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经济问题」的看法

  七、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由于社会福利制度太完善,反而导致国家的财政发生危机,请问大师对社会福利制度有何看法?

  答:世界上愈是文明、先进的国家,政府愈是重视人民的公共福利。但是,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再好,有时还是很难周全的照顾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需要,甚至综观目前世界上社会福利完善的国家,人民只靠政府救济,往往养成好逸恶劳,不思自力更生,甚至使得人心因贪而逐渐堕落。这是因为国家对民众只给鱼吃,却没有给他钓杆,也没有教他们钓鱼的方法,所以福利愈好,反而养成民众懒惰、贪心,不事生产,好吃懒做,只等国家救济,到最后一个国家失去了生产力,只有坐等救济的人民,当然国家会被拖垮,自然成为危机。

  根本解决之道,要从教育做起,要教导民众勤劳奋发工作,要过简单朴实的生活,要有如佛教讲「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的惜福观念,要懂「如蜂采蜜,不损色香」的安贫人生。做人不但不贪吝,而且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从观念上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人发挥自己的生命能量去助人,而不是坐等政府救济,能够发挥全民的力量彼此互助,政府自然不会感到吃力。

  其实现在各国除了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事业以外,也有很多公益事业团体,通常是由民间发起的各种基金会、社团、财团,乃至各个宗教团体所从事。公益事业的推动,所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类互助合作的美德,也是人性善良面的发挥,在佛教来讲,更是大乘佛教菩萨道的实践。

  佛教从古至今一直很积极的从事社会福利事业,从古代的植树造林、垦荒辟田、凿井施水、维护泉源、利济行旅、兴建水利、设置浴场、兴建公厕、建立凉亭、经营碾硙、设佛图户,到现在的筑桥铺路、急难救助、施诊医疗、养老育幼、监狱教化、社区服务,乃至设校兴学等,真是不胜枚举。

  不过,一般人所谓的公益事业,大多偏重于救济性质的社会服务,尤其社会各界总把佛教定位为慈善团体,所以政府对于直接从事慈善救济的寺院团体,总认定其「功」在社稷,每年都会颁奖表扬。其实,宗教并非仅止于慈善事业,宗教的真正目的在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因此我曾建议政府,对于佛教的教育、文化事业,如人才的培植、书籍的出版、信仰的提升、风气的改善、人心的净化等,都应列在评估之内。否则如果社会各界把佛教局限在公益与慈善事业,如此佛教何异于狮子会、扶轮社等社会慈善团体呢?

  遗憾的是,到现在一般社会大众的认知里,还是以为佛教慈悲为怀,因此总将佛教局限在慈善救济的框框里;殊不知佛教最大的功能,乃在于培养人才,并透过文化教育来传播佛法,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这才是佛教对社会人民的贡献与职责所在。

  尤其,慈善救济人人能做,但是推展教育来净化人心,则非人人可为。一所寺院道场,其功能并不亚于一所学校。寺院不但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是人生道路的加油站、是修养性灵的安乐场、是去除烦恼的清凉地、是采购法宝的百货店、是悲智愿行的学习处,更是一所疗治心灵的医院、维护社会正义的因果法庭、启发道德良知的教育学校、提升文化修养的艺术中心。因此,慈善救济虽然能够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是无法熄灭贪瞋痴三毒;唯有佛法真理的弘传,才能进一步净化心灵,拯救法身慧命,使人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其影响及于生生世世,是以佛教教育才是最彻底的慈善救济。

  基于以上的理念,佛光山长久以来,积极以教育、文化弘扬佛法,并且在世界各地建寺弘法,把佛教推展到世界五大洲,不但落实人间佛教,尤其对国家社会,乃至对世界和平的促进,均发生全面性的影响与贡献,此与一般只着重推展慈善事业的团体,形成强烈而明显的分野。

  但是也有人质疑,佛教建筑寺院,意义何在?如前所说,世间的钱财,只能拯救肉身生命,济人燃眉之急,但是无法息灭贪瞋痴三毒;佛法的布施,则能更进一步地净化心灵,孕育法身慧命,使人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其影响及于生生世世。因此,建造佛寺,等于建设学校,度众万千,这才是最彻底的慈善事业。

  因此我常说,慈善是佛教的一环,甚至可以说佛教本身就是慈善事业;但是慈善工作并非佛教的全部,因为当一个人的信仰渐次升级以后,必定要从做善事修福中,进一步研究教义以求慧解,否则一个没有佛法的人,将如同迷失在汪洋中的舟航,找不到停靠的港湾;而佛法的重要,则往往一句话就可以给人生起信心,找到方向,终生受用不尽。所以,佛教虽然不偏废慈善救济,但仍以弘扬佛法为本,以传教为重,因为慈善救济终非究竟,「泛滥」的救济只会养成社会的贪心及虚浮伪善的心理。因此所谓的救济,应该是「救急」而不是「救贫」,应该是「救心」而不是「救人」,唯有宣扬教义、净化人心,这才是宗教的主旨所在。

  是故,最好的慈善事业应该是与文教合而为一,因为文化可以净化心灵,升华人格;教育可以改变气质,根除烦恼。因此希望政府今后在鼓励慈善救济的同时,也能兼顾文化、教育,发挥宗教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如佛教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我们要肯定「文教重于慈善,有道重于有财」,我们也期盼政府的福利事业能从文化、教育方面来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改善国民的生活品质,如此才是根本而究竟的福利事业。

  八、

  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会曾发行「赎罪券」,引人垢病,甚至成为后来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在佛教里,也有一些人以非法取得的钱财来布施,藉此求得心安。请问大师,如果以不法所得的钱财布施,其功过如何?

  答:佛教讲「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人在世间生活,要靠许多的因缘成就才得以生存,所以平时要与人广结善缘。结缘之道,首在布施。布施不一定要捐输金钱财物,有的人虽然身无分文,但是一个真挚的笑容,可以令人生起信心;一个随手的帮忙,可以济人困难危急;甚至与人为善、一句赞美、一瓣心香等等,都是殊胜的布施因缘。

  布施、结缘是人间最美好的事。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布施能令众生安乐,是最容易修习的法门,有如大地一样,一切万物都依之生长,所以六度、四摄都以布施波罗蜜为上首。

  布施可分为「有相布施」与「无相布施」二种。有相布施,指世间上一般人心希果报,执着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称为「世间布施」;此种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报,报尽又再堕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无相布施则与有相布施相反,在布施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当体皆空,而无所执着,因为能超越世间的有漏烦恼,所以称为「出世间布施」。

  佛教分有世法、出世间法,世法牵涉到社会、群众、法律、道德、人格等问题,在社会上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财物,就是违法,必须负起刑责;而以非法所得来布施,佛教称为「不净施」。

  佛教讲「净财」、「善财」,这是合法的财富,净财愈多愈好,有净财才能从事各种弘法事业,有净财才能布施结缘,但有的人以不当的所得来布施,例如「劫贫济富」,虽然不好,但总比不救济好,再说布施时当下的一念善心,虽然抢劫财富是不足效法,但布施的一念善念,或是一念惭愧之心,也不能说不可贵。

  不过若要穷究以非法所得来布施的功过如何?只能说布施时依施者、受者、施物等「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问题十分复杂。一般正常而如法的布施,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况下量入而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他们不知道布施种福田;但也有一些贫穷困苦的人,为了面子而强作金钱布施,这些都不是佛教所希望的。甚至有些人学佛,由于不合理的布施,导致家庭失和。譬如先生或妻子信佛以后,经常到寺院发心,布施做功德,却不管家里的生活,这样很容易造成家庭失去平衡、快乐,这都是不合理的处理钱财的方法。

  其实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金钱,只讲金钱的布施也是不合理的。本省有些信徒的信仰方式很值得商榷,他们说起来的确很发心,跑这个寺院布施一点,跑那个寺院又布施一点。有一天,金钱没有了,那里也不去了,因为「钱用完了,没有钱不好意思到寺院去。」这种信佛的态度是不正确的。佛光山的所有道场,从台湾北端到南部,从国内到国外,很多信徒都是一信就几十年,从来没有听说因为没有钱不好意思到寺院来。因为信佛不一定要用金钱布施,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心香一瓣,随心、随力、随喜的布施才是最重要的。信佛要真实,不必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能为了信仰反而导致家庭分裂,这在佛法来讲,都不是「正命」的生活。所以佛光山不募「不乐之捐」,而且主张要「储财于信徒」。

  佛法讲布施,其实就是物我一如,同体共生的宏观,我的财物可以与人共享。布施,表面是「舍」,其实是「得」。没有舍去我们内在的悭贪,怎么得到无有恐惧的自在?无求的布施,令我们所行纯净,端严高贵;无悔的布施,令我们身心清净,人格升华。

  布施结缘,就像深井汲水,你愈舍得提起桶水,给人灌溉,给人饮用,井里的水就愈是源源不断。所以人生不要只看到黄金白银,比黄金白银更宝贵的还有布施的温暖、结缘的感动。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布施贵在发心的真伪。布施如播种,要有拔济奉献的精神。布施财富除了要不自苦、不自恼,而且要不勉强、不比较、不计较,要能做到随喜、随缘、随分布施,如此才不失布施的真义。

  九、

  佛教的「八正道」里,「正业」与「正命」都是强调合理经济生活的重要。请问大师,放高利贷合乎「正业」吗?佛教所认可的财富有那些?相反的,什么情况下所获得的钱财是非法所得呢?

  答:人生世间,不能不工作赚钱;要工作赚钱,才能生活。有的人用劳力赚钱,有的人用时间计薪;有的人出卖身体谋取所需,有的人靠语言赚钱营生。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以何种方法赚取生活所需,重要的是要合乎正当性。正当的财富,就是要将本求利,勤劳赚取,无论是农牧收成,或是经商贸易、企业经营、投资生息所得等等,都是佛教所认可的经济营生。

  反之,非法所得的财富,例如: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藉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放高利贷等。此外,举凡违背国法,譬如贩毒、走私、转卖人口的职业,或者违反佛法的不当工作,例如屠宰、酒家、赌场等,都在禁止之列,也就是和佛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吸毒等根本大戒触逆的职业,都是佛教所不允许。

  在《善生经》里也提到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即:

  1.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如赌博、竞胜、比武等皆是。

  2.非时行求财物者为非道:非时行是指昼夜颠倒,不顾家庭眷属,如玩弄娼妓,不务正业,即世间的浪荡子。

  3.饮酒放逸求财物者为非道:酒能乱性,饮酒的人必多放逸,不事生产。

  4.亲近恶知识求财物者为非道:指亲近恶友不但不能得财,反而有倾家荡产,甚至丧命的灾祸。

  5.常喜妓求乐求财物者为非道:指性好歌舞娼妓,任意浪费。

  6.懒惰求财物者为非道:指性好游荡,不喜作业,凡寒热饥饱都有借口,不肯作事。

  以上六种都是消耗财物,不事生产,不但现世劳神丧财,身败名裂,而且来生堕苦趣,失人身,所以说是非道,亦即非人伦善道也。

  至于说到「放高利贷」是否合乎「正业」?佛教过去办有类似今日的「当铺」,只向百姓收取非常微薄的利息,甚至完全不取分厘,以帮助贫苦人士经济上的周转运用,譬如北魏的僧祇粟、南北朝的寺库、唐朝三阶教的无尽藏院,都是佛教为了便民利国的金融事业。只是佛教创典当制度,不同于今日一般当铺的高利放贷,佛教是本着来之于十方,用之于十方的精神,把社会的净财做一个集中,然后再一次发挥其整体的力量,回馈于社会,属于服务大众的慈善事业,而且具有繁荣经济的功能。

  现代社会已有正规的金融事业,寺院为恐与信徒之间有金钱纠纷,应不与信徒共金钱来往。不过,人总有不时之需,当手头不方便时,一般人会向银行贷款,或是到当铺典当应急。现在社会上还有所谓「地下钱庄」,从事放高利贷行为,以超高的利率赚取不道德的利润,完全唯利是图;因高利贷而衍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不仅对社会无益,而且有害,应属「邪命」的生活。

  所谓「邪命」,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钱财,用经营不正当的事业所得来生活。譬如前面提到的开酒家、赌场、卖钓鱼器具、卖打猎的猎枪,或者是算命、卜卦、看相等都是邪命的经济生活。佛教不提倡看风水、择日期,《佛遗教经》曾指示佛教徒不应去仰观星宿、推算命运,因为这些都不是合乎因缘法则正命的经济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民初的印光大师曾在普陀山一住许多年。后来日本军阀侵华,有一位住在香港的在家弟子,有一座宽大豪华的别墅要供养大师,请大师到香港弘法。

  印光大师看看因缘成熟,便想前往,但他知道那位信徒经营酒厂,是卖酒的,大师随即决定不去,并且告诉这位弟子说:「你要我去,你就不要卖酒,因为卖酒是邪命的生活,我不好意思接受你不净的供养。」

  佛法虽然准许佛教徒经商开工厂、做各种事业,但是伤身害命、迷惑人性的事业是不准许的。所以八正道中有「正业」和「正命」两种,就是说明做为一个佛教徒,必需从事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用正当的方法取得钱财。如《杂阿含经》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善生经》则说:「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总之。财富虽为人人所爱,但做人不要过份的贪图金钱,要过合理的经济生活。正常的经济生活对人生非常重要,因为世间上大部分的罪恶,都是从经济生活不正常而来;有了健全的经济生活,才能建设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佛经提到,我们若想获得现生的福乐,应该做到如下四件事:

  1.方便圆满:不论是务农、做工、畜牧、经商,或者是公务人员、教师等,一定要有谋生的正当技能,凭工作而得到生活。

  2.守护圆满:从工作中获得的财物,除了日常生活支出以外,要妥善保存,以免损失。

  3.善友圆满:要结交善友,切不可与凶险、放荡、虚伪的恶人做朋友。

  4.正命圆满:要量入为出,不可以奢侈浪费,也不可以过分的悭吝,要有合理的经济生活。

  人生本来就有很多的不圆满,生命的意义就是从缺陷中追求圆满,佛教指导我们追求合理的财富,过着正常的经济生活,这是圆满人生的第一步,也是人生应走的坦途大道。

  十、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爱财既是人类的本性,请问大师,佛教对财富的看法如何?佛教对企业经营又有什么样的看法?

  答:「企业」是社会现代化的名词,特别是强调企业内部的管理。为了更成功的经营企业,近年来衍生出「企业管理学」的显学。若就一般人所认识的企业,通常是指经营营利事业的组织体;但是从企业家的定义来了解,是指「于企业体内,订定一定的计划,以实践其创立该企业的理念和目的,并加以监督经营者」。可见企业的精神首重在理念的实践,透过成功的经营,以分享利润和喜悦。

  企业的种类有工业、商业、文化事业、慈善事业,有国家经营的公企业、私人经营的私企业,有个人企业、公司企业等,不一而足。我认为企业的意义是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办法、有系统,是心智的活动,是理念的管理;企业不一定是指工商财务才是企业,企业应该是有计划的组织体,如国家、社团、宗教、文化、慈善、教育等,用现代的意义来说,都可以说是企业体。

  佛教是相当重视企业理念的,例如:佛陀当初创建僧团就是本着有组织、有计划的企业精神而成立的;唐代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也是具有企业思想;近代太虚大师整理僧伽制度,也是企业精神的展现;乃至佛光山倡导人间佛教,也是以有组织、有系统、有规划的企业精神,作为人间佛教事业的管理。因此,企业的定义不一定是指社会的工商企业。

  记得民国六十七年,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先生到佛光山参观,当时我跟他介绍佛光山,提到我们是用企业的精神在管理佛教事业。我的意思是,我们讲究组织、制度、理念、企画,结果他把企业管理当成「商业化」,认为佛光山是商业化的团体,后来有一些社会人士也不断批评佛光山「商业化」,这是对佛光山很大的伤害。

  其实佛教徒为了光大佛法,远绍如来家业,常有一句话说:「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弘法,讲究权巧智慧、方便法门;利生,要考虑社会大众的需要。不论弘法或利生,都必须透过良好的组织与完整的规划,才能顺利地接引众生进入佛法的堂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出世的佛教虽然不以营利为弘法事业的目标,却不能因此否定佛教事业的成就和贡献,因为人间佛教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特别注重信徒现生的幸福安乐。纵然是不同的范畴,佛教与现代的社会企业,终究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人事物的管理。两千多年历史的佛教,恰为企业界提供丰富的资源,而佛教有组织、有制度、有规划的教育、文化、慈善、修行事业,不仅续佛慧命,更促进社会的祥和进步,所以佛教的企业精神,实在不可以将之与一般的「商业行为」等同视之。

  一般的商业化经营,是以营利、赚钱为目的;但是佛教讲究的是奉献、服务、布施、喜舍。佛教认为人生的目的不在赚取个人有限的金钱财富,甚至财富不只是有形的金银财宝,应该扩大来看。

  佛教认为财富的种类有:狭义的财富、广义的财富,有形的财富、无形的财富,现世的财富、来生的财富,个人的财富、共有的财富,人为的财富、自然的财富,有价的财富、无价的财富,物质的财富、精神的财富,清净的财富、染污的财富,合法的财富、非法的财富,一时的财富、永久的财富。

  狭义的财富是指金钱、房屋、土地、股票等;广义的财富包括健康、智慧、人缘、信用、口才等;有价的财富诸如声望、名誉、成就、历史等;无价的财富例如人格、道德、真心、本性等等。

  佛教不但重视狭义的金钱财富,尤其重视广义的智慧之财;不但重视一时的现世财富,更重视永久的来生财富;不但重视有形的资用财富,更重视结缘积德等无形的财富;不但重视私有财富,更重视共有的财富,例如道路、公园、河川等公共设施,以及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生态维护等;并且主张以享有代替拥有、以智慧代替金钱、以满足代替贪欲、以思想代替物质,发挥普世的观念,建设共有的胸怀。

  佛教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的财富,例如:明理、正见、勤劳、结缘、布施、喜舍、感恩、知足、道德等,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因为这些财富不但现世受用,来世还可以受用;不但一时受用,终身都能受用;不但一人受用,大众也可以受用。因此佛教认为我们不能只看一时的财富,要看永生的财富;不要只看一人的财富,要看共有的财富;不要只看聚敛的财富,要看活用的财富;也不要只看形相上的财富,要看内心无形的财富。一个人拥有智慧、慈悲、信仰、欢喜、满足等,这些都是无价的财富。

  由于佛教对财富有另类的看法,因此在佛教看来,世间上没有穷人,贫富只是从比较而来。例如,有时间的人,用时间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时间的富者;善于言词,用语言来赞美鼓励别人,这就是语言的富者;用微笑、欢喜、礼敬待人,这就是一个内心充实的富者;用力气帮助别人,服务他人,这就是有力的富者。所以,贪心不足永远是贫穷的人,乐于助人则永远都是富贵的人。

  佛教主张发展净财、善财、圣财,甚至推广开来还有智慧财。佛教对财富的看法,非常重视均富、共有、施他、利济。佛陀当初实施僧侣托钵乞食制度,主要是因为他对财富的观念,主张「裕财于信众」,让僧侣藉托钵时,信徒布施饮食,僧侣施予教化,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

  佛教认为财富的获得,应从培福修德、广结善缘而来,一切都有「因缘果报」关系。因此寺院经济的管理人要有因果观念与常住观念,例如「有权不可管钱,管钱的没有权」;并且强调「要用智慧庄严世间,而不要用金钱来堆砌」;「要能运用财富,而不为财富所用」;尤其本着六和僧团的精神,重视「利和同均」,十分合乎现代人共有、共荣、共享的观念。这都是佛教经济观的特色。

  过去佛门里有一些人,总认为贫穷才是有道行,谈「钱」就是粗俗。其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除非不做事,要做事就离不开钱,金钱是学道资粮,是很现实的问题。因此佛教并不排斥钱财,佛教对钱财的看法是「非善非恶」,黄金是毒蛇,黄金也是弘法修道的资粮。根据经典记载,佛教的信众中不乏大富长者,如须达长者布施精舍、毗舍佉四事供养等,都受到佛陀的赞美。因此,佛教认为朴素淡泊用来自我要求是道德,用来要求别人则为苛刻。

  再说,佛教徒本来就有在家与出家二众,一个在家修行的人如果没有钱财,如何孝养父母?如何安顿家庭的生活?何况修行办道、布施救济,都需要钱财作为助缘资粮。国家社会的各项发展,需要丰实的国库作为后盾,而佛教本身必须提供弘法利生、医疗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务来净化社会,造福人群,如果没有净财,又怎能成办这些佛教事业呢?因此,佛教认为如何将信众布施的善财、净财、圣财,好好用在佛化事业上,这才是值得关心的事。

  十一、

  前面讲了那么多关于世间的财富,现在想请问大师,佛教有什么样的理财之道?佛教认为人生最大、最值得追求的财富是什么?

  答:钱财是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一般人莫不希求安乐富有。在经典中,佛陀固然以毒蛇比喻黄金,但也不反对以正当的方法赚取净财,所谓「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钱财只要用于正途,都是累积福德的资粮。因此,佛教主张赚取正当的财富之外,更应进一步过合理的经济生活。

  「合理的经济生活」包括拥有正当的职业、财富运用得当,以及懂得开源节流等。在《般泥洹经》、《杂阿含经》和《心地观经》中都提到,智者居家应「恭俭节用」,合理消费,一分作为日常家用,一分储存以备急需,一分帮助亲戚朋友,一分布施培德。如果「懒惰懈怠、赌博嬉戏、喝酒放逸、饮食无度、亲近恶人、邪淫浪荡」,钱财便会很快的耗用殆尽。

  此外,佛经也告诉我们,财富为「五家共有」,终有散坏的时候,能够布施结缘,拥有「信、戒、惭、愧、闻、施、慧」,以及「六度」、「四摄」等法财,才是究竟的财富。

  也就是说,学佛不一定要以穷苦为清高,佛教鼓励在家信众可以荣华富贵,可以营生聚财,如《大宝积经》说「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非不如法。」只要「平直正求」,而且有了财富以后要「给事父母妻子,给施亲友、眷属、知识,然后施法。」

  有了金钱财富,还要懂得怎样处理自己的财富,这才是重要的课题。在《杂阿含经》里面有一首偈语说:「一份自食用,二份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抚于贫乏。」意思是说:假如你每一个月有十万元的收入,应该拿出四万元来经营事业;两万元做为家庭生活所需;两万元储蓄以应不时之需;剩余之两万元用以布施,回馈社会,救济贫乏。

  此外,在《大宝积经》中,佛陀以波斯匿王为例,告诉我们财富处理的方法。由于波斯匿王已经不需要为生活计算,因此分作三分:三分之一用来供养宗教;三分之一用来救济贫穷;三分之一用来奉献给国家作为资源。

  在《涅槃经》中,对财富的处理方法则说,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分为四分:一分供养父母妻子,一分补助仆佣属下,一分施给亲属朋友,一分奉事国家沙门。

  以上是佛教处理财富的方法。至于我个人的理财哲学是:把钱全部花在必要的开销上,没有钱了再努力赚回来,否则钱太多就会怠惰。我个人从小在贫困的家庭中长大,但我很会用钱,我经常把一个钱当作十个钱来用,甚至我把明年的钱,今年就用了。我们在「日日难过日日过」的生活下,将每一分净财都用在培养人才、弘法利生的佛教事业上。因此佛光山并不矫情的视金钱为罪恶,也不滥用金钱、积聚金钱,使金钱成为罪恶的渊源,我们的信念是要借着佛教的力量,把苦难的娑婆世界建设成富乐的人间净土。所以钱财的处理运用,不在有无多少,而在观念的正不正确,以及会不会用钱。有钱而不会用钱,和贫穷一样匮乏,因此我常说「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

  当初我创建佛光山的时候,一开始就先确立佛教处理钱财的方法。我告诉佛光山的徒众,佛教振兴之道,在于佛教有人才、有净财、有道业、有事业,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净财,无法成事。此外,我手拟佛光人守则,明订佛光人不能私自化缘、私建道场、私置产业、私蓄钱财,而且申令管钱的人不可掌权,掌权的人不能管钱;大职事有权,小职事管钱;有钱,要为佛教和社会用了,不可以储存。

  很多人看到佛光山一栋栋金碧辉煌的建筑,但很少有人知道佛光山经常无隔宿之粮,甚至一直举债度日。三十多年来,我最高兴的倒不是将十方信施净财用于建设道场,我最欢喜的事是将钱财培养了人才。一千多个僧众,他们弘教说法,长于解除信徒疑难;他们住持道场,善于行政法务;他们在世界各地参学,通晓各国语言;他们把佛教带向人间化、现代化、生活化、国际化,这是对信徒布施净财的最大回馈。

  我也经常告诉信徒,应该追求另类的财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金钱。如果拥有了智慧、人缘、勤劳、信念、健康及平安也是财富;相反的,富裕的人如果烦恼很多、夫妻经常吵架,有钱又有甚么用呢?

  话说有一个平凡的农夫,经常告诉人家,说他是全国最有钱的富翁。税捐处听到之后,就想扣他的税,问他是不是自承为世上最富有的人?农夫确认之后,税务人员就问他:「你有哪些财富呢?」农夫说:「第一,我的身体很健康,再者我有一位贤慧的妻子,我还有一群孝顺的儿女,更重要的是,我每天愉快的工作,到了秋冬的时候,农产品都会有很好的收成,你说我怎么不是世上最富有的人呢?」一个人即使钱财不多,但是孩子聪明、夫妻相爱,这也是人生的财富。

  多年前,我曾应邀在日本市中心的朝日新闻纪念馆(朝日ニュース记念馆)举行一场以「人心、命运、金钱」为主题的佛学讲座。当时我说,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人们普遍关心前途、命运、金钱,较少重视心灵净化。其实这三者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心好命就好,命好钱就多,真正的财富在身体的健康、内心的满足、正确的信仰、包容的心胸、前途的美好、生活的幸福、眷属的和谐、灵巧的智慧及发掘自我本性的能源,只要心灵能够净化,这些内财自然具备。

  这些观念透过慈惠法师的日文翻译,许多日本大众同表大梦初醒,内心感到无比欢喜。其中日中问题研究会矢野会长更表示︰「过去时常自问,人生所为何来?不觉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如今听大师一席开示后,知道命运操之在我,命运由自己创造,知道人生有轮回、有来生,无形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说:「今生虽苦,但可以创造未来的人生。」一个人能对未来充满希望,这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总之,佛教认为真正的财富,不一定要看银行里的存款,也不一定指土地、房屋、黄金、白银,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个人无法独得;人生唯有佛法、信仰、慈悲、发心、满足、欢喜、惭愧、人缘、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人生真正值得追求的财富。

  十二、

  经过全球性的经济风暴后,现在举世都在盼望经济早日复苏。请问大师,如何才能带动全球经济起飞?

  答:二○○一年世纪交替之际,一场世界性的经济风暴,像狂风一样席卷了全球,让举世各国同受其害。在这段期间有很多人关心,全球经济衰退对佛光山是否会有影响?我说当然有影响。不过我认为这也是好事,可以让佛光山的人更有忧患意识,藉此学习突破困境,这样对未来才有长远的打算。

  其实,佛教讲「无常」,世间事就像潮水一样,起落有时,荣枯兴衰本是自然的循环。经济发展也有周期性,时盛时衰;全球经济衰退也是一时的现象,人民其实不必太过担忧,过一段时期自然会有好转。如台湾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文衡博士的观察,二○○一年台湾的经济成长率虽然出现了一九六○年代以来首次的负成长,敬陪东亚国家的末座。但是他认为这只是台湾由「模仿」进入「创新」阶段必经的转型期,无须太过忧虑。他说这个过程即将结束,台湾也将启动另一波的经济成长。依他的初步推估,二○○五年左右将是新一波经济成长的关键年代,而至二○二○年前台湾的平均国民所得可达到两万美元以上的水准。

  赵博士的理论依据是,虽然近来经济成长停滞,但技术进步并没有停滞。台湾在美国获得的专利件数,由一九九七年的两千五百件激增至二○○一年六千五百件。在台湾经济衰退最严重时,专利件数反而创下历史新高,仅次于美国、德国与日本,高居世界第四位。同样的,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出口品是属于高度技术密集的产品。虽然二○○一年台湾经历经济衰退,在所有的出口品中还有四十六%是高度技术密集的产品,此一比例甚至比二○○○年的四十二%还要高,不但优于英美日韩等国,并且也是历史新高,因此他对台湾的经济复苏抱持乐观的态度。

  虽然经济专家看好台湾的经济前景,不过由于现阶段经济衰退引发高失业率,造成很多人对前途感到茫然,因此在今年(二○○三年)二月廿七日,《人间福报》特与《天下文化》、《远见杂志》共同主办一场「提升执行力,创造全民财富」的经济高峰会谈,邀请社会上有高度影响力的人士,以高度的思考层次为台湾的经济把脉,共同为台湾找寻出路。

  会中多位专家一致强调「执行力」的重要,如高希均教授说:「经济衰退,造成高失业率,继而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我们要想出各种办法创造财富,使社会能更积极参与。但是再崇高的理想、愿景,如果少了执行力,全成了夸大的空想。因此若问:『台湾的未来在哪里?』这个问题或许要从『执行力』找答案。」

  有人说,一个企业的成功,三十%靠策略,四十%靠执行力。「执行力」是什么?建华金控执行长卢正昕先生说:「执行力的定义是『积极参与,全力投入』,全力投入是身口意总动员。执行力的落实首先要『用对的人才』,其次得『采取对的策略』,最后是『完成对的营运』。」他认为今天这个时代,单打独斗闯不出天下,一定要有一群具有共同目标、愿景,加上有强烈企图心和执行力的人,集合众人之力才能创造财富。

  另外元智大学讲座教授许士军先生表示,过去一般人误认为执行力是透过严格执行,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其实未来的趋势是「执行、策略合一」,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人,不是被动地等待高层裁示,而是自己要有规划能力。他觉得今天若想发展经济,创造全民财富,就得发展「台湾概念股」,利用台湾不会外移的优势,例如自然的风光、气候、文化、风俗习惯,加上知识、想象力、领导者的眼光,配合金融业、科技业的支持,这样就能以知识创造价值,增加全民财富。也就是说,台湾如果能善用本身优越的条件,加上知识、科技、政策的指引,我们也能销受高价位的产品,而能获得外来消费者青睐,创造更多的外汇存底。

  趋势科技资深执行副总经理陈怡蓁小姐也谈了他的亲身体验。他说去年与先生到日本本栖寺,看到寺里枫叶飘零,有位师姐不停地清扫,但是动作远不及落叶快速,分明是愈扫愈多。陈小姐的先生忍不住劝对方别扫了,没想到她幽了一默说:「愈多愈好,这样福报愈多!」陈小姐认为这就是佛光山执行力的源头,因为每个成员皆充满热诚、欢喜。如果每个企业的员工,都能如此热爱自己的工作,所追求的不只是金钱回馈,而是成就、满足感,相信所展现的必是持续不绝的执行力。

  几位先生、小姐的发言,皆有所见,不愧为专家、学者。当时我也针对佛教把我们的心譬如田地,说明只要我们能开发心田,就有力量。所谓「愿无虚发」,心愿一发,所作皆办。尤其做任何事都要给主其事者一个远景、希望、未来,如此构想完成、步骤拟订,执行起来就容易多了。像今年(二○○三年)佛光山的国际花艺特展,引起花农的热烈回响。执行布置的工作人员不眠不休、轮番上阵,不以为苦,这是因为他们有理念、有愿景。

  甚至我在世界各地建立几百个道场,这是我给他们必定成功的信念。像彰化福山寺重建,困难重重,他们以资源回收筹募基金,如今已近十亿元款项,令我深受感动。因此「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方便」都是执行力的具体展现。「给」才有力量,我以此实践执行力,并且创造社会的财富。所谓「大块假我以文章」,随处皆可成为力量的泉源。我们的社会若想回复昔日风光,就要注重执行力的落实。

  不过,讲到这里我又想到,现在台湾民众处处爱讲理由,光讲理是不够的,未必有力量。我认为有心才有力量,力量加上智慧、方法,只有正确的方法能为我们带来执行力,能让我们创造全民的财富。

  最后我也谈到,值此经济不景气的时刻,不但政府应该重新调整经济政策,想办法吸收外资,更要留住台商,别让台商感叹台湾设厂空间小,而让资金外流;另一方面人民也要共体时艰,懂得开源节流,共同渡过经济的低迷。只是比较令人忧心的是,如前所说,各地的经济纵然互有衰荣,就像潮水一般,具有周期性,不足为虑。反而大家所应该关心的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影响所及,一些小型企业渐为大集团所拢断,一旦这些大的财团经营不善,造成骨排效应,受害的何止千千万万人。所以,世界各国对于大集团应该要有所约束制衡,对于小企业则要加以辅助,让大小共存,如此才能让财富像活水一样流通,继而创造一个均富的社会。

  ——星云大师讲 弟子满义记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