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的心里实践

  (注30)行由品,大正四八,三四九页上。

  (注31)参看《坛经》般若品及定慧品,讲解般若、真如、定及慧之与心性之关系。

  (注32)参见(注28)。

  (注33)定慧品云:“定慧一体,不是二。”大正四八,三五二页下。

  (注34)行由品云:“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大正四八,三四九页下。

  (注35)行由品云:“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大正四八,三四九页下。

  (注36)般若品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大正四八,三五一页上。

  (注37)般若品无相颂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大正四八,三五一页下。

  (注38)咐嘱品云:“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大正四八,三六○页上及中。

  (注39)大正四八,三五一页中。

  (注40)《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一,一切佛语心品云:“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大正一六,四八四页上。

  (注41)般若品,大正四八,三五一页上。坐禅品,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中。

  (注42)《梵网菩萨心地戒品》卷下有云:“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又云:“本源自性清净”。大正二四,一○○三页下。

  (注43)大正四八,三五○页下。

  (注44)《妙法莲华经》卷三,大正九,一九页中有云:“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注45)大正四八,三五五页下。

  (注46)《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大正九,七页上。

  (注47)a。《坛经》忏悔品的引文处,大正四八,三五四页中。b。被引用的《华严经》文:(1)出于六十卷本第六卷

  净行品,为“自归于佛”。大正九,四三○页下。(2)出于八十卷本第十四卷净行品,亦为“自归于佛”。大正十,七○页上。

  (注48)a。《坛经》引文处,大正四八,三五二页上。b。《观无量寿佛经》被引之处有“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之句。大正一二,三四一页下。c。《阿弥陀经》有“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人世界名曰极乐”之句,大正一二,三四六页下。(注49)四弘誓愿,在诸经典中,有不同的表现:(1)《道行般若经》卷八是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泅者悉当泥泅。(2)《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有与道行般若经相同的四宏誓愿。(3)《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是以苦集道灭的四圣谛为四弘誓愿。(4)《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则以誓度一切众生,誓断一切烦恼、誓学一切法门,誓证一切佛果,为一切菩萨的四愿。以上资料参阅日本《望月佛教大辞典》一七五五页及一七五六页。

  (注50)a。根据印顺法师的《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六一四页有云:“太虚大师曾说:天台与贤首,从禅出教,是重经的。三论与唯识,是重论的,重传承的。”印顺法师接著又说:“然从学派的发展去看,一切大小宗派,都是根源于禅观的修证。等到从禅出教,形成大流,学者大都就重于传承及论书了。”此书于一九六八年六月初版,出版者为印顺本人,流通处为台北市的慧日讲堂。b。菩提达磨的《二入四行》有云:“理入者,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要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大正四八,三六九页下。

  (注51)此在《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曾叙述:释迦世尊将说法华经时,预言“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警疑,增上慢比丘,将堕于大坑。”大正九,六页下。

  (注52)《坛经》忏悔品有云:“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又云:“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大正四八,三五四页上。

  (注53)大正四八,三五○页下。

  (注54)同前注。

  (注55)般若品有云:“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大正四八,三五一页中。

  (注56)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上。

  (注57)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下。

  (注58)大正四八,三五四页上。

  (注59)大正三二,五七六页中有云:“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注60)大正八,七五一页中。

  (注61)《坛经》忏悔品所用句子。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下。

  (注62)《坛经》般若品云:“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大正四八,三五一页上。

  (注63)大正四八,三五○页下。

  (注64)大正四八,三五○页下。

  (注65)大正八,七四九页上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注66)大正八,七五○页中。

  (注67)《坛经》忏悔品云:“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者,名众中尊。”大正四八,三五四页中。

  (注68)《坛经》坐禅品,对于坐禅的定义,有其独特的界定法,参阅大正四八,三五三页中。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