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维摩诘经 >

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简称《维摩经》,全名是《维摩诘所说经》,亦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罗诘是梵语Vimalakirti之音译,维摩罗意即“净名”、“无垢”,诘即为“称”,故《维摩诘经》又名《净名经》或《说无垢称经》。摩罗诘又译为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详情]

《维摩诘经》讲解 观众生品第七(1)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请问维摩诘:修菩萨行的菩萨怎么样去观察众生呢?答言:应该像幻化师看自己幻化出来的那个人。幻师,是古印度的一种职业,相当于魔术师,魔术师当然是不会被自己制造的魔术迷惑的。比如把一个美女装进一个大盒子里,拿大刀拦腰斩断,如果是真的斩断那可不得了,只有魔术师知道并不是真的斩断。菩萨观众生应该也是这样,因为众生的实相,就是一种幻化。

  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如水中月等,皆比喻众生之实相。水月、镜像比喻虽然有形像而无实体,热时焰、呼声响、空中云、聚沫、水上泡、芭蕉等比喻外在虽有而内在无坚实的实体。热时焰,亦称阳焰,《庄子》中称“野马”,指春天原野上蒸腾的水汽,远望好像水波荡漾。芭蕉,树干看似坚硬,而为一层层薄皮包裹而成,把树皮一层层剥掉,则只有树心,所以说芭蕉“一切从心生”。电,即闪电,比喻刹那无常。第五大即空大,即虚空或物理真空,比喻没有物质实体。第六阴、第七情、十三入、十九界皆比喻空无、没有,因为大小乘都说五蕴,没有第六蕴(阴),蕴又译为“阴”;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产生烦恼,叫做六情,因为众生只有六个根,没有第七个根,第七情实际上是没有的。佛经只说十二入,没有十三入,只有十八界,没有十九界。菩萨应观众生如此,这种观法实际上是大乘的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在《般若经》等大乘经及密教经典中,一般归纳为十种喻:如梦、如幻、如水月、如聚沫、如泡、如电、如阳焰、如影、如响、如芭蕉。说法不完全一样,是拿常见相似的现象,通过联想,以直觉去观,而不是用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去观,叫做“体空观”,意谓以直觉去体会当体毕竟空。

  如无色界色,如燋谷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这些比喻都与说如第六阴一样,意谓没有:无色界没有色;燋谷(烧焦的谷子)不可能发芽;须陀洹意译“预流”,即声闻乘初果圣者,其身见已永断故无;阿那含为声闻乘三果圣者,意译“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不会再来欲界入胎受生;阿罗汉为四果圣者,意译应供、杀贼等,断尽了三界烦恼,故无贪嗔痴三毒;得忍菩萨是七地以上的菩萨,得无生忍,已经把贪、恚、犯戒断尽了,是绝对不会再犯戒的,毁禁,即犯戒,禁指禁戒;佛更把一切烦恼的习气种子全部断尽了;盲人不可能见色;进入灭尽定的时候,连心脏跳动都没有了,在第四禅出入息早就没有了,但是并不死,体温还在。灭尽定,全称受想灭尽定,在定中灭尽一切受与想(感知),处于无意识状态,为三果阿那含及大乘六地以上菩萨才能进入的一种深定;鸟在空中飞翔的时候是没有痕迹的;石女,梵语槃大,不可能生儿子;神通幻术变化出来的人不可能有烦恼;梦里所见的事情,醒后一看,原来没有,都是自心所变现;已经灭度入无余涅槃者不受后有,不可能再受身;凡是有火必然有烟,所以没有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全部都是如此,这些比喻的意思都一样,讲的是菩萨怎样以观照般若观众生。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

  文殊问:菩萨这样观众生的话,怎样才能够生起慈心呢?答言:如此观修之后,应当为众生说这种大乘深妙佛法,这就是真实的慈心。

  行寂灭慈,无所生故。

  这种慈叫做“寂灭慈”,因为本来无生,是寂灭的涅槃心中自然具有的。

  行不热慈,无烦恼故。

  “热”是烦恼的意思,心中像燃起火,令人躁动不安,佛经中谓之“热恼”,现在说“发烧”。凡夫也有慈,但是“热慈”,不离执着。世间常说“热爱”,即说明这种爱不离内心发热,心火上炎,故不得平静。菩萨的慈是不热慈,不与烦恼掺杂,不执着,故平静、清净。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菩萨的慈是平等的,超越时间,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平等不异。凡夫的慈是不平等的,只慈悲某一些人,对不喜欢的人、仇敌就没有慈,而菩萨的慈平等普遍于一切众生,因为以平等性智见一切众生本来平等,平等慈是这种平等心中自然本具。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

  “无诤”就是没有争论,没有斗争、嫉妒。菩萨的慈是无诤的,因为本来无所起,是清净心自然具有的。

  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

  菩萨的慈是不二慈,因为内外皆空故,本来就无所谓和合,所以没有能行慈的自我与所慈爱者的二元分别,谓之不二。

  行不坏慈,毕竟尽故。

  凡夫的慈有坏,即能被破坏、消失,因为是因缘所生法,其慈心难免会消失。比如说所曾经慈爱的人反对你、得罪了你时,你对他的慈爱便会消失。而菩萨的慈是不会消灭的“不坏慈”,因为其慈心出自本来不坏的清净心,清净心本来具足无缘慈。

  行坚固慈,心无毁故。

  凡夫的慈是不坚固的,会变,会消失,菩萨的慈坚固不动如金刚,因为这种慈出自本来坚固不动的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不生不灭,是不可毁坏的无为法

  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

  菩萨的慈心跟诸法本来清净的法性相应,是一种清净、没有烦恼及有漏心掺杂的极其纯洁的慈。

  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

  菩萨的慈心出自超越空间的清净心,故无量无边,犹如虚空。阿罗汉又名杀贼,就是把一切烦恼贼都杀尽了,他们的慈是没有烦恼间杂的。结,即烦恼,它们像打的死结一样纠缠人,今说心结、情结。

  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菩萨,意译觉有情,其职责就是以慈悲心利益度化众生,令众生安乐,为众生安身立命。

  行如来慈,得如相故。

  如来,就是从“如”而来,从真如中应机出现,或者乘如而来,如来的慈是跟真如完全相应的。

  行佛之慈,觉众生故。

  佛,意译大觉,所谓自觉觉他,佛的慈表现为令一切众生觉悟、大觉。《楞严经》解释:“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行自然慈,无因得故。

  菩萨的慈心是法界、自性清净心本来具有功德,自然具足,不依赖于任何因和缘,是超越缘起的无为法。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菩提,意译觉,如实觉悟法性平等一味,菩萨的慈心从菩提心中自然生起,不论对谁,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平等不异,没有分别,叫做“等一味”。

  行无等慈,断诸爱故。

  “无等”就是绝对平等,六地以下菩萨的慈心是有等的,只有七地以上的菩萨的慈心是无等的,因为他们完全断尽了有染污的贪爱。

  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

  悲是拔苦,慈是与乐。为众生的安乐而乐,施与众生安乐,叫做慈。出于大悲心,发愿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引导众生修学大乘菩萨道,都得到最上利乐,叫做大悲慈。

  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

  菩萨的慈心是没有厌倦的,因为他们行慈时观自他皆悉空、无我,空、无我之法界体性超越时空及自他、亲疏等分别故,没有厌倦心。

  行法施慈,无遗惜故。

  菩萨在行法施的时候是没有吝惜的,不会考虑这个法非常宝贵,你尊敬我、供养我就说给你,不尊敬不供养我就不说给你。菩萨的法施不是这样,毫无保留地给你,全盘托出,毫无吝惜。菩萨不会认为,我这个诀窍是几十年修行,甚至无量劫修行得来的,非常宝贵,不会随意给与别人。经中佛陀曾说他说法没有吝惜,不像拳师教徒弟时都要“故留一手”。

  行持戒慈,化毁禁故。

  菩萨能够以慈心持戒,不仅是自觉持戒,还以慈心度化犯戒的众生。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

  菩萨以慈心忍辱,因为观无我,尊重众生的自我,当对方侮辱我、损害我时,能忍辱而保护对方的自尊,不以瞋恨心去伤害对方,这样也就保护了自己的慈心与智慧、自尊,自他双护。

  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

  菩萨修慈精进不懈,因为要承担起度化无量众生的重任。

  行禅定慈,不受味故。

  禅定慈,指四无量心里的慈无量心观,菩萨虽然修这种定以增广慈心,而不贪著于禅定,贪着于禅定之乐,叫做“味禅”,也是一种烦恼。

  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

  菩萨的慈心跟般若智慧相应,善知应于什么时候行慈。不该慈悲的时候慈悲,如对正在杀人的恐怖分子慈悲而手软,可能会造成恶果。孩童犯错不严词教训,会妨害其成长。

  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

  菩萨以慈心修得种种方便,用以利乐、度化一切众生。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菩萨的心是无所隐藏的,十分阳光,纯一直心,任何时候都不迷失自性清净心。

  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菩萨的慈心发自内心深处,非常深彻,叫做深心慈,没有“杂行”,所谓杂行,就是心不完全清净,掺杂有烦恼或者怀有某种自己的目的。

  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菩萨的慈心真实不虚假,叫做无诳慈。他们发愿令一切众生都具足安乐,乃至得到最大的安乐——佛的安乐,叫做安乐慈。

  以上说菩萨应如何行于慈心。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

  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文殊又问什么叫悲,回答说:菩萨所作的一切功德不是只为自己修行成佛,而是都要回向于一切众生,与一切众生共享共得,令一切众生都能趋向佛果,这叫做菩萨的悲。因为菩萨证得平等性智,见自己与一切众生一体。大乘对“悲”的解释和小乘有所不同,小乘解释悲就是“拔苦”,即想要解救众生的苦难的一种深度同情心或心理学所谓“通情心”。这里解释大乘的悲,实际上是一种回向悲。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又问什么是喜,即四无量心中第三喜无量心之喜,多指与嫉妒相对的“为你欢喜”之喜,菩萨饶益了众生,因此为众生而欢喜,不因众生没有感谢自己而后悔。

  “何谓为舍?”

  答曰:“所作福祐,无所希望。”

  舍,即四无量心第四舍无量心之舍,意为舍弃、放下、放松,菩萨修布施度,一切能舍,给予众生福德利乐,而不希求回报。

  以上解释菩萨如何修四无量心。

原标题:《维摩诘所说经》讲解—​观众生品第七(1)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陈兵教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