认识共同的朋友,培养共同的话题,同时也能避免感情出轨的机会。

  佛教自明清以来,大都以寺院山林的静修为主,因此常给人沉寂冷漠,不食人间烟火之感。甚至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讲苦空无常,因此学佛以后一定要吃苦,甚至要远离人群,这才是真正的学佛。实际上,佛教是很生活化,很生动活泼,是充满了蓬勃朝气的宗教,佛教很重视日常生活,举凡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搬柴运水,无一不是佛法。因此,人间佛教的育乐观主张,修学佛法,固然要向经藏去探寻,向善知识去参访,但也不能忘了在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处处都有佛法,只要能在生活中多用一点心去体会、去实践,必能享有「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的幸福人生。

十六、丧庆观(正见之道)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悲。例如在古老的观念里,生之可喜,死则可悲。当人之生也,弄璋弄瓦,皆在庆贺之内;一旦撒手人寰,即呼天喊地,万分的感伤悲泣。其实,当人出生之时,就注定了死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人之生也,都要死亡,又有何可喜呢?当人之死也,如冬天去了,春天还会再来,死又有何悲呢?生死是一体的,不是两个,生了要死,死了还会再生,所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生也不足为喜,死也不足为悲啊!

  但是,生死既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丧庆礼仪便和我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一直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为人所称誉的美德,此与佛教的报恩思想颇为符合。

  不过,中国民间的丧葬礼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时宜的观念、作法实在应该净化、改良。例如:看风水、择日、死后八小时以内不能入殓、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因此,谈到丧葬礼仪,首先要建立正知正见。

  例如,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但却很少人能坦然面对死亡,因此常常忽略了「临终」这重要的一刻。临终是「升」、「沉」最重要的关头,它是决定「往生」最宝贵而且具有决定性的一刻,眷属若在此时大声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绪,累他堕落,失却往生善道的机会,那是无益而有害的。是故,若遇家里有人过世,不宜哀嚎大哭、摇晃、塞手钱、拜脚尾饭,甚至马上替亡者更衣等,因为此时亡者神识未离,会令其留恋不舍,增加痛苦。最好在病人病危时,礼请法师或道友前来助念,亲人亦应在旁一起助念,帮助亡者往生极乐净土。亦可请病人敬重且善说法要的有德长者,安慰开导病人,劝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此外,现代的丧葬,动不动就要买偌大的墓地,建偌大的墓园,造成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佛教自印度开始即主张火葬。火葬比天葬、海葬、林葬、土葬都好,当初佛陀涅槃后,也自以三昧真火荼毘。目前火葬的观念已渐被一般人所接受,尤其一般佛弟子在火葬后,将骨灰奉安在寺院的纳骨塔,这实在是人生最圆满的归宿。

  佛教的纳骨塔不同于一般世俗的灵骨塔,它除了实质解决现实的问题外,更蕴涵著深刻的信仰意义。因此,佛光山的慈善事业中,除了开办有育幼院、养老院、云水医院外,并设万寿堂,供信徒安放灵骨,周全的照顾信徒的生老病死,让人的一生都能在佛法里获得圆满的照顾。

  有关丧葬礼仪,尤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不要虚荣

  现在的人遇到丧葬事宜,常常竞以虚荣心处理,要作得比别人好,实在不必要,应当尊重亡者心愿才是最重要的。

  (二)不要舖张

  丧葬事情,讲究你有多少乐队,我有多少花车,不一定要这样,丧葬是个人家庭的事,何必劳师动众呢?庄严、哀伤、肃穆胜于吹吹打打。

  (三)不要迷信

  治丧无非求死者安,生者孝,一尽哀心悼念而已,不必刻意造作。

  生死是人生的二件大事,依佛法的观点来看,生不足喜,死亦不足悲,唯以庄严的心态面对之。因此,遇有亲朋好友往生,应以庄重的心情参加吊丧;若逢喜庆,亦应前往祝贺如仪。

  喜,福也;庆,贺也。《周礼.秋官.大行人》云:「贺庆以赞诸侯之喜。」今俗凡吉祥之事,皆谓之喜,皆值得庆贺。如:嫁娶生子、高龄祝寿,乃至新居落成、新书出版、金榜题名、仕途高升等,都是值得庆贺的喜事。但不管任何喜庆,均以简单隆重、不舖张浪费为宜,参加者若能注意以下礼仪,则能皆大欢喜

  (一)家有喜庆,得酌将日期、时间与地点通知至亲友好,但须避免浮滥,并且避免杀生,不用荤腥宴客。

  (二)亲友遇有喜庆,得亲往庆贺,或寄贺卡或以电话祝福。

  (三)致贺时,应依时前往,避免迟到早退。

  (四)穿著要得体,言行要恰当。

  (五)贺礼的选择,应注意其意义及实用价值,如佛书念珠等。

  生与死是人生两大课题,禅宗有谓「生死未明,如丧考妣」。生与死不仅是人生两件大事,也是一般人所难以解开的谜。当初佛陀出家证悟的,正是解答这两大谜题的真理,这也正是佛教的教义所在。今日的人间佛教,也不外乎解决生、死两大问题。生,就是养与教;死,就是丧葬事宜。

  在中国社会里,一到了婚丧喜庆的节骨眼上,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不同的习惯,大家都执著不改。其实许多风俗都是人为的,如看地理、风水、日期,都是迷信,太过执著,于事无补。比方说:看日期,一定要什么日子,日子不好就不吉祥,其实世间上哪有什么一定的日子?在台湾是白天,在美国却是夜晚。再如看地理,一定要朝东面西,或是坐北向南。其实虚空并没有方位,譬如两个人对坐,你的右边是我的左边,我的前方是你的后方,到底哪边才是左,哪边才是右?哪边才是前,哪边才是后呢?因此,在《善生经》中,佛陀告诉善生童子不必礼拜方位,方位不是在虚空中,而是在我们心中,我们要礼拜的六方是: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夫妻为西方,亲朋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为上方。

  虚空没有一成不变的方位,在无边的时空中,我们真实的生命是无所不在的,你能够觉悟体证到自己本来面目的时候,你的本心就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与无限的时空是一体的,因此,方位不在虚空中,而是在我们心中。

  一般人的心态,对于不了解、不知道、看不见的事物,常常盲目臆测,牵强附会,甚或迷而信之,因此容易被神权控制。佛教讲「人人有佛性」,就是在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主权,让我们警觉到原来自己是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地理风水虽然有它的原理,但不是真理,所以佛教不但反对时辰地理的执著,而且主张不要迷信,要从神权控制中跳脱出来。所以不一定要迷信时辰,也不一定要执著地理,佛教讲「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只要心好,时时处处都好,诚意要比虚节重要。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