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慈悲观怎么理解?

  你会看到佛陀很有人情味。他出家之后也回乡度化父母;还亲自赴约,度化他出家前的老朋友---瓶沙王;他的父亲净饭王去世的时候,佛陀也亲自为他抬举棺木。所以我们会看到,佛教并不否定人类的情感。他的情感非常纯粹,是经过了修行和智慧的淬炼。这样的情感,不再带来痛苦烦恼、纠结,反而能够利益这个世间,产生出力量。

  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一个案例。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后挺恩爱的。有一次一家人出门,小夫妻俩在车上,互相喂对方吃的。男方的妈妈正好在旁边,看到了之后,心里就非常的难过,脸色有点不太好看。男方的姐姐就在那里训弟弟说:“你懂不懂事啊?当妈的面前,还在秀恩爱!”

  在旁观者看来,按理作为母亲应该说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儿子婚姻幸福,两个人很恩爱,作为母亲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为什么母亲反而变得难过起来,大家说为什么?可能是有点嫉妒了,也可能有失落感等等的。所以我们会看到,作为凡夫的爱,因为它是有染污的,就没那么纯粹,就会带来痛苦。

  因为自己受苦了,母亲也许就会给儿子脸色看;或者会对这个儿媳妇有纠结的感觉,把她设置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对手,或者一个竞争儿子关心的对象。这样的话,这个儿子夹在两个女性中间,他也会变得很纠结很为难:一方面是他最爱的母亲,另外一方面是他感情很深的妻子。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这种爱也会带来痛苦,也会带来伤害,甚至可能会导致家庭的破裂。

  所以如果一个情感,它没有经过足够的淬炼,实际上破坏性也很大的,我们的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伤害就有多深。如果是一个陌生人,他们两个年轻人在那里秀恩爱,不会伤到自己。正因为是你最爱的孩子,所以你就完全受不了。那么,这个背后的核心是什么?其实,都跟自我有关。

  我们会看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认可,都希望能获得重要感,当别人注意到我们,尊重了我们,呵护了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很快乐、很幸福;但是,被忽略的时候,发现他对别人也挺好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种失落感和难过。所以,并不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带来了痛苦,真正带来痛苦的是什么呢?其实是“自我”,她的自我想要得到关怀。匮乏感、孤独感,真正伤害人的是这个,并不是慈悲本身。

  母亲对孩子肯定有慈悲心,但是在慈悲和我们内在的匮乏感交错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我们就没有能力去自利利他,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甚至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所以说,爱也是一种须要学习和培养的能力,只有一个人内心非常强大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地做到自利利他,才能不会受伤。

  前提是至少我们不受伤,更进一步我们才有能力去自利利他。这个做婆婆的如果匮乏感太深,我执过分的强烈,那么不但自己受伤,而且还会伤害到孩子,甚至伤害到孙子,伤害到周围其他人。当我们在苦海中的时候,我们就到处诉苦,放射我们的负面情绪,所有接触我们的人,可能都被拖到这个苦海里。苦海无边!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