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五)

  《楞严经》轻松学 卷十(之五)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还有,这些在三摩地当中到达‘想阴尽’的善男子,成就了坚凝正心的缘故,天魔已无机可乘,得以继续深入观察,而穷尽了十二类众生生死相续之根本。”

  “其中有些禅修者,继续观察那个幽深、清明、遍常的扰动之根元,对于自己后世之后的最终归宿,生起了分别计度,认为到那时自己将会归于断灭虚无,这些人便坠入了‘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之外道邪见:”

  【后后无】有两层含义:一、禅修者观察到行阴当中念念迁灭,认为自己终将随之归于断灭;二、禅修者观察到自己这一生死后将会投生“七处”当中的某一处,然后在来生死后归于断灭,即“后世之后归于虚无”,名为“后后无”。

  【七断灭论】即后文“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的别称。指的是禅修者观察到自己死后将会投生于“七处”当中的某一处,然后在来生死后归于断灭。

  这“七处”,后文也叫做“七际”,它们是:1、人间四部洲;2、六欲天;3、初禅天;4、二禅天;5、三禅天;6、四禅天;7、四空处天。

  这些禅修者由于深入禅定而具有一定的神通力,观察到自己后世将会投生于“七处”当中的某一处。但是,他们对于自己后世死后去向何方则了无所见,因而发生错解,计度自己在后世之后将会归于断灭虚无,故名“后后无”。其具体表现是: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

  “他们认为自己后世,要么投生在人间四部洲和六欲天这两处,拥有欲界色身,在后世的色身死后,将彻底归于断灭虚无;要么投生在初禅天,拥有欲尽之清净色身,在这个清净色身死后,将彻底归于断灭虚无;要么投生在二禅天,拥有苦尽之清净色身,在这个清净色身死后,将彻底归于断灭虚无;要么投生在三禅天,拥有极乐之清净色身,在这个清净色身死后,将彻底归于断灭虚无;要么投生在四禅天,拥有极舍之清净色身,或者投生在四空天,彻底舍离色碍,不再有色身,但都会在后世死后彻底归于断灭虚无。”

  【欲尽】此处指初禅天,离生喜乐地,已经远离欲界之种种欲漏。

  【苦尽】此处指二禅天,定生喜乐地,进一步远离了初禅当中的忧苦。

  【极乐】此处指三禅天,离喜妙乐地,乃三界之最乐。

  【极舍】此处指四禅天和四空天,其中,四禅天名为舍念清净地,彻底舍离前三禅之觉、观、喜、乐;四空天则彻底舍离色界四天的色质之障碍。

  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销灭,灭已无复。

  “像这样循环计度,穷尽了自己来生有可能投生的七处所在,即‘七际’,认为当前,自己来生的七际之生命形态尚未形成,来生形成以后也终将归于消灭,以后就再也不会重新投生了。”

  【现前销灭】省略句,指当前尚未形成,来生形成以后也终将归于消灭。

  【七际】即前文的“七处”。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禅修者由于如此计度,错认为自己死后先投生‘七际’,之后则将归于断灭。于是亡失了正遍知的禅修之路,堕落在‘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外道当中,迷失了菩提觉性。”

  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这就叫做禅修者在‘行阴区宇’当中发生的第九类外道狂解: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行阴境界”之第十种外道“狂解”,叫做“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还有,这些在三摩地当中到达‘想阴尽’的善男子,成就了坚凝正心的缘故,天魔已无机可乘,得以继续深入观察,而穷尽了十二类众生的生死相续之根本。”

  “其中有些禅修者,继续观察那个幽深、清明、遍常的扰动之根元,对于自己后世之后的最终归宿,生起了分别计度,认为到那时自己将会成就五种涅槃之永生,这些人便坠入了‘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之外道邪见:”

  【后后有】有两层含义:一、禅修者观察到行阴当中念念生起,永不停息,认为自己终将随之归于涅槃永生;二、禅修者观察到自己这一生死后将会投生“五处”当中的某一处,并认为以后永远不再死去,那里就是涅槃。即“后世之后归于涅槃永生”,名为“后后有”。

  【五涅槃论】即后文“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之简称。指的是禅修者以神通力观察到了自己来生将会投生于“五处”,因其寿命很长的缘故,看不到自己何时将会寿终,于是计度那里就是究竟涅槃。因而陷入外道邪见。

  所谓“五处”,指:1、六欲天;2、初禅天;3、二禅天;4、三禅天;5、四禅天。

  此类“狂解”之具体表现是: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疑误,应为:无苦)故;或以二禅,心无苦(疑误,应为:无忧)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

  “有的禅修者观察到自己死后将会投生到六欲天,但却观察不到其寿命的尽头,便把六欲天误认为是自己转生死为涅槃的所依之处,因为他们观察到六欲天上的境界如此美妙而圆满明澈,不由得心生爱慕的缘故;”

  “有的禅修者观察到自己死后将会投生到初禅天,却观察不到其寿命的尽头,便把初禅天误认为是自己转生死为涅槃的所依之处,因为他们观察到初禅天已经没有了欲苦之逼迫的缘故;”

  “有的禅修者观察到自己死后将会投生到二禅天,却观察不到其寿命的尽头,便把二禅天误认为是自己转生死为涅槃的所依之处,因为他们观察到二禅天已经没有了忧愁之心的缘故;”

  “有的禅修者观察到自己死后将会投生到三禅天,却观察不到其寿命的尽头,便把三禅天误认为是自己转生死为涅槃的所依之处,因为他们观察到三禅天与极喜悦相伴随的缘故;”

  “有的禅修者观察到自己死后将会投生到四禅天,却观察不到其寿命的尽头,便把四禅天误认为是自己转生死为涅槃的所依之处,因为他们观察到四禅天苦乐双亡,劫末的水、火、风三灾不会到达,似乎不会再承受生死轮回的缘故。”

  【正转依】指修行者之正报,从此转生死为涅槃的所依之处。这个涅槃指“有余涅槃”,尚有所依之处,也叫做“有余依涅槃”。

  【极悦随】与极喜悦相伴随。

  关于六欲天的功德,其受用和境界与人世间相比,极为美妙而圆满明澈,寿命极长,禅修者难免心生爱慕而将其错认为涅槃。实际上,许多修仙的人所向往的就是六欲天。例如国人最为尊崇的天神——玉皇大帝,就是六欲天当中第二重天的忉利天王,亦称“三十三天”之天主,位居须弥山之顶的三十三座天城之最中央,功德殊胜,神力广大,乃是人世间最重要的守护善神之一。

  古来的中国帝王们每每以“天子”自居,论其含义,就是“天帝之子”,即“玉皇大帝之子”。当然,这只是一种自诩,以此来为自己的统治寻求一个高尚理由罢了。由此也足见六欲天之殊胜,远非人世间可以相提并论。所谓天上、人间,不可同日而语是也。

  关于四禅天的功德,初禅天离生喜乐地,没有了欲苦之逼迫,应为“无苦”;二禅天定生喜乐地,没有了初禅的忧心,应为“无忧”。经文在流通过程当中似乎发生了抄写错误。

  三禅天离喜妙乐地,乃三界之最喜最乐,故称“极悦随”;四禅天舍念清净地,苦乐双亡,世间大劫劫末的水、火、风三灾不会到达,寿命极长,故说其“不受轮回生灭性”。其实并非完全不受,只是暂时不受。一旦命终,仍将落入生死劫难。

  无论六欲天,还是四禅天,都还属于“有漏天”,尚未到达真正的涅槃。因此,世尊说这些禅修者: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像这样迷惑于有漏诸天的境界,当做无为圣境来理解。错把这‘五处’认作究竟安隐之家乡,作为殊胜的清净涅槃之所依。如此循环观察,便把‘五处’诸天错认为究竟涅槃。”

  【胜净依】殊胜的清净涅槃之所依。

  问:对于诸佛大涅槃来说,是否存在“胜净依”呢?

  答:诸佛之大涅槃,亦名大般涅槃,乃是指觉悟法界妙性之全体,名为圆满法身。它非生非灭而没有任何依存,它就是万法之源,因此根本不需要“胜净依”。

  但在方便说法之时,也可以树立“胜净依”之名相,所依就是圆满法身。它还有许多别名,例如:佛性、法性、心性、真如、第一义空、如来藏妙真如性、圆满觉性、妙圆觉心,等等,这些都与圆满法身同体而亦名。

  问:既然同体,为何要树立如此众多的不同“名相”呢?

  答:只因此“同体”妙不可言,空无形相而具足无量功德,对其每一种功德进行描述,便会有一个“名相”诞生。因此,法身便有了无量名相。

  同样,所谓佛陀,就是指圆满法身及其无量功德之显现。因此,佛陀也有无量功德名号。每一尊佛出世,都会顺应当时众生的不同根器而说法,有时宣说佛陀有“一万名号”,有时宣说“一千名号”,有时宣说“一百名号”,有时宣说“十名号”,即“十号”。

  释迦牟尼佛诞生在人寿百岁之时,人根陋劣,智慧浅薄,记忆力差,故世尊仅仅宣说如来“十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此十号,经文当中时常出现。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禅修者由于如此计度,错把这‘五处’天界当成了涅槃现前,就亡失了正遍知的禅修之路,堕落在‘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外道当中,迷失了菩提觉性。”

  【五现涅槃】错把这“五处”天界当成了涅槃现前。

  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这就叫做禅修者在‘行阴区宇’当中发生的第十类外道狂解: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于是,世尊对十种“行阴境界”进行小结: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

  “阿难,这十种禅修当中发生的癫狂见解,都是因为在‘行阴区宇’当中,禅修者试图超越‘行阴’的有功用心,与‘行阴’当中的幽隐妄想相互交战,因此会显现出这些癫狂悟解。”

  【行阴用心交互】在“行阴区宇”当中,禅修者所用三昧离行之定心(亦即离念精明之心)与“清扰熠熠元性”当中的念念迁流不息之恒审思量相互交战。

  【斯悟】这些悟解,特指行阴当中的十种癫狂悟解。

  关于“悟解”或“悟境”,不仅佛教修行人有,外道修行人也有。其中,凡是不符合诸法实相之悟解,统称为“邪悟”,也叫做“狂解”。而符合诸法实相之悟解,则称为“正悟”,有时也叫“正觉”。

  问:外道修行人有可能获得“正悟”和“正觉”吗?

  答:有可能,但极为稀有。那就是辟支佛当中的“独觉”,独自观修因缘生灭之法,无师自悟而获得正觉。超越了三界之生死轮回,未来终将接受诸佛教化而归入菩萨乘,必将成佛而获证“无上正等正觉”。

  以相应的悟境来划分,辟支佛和阿罗汉可以称之为“正觉”;地上菩萨可以称之为“正等正觉”;唯有诸佛才可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

  问:这样说来,“外道”与“佛道”也可以殊途同归咯?

  答:一切“外道”修行人终将归入心性圆满之道,即归入“佛道”。如世尊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等,本来就是“外道”,因其具足佛缘与善根的缘故,归入“佛道”而成就出世圣果。

  据相关经文记载,舍利弗尊者曾经亲口说过,即便世尊不出世,他也可以在这一生当中获证辟支佛果,成为“独觉”圣者。对此,世尊予以印可。

  问:哦,那我今生不学佛,修学其它外道教法也可以啦?

  答:既然您甘愿舍近求远,自寻苦恼,那有何不可呢?悉听尊便。只是,古人早说过:“来日后悔,无相救处”。

  在“行阴区宇”当中,禅修之心也就是“离行”之心,禅修者试图超越“行阴”当中‘幽隐妄想’之覆盖。此“离行”之心与无始以来的恒审思量之“执受”习气相互交战,便会显现出这十种“行阴境界”,都属于禅修者的“心魔”之“狂解”。

  禅修者只要如此观察明了,及时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不会被其种种“狂解”所迷惑。反之: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有些禅修众生因为愚痴迷惑的缘故,没有能力思量辨别,一旦遇到这些‘狂解’出现,便会错认为是真实悟解。甚至会说自己已经证得无漏圣果,于是造下‘大妄语’之罪业,将来便会堕落在无间地狱。”

  有人问:假如自己确实获得了一些悟解和悟境,如何判断它是“狂解”,还是“真实悟解”呢?

  答:应当依据佛经来观察判断。或者,可以向圣者和善知识去请教。在没有获得确认之前,不可以轻易自行肯定。佛经当中,《楞严经》就是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大乘了义经典之一,只要大家深入学习,便能够识别“狂解”和“真实悟解”。

  对此,世尊继续叮嘱阿难尊者: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销息邪见。

  “你们大家必须把如来的这些法语,在如来灭度以后,于末法时代当中宣讲流传,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明了这十类‘狂解’之法义。不要放任心魔祸害自己,自造极深罪业,这将会保护那些禅修者,让他们得以消除种种癫狂邪见。”

  【心魔】修行者内心的种种习气执着,种种偏邪见解等等,能够障碍正悟和正觉,统称为“心魔”。

  据相关经论,魔有四种: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这里的“心魔”属于“烦恼魔”和“五阴魔”的范畴。

  【孽(音:聂)】祸害,邪恶。

  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你们要教给他们,从身心当中去开悟觉性之真义。那么,他们在无上正觉之道上面,就不会再遭遇枝节和岔路。不要让他们心有所求,或者有所成就之后就得少而足,不思进取。这些法语,就是大觉法王清净的标月之指,能够把修行正路指引给一切众生。”

  【枝歧】枝节和岔路。

  【心祈】心中有所祈求。

  【得少为足】得到一些微小悟境和受用,就心生满足而不思进取。其它经文当中,也叫做“得少而足”。

  【大觉王】大觉法王,就是指佛陀。

  所谓“勿令心祈”,就是告诫修行人不可以心有所求。既不可以追求世间名利,也不可以追求开悟,不可以追求禅定和神通,等等,否则,便会误入歧途。《圆觉经》云:“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

  其中,修行人“希望成道”是对的,这是修行的总目标,也是愿力,不可缺少。但“求悟”,即追求开悟是错误的,那就着了“我相”和“我见”。关于末法时代的具体修行,世尊这段话说得很清楚,大家自己体会。总之,修行不能着急,而应当逐渐降伏自己的各种烦恼,才能够“渐次成就”。

  所谓“得少为足”,一方面指二乘人只见空性,不见佛性,对于无上菩提不思进取,停留于中途的偏真涅槃;另一方面则指凡夫众生,有一点儿微小悟境就自以为是。《圆觉经》云:“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在实际修行当中,只要肯长期用功的人,都会有一些微小悟境。但绝不可以得少而足,甚至以“悟道者”自居,那就把自己耽误了,浅薄无知的缘故。

  在“五十阴魔”当中,第五是“识阴境界”十种:

  在“识阴境界”之前,先看如何是“识阴区宇”与“识阴尽”。世尊说道: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