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懂得感恩的人,善待他人;懂得惜福的人,善待自己;懂得欣赏的人,善待周围的一切。人生路上,有朋友相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但是,就如同朋友会给我们带来欢喜和快乐一样,有时候,来自朋友的误解和伤害也是在所难免的。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清楚什么是该记住的,什么是该忘记的。记住朋友的恩德和宽恕朋友的罪过,是智者的表现,也是握紧友谊的最好方式。

  一位智者和一个朋友结伴外出旅行。他们在一个陡峭的山崖上行走时,突然,智者脚下一滑,险些滑下山崖。幸好朋友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这才让他避免了葬身谷底的厄运。

  智者得救后,在一块石头上将这件事情刻录下来。他在上边写道:“××××年××月××日,在攀登××山崖时,我得××朋友相助,捡回了一条性命。”写完之后,他们继续往前走。

  一日,他们因为一件事情而争吵起来。一向友好的朋友突然恼羞成怒,不仅恶语相向,还上前给了智者一个耳光。等到冷静下来之后,智者在一旁的土地上写道:“××××年××月××日,××朋友打了我一个耳光。”

  朋友看到之后,不禁觉得有些奇怪,但当时由于在气头上,也没有多问。待第二天气消了之后,才忍不住问道:“你为什么不把我打你的事情也刻在石头上呢?”

  智者看着朋友一脸的疑惑笑道:“对于那些我不想忘记的事情,我才会刻在石头上,让石头帮我记住。而写在土地上的,则是我最不愿意记住的东西,自然是越快消失越好了。”

  人们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最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憎恨,一种是宽恕。念念不忘过去的伤害,是伤痛的延续。而避免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宽恕,宽恕不只是慈悲,也是修养。宽恕是一种阻止伤害继续扩大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往往需要承担因为报复所产生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往往难以预料。

  聪明的人总是懂得如何善待别人,不会抓着对方的错误不放,会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充满友善的道路,将那些恩德记在心里,让那些怨恨飘散在风中。

  两个曾经因被冤枉而被抓入狱的人出狱后坐在一起谈论往事,年轻一点的人说:“提起那段经历就让我心寒,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冤枉我的人和那些狱卒对我的羞辱。”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有宽恕他们吗?”年长一些的人问道。

  “怎么可能原谅!我怕是这一辈子都会记在心里。”年轻一点的人咬牙切齿地说。

  “那你就等于一辈子都走不出牢狱了。”年长的人感慨道。

  交朋友就像是在跳交谊舞,有进有退,有退有进。朋友相处常常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盾时,千万不要想着“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在胜的同时,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朋友之间更应该适当地谦让,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以外,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下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朋友之间,这种“退”即是“进”,“予”就是“得”。

  朋友相处的时间越久,经历的事情越多,两人之间累积的感情与矛盾也就越多。正确地看待过往的恩怨是一件非常重要,但也很困难的事情。其实,朋友之间的交流很像是去爬山,当我们来到某座名山的山脚下时,一定会有很多人想要直奔主峰,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于是,这些人就会不顾一切地拼尽全力往上爬,心中只有山顶的日出云海,却对沿途所见不屑一顾。但往往大汗淋漓、筋疲力尽地登上顶峰后,所见之景又未必如先前所想,心中难免失望。可是,如果他们在登山之初就能摆正心态,不将目标拘泥于顶峰,而是随性而行,走到哪里就欣赏哪里的风景,不慌不忙,那么一路行来,处处都是旖旎的风光。

  我们把与朋友的相处比作登山,不要只想着日后两个人的关系会深厚到什么地步,或是可以从彼此身上得到什么。而是将每次相处、交流、沟通都当做是一种恩惠,所经历的事情、交换的意见都是感情的累积,那么期间有过的小小磕绊很容易就会被一次愉快的下午茶或是一通温馨的电话所取代。没有更多的奢求与欲望,没有一定要达成的目标,自然也就少了嫌隙与埋怨,更不会为了一时的得失而斤斤计较,与朋友心生隔膜反而淡忘了昨日的种种美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