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

  《楞严经》轻松学 卷九(之十)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悬应,周流精研,贪求冥感。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还有一些禅修的善男子,到达‘受阴尽’之后,其‘受阴’变得虚融微妙,不会再遭遇以往攀缘境界之邪思邪虑的干扰,得以发生圆明深定。”

  “在这样的圆明三昧当中,禅修者因习气作用,忽然生起了贪爱‘悬应’之心,想要与久远前的有缘圣贤感应道交。于是便用其精明之心,周遍观察定境,精细研修,渴望求得冥冥当中的感应与加持。”

  “此时,天魔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派遣一类飞行精怪,去附体到别人身上,那个被附体的人忽然能够开口讲说经法。”

  【悬应】特指与圣者之间的,久远宿世因缘之感应。“悬”:久远。

  【冥感】冥冥中的感应,无形当中的感应。

  此类“悬应”故事,在佛经当中很多,佛陀弟子无量劫以来常为师徒、道友,以及亲眷等等,于是,当世尊成佛了,有缘人都会成为佛陀的弟子,并得到加持而迅速获得果证。

  禅修者知道这个道理,于是,随着三昧当中的习气显现,他也想要求得与宿世“善知识”之间的感应道交,想得到加持,以便尽早成就无漏圣果。

  此类想法本来很正常,只是禅修者定力深入之后,一旦“贪爱”习气发作,力量就会很大,容易痴迷于其中,这就给了天魔以可乘之机,便派遣魔怪附体于别人,前来扰乱:

  其人原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应善男子处,敷座说法。能令听众,暂见其身如百千岁,心生爱染,不能舍离,身为奴仆,四事供养,不觉疲劳。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师,本善知识,别生法爱,黏(粘)如胶漆,得未曾有。

  “被附体的人无法觉察自己已经被魔怪控制,也会误以为自己获得了成就,同样自称已经证得无上涅槃。”

  “接着,在魔怪无形当中的加持之下,被附体的人特意来到了那位贪求‘悬应’的禅修者所在之处,为他们升座说法,以佛菩萨自居。”

  “被附体的人因魔怪加持,能够让听法的人们看他如同一位千百岁的老修行,犹如古佛一般,非常殊胜。于是,大家不由得产生了敬爱与留恋之心,再也不愿离开,甚至甘愿成为奴仆,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来殷勤服务,丝毫不觉得疲劳。精怪运用神通力加持听法的人,让他们都‘知道’被附体的人就是自己先世的老师,是他们最根本的善知识。大家因而格外产生了‘法眷属’之爱恋,甚至如胶似漆一般,还觉得从未有过的殊胜。”

  【四事供养】指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医药)等四种日常供养。

  【法爱】对于“法”的贪爱,此处引申为对于“法眷属”的爱恋。仍属于“法执”和“我执”的范畴,是粗重烦恼,而不是智慧

  真正的善知识,不会许可弟子们对自己“心生爱染”,甚至于“别生法爱,粘如胶漆”。菩萨与弟子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清净无染的,相互之间应当以“慈悲心”相处,而不是用“爱恋”来维系。

  “爱恋”是世间染污之法,以“牵挂”为其基本内容;“慈悲”则是出世间清净自在之法,以“众生平等一体”为其出发点。只因一切众生共同具有平等法身的缘故,法身无二无别的缘故,万法同源的缘故。

  所谓“世间”,就是迷失了自性清净,随着业力而流转;所谓“出世间”,不是要逃离“世间”,而是指觉悟自性清净,虽然身在尘世,心地却能够清净无染,能够随力修学菩萨道。六祖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其实本来如此,只有“世间人”才需要修行,那些已经“出世间”的无漏圣者们,早已无修无证了。

  只是万万不可把“世间法”的世俗生活就当做是“修行”,那完全属于自欺欺人。人世间所谓的“生活”,处处充满贪、嗔、痴,人们的六根时时攀缘六尘,不仅不得自在,而且越陷越深。假如这样的世俗生活也叫做“佛法在世间”的话,那绝非六祖大师之意,而是彻头彻尾的曲解。

  魔怪之类尤其善于“曲解佛意”,而且不惜用种种听似美妙的谎言来欺瞒禅修者和大众:

  是人愚迷,惑为菩萨。亲近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我于前世,于某生中,先度某人,当时是我妻妾兄弟,今来相度,与汝相随,归某世界,供养某佛。或言别有大光明天,佛于中住,一切如来所休居地。彼无知者信是虚诳,遗失本心。

  “这位禅修者愚痴着迷的缘故,迷惑地把被附体的人当做是菩萨,信受了他的教化。于是,他们和自己‘宿世的老师’越来越贴心,越迷越深,渐渐失去三昧,并奉行精怪的教导而破坏佛戒,暗中施行淫欲。”

  “被精怪附体的人,每每喜好说,我在前世的某一生当中,曾经度化了你们当中的某个人,当时是我的妻、妾、兄、弟,等等;所以,今生我又来度化你们,带着你们大家一起回到某某净土,前往供养亲近某某佛陀,等等。精怪有时会说,在天上单独有一重天,叫做大光明天,佛陀就住在那里,那里也是一切诸佛如来最终的归宿。”

  “这些无知的听法者们,竟然相信了如此虚假、欺诳之邪说,从而忘失了本来的良好发心。”

  【所休居地】最终所归宿的地方。

  此名疠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这叫做疠鬼年岁久了化为魔怪,在天魔派遣下附体到别人身上,前来扰乱禅修者。”

  【疠鬼】能够带来瘟疫或疾病的一类恶鬼,也叫做“厉鬼”。“疠”:麻风病或瘟疫。

  魔怪附体久了,难免会厌烦,于是: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老疠鬼附体久了,便会产生厌烦之心,而离开被附体的人,于是,被附体的人再也没有了神通变化和加持力,也没有了自保的法力,这些被魔怪所迷惑的师徒们便会因种种罪行,一同遭遇国法制裁。”

  “你们这些禅修者,应当提早觉悟,才不会造下轮回罪业;假如因无知而迷惑于其中的话,难免会造下极重恶业,在去世以后堕入无间地狱。”

  “想阴境界”第六种,叫做“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此段流传错误,与下段经文混淆了,应为: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还有一些禅修的善男子,到达‘受阴尽’之后,其‘受阴’变得虚融微妙,不会再遭遇以往攀缘境界之邪思邪虑的干扰,得以发生圆明深定。”

  “在这样的圆明三昧当中,禅修者因习气作用,忽然生起了贪爱神通‘知见’之心,于是勤奋研究探寻,想要求得宿命通。”

  “此时,天魔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派遣一类飞行精怪,去附体到别人身上,那个被附体的人忽然能够开口讲说经法。”

  【心爱知见】心里面发生了对于神通知见的贪爱,想要求得“宿命通”,从而了知或亲见宿世以来的因因果果。

  不要说已经到达三摩地的禅修者,就是一般的学佛人,多数也想知道自己无量劫以来的因因果果。因此,许多人不惜向那些外道鬼神的附体者去求教,置佛经于一旁,反而相信他们那些似是而非的“着相”之说。

  其实,这样的行为已经违背了“三皈依”,很有可能会失去“皈依体”,同时失去护法善神们的拥护。这样的人其实不太信佛,他们更相信种种轮回幻相。

  假如是真正信佛的人,应当明白,经云:“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只要如此深刻领会因缘果报之法理,就不必再去追究具体的因果故事了。为什么?因为,无量劫以来的因因果果太多太多了,你咋能够追究得过来呢?

  那就像看电影一样,看一部片子还算精彩,连续看上三、四部,谁都会头大、头晕加瞌睡。故事听多了,就和长时间看电影一个道理,最终没有任何意义,解决不了今生的任何问题。

  一旦禅修者贪爱神通知见,想要求得宿命通,便给了天魔以可乘之机,于是,天魔就给禅修者送来了具有广大“宿命通”的精怪附体之人:

  其人本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阴】(应为:求知)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令其听人各知本业,或于其处语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于后蹋尾,顿令其人起不能得,于是一众倾心钦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仪外,重加精苦,诽谤比丘,骂詈徒众,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

  “被附体的人根本无法觉察自己已经被魔怪控制,也会误以为自己获得了成就,同样自称已经证得无上涅槃。”

  “接着,在魔怪无形当中的加持之下,被附体的人特意来到了那位贪求‘知见’的禅修者所在之处,为他们升座说法,以佛菩萨自居。”

  “被附体的人因魔怪加持,能够让听法的人们都知晓各自原本的宿业。有时,魔怪甚至会预言众人来世的去处,例如在说法时,会对其中一个人说:如今你虽然还没死,但按照你的业力,其实已经落入畜生道了。然后,为了让大家相信,魔怪命令另外一个人,在那个人的身后踏住他那无形的‘尾巴’,结果呢,那个人一下子就起不了身,无法挪动了。于是,大家都钦佩得口服心服。”

  “假如还有人心存怀疑,他才一起心动念,精怪马上就知道了,立即点破,于是大家更为信服。精怪每每在佛陀戒律之外,更加严格要求,以便凸显自己法门的殊胜。他们还会肆意诽谤比丘僧,恶言责骂弟子们,任意揭露别人的隐私而丝毫不避讥嫌。精怪喜欢预言未来的祸福之事,等到了时候,便会一一应验,丝毫不差。”

  【肇】开始,发生。

  【讦(音:杰)露】揭露人家的隐私。

  此类受天魔派遣而来的鬼怪是: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这叫做大力鬼年岁久了化为魔怪,在天魔派遣下附体到别人身上,前来扰乱禅修者。”

  【大力鬼】有大神通力的鬼怪。

  魔怪附体久了,难免会厌烦,于是: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年老大力鬼附体久了,便会产生厌烦之心,而离开被附体的人,于是,被附体的人再也没有了神通变化和加持力,也没有了自保的法力,这些被魔怪所迷惑的师徒们便会因种种罪行,一同遭遇国法制裁。”

  “你们这些禅修者,应当提早觉悟,才不会造下轮回罪业;假如因无知而迷惑于其中的话,难免会造下极重恶业,在去世以后堕入无间地狱。”

  此类大力鬼附体之后,虽不提倡聚众淫乱等堕落行为,却专门喜欢诽谤其他修行人,喜好标新立异,狂妄预言未来之事,蛊惑人心,等等,这也属于违法行为,影响大了以后,必然遭受国法制裁。

  “想阴境界”第七种,叫做“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知见,勤苦研寻,贪求宿命】(此段应为:心爱深入,克己辛勤,乐处阴寂,贪求静谧)。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还有一些禅修的善男子,到达‘受阴尽’之后,其‘受阴’变得虚融微妙,不会再遭遇以往攀缘境界之邪思邪虑的干扰,得以发生圆明深定。”

  “在这样的圆明三昧当中,禅修者因习气作用,忽然生起了深入寂静之贪爱,于是便勤奋约束自己,努力深入并乐于安住在阴暗寂静的禅境当中,贪求“静谧”及其妙用。”

  “此时,天魔终于等到了机会,于是派遣一类飞行精怪,去附体到别人身上,那个被附体的人忽然能够开口讲说经法。”

  【静谧】寂静,宁静。

  结合上下文,此类禅修者不仅仅贪求“静谧”,同时还期待着发生“静谧”当中的种种神通妙用。这就给了天魔以可乘之机,于是派遣魔怪前来扰乱:

  其人殊不觉知魔着,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知】(应为:求阴)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被附体的人根本无法觉察自己已经被魔怪控制,也会误以为自己获得了成就,同样自称已经证得无上涅槃。”

  “接着,在魔怪无形当中的加持之下,被附体的人特意来到了那位贪求‘静谧’与“阴寂”的禅修者所在之处,为他们升座说法,以佛菩萨自居。”

  是人无端,于说法处得大宝珠。其魔或时化为畜生,口衔其珠,及杂珍宝,简册符牍,诸奇异物,先授彼人,后着其体。或诱听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处。是诸听者,得未曾有。

  “被附体的人因魔怪加持,能够无缘无故地,忽然就在说法之处获得了神奇的巨大宝珠,以显示其深入“阴寂”之功德。或者,精怪有时也会变化为畜生之类,嘴里衔着宝珠,以及其它各类珍宝,或成册的竹简之咒符、天书,等种种奇异之物,来到说法处,先献给说法的人,随即忽然消失并附回其身体。(这是精怪自导自演了一幕‘神兽献宝’的闹剧,纯属迷惑人心的把戏)”

  “或者,为了诱骗听法的人们,精怪事先把宝珠藏在地下某处,然后告诉大家说,某处有明月宝珠在地下放光。随后领着大家去挖,果然找到了宝珠,于是听法的人们都无比信服,觉得从未有过的殊胜。”

  【衔(音:闲)】用嘴含,例如:燕子衔泥。

  【简册】成册的竹简。

  【符牍】竹刻、木刻的咒符、天书之类。

  多食药草,不餐嘉馔,或时日餐一麻一麦,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诽谤比丘,骂詈徒众,不避讥嫌。口中好言他方宝藏,十方圣贤潜匿之处,随其后者,往往见有奇异之人。

  “在此类精怪的加持下,被附体的人往往只吃药草之类,而不吃任何人间美味;甚至于效仿佛陀,每天只吃一棵胡麻,一个麦穗,但其体形却依然丰满,精力依旧充沛,这都是魔力加持的缘故。”

  “精怪时常诽谤出家比丘不修苦行,是魔子魔孙;动辄恶骂弟子们而口不择言,不避任何讥嫌。精怪还喜欢预言各地秘密宝藏所在之处,以及十方世界菩萨圣贤在娑婆世界的隐居潜修之处,等等;跟着他前去察看的弟子们,往往会见到奇异之事,或者奇异之人,于是更加信服。”

  此类受天魔派遣而来的鬼怪是: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

  “这叫做山林之神、土地神、城隍神、江河神、山岳诸神等,年岁久了化为魔怪,在天魔派遣下附体到别人身上,其中,有些魔怪宣扬‘淫欲为修行’而破坏佛陀戒律,与追随自己的弟子们暗地里放纵五欲;有些魔怪则表现出极端的精进之相,例如专门食用草木之类,而不吃粮食,等等,没有一定的情形,千奇百怪都有,总之,就是为了前来扰乱禅修者。”

  【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山林之神、土地神、城隍神、江河神、山岳诸神等,年岁久了化为魔怪。

  这些神祇本来都是善神,掌管人间的诸多福祸因缘,比较正直。但其中有些不曾皈依三宝,不具有护持正法的端正知见,年岁久了,道行深了以后便会自以为是而误入魔道,成为天魔的眷属,受天魔所派遣。

  【承事者】信奉并继承其事业的人,即追随者。

  【五欲】色、声、香、味、触五种贪欲。“眼根”贪着“色尘”名为“色欲”;“耳根”贪着“声尘”名为“声欲”;“鼻根”贪着“香尘”名为“香欲”,也叫“嗅欲”;“舌根”贪着“味尘”名为“味欲”;“身根”贪着“触尘”名为“触欲”。

  放纵“五欲”之极致,就是混乱的男女行为,即聚众淫乱,一味地寻求感官刺激。一时放纵,却种下了生生世世的轮回苦果。

  魔怪附体久了,难免会厌烦,于是: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此类魔怪附体久了,便会产生厌烦之心,而离开被附体的人,于是,被附体的人再也没有了神通变化和加持力,也没有了自保的法力,这些被魔怪所迷惑的师徒们往往会因种种罪行,而遭遇国法制裁。”

  “你们这些禅修者,应当提早觉悟,才不会造下轮回罪业;假如因无知而迷惑于其中的话,难免会造下极重恶业,在去世以后堕入无间地狱。”

  “想阴境界”第八种,叫做“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