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学习诸佛菩萨的模范孝行

明鉴法师: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学习诸佛菩萨的模范孝行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老年节、登高节、祭祖节、晒秋节、敬老节等等。

  “重阳”得名于《易经》。九月九日,日与月皆逢九,故曰“重九”,又谓“重阳”。

  “重阳节”源自古时的天象崇拜和丰收祭天,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被列为国家节日,与除夕、清明节、盂兰盆节并称为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这一天,举行丰收祭天、登高祈福等民俗和祭祀活动,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孝道美德,学习诸佛菩萨的模范孝行,很有意义。

佛教倡导孝道与净业三福

  《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净业三福”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佛弟子改恶从善、积累福报,乃至往生极乐世界的重要条件。其中“孝养父母”居首,可见其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能有孝顺父母的这份存心,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提高孝养父母的层次,则家庭幸甚,社会幸甚,就能“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

  此外,《佛说父母恩难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佛说盂兰盆经》等,都可被看作是佛教的“孝经”,提醒佛子应报父母恩,可见提倡孝道是佛教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世间孝和出世间孝

  佛教认为,孝道有两种:

  一种是“世间”的孝,包括“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则世间之所谓孝也。”

  另一种是“出世间”的孝,包括“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道,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

  由此可见,世俗的种种孝道只是作为晚辈的责任和美德,但如果可以劝导父母长辈学习佛法,引导他们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永断三途辗转之苦,懂得解脱轮回智慧,才是真正的大孝。

弟子怎样过重阳节

  佛弟子过重阳节,最重要的是要“孝亲尊师”。如为老人和长辈送去生活所需之物,帮他们做家务,和父母共享节日餐宴并尽量食素。也可以陪父母到寺院拜佛,祈福,放生。我们也可以诵经等功德回向父母,祈愿父母和长辈们身体安康。

  总之,过一个敬老孝道温暖的重阳节,重温佛陀教诲,学习仿效诸佛菩萨孝道行为,才是一个真正孝道的佛弟子。

诸佛菩萨的孝行

  释迦牟尼佛过去生在父母生命垂危时,割身上的肉供养父母;地藏菩萨为救亡母脱离恶道,发心出家修道;目连尊者为救先母脱离饿鬼道,听从佛陀开示,斋供十方僧众……古往今来还有很多高僧大德都是实践孝道的楷模。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深圳东山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