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药师经 >

药师经讲记

  琉璃光的含义,现在略说两点:

  一、依众生的心境说。本经以东方佛土为净琉璃世界,佛名琉璃光如来;辅佛宣扬正法的,是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二菩萨。前面说过,琉璃宝即是远山宝,琉璃光系由远山宝映现于空际的光彩;而今此二菩萨,以名喻德,当然如日月行空,普照一切。众生──人类在生死轮回的过程中,都有一种向上向光明的趣向和要求;佛陀随应众生的心境,也就以明净的青天与日月,表征如来的德性。向上向光明的趣求,是人类普偏而本能的共同希望;佛教,固然是倾向于真理与光明,即一般的低级宗教,也同样向上向光明的。多神教中,崇拜太阳、月亮;基督教的上帝,虽说无形无像,而见上帝的也是赫赫的光明;又如印度宗教有天的崇拜,天(梵语提婆)的意义,也就是光明。所以人类对于日月光辉或明净空界的景仰,只是渴求光明与明净的内心表现。人类的本性便是向光明的,不过如知识幼稚的,信(太阳月亮)神,信鬼,而不能自觉景仰光明的真实意义──归向于佛陀,引发而实现佛性的明净。所以药师法门,即以青天与日月的光明,表征佛菩萨的功德,显示人类最高的理想界。

  世间的光明,无过于日光和月光。此二种光明,同是清净的,象征希望与幸福的。然多少也有些不同,大致说来,日光是温暖的,富有热力的,一切的一切,在日光朗照下,都能明显地发露出来。这喻如智慧的光明,能给予世间以热力,能透过蒙昧,灼照一切,通达世出世法的真相。月光呢,它是清凉的,安宁的,幽静的;它在黑夜中放出皎洁清辉,引导人们走上正路,避诸险难,具有大悲慈济的意义。太阳光给人以热力、光明、幸福和希望;月亮给人以清凉、安宁、幽静的境界。光和热,能够激发我们奋发向上;而清凉与宁静,足以陶冶我们的性灵,获得自在与安定──这都为人生所必须的。

  现实世界,人人都有倾向光明的意欲,人生要有光明的人生,社会也要有光明的社会。中国古有「光天化日」四字,形容光明的社会。现在中华民国,以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标帜为国旗,象征着我们的国家民族,将在青天白日之下自由平等地过着光明幸福的生活。唐朝武则天皇帝,有以佛教思想导入政治的抱负;她想使政治走上正轨,人民得以过着幸福康乐的生活,所以她特别造了「曌」字,作为自己的名号;「曌」读为照,便是日月临空的意思。由此可见她是怎样地憧憬着光明幸福的远景!然而,以上所列举的是一般人类的光明倾向;真能引导我们达到终极目标,使我们达到究竟的光明的人生境地,唯是佛法。故唯有大家向佛法的大道上走,才能完成究竟圆满的人生,才能使我们达于永久光明、无限光明的境界。

  二、约佛陀的证境说:佛的自证境界,本是不可以心思口议,平等平等,无有差别,离一切相的。约从离无明暗翳而显证说,称佛的自证境界为最清净法界,犹如净虚空;或称毕竟空,或称空性,都从现证的真性说。琉璃光,即佛的自觉境界。如如智契如如理,在平等一法界中,显发无边光明(清净功德),朗耀皎洁,平等无差别,不是混混沌沌黑漆一团,故喻佛的自证境为琉璃光。佛果的圆满境界,实在不可思议,不可言说,所以经中每以菩萨的因德,表达如来的果德。如毗卢遮那佛(也是光明遍照意),以文殊、普贤二大士,表彰佛陀的大智与大行。或以四大菩萨,表彰佛的悲(观音)、智(文殊)、行(普贤)、愿(地藏)。本经以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二菩萨,表彰药师佛的大智慧(日)与大慈悲(月),如日月光辉的遍照世间,普济一切。如来所有的无量无边功德,在这二大菩萨的德性中,充分的表现出来。

  因此,药师佛又名琉璃光,他的国土是净琉璃世界,菩萨为日月光遍照,是具此一番深义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表佛现证的清净法界;琉璃光,表无上菩提契证法界的德性;琉璃光(青天)是本体,日月运行于青天,放播光明,可说为从琉璃光而起的妙用。中国人一向重视太阳,对月亮却缺乏欣赏,所以重视温暖,热力,光明,希望,而说「光天化日」等。然印度却特别对月亮发生兴趣,「印度」,即可解说为月亮;印度的文化思想(佛教也在内),皆特重于宁静、清凉的特德。近年来,世界局势越来越紧张,文化思潮愈来愈汹涌,宁静清凉的人生性德,也就越来越没落了。本来,动与静;热烈与安静,强光与微明,温暖与清凉,应互相协调而求平衡,这对于人性的发展,世局的安定,都是十分切需的。我们学佛,从凡夫到达圣者──佛的境界,必发挥这两面的德性;对治人世的嚣狂凌乱,应重视清凉与宁静。药师琉璃光如来,对此有着充分的圆满的表现,所以,能为人世一切苦难病患的救治者。

  次解「如来」:药师琉璃光是一佛的专名,如来是诸佛的通名,凡证获无上佛果的,皆可通称如来。梵语怛陀阿伽陀,有三义:即如来、如解、如说。一、如来,如,是一模一样,没有差别的意思。菩萨到了功行圆满,以最高的智慧,体证了究竟的真理,此真理就是如;佛是契此平等不二真如而来,故名如来。二[P17]、如解,佛有无上的智慧,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相,无不正确通达,毫无颠倒错乱,如法的实相而解了,是名如解。三、如说,佛陀不仅是解悟正确,就是说法也如实而说。应该如何说就如何说,有如实说有,无如实说无,说得都恰到好处,故经里称佛为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如解、如说,是佛陀所有的功德;译者因不能遍译三义,所以都译为如来。

  「本愿功德」:愿是愿欲,本愿即菩萨因地所发的弘愿。修学佛法,以发愿为先,可说为成佛的根本。菩萨在因地所发誓愿,有通有别,如愿成佛道,愿度众生;及「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誓愿,名为通愿,是每一菩萨都如此发的。如阿弥陀佛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药师佛因地的十二大愿,便是别愿。大家别误会,以为发愿多,功德就大,发愿少,功德就小;要知道诸佛愿力,是平等平等的。愿是凡夫趋证佛果的动力,若无愿,便什么也不得成。不独修学大乘法门,即学小乘法,无愿也同样不能成就。

  所以修学菩萨,首先必须立定志愿,然后从愿起行,依行得证。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在菩萨因地,发广大愿;行到目的地时,愿也就圆满成就了。本经题但出本愿功德,而经里却说到广大行,可见行是实践志愿的心要了。我们每天都发愿,但大都发愿而不能付诸实行,所以不能实现学佛──自利利人的目的。

  功德,不但是在寺院里做些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礼佛坐禅等。都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行而得成绩,做一分得一分,名为功德。依本愿去实践,所成就的功德,称为本愿功德。

  「经」:梵语修多罗,本义为贯串摄持的线。释尊在世,随机说法,现今集成为一段一章,一部部的经典,是佛灭度后,弟子们结集成的。各类的法门,有组织地贯串起来,像一朵朵的花,用线贯穿而成花鬘,便不会散失。经也这样,佛在世时随时随地说法,若不加以编集,就难得保存于久远了。佛说的法,是究竟的真理与德行,可给我们永久学习,永久依循,所以经又含有恒常法则的意义。佛说的名为经,佛弟子的述说,不名经而名论,这是表示尊重佛说。如中国古典而有价值的,如书、诗、易等,也叫做经。

  以上,对经题作分别的解释,现在把它综合起来:经是一切佛经的总名,是能诠教法;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是本经的别名,是所诠表的理行果法。所诠法中,本愿功德,约因地行愿说;药师琉璃光如来,约果德说。果德中,如来,是一切佛的通称;药师琉璃光,是本经东方佛土教主的别名。别名中,药师喻佛的大慈悲;琉璃光显佛的大智慧。经题有因、果,悲、智;下面经文,即对于悲智因果等,作圆满的开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