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的类型

第二对,开放型禅修与收敛型禅修

  这是西方心理学家观察了东方的禅修提出来的,与静息型和作念型有类似,但不完全相同。因为很多共道禅的禅修就是什么都不想,虽然它不一定是消极性的,但它是收摄性的。典型的描述在佛教内也存在,如《四十二章经》所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即选择一物一点,作为聚焦的道具,然后就关注在这点,把精神全部贯注,注意力导致全部身心都关注到这点,然后其他信息、内外的境都退出到感知域之外,所以坐着坐着就忘了,从忘掉外在的世界到忘掉自己的身体,只有唯一关注的焦点,这种情况多数属于收敛型禅修,但也不是绝对。如果这种方式配上消极性宁静为主,这就会成为典型的收敛型禅修,如果配上主动积极的内力的贯注,这样入静,它就会成为一种入定的修定的技术。有这样一点区别。

  那么开放型的禅修呢?这源于西方心理学家观察东方禅宗和印度超觉静坐而来,他发现中国正宗的禅师都提倡睁眼甚至瞪着眼睛静坐,必须清醒。超觉静坐,婆罗门系统也是这样,而且他们比佛教禅宗的禅师更有意思,这些禅宗的禅师们可能有信仰背景,都比较严肃、认真,比较死板。而印度教系统传授禅修的人大多都有一种艺术家的风范,艺术性更强,趣味性更强,非常浪漫,当然也可能浪漫过头,所以后来有些印度教传播者都变性了。当然这是题外话。

  我们的收敛型禅修和开放型的禅修,经过了神经科学式研究,早期这方面技术比较少,主要是进行脑电图研究,发现收敛型禅修和开放型禅修引起的头部电生理活动是不一样的,对左半球右半球及其两个半球的协同性上有不同的影响。我们的禅修,一般来讲,世间禅修是收敛型禅修为多,初步入门者,也是收敛型禅修为主,但禅宗主要提倡开放型的。

  开放这个词语不是佛教传统的术语,听起来用来解释佛教的禅修有一点点找不到具体内容,但大概方向是这样的:系心一境,而强调放松、放下、静养,这属于收敛型;如果强调觉观性,而不强调关注一点,大体上属于开放型禅修。例如在禅修时,鸟一叫,听声音,然后打个反观,观听觉性,我们讲的闻性;偷偷看灯,盯它一眼,眼神内敛,我看到,我看到我的看到,这大体上是属于开放型的。事实上操作还可以复杂一些,你也可以能动地打起精神关注一个焦点,那也是制心一处;在消极禅修中如果没有焦点的关注,而散漫无归地静息放松,那就是彻底消极,它就不是收敛型的了,所以有点区别。大体上聚焦为收敛,不聚焦为开放,可能比较合适,但是用它来标的佛教禅修的类型,又表达不了,所以我们还有其他的分类。

第三对,制感型禅修与觉观型禅修

  其他的分类,我们谈第三对,制感型和觉观型禅修。

  大家知道“yoga”,是瑜伽,在印度教体系的禅修中是属于共道,大家都修瑜伽,博颠阇利(帕坦加利)的《瑜伽经》是印度各大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共同所习修的实践法门。佛教的禅修和瑜伽的关系,我们(未来)有机会再讲,因为那是研究性的课题,而且属于历史研究,(今天)来不及讲那个部分,我们只讲一个基本的。

  瑜伽在印度的定义叫做制感,佛教的禅修不是叫制感,叫觉性、觉观,后来唐三藏法师翻译叫寻伺。有人说“古代翻译错了,唐三藏法师翻译的是对的”,其实不是,早期的就是觉观!早期佛教的东西一定要看东汉到南北朝的东西,它翻译的经典内容其实际精确性、准确性超过后面唐代的翻译,唐代翻译有两大原因导致与古代不同:

  第一,印度佛教本身在发展在深化,所以唐代玄奘大师学到的东西更深一些。

  第二,古代翻译的是早期的经典,(其内容)皆来自实践,不来自理论研究,后期(翻译的经典)很大部分东西属于论师传统概念上做功夫得来的东西,有所区别。

  第三,术语的典雅性上,如果要讲信达雅、信实,早期的翻译可靠,三国时代翻译的八正道的正思惟,它就不叫正思惟,翻译成正志,你一看到这个,你就知道八正道的正思惟是指什么,但后来翻译成正思惟,大家看了就糊涂了,认为思惟就是要有正确的思想、要有正确的逻辑。哎呀,这哪里是修道啊,一看就不同。你理解了这些变化,你就知道我们佛教早期有觉有观、无觉唯观、无觉无观是指什么,它是确确实实在谈禅修的,确确实实在指导禅修。

  制感型禅修和觉观型禅修究竟区别在哪里?

  制感型禅修非常简单,就是关闭你的感官,控制你的感官乃至意识,甚至深层次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控制性的,从舍弃到控制。对感官的控制,东方、西方、印度、中国都存在,在儒家也有,例如:儒家所讲“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那不是控制吗?佛教内部也有,“都摄六根”,(即)关闭六门,那不也是制感吗?所以制感是共道,是技术,是手段,是摒除境界缘、屏息烦恼杂染的基本技术。昨天有位营员,提着一把扫帚,边走边说“扫地扫地扫心地”嗯,好啊,学佛学得好啊,把那些经典案例记住在用了。这都是属于制感型的。

  那觉观型的呢?觉观,是指提起你的精神,特别是振作你的觉醒性,在神经系统高度唤醒的情况下,而去观照体认,这就是觉观。

  它们的功能有何不同?关键在这里:制感型禅修让你从世俗红尘喧嚣中拔出来,从内在的烦恼中拔出来,从妄心、乱心、杂秽心中走出来,把负面的、消极的、扰动你的身心乃至灵魂的东西扫出去,清除、净场,是一种打扫,它的功能是这样的。觉观型的禅修其功能是正向性的,提振觉醒性,直至提振精神、人格、信念、生命意识等,所以它是开发性的、发展性的、提升性的。要实现转化,这两者都需要,但是根本性的改变,最关键的要发生作用、力量的是觉观型的开发性的这个方向。所以禅修的分类,制感型和觉观型的鉴别、理解、灵活的应用,是更有价值的。今天的理论知识课到这里。

  文章场景:讲于心理学界禅修营

  地点:重庆武陵山森林公园瑜伽谷

  时间:2013年8月

  禅修指导:上惟下海法师

  记录整理:杜化、王小燕、史春娇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心学修讲坛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