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吕温《戏赠灵澈上人》的禅意

[禅宗文化] 作者:吴言生/辛鹏宇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戏赠灵澈上人

〔唐〕吕温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作者】

  吕温(约774—约813),字和叔,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进士。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刘禹锡、柳宗元等在革新失败后被贬远州刺史,吕温因奉使吐蕃之故获免。集中有与僧唱酬之作。著有文集20卷。《全唐诗》存其诗2卷。

【译文】

  僧家也同样可以有芳春的兴致,

  只是禅心不会拘泥粘滞于外境。

  您且看这池水清澈明亮的时候,

  何曾没有映照出花枝的倩影来?

【禅意】

  中国早期佛教讲求禁欲、苦行、坐禅,后来,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与玄学结合,便发生了由禁欲主义人生哲学向自然适意人生哲学的转变。唐代禅宗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自然适意人生哲学的流行。如果认为一个僧人就一定要形如藁木、心如死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首诗就写出了禅僧应当具有的自然适意的禅心,写出了禅者既有“芳春兴”,又不滞于“芳春兴”的心境。

  “僧家亦有芳春兴”,难道僧家就不应当有芳春的雅兴?这是针对那种认为僧家不当有“芳春兴”的观点而发。“芳春兴”,指美好景物激发出来的兴致。

  “自是禅心无滞境”,这句作了一转,指出了禅者与凡夫众生的不同。凡夫众生往往执着于外境,一件事情过去后,心头留下了永久的震颤。禅者的心,虽然能感受到周围的各种事物,但只是感觉而已,并没有注入任何东西,这便是“无滞境”的无心之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池水平静而清澈,像镜子一样,能毫发无遗地映射池傍花枝的倩影。禅心也正如这池水,宁静地承受着世上万事万物的影子。禅者用心若镜,一切理、事、物来了,就自然地感知与反应。只不过,“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在“受影”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心境的宁静,“受影”而不“留影”,这才是潇洒的禅心。

  坦山和尚带着弟子行脚时,在路上看见一个美女想过河又不敢过去,坦山就把她抱过河去。走了一段路后,徒弟问:“师父,我们出家人不是不近女色吗?刚才您为什么要那样做?”坦山大笑说:“你是说那个姑娘吗?师父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一直抱着啊!”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悟禅的人,以自然平静的态度对待一切。时过境迁,心就回到了原来的空无状态,不会把过去的事情留在心上。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