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九)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九)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

  “世尊开示五阴魔之后,阿难尊者从座位上起身,顶礼如来,表明自己对于世尊的开示如教奉行,并记忆于心而不会忘失。”

  “接着,阿难在大众当中,再次恭敬地向佛请法:如世尊您所开示的五阴境界当中,它们是否以‘五浊’所对应的‘五种妄想’为其根本呢?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大家平时未曾得到您的详细开示。”

  【五种虚妄】即“五浊”所对应的“五种妄想”。

  【本想心】指:根本妄想。

  这是阿难尊者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前文“五阴魔”当中,世尊开示“五浊”之根本乃是“五种妄想”,一一对应。据此,阿难尊者理解到,“五阴”也应当是以“五种妄想”为根本,但不敢擅自确定,故此发问。

  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深奥,世尊平时不曾予以详尽开示,所以阿难尊者再次恳请世尊仔细宣说。

  下面是阿难尊者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净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还有,禅修者突破这‘五阴’覆盖,它们是一并消除的,还是按照某个次序逐渐破尽的呢?再有,这‘五阴’之五重覆盖,到哪里才是它们各自的边界呢?”

  “但愿如来您发扬大慈悲心予以宣说,您的解答,既能够成为法会大众觉悟清净心之智慧眼,又可以作为末法时代一切众生未来修行菩提道眼。”

  【诣何为界】到哪里才是它们各自的边界。“诣”:到达。

  《楞严经》就是末法时代的“菩提道眼”,堪称是一部小三藏,能够全面地指导佛弟子的实际修行,为大家指明成佛之路,理清种种魔障。

  这两个问题同样重要,它密切关乎于实修。既然破尽“五阴”覆盖才能够成佛,那么,应当按照什么样的次序来进行呢?要想破尽“五阴”,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它们,那么,它们各自的边界在哪里呢?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首先解答第一个问题,“五种妄想”是否为“五阴”之根本: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于是,佛陀回答阿难尊者:精真妙明之心,就是圆满清净之本觉。它从未停留在生死轮回当中,也不曾陷入任何妄想尘垢。乃至于,从无边世界及一切众生,到无尽广大之虚空,都是因为妄想,才于精真妙明之心当中得以发生。”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精真妙明之心,就是圆满清净之本觉。

  【尘垢】《楞严经》卷四末尾,世尊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此处则指微细五阴境界,包括变易生死在内。

  此精真妙明之心,即圆满清净之本觉,它就是诸佛法身,在《楞严经》前文世尊也称之为“妙明真心”,等等。法界当中,唯此心性真实不虚,其余一切世界山河及芸芸众生,乃至于无边虚空,等等,则“皆是妙明真心中物”,不是实有,只是随妄想所发生的幻境与幻相。

  对此,世尊继续说道:

  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从这个法界本元,即妙明真精之本觉妙心当中,由于妄想才发生了一切生死轮回等世间万象;这就好比演若达多误以为自己没头,反而认为镜子里面的人有头一样,纯属颠倒。”

  “这个妄想本无起因,但是,有些修行者却在妄想当中树立了万法因缘生灭之性;另一些迷惑于因缘的人,则将其称为自然而有。其实,连这个无边广大的虚空性本身,尚且属于幻化而生;何况那些认为虚空是因缘所生,或者是自然而有的见解呢,那都是众生妄想心的分别计度罢了,纯属颠倒,毫无实际意义。”

  【因缘性】因缘生灭之性,即万法皆随因缘而生,也随因缘而灭。属于二乘教法,也通于大乘教法,但并非最究竟了义之法。

  【自然】自然而有,属于外道教法。

  问:到底如何才是最究竟了义之法?

  答:上下文就是,整部《楞严经》就是,“五种妄想”就是。请仔细认真学习,只要明白了“五种妄想”,则一切如来教法必将了然于心。

  既然世间的一切都是“妄想”,和演若达多一样颠倒,那就没有根元。因此,世尊对于“五阴”之本因予以确认: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阿难,如果知道妄想从何而起,才可以说妄想乃是因缘所生。如果明白妄想本来就没有发生之处,则只能说妄想及因缘纯属虚幻,本无所有。更何况那些不知道妄想从何而起,便把虚空性等等,推论为自然而有的外道修行人呢?其见解就更加虚幻了。”

  “因此,如来现在为你们阐明,所谓‘五阴’之本因,都是妄想而已,本无所有。”

  以上,世尊通过论证,引导阿难尊者和大家认识到,所谓“五阴”之根本,就是“五浊”所对应的“五种妄想”。因而肯定了阿难的理解。

  接着,世尊应阿难尊者请求,来详尽开示何为“五种妄想”。第一种妄想,为“色阴”之根本: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首先,你色身的来历,是因为你的中阴身见到父母交合,发生淫欲妄想才入胎并出生的。假如你心里没有淫欲妄想,就不会随妄想而入胎受生,去传续父母命脉。”

  “正如我先前所说,人们心里想到酸味食品,口中就会有酸味发生并流出口水。人们心里想到自己站在高高的悬崖之上,脚心就会有酸涩发生。然而,这个悬崖根本就不存在,酸味食品也不曾来到嘴里,假如你的身体不是与妄想为同类且相通的话,你的口水为何会因为谈论酸味食品而流出来呢?”

  “因此知道,你当前的色身与色阴,就叫做‘坚固第一妄想’。”

  【通伦】相通,且为同类。“伦”:类别。

  所谈论的“酸味食品”,所想象的“悬崖”,都属于“妄想”,根本就不是实有。可是,却可以让人的色身流出口水,或脚心酸涩。因此证明,咱的“色身”与它们同类且相通,即与“妄想”为同类,且相通。

  因此得出结论:“色身”就是一种“坚固妄想”。推而广之,一切“色阴”也都是“坚固妄想”。如《楞严经》卷四“世界相续”当中,关于国土的发生,云:“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正显示出“国土”也属于“坚固妄想”,即所谓“明觉立坚”。

  所谓“第一”,只是随顺“五阴”次序而立名。所谓“坚固”,只因众生妄想坚固,执着坚固,所以“色阴”和“色身”随之显现为坚固之相。

  第二种妄想,为“受阴”之根本: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是故当知,)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其次,刚才所说的这个想到自己站在高高悬崖之上的妄想心,能让你的色身真切地感受到脚心酸涩(这说明,脚心酸涩之感受,即受阴,它与妄想心属于同类且相通)。正由于感受能够随妄想而发生,所以,你的妄想心才能够驱动色身(这说明,‘受阴’能够连结‘想阴’和‘色阴’,则三者同属于妄想)。”

  “因此知道,如今你那个遇到顺境就发生乐受,遇到逆境就发生苦受的当前感受,它随着苦、乐二受而奔走攀缘,此感受及受阴,就叫做‘虚明第二妄想’。”

  【顺益违损】“顺则益,违则损”之省略。大意是:遇到顺境就发生乐受,遇到逆境就发生苦受。

  【二现驱驰】随着苦、乐二受而奔走攀缘。即:每逢乐受出现,便会贪求;每逢苦受出现,便会拒绝。

  所谓“虚明”,相对于“色阴”的“坚固”来说,“受阴”则比较虚幻,属于“虚幻的知觉明了”,能知苦、乐、痛、痒,等等,这些感受并不真实,故名“虚明”。

  第三种妄想,为“想阴”之根本: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再者,由于你起心动念,就能够驱使你的色身。色身本来不与心念同类(色身属于色法,心念属于心法,本不相干),可你的色身为什么会随着心念而被驱使呢?(这意味着,心念有融通之作用。)当意识心采集种种五尘影像之时,心念一发生,色身五根就会配合意识心进行采集,完全与心念相呼应。在醒着的时候,就表现为思想心;当熟睡之时,就表现为种种梦境。那么,你这个能够摇动色身,能够促使五根发生虚妄情染的思想心,即想阴,就叫做‘融通第三妄想’。”

  【取像】“想阴”乃是六尘缘影之心,其中的内容,都来自对于前五尘的“取像”,即采集五尘之影像。

  【妄情】虚妄情染。此指五根攀缘五尘,配合意识心进行采集。

  所谓“融通”,就是融会贯通,正是“想阴”的特点,它能够融会贯通“心法”和“色法”,也能够融会贯通“睡梦”与“睡醒”。

  在“睡梦”当中,“想阴”叫做“梦中独头意识”;在平常“睡醒”之时,“想阴”叫做“散位意识”。“梦”与“醒”看似差别很大,实则同属于“想阴”,这就是其“融通”作用。

  关于“想阴”的融通作用,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当中,把它叫做“意识的能动性”。其实,这就是一个“悖论”,既然“意识”具有如此广大的“能动性”,它又怎可能“唯物”呢?

  但反过来也有问题,执着于“唯心”也是一种偏执。因为,佛法所说的“万法唯心”,这个“心”不是离开物质另外有一个心;而是说,一切物质本来是心,是“心之相”。这个心就是指“阿赖耶识”,即“识心”,也叫“心识”。

  此“心识”如此广大无边,心是它,物也是它;有知觉的众生是它,无知觉的山河世界也是它;众生的无明烦恼是它,诸佛的清净功德还是它。只是,芸芸众生因妄想而迷惑于其中,便被“识阴”等“五阴”所覆盖;诸佛觉悟其本来空寂,灭尽妄想,则破尽“五阴”覆盖,于空寂而不断灭之本来心当中显发无尽妙用,一切妙用无非是本来心,则此“心识”当即转为“法身”,成就大涅槃,归于无所得之菩提妙果。

  问:如何是众生的“迷惑”?

  答:误以为万物乃是心外之物,因而迷失了无边无际的本来心性。

  问:“迷惑”的根源是什么?

  答:妄想,即前后文世尊所开示的“五种妄想”。请仔细学习,观察自心,看破层层妄想,觉悟本来面目,这就叫做“学佛”。如此学佛,今生可以悟道,未来速证佛果

  问:可我的根基太差了,悟道很难吧?

  答:根基差的人是不可能学习《楞严经》的,也无法理解“五种妄想”等等法义。只要喜欢学习《楞严经》,并持之以恒的人,那就是根基好的人,就有可能悟道。

  问:先不说成佛,如果能够悟道,有何好处呢?

  答:觉悟本来面目,看破一切烦恼,初步得“心自在”。逐渐能够不被妄想习气所左右,能够开始行菩萨道,自度度人。看起来还是一个普通人,其实已经是人间的活菩萨,名副其实的活佛。

  论其受用,一切尽不妨,都是自在妙用,自在而如法。这样的人常与诸佛相伴,与诸大菩萨为道友。

  第四种妄想,为“行阴”之根本: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还有,你身心当中的生灭变化之理片刻不曾停住,它细密地运转着色身,让你指甲长长,头发生长,元气消散,面容变皱。就这样日日夜夜交替运行着,你却丝毫不曾觉察。”

  “阿难,这个生灭变化之理,如果说它不是你的心,它怎么能够让你的身体随它变迁呢?如果说它就是你的真心,你为何无法觉察其中的细密变化呢?那么,由此可知,你这个‘行阴’当中的一切念念不停之生灭念,就叫做‘幽隐第四妄想’。”

  【化理】生灭变化之理。

  【气销】指人的天生元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散。元气消尽,则死亡。

  所谓“生灭变化之理”,恰恰就是“行阴”之“清扰熠熠元性”,也就是那内心深处难以觉察的念念相续之生灭念。世尊通过论证告诉大家,它是你的心,所以它能够促动色身变化;却不是你的真心,所以你无法觉察其变化。

  因此,它就是一种妄想,一种比“想阴”更加幽深与隐秘的妄想,故名“幽隐第四妄想”。

  问:如何才能够觉察此“生灭变化之理”?

  答:通过禅修到达“行阴尽”,则能够觉察此“生灭变化之理”,甚至能够自如运用它,发起种种“四大”变化之神通妙用。如前文“识阴境界”当中那些禅修者就是,他们由此可以暂停因果感应,暂时离开分段生死。

  第五种妄想,为“识阴”之根本: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最后,再来看你当前这个精明之心,那里澄澈而似乎如如不动,你们把它叫做恒常不变,在你的身心六根来说,它终究超不出见、闻、嗅、尝、觉、知的范畴。”

  “但是,如果它确实是精明真心的话,理应当不会容纳妄想习气才对。可为什么,假如你们早年曾经目睹过一个奇珍异宝,经历了许多年月之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丝毫没了印象。后来,忽然再次见到当年的奇珍异宝,却发现自己心里仍然记忆犹新,根本不曾遗忘呢?”

  “那么,由此可知,这个当前的精明之心看似如如不动,其实呢,它念念之间都在受妄想习气熏染,其生灭心念如此细密,哪里数的清呢。”

  【昔年】往昔之年。指多年之前,早年。

  【覆】通假字,通“复”,重复,再次。

  【忆忘俱无】忘得一干二净,丝毫没了印象。

  【有何筹算】哪里数的清呢。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名为)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阿难,你要知道,这个当前的精明湛彻还不是真心,它犹如急速的流水一样,看起来好像是平静的,实则是水流太快而看不出流动,并非没有水流。假如它不是妄想根元的话,它怎么会纳受种种虚妄习气呢?”

  “除非你消磨六根差别,做到六根互用与开合自在,令虚妄习气无处躲藏,否则,这个妄想根元就永远不会消灭。因此,你当前见、闻、嗅、尝、觉、知当中,有一串妄念急流正在不停地串联一切微小习气,它就是精明识心里面似有似无的种子急流,叫做‘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想元】妄想之根元。

  【中串习几】其中串联了一切微小习气,令其保存而不会散失。“串”:串联。“几”:微,微细,微小。

  【罔象虚无】似有似无的虚妄象。“罔”:虚妄。“象”:1、事物的样子,现象,形象;2、事物在内心的反映,印象。

  所谓“颠倒微细精想”,就是唯识学当中所说的“种子瀑流”,如《解深密经》云: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

  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其中,“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别称,译为“执持”,乃染净和合之心识,内有习气种子奔流不息。禅宗门下,将此称为“真常流注”,必须透过它,方才能够真正“见性成佛”。

  如何透过?《楞严经》卷五,世尊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世尊的意思是说,阿赖耶识当中所谓的“中串习几”,即串联微细习气之心念急流,或叫做习气种子之暴流,等等,它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用其觉知性,在急速细密地“抓取”自心之相。

  什么是“自心之相”?那就是“六尘”。因此,修行人只要将“六根”收摄为一心,安然内守,不去攀缘“六尘”境界,只关注不生灭心性本身。久而久之,功夫纯熟以后,自然能够透过“真常流注”,即时成就清净法身而见性成佛。

  有一段经文可以作为证明,《楞严经》卷四末尾,世尊云:“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其中,成就“无上知觉”,就是成就法身而“见性成佛”。

  同样,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开示成佛最究竟之修法,名为“了然守本真心”,关于具体方法,大师云:“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惩(警醒,观察)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晔(音:叶,光明灿烂)不住。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顿时,忽然间)自灭。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吾更不能说其形状。”

  这里,大师开示的所灭之识,就是阿赖耶识;其中的水流阳焰一般的“心识流动”,就是“第五颠倒微细精想”。要想灭尽它,首先必须要“见到”它;要想见到它,只有放下一切专注于禅修,放弃六根对于六尘的攀缘,明见“不生灭心性”之后,再安然内守。如此禅修,久而久之,必将灭尽心识而顿超十地,成就正觉。心识灭尽之后,本觉真心现前,它无形而不断灭,空而含容法界,不可思议。

  寒山子云:“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即是此本觉真心。近代禅门亲证此心者,首推虚云老和尚,据其年谱、开示录、偈语、事迹等等,完全可以确认老和尚乃是真正的“见性成佛”之人。虚老曾亲笔题诗一首,鼓励大家参禅用功,诗曰:“自心是佛莫狐疑,众生与佛隔天渊;坚持无异功成片,佛手遥迎坐宝莲。”

  其中,众生与佛所隔之天渊,就是“五种妄想”;而灭尽“五种妄想”的禅修方法,正是“坚持无异功成片”,即五祖大师所言“了然守本真心”。心心不异,则入三昧正定;年久功深,必将于三昧正定当中亲见“心识流动”;再继续安住坚守不生灭心,则此“心识流动”忽然消灭,本觉真心现前,亲证清净法身,当即见性成佛。

  从佛陀到祖师,到菩萨化现之异士,再到近代高僧,修行都是一脉相承。想要“见性成佛”的诸位大德们,就看自己如何行动,以及是否能够持之以恒了。没有像虚云老和尚那样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功行,恐怕很难行至此处。特别要强调的是,如此行道之前,应当熟识《楞严经》,方才能够树立正见,摧破邪魔扰乱。

  综上所述,世尊对于阿难尊者的第一个问题予以小结: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阿难,这五阴,正是由上述五种妄想所形成。”

  【五受阴】“五阴”之别名。亦名“五取蕴”,简称“五蕴”。

  这“五阴”覆盖,就是一切众生当前的因果业报之所在。众生对其贪受不已,故名“五受阴”。又对其执取不舍,将其作为自体,故亦名“五取蕴”,还叫做“五阴身”或“五蕴身”。

  大家应当知道,所谓“众生身”,不仅仅指“色身”,更是指“五蕴身”。因为,有些众生没有“色身”,但却具有“受身”、“想身”、“行身”或“识身”。它们合称“五蕴幻身”,都是“五种妄想”所成而如幻不实的缘故。

  以上,世尊肯定了阿难尊者的理解,论证出“五阴”之根本为“五种妄想”,并详尽开示了“五种妄想”的具体内容。

  下面,世尊来解答阿难的另外两个问题。先回答第三个问题,即关于“五阴”边界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有助于大家进一步了解“五阴”,然后才好予以破除。

  世尊说道: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