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能往生吗?

念西法师: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能往生吗?

  净土法门真正的关要是在信愿,而不在行。当然,有信愿必定有行,所以最关键的就是有真信切愿。我们引用的祖师大德教言再再讲:“有真信切愿,即使未得一心不乱也绝对往生;没有真信切愿,即使得到一心不乱也不得往生。”净土法门的扼要就在信愿。

  那我们念佛修学净土法门,要从什么地方去下手?要落实到什么地方?方向不要搞错:不是在一句佛号,不是拼命在念佛功夫上做文章,而是要注重净土教理的闻思、学习、研讨,断疑生信。净土法门你都不了解,怎么断除疑惑呢?

  当然,仅仅了解还不够,还要针对自己的内心。你学习了之后不是为了卖弄、给别人讲,而是为了对治自己的疑惑。把自己的疑惑彻底断除,再也不怀疑了,这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净土的安心法门。

  许多人念佛是心不安的。念了一辈子,他的心都是不安的,总是怀疑自己:“我这样念佛恐怕往生不了,什么时候能得到一心不乱就好了。”在他看来,好像这辈子希望不大,往生的希望很渺茫,是这样的一种心态,所以他一直心不安。

  就像禅宗二祖慧可大师请初祖达摩祖师安心一样,净土法门也有安心法门,就是刚才讲的:你真相信自己,没有丝毫怀疑,这就是安心法门。

  心安了,再不怀疑了,那他肯定跟一般念佛人不一样。他心安了,内心当然非常欢喜。就像王慧常居士一样:“我决定能往生,再也不怀疑自己,我已经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了。”他内心的这种欢喜我们无法想象。

  真正的念佛人有这种大欢喜心,他相信自己轮回绝对出去了,再也不怀疑自己。这就是善导大师讲的“安心、起行、作业”的第一步,你要安心。

  心不安是非常可怜的。许多念佛人就是心不安,他总是怀疑自己,很苦恼。本来念佛是非常欢喜的事情,但是他念佛,就是愁眉苦脸地在那里念。

  有时候我们看自己身边念佛的人也能看出来,有些念佛的人很苦恼。不是说他轮回苦修得好,而是他没有信心的缘故,内心真的很苦恼。如果是对佛法有信心的人,他自然就会表现出对三宝佛法的那种信心、欢喜心;如果信心不够,当然就会很苦恼、很不安,总是怀疑自己。

  这是净土法门最大的关要,也是净土最殊胜的地方,因为净土法门本来就是一个他力法门。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它没有要求你修成圣果,这是净土法门跟任何通途法门不一样的地方。你可以带业往生,因为依靠的是佛力

  但仅仅理解到这一点还不够。净土法门更殊胜的是靠信心成就,带业往生。它有个前提,它是靠信心成就。你安心了,不怀疑了,就会百分之百绝对往生。这个法门的特点就是“万修万人去”,或者印祖讲的“万不漏一”,是绝对往生的。

  善导大师讲“定得往生,必无疑也”,决定往生,必无疑也。但我们总是怀疑:“能不能往生呢?恐怕往生不了吧。”实际上,这就是对佛言祖语没有信心,有怀疑。

  《阿弥陀经》里面讲,六方(或十方)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什么意思?在我们娑婆世界释迦佛讲法的时候,十方诸佛在自己的国土也都来作证,把舌头吐出来证明。

  佛是没有妄语的,佛告诉你:“对释迦佛讲的,你不要怀疑,只要深信发愿,念佛绝对往生。”我们却总是怀疑:“我这样念佛能往生吗?”这样不但自己失去了利益,自己障碍自己。

  有些人还要去障碍别人,跟别人讲:“你这样念佛能往生吗?念佛往生你不要想得这么容易,并不容易。你要一心不乱才行,要有清净心才行,要没有妄想、没有贪嗔痴烦恼才行。”

  当然,这些都是后人加进去的。他好心来劝别人,实际上破坏了别人的信心。好心弘法实际上是坏法,好心利人实际上是害人。甚至现在有些讲净土、弘扬净土的人,我们时有所闻。

  他一看《阿弥陀经》里面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就说:“《阿弥陀经》里讲过,没有一心不乱不能往生。你一心不乱了没有?你没有一心不乱,看来往生不是这么容易。”他也有教证,用《阿弥陀经》来证明,当然这是他自己的理解,印祖在《文钞》中专门批评过这种观点。

  当然,我们不知道他这样讲有什么密意。但总的来说,恐怕就像印光大师讲的,这种障碍人往生的流弊、过患,远远大过让人精进念佛的利益。

  《阿弥陀经》中不是说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下面我们就针对《阿弥陀经》中的“难道不是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这种疑惑,来学习一下《阿弥陀经》这个教证。这可能是许多人的一种怀疑,非常重要。

有人问:

  《阿弥陀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这难道不是说明念佛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阿弥陀经》这个教证大家都知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有些人就以这个教证说明:“你看经里面,前面讲完‘一心不乱’后马上就说‘此人临命终时’,这难道不是要临终时一心不乱吗?”他就依文解义,想当然。

  但这仅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我们再来看玄奘大师唐译的译本是怎么翻译这里的。

  答:

  1.唐译《阿弥陀经》:“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

  主要看最后的四个字,它是“系念不乱”,不是一心不乱,此处在翻译上有些差别。

  “一心不乱”的要求是至少事一心,它是一种念佛三昧禅定,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当然理一心就更高了),有些是这样来解释;但仅仅“系念不乱”就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你只要系念不乱,没有妄想夹杂就可以了。当然,还是大致地有一个要求。

  但并不是说你有妄想就往生不了,没有这个意思。这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一个目标,能做到一心不乱,甚至事一心、理一心当然是最好的。但你不能说“没有达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看《弥陀要解亲闻记》是怎样解释《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的。

  2.《弥陀要解亲闻记》解释此段:“若具真信切愿,虽散乱心中念佛,其善根福德,已不可限量,皆得生彼国。况一心不乱,勇猛精进念佛,……其乐邦莲品,当必优胜矣。”

  说明:此处《阿弥陀经》是高标准要求,并非往生的最低条件。

  《弥陀要解亲闻记》里是怎么解释的呢?你如果有真信切愿,即使散乱心念佛,也“皆得生彼国”,必定往生,百分之百往生;何况“一心不乱,勇猛精进念佛”,那品位当然就非常殊胜。

  对于“一心不乱”,《亲闻记》里的解释就非常合理、非常圆融。跟前面蕅益大师讲的“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或印光大师讲的“有真信切愿,即使未得一心不乱,也绝对往生”这些道理都是一致的。并没有说未得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并没有这样讲。

又问:

  憨山大师不是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吗?现在有些念佛的人也看过一些祖师大德的教言,但可能还会有怀疑。他说:“你看憨山大师不是这么讲的吗?‘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如果念佛心散乱有妄想,就‘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了也是白念。”

  答:

  憨山大师《费闲歌》,此句前还有两句:“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是说明信心的重要。但是他不知道,憨山大师这句话的前面还有两句。他只道听途说了后两句,憨山大师的《费闲歌》也没有好好去看,就断章取义。前面两句怎么讲的呢?“念佛容易信心难,心口不一总是闲;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要有真信切愿。否则你是“心口不一总是闲”,内心没有真正信心,只是口里面在念阿弥陀佛,当然就“喊破喉咙也枉然”了。

  这个教证正好说明了信心的重要,有信心绝对往生。有信心,自然就能心口如一;没有信心,你就“心口不一”,“口念弥陀心散乱”,“心散乱”不是从功夫上讲,主要是你没有信心。这个非常重要。

——本文摘自念西法师《净土法门关要及修学歧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