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盂兰盆法会的由来以及意义

盂兰盆法会的由来以及意义

盂兰盆法会的由来

  “盂兰”梵语,翻译为“解倒悬”,是极苦的意思。这是一种比喻,是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如饿鬼道中的众生,腹大如鼓,喉细如针,饥饿难堪,如人被倒悬着一样,极为痛苦。“盆”是盛食物的容器,就是说:用这盆器盛着各种珍贵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其“倒悬”之痛苦。所以称为“盂兰盆会”,也就是为解救先亡倒悬之苦,而盛设种种供养,奉施三宝之法会。

  这个节日起源于《盂兰盆经》中所载佛弟子目犍连报恩救母的典故,佛教徒依教奉行,于是有‘盂兰盆节’的流传。据《盂兰盆经》载: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以天眼通观见他的母亲投生饿鬼道,皮骨相连,日夜受苦,于是手持钵饭给母亲食用;然而目犍连的母亲因以恶业受报的缘故,饭食还没入口,就全部变成火炭。目犍连尊者为拯救母亲脱离苦趣,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的方法。当时佛陀对目犍连尊者说:你不要以为仗你的神通(目犍连尊者在佛大弟子中有神通第一之誉)之力,就能救拔你的母亲!要知道娑婆世界众生,一生都是积恶造业,罪根深重。如你欲想救拔母亲,只仗凭你个人神通之力,非依仗大福德因缘之力量,碓实是无法救离她脱出苦报!”

  佛陀于是指示目犍连尊者于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结束日(也称僧自恣日、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床敷卧具,放置于盆中,供养三宝,仗此功德,能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的忧患,乃至七世父母得以脱离饿鬼道的苦趣,生人天中,享受福乐。目犍连尊者依佛陀的慈示奉行,终于使他的母亲得以脱离饿鬼的苦趣。仁慈的目犍连尊者将此情形告诉佛陀,将来佛门弟子行孝顺的方式,也应该奉盂兰盆供养。由于这个因缘,佛陀再次慈悲叮咛嘱咐:“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后世遂于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法会,斋僧供佛,沿习成例。

盂兰盆法会的意义: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乾去湿,吐甘咽苦。无始以来父母养育之恩,情深似海。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过于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说如果让父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作为子女孝道才能圆满地成就。这恰好与佛陀宣说《盂兰盆经》的本怀相应,故 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以世间各种善法以及各种佛法修持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超度历代考妣宗亲能速超圣地、莲品增上,以此佛教仪式承载信众孝亲之心。今天,我们有幸遇到佛法,有幸了解到了盂兰盆会的深远意义,作为佛子,为报四恩,定当依教奉行。

盂兰盆法会流行的原因:

  盂兰盆会之所以会如此流行,深得民心,实乃由于其强调藉供养十方自恣僧,以达慈孝双亲,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孝道慎终追远的伦理传统不谋而合;再加上帝王的倡导,因此很快就由寺院走向民间,由佛教节日成为民间节日。不过在佛教的戒律中,禁止佛教徒杀生,所以佛门举行的盂兰盆会多采用素食,供佛斋僧,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普度众生,广施甘露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