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禅门丛林制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禅门丛林制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佛教传入中国,经过短暂的适应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佛教,禅宗是最重视自律的派别,中国佛教清规的制定可以追溯到东晋时代的道安大师,他是根据当时佛教内部出现的人对戒律的松弛等一些问题,而制定了《僧尼规范》和《法门清规》,但禅宗寺院完成建立清规,则是以百丈怀海禅师开始,并且对后来佛教丛林产生重大的影响。

  当时中国的佛教有很多宗派,如法相宗、天台宗等,由于这些宗派的贵族色彩浓厚,生活自理能力差,依附士大夫的布施,在发展中渐渐式微。禅宗因为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论较为适合群众,最重要的是禅宗不排斥生产劳动,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风,所以能够在失去外部布施的情况下生存。由此可知禅宗比其他宗较能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其他宗衰落而独禅宗获得发展的机会。

  但是禅宗的实际生活、生产状况与旧的戒律发生冲突,禅宗在唐发展以后,由于僧众日增,集体生活的约束、生产劳动组织、劳动成果分配等等,都是现实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怀海禅师决心实行清规的改革,为禅宗发展扫除障缘,百丈禅师根据风情、地理、人士风俗等,结合了佛教大小乘戒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部分,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因此衍生了《百丈清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