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能证之人,证得大方广理之佛也,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曰华严。又佛果地之万德如华,以此华庄严法身,故曰华严。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详情]
白话华严经 第四十五卷
《诸菩萨住处品》导读
本品仍是由心王菩萨宣说。本品承上二品而宣说与娑婆世界有缘的菩萨住处,虽然《阿僧祇品》说法界毛端有无量不可说的普贤,但此品中则举有缘的来说明。
其中东北方有清凉山,文殊菩萨住于其中。在中国认为清凉山就是五台山,因为五台山冬积坚冰而夏仍飞雪,所以又称为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住地。另外,有震旦国的那罗延窟,有说是五台山南台的那罗延窟,有说是东台的那罗延窟,也有说是河南省安阳灵泉寺的大住圣石窟。大住圣石窟是隋代高僧灵裕开凿的,石窟门右侧是那罗延神王,左侧是迦毗罗神王。那罗延王即是金刚力士,此窟是灵裕担忧法灭而造的。
卷第四十五(续):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白话】
这时,心王菩萨摩诃萨在大众聚会中告诉诸菩萨:“佛子啊!东方有一个地方叫作仙人山。从往昔以来,有许多菩萨安止居住此山。现在居住此处的菩萨是金刚胜菩萨,还有他的诸菩萨眷属,共三百人,常在其中演说正法。
“南方有一个地方叫作胜峰山。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在山中安止居住。现在居住在此处的菩萨是法慧菩萨,和他的诸菩萨眷属,共五百人,常在其中演说正法。
“西方有一个地方叫作金刚焰山。从往昔以来,就有诸菩萨安止居住此山。现在居住在此处的菩萨名为精进无畏行菩萨,与其眷属菩萨大众,共三百人,时常在其中演说正法。
“北方有一个地方叫作香积山。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止居住此山。现在住在此处的菩萨是香象菩萨,和他的诸菩萨眷属,共三千人,常在其中演说正法。
“东北方有一个地方叫作清凉山。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止居住此山。现在居住在此处的菩萨是文殊师利菩萨,和他的诸菩萨眷属、共一万人,常在其中演说正法。
“海中有一个地方叫作金刚山。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止居住此山。现在居住在此处的菩萨是法起菩萨,和他的诸菩萨眷属,共千二百人,常在其中演说正法。
“东南方有一个地方叫作支提山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止居住此山。现在居住在此处的菩萨是天冠菩萨,和他的诸菩萨眷属,共一千人,常在其中演说正法。
“西南方有一个地方叫作光明山。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止居住此山。现在居住在此处的菩萨叫作贤胜菩萨,还有他的诸菩萨眷属,共三千人,常住在其中演说正法。
“西北方有一个地方叫作香风山。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止居住此山,现在居住在此处的菩萨是香光菩萨,和他的诸菩萨眷属,共五千人,常在其中演说正法。
“大海之中又有一个地方叫作庄严窟: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毗舍离南有一个地方叫作善住根。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摩度罗城有一个地方叫作满足窟。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俱珍那城有一个地方叫作法座。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清净彼岸城有一个地方叫作目真邻陀窟。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摩兰陀国有一个地方叫作无碍龙王建立。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的菩萨安住于此。
“甘菩遮国有一个地方叫作出生慈。从往昔以来,便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震旦国有一个地方叫作那罗延窟。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疏勒国有一个地方叫作牛头山。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迦叶弥罗国有一个地方叫作次第。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增长欢喜城有一个地方叫作尊者窟。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庵浮梨摩有一个地方叫作见亿藏光明。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乾陀罗国有一个地方叫作苫婆罗窟。从往昔以来,就有许多菩萨安住于此。
- 上一篇:白话华严经 第四十四卷
- 下一篇:白话华严经 第四十六卷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华严经》“华”是大乘的因地,“严”是果地的功德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是什么意思?
- “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七个字有什么含义?
- 十种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读《华严经》十种自在
- 入无生智,到无依处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说《华严经》是别教一乘?
-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的意思
- 只在诵《华严经》的时候口臭,还要继续诵吗?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
- 《大方广佛华严经》经题含义是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 人要精进学习,切莫放纵欲望
- 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让世界变得更清净
- 机缘到来时,因果报应是逃不掉的
- 《华严经》是阿难尊者记录的吗?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