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思想 >

“禅”其实很简单,吃饭睡觉都是禅

贤宗法师:禅其实很简单,吃饭睡觉都是禅

  “禅”给人的第一感觉可能是空旷、萧远,让人想起清静的早晨、幽静的落幕,空谷中清脆的鸟鸣,也会想起陶渊明的诗、王维的画。的确,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文画作中往往带有深深的禅意,如宋代大儒周敦颐的《题春晚》:“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又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首诗中的柴门、树林、水乡、明月、孤立独坐、凝神赏景,无处不能体现出禅意的悠长绵延。

  禅文化对中国艺术的渗透无处不在,它是一种哲思,一种兴味,一种智慧,“禅”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但我们却可以对其中的意境体会一二。古人把禅引用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禅与茶结合就有了禅茶与茶道;禅与剑联系起来又有了禅剑合一;禅与诗、与书、与画,与音乐、舞蹈,与一切美的艺术,与一切生活的细节相融,都可以增加其中的哲理意味和智慧。

  禅的确很玄,看不到、摸不着,又无处不在,而其表现又是简单直白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简单到吃饭、睡觉、走路,甚至运水、搬柴都是禅。

  也许有人会感到疑惑:每个人都会吃饭、睡觉,这与禅有什么关系?吃饭挑三拣四、睡觉辗转反侧的情况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些是生活中的烦恼,都不是禅,当你吃饭没有分别、没有挑剔,睡觉心无挂碍,上床就能睡着,睡着也不做梦,就能叫作禅了。

  现在很多人睡觉要靠吃安眠药,原因就是心中有太多挂碍、忧虑、恐惧、担心,不能安住下来。心无法安住,找不到一个落脚点,就会悬在空中,摇摆不定,这与禅的状态正好相反。禅是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如果着了相又动了心,就远离了宁静、一如的境地,也就远离了禅。

  禅也叫静虑,即安静地思虑、过滤自己。修禅一如我们在深山老林里沐浴阳光,看蜿蜒流水,听风动鸟鸣、树叶摇摆的响声。达到“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的境界便是参到禅了,整个人被过滤了、清洗了,身心变得舒缓、安逸、澄澈。

  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没有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我们是否因为内心的欲望、外部的琐事奔忙不息,却很少静下来观照自己的心灵?观照的前提是心静,静得如一泓秋水,清澈见底、波澜不兴。放下手中的忙碌、心中的焦虑,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才有机会与自己的心灵进行交流,让思维进入禅境。

  静下来之后就可以过滤,过滤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像一道拦河网一样,把所有的杂质过一遍,梳理之后心灵便清洁。但这样的清洁只是一时,犹如治理河道污染一样无法一劳永逸,所以要常常过滤、时时修禅,常保洁净。

  一个人考虑问题若特别清晰、敏锐、周全,灵光闪现效果奇佳,一定是内心处于极其宁静、安住的状态。有句话叫“水静犹明,何况精神”,人的心也像一杯水,只有静止、安住下来,才能清明、透亮,充满灵性。

  佛学讲戒定慧亦是如此,戒能生定,定能发慧。

  欲得定,先要戒。戒就是约束自己,心里装着一系列“不能”,打坐时便不能睁眼、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说话、不能胡思乱想,等等。有这些“不能”的支撑,心很快就能沉伏下来,有了坚持下去的定力。人的定力需要锻炼,时间长了便能够养成习惯,持戒帮助人们练就定力,而这种持戒的定力又会影响、蔓延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生活智慧的来源。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香海禅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