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弟子做慈善事业和外道做慈善的结果不同?

净界法师:为什么佛弟子做慈善事业和外道做慈善的结果不同?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我们净土宗两个规划:第一个求生净土;第二个圆成佛道。短期目标求生净土,长期目标圆成佛道。这就种下一个成佛的种子。

  那么由这个种子,慢慢地经过我们的调伏跟引导,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环境的滋润,最后有一个真实的果实出现。所以我们慢慢会发觉佛法跟外道有所不同。

  你们看,佛弟子做慈善事业,外道也做慈善事业,为什么结果不同?诸位要知道,因为佛法是先调整内心。佛法所有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做心理建设,然后才有资格去修善法。你内心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安住空性发菩提心,调伏爱取,导归净土。

  你的心态是先做好心理建设再去修善,这样修的善叫作波罗蜜,到彼岸。外道或者慈善家没有做心理建设就去修善,这纯粹叫作善法,带业的善法。因为他在修善的时候夹杂着烦恼,所以得果报的时候带业,这两个果报不一样。一个是清净的福报,一个是带有业力的福报。

  也就是说,先做好心理准备很重要,理观这一块很重要。你看我们前面的理观讲得很慢,因为这个心理建设太重要了!不能有任何差错!到了事修,你懈怠一点,走得慢一点乱不了,至少你这个跑道是对了,修行上路了。

  你上了高速公路,三不五时跑去休息站休息一下,喝杯咖啡也没关系,因为起码你已经上路了,我们放心了嘛。修行最怕你没有上路,还在原地打转,就很糟糕了!你认不清路头,这样弄到最后,学佛跟学外道没什么差别。

  佛法是先有觉悟才有行动的。有心理建设,才叫作称性起修,才有后面的行动。是先有道前基础,然后再往后盖房子的。所以修的善法,才有资格叫波罗蜜。

  凭什么我们佛弟子修的布施叫作波罗蜜,外道叫作善业?凭什么?因为我们内心有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我们有佛陀清净的传承教授,怎么样去操作内心的世界,我们有正确的方法,外道缺乏这一块。当然我们也随喜他的善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