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最简单实用的禅修方法——《内观》导言

最后,我简单介绍几个重要的理念:

  1、整个过程中都不需要我们试图通过某种方法控制自己的呼吸,以达到自己想象的理想状态,以往的那些技巧和要点可以全部抛弃;

  2、不需要你在有关文章外,再学习什么别的知识;

  3、为什么从呼吸下手?不只是因为呼吸时妄想杂念处于最少的状态,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在实际的经验层次上,你对自己的身体所知甚少,你只知道身体的外在表面、可以有意识地控制的一些器官及机能。你对不受你控制的体内器官一无所知,对构成你全身的细胞组织一无所知,这些都无时不在变动。身体各部位一直产生无数的生化及电磁反应,但你对它们一无所知。

  在这条修行路上,你必须察知你所有未知的层面,而呼吸将是一大助力。呼吸是已知到未知之间的桥梁,因为呼吸这项身体机能,兼具意识及无意识、刻意及自然运作的模式。

  身体分为两个领域:已知的领域—外部器官部分,未知的领域—更大的、我们无经验认知的部分。我们必须从已知领域移向未知并了解它,为此,我们借助呼吸的帮助。呼吸是一种既能按照我们意愿、又能自动工作的身体功能。一个人可以让呼吸加快、或减慢、或甚至停止一会儿。因此若我们有意愿,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呼吸;但若否,它即会自动地工作。呼吸自然地进来和出去。由于呼吸以两种方式功能—依我们的指示、以及自动地进行-它可被用来了解身体中未知的、自动工作的部分,这也是我们希望获得更多认知的部分。

  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人住在河岸边,透过自身经验他熟知河这边的一切,因为他就住在这里。他从没去过河对岸,所以他对那儿一无所知。一个去过河对岸的人对他描述那边的情景:「噢,河对岸真是太棒了!那里是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因此这个人就想到:「我也应该到河对岸看看,我也应该享受那边美丽的风景。」那么他怎么做呢?他站在河的这岸,合拢他的双手,以潮湿的眼睛、悲楚的声调、热切祈祷着:「河对岸呀,请到这边来吧,我想看到你,我想欣赏你的美丽。」即使他一辈子都这样哭喊着,河对岸也不会到他这边来。如果他想欣赏对岸的美丽,他就必须跨过河到对岸去,只有那时他才能看到河的对岸。他如何到达另一边呢?他可以借助连接两岸之间的桥梁到达那儿。

  河的两岸就像身体的两个领域:已知的、可依照人们意愿工作的器官;未知的、自动地工作的器官。由于呼吸的进与出既按照人的意愿也自动地进行,所以呼吸与身体的已知领域也与未知领域相连。因此,呼吸可成为已知与未知领域间的桥梁。透过对单纯呼吸的观察,人们可以到达身体内器官自动工作的未知领域。

  禅修的对象应该就只是自然的呼吸。当气息进来时,就觉察它正在进来;当气息出去时,就觉察它正在出去。当一个人持续观察自然的呼吸,最微细的身心实相将会呈现,直到人们到达最终的实相,一个同时超越身与心之状态。

  观察呼吸,实相自会彰显。观察实相,至高的实相自会彰显。

  如果一个人观察自然呼吸,他就能了解有关身体的一切。当他在这条路上前进,看似如此粗重的身体将会逐渐开始瓦解,直至能感受到整个身体变成次原子粒子的生起和灭去,以波动的方式生起和灭去。一个人必须到达这一阶段。他可能曾阅读过书本提到整个物质世界皆由次原子粒子构成,而每一个次原子粒子除了波动外没有其它。然而他能因此获得什么呢?但如果一个人实际经验这个实相,他就能了解呼吸和心及心的不净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能发现身体与心及心的不净之间的密切关系。渐渐地,他就能够达到观察不净是如何在心中生起和增长,以及身体参与了哪一部分,心又参与了哪一部分的阶段。当经由直接经验证得所有这些实相,人们就能根除所有不净。否则,即继续停留在幻觉中。

  譬如像愤怒这样的一个不净生起时,人们总是试图寻找外在原因:「这个人辱骂了我,所以才会有愤怒生起,让我变得如此激动。」然而你愤怒的原因,你痛苦的原因并非来自外在。当你开始向内看,你将清楚地看到外在的事件和内在痛苦的产生是有关联的。当观察到这种关联,人们就能了解它并且学习将导致个人痛苦的原因去除。

  但这一切只有当人们经由直接经验,了知实相后才会发生。对实相理性的了解可能有些助益,但理性认知只是心的非常小的一部分。其余浩大的、充满着不净的部分仍然是不可见不可知的。人们满意于只对心的表层部分做净化,然而这对整个心的净化是不充分的。

  在呼吸的帮助下,人们可以清楚了解身心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是如何互相影响以及不净的生起和增长如何影响呼吸。通过观察呼吸,人们将学会从不净中出离。

  唯有根除不净,人们才能实践纯净的法并将之运用于生活中。当一个人不断地净化自心,他的生命就变得充满正法,充满快乐,充满和谐。确实如此,一个实践正法的人将获得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利益,真正的宁静,真正的解脱

  而且,呼吸的本质和人的心理状态紧密相连。只要心中生起任何不净、任何染污,呼吸就变得不正常,变得比较急促、比较沉重。当不净之念过去,呼吸又变得轻柔。也就因此呼吸不仅可以帮助探讨身体的实相,也可以探讨心的实相。

  你们从修习中可以得知,心不是跑到过去,就是跑到未来。这是心的习气,它不想停留在当下此刻。事实上,人要活在当下才对,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未来的也都要等到它成为现在,否则非你所能及。在有助于你面对当下此刻时,忆念过去及设想未来有其必要;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习气,心一直想要丢下当前实相,逃往不可得的过去或未来,因此这颗不定的心总是焦躁不安、苦不堪言。

  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心念老是在过去或未来中流转。这些念头是什么类型呢?今天你们都已发现,念头有时毫无条理的生起,没有头绪可言。这样的心理行为,一般被视为癫狂的征兆,现在你们已发现,你们也一样疯狂,迷失在无明、虚幻及错觉之中,这叫作痴(moha)。即使是有条理的念头,也都具有乐或苦的所缘,如果是乐的话,人就产生喜爱的反应,进一步形成贪爱执着,也就是贪(raga);如果是苦的话,人就产生排斥的反应,进一步形成瞋恨厌恶,也就是瞋(dosa)。心一直充满了贪、瞋、痴,其它的染污不净都是从这三根本烦恼而起,每一种染污不净都会使我们痛苦。

  你们在此所学的修行方法,叫做生活的艺术,而人生只能活在当下此刻。因此,第一步是要学如何活在现在这一刻,把心放在当前的实相,也就是从鼻孔吸入或呼出的气息。虽然粗浅,但这是当下此刻的实相。当心念流失时,就微笑着、不慌不忙地接受这个事实:心念因为旧习气而流失了。你一旦知道自己心念流失,自然而然会再转回来觉知呼吸。

  因为观呼吸时,你们不仅集中心念,同时也在净化心。也许今天一整天,你的心只有片刻是完全专注在呼吸上,但这少许的片刻在改变心的习气上是非常有用的。在这片刻中,你觉知到当下的实相,气息吸进或呼出鼻孔,没有任何虚妄。你不会贪求更多的呼吸,或是对你的呼吸生起瞋恨,你只是观察,不对它起反应。这时的心脱离了三根本烦恼,它是纯净无染的,而这意识层面片刻的纯净无染,对无意识所积存的不净杂染有着强大的冲击。这些正面和负面力量的交会,产生爆炸性的作用,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净,浮现到意识层面,以各种身心不适的方式呈现出来。

  4、文章里将会反复解释强调“感受”的重要性。佛陀说:“一切发生的身心现象皆呈现为身体的感受”。

  这是佛陀的独特贡献,在他的教导启示中具有核心的重要性。当时甚至更早的印度,已有许多人教导修行戒与定,慧也已存在,至少有闻慧或思慧。许多人普遍同意心的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认为必须根除贪爱及瞋恨以净化心灵,获得解脱。佛陀只是找到了如何做到的方法。

  当时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受的重要性。当时和现在一样,一般都认为我们是对外在的感官对象,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起习性反应。然而佛陀向内观察实相,发现了六境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忘失掉的连结,也就是感受。六境接触到相对应的感官(六根),会产生感受,想蕴又对它作出好或坏的评价,感受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并因而生起贪爱或瞋恨的反应。这个过程极为迅速,要到习性反应已经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觉察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得觉知到反应是从何开始;而反应是从感受开始,因此我们必须觉知到感受。悉达多.乔答摩发现了过去不为人知的这个事实,使他得以开悟解脱,所以他才一再强调感受的重要性。感受会导致贪爱及瞋恨的反应,也因此造成痛苦,但感受也可以引导出智慧,让我们不再起反应,开始脱离痛苦。

  对佛陀而言,无明不是缺乏信仰或哲学的知识。无明是缺乏对自己内在状况的了解。我们不了解我们会痛苦,是因为这层无明的遮蔽。没有人希望痛苦,但是我们还是一直痛苦,因为我们还是一直在产生贪爱与憎恶;我们一直对感受起反应。当这层无明被移去后,我们开始看见自己的内在,于是就会明白:

  「原来我是自己在制造痛苦,因为我对这些感受起了渴望。当感受是愉悦的时候,我就会产生贪爱,当感受是不愉悦的时候,我就会产生憎恶。这两种反应都会让我痛苦。现在我有了对策。当我了解了感受的无常本质,能够保持平等心,就不会再有渴望,不再有贪爱或憎恶。心的旧习性反应模式就会改变,我就会从痛苦解脱出来。」

  这就是佛陀认为的慧。与任何哲学知识或宗教信仰都无关。这是关于一个人痛苦或快乐的真理,只要踏上了这条正道,任何人都能体验到。四圣道不是哲学上的教条,而是关于自身的实相,我们可以从自己身上印证。只有自己体验了之后,才能够成为真理,让我们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当我们开始观察感受时,我们就是进入了心的深处。

  在心中产生的一切,都会伴随着感受。就算是心中产生最短暂的意念,也都会伴随着一个感受。这就是佛陀的伟大发现。

  佛陀的另一个伟大发现,是我们会对感受产生渴望。这是在佛陀之前,佛陀当时,或佛陀之后的其它老师都不知道的一个事实。佛陀之前与佛陀当时的老师都会教导人们不要对色相起反应,也就是感官的对象──眼睛看到的事物,鼻子闻到的气味,耳朵听到的声音等等。他们说,「当你的感官接触到了色相,不要起反应判断它们是好或坏;不要起反应对它们产生贪爱或憎恶。」这种教导已经存在。但是佛陀说,我们其实不是对这些对象起反应。他举出了黑牛与白牛用一条绳子系在一起的例子(一个代表感官,另一个代表感官的对象)。黑牛或白牛本身都不是束缚;绳子才是束缚。佛陀说渴望的绳子才是束缚,我们会对感受产生渴望(贪爱或憎恶)。这就是佛陀的伟大发现。他由于这项发现而得到解脱。

  有许多其它老师都说,我们不应该对感受的对象起反应。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解脱。有许多老师教导人们不要产生贪爱与憎恶。佛陀解释说,只要有无明,贪爱与憎恶就会一直存在。因此他教导我们要消除无明。我们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情况。我们不知道贪爱与憎恶的真正原因。我们就是无明。我们要如何消除无明?我们要解决问题的根本,以处理感受来消除痛苦。

  只要我们没有觉知到感受,我们就会继续与外在的事物对抗,心里想「这个好丑」或「这个好美」。我们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们以为黑牛或白牛就是束缚的原因。事实上,束缚是我们对于感受所产生的贪爱与憎恶。一个酗酒者以为他是成瘾于酒精。其实他是成瘾于他喝酒时的感受。当我们开始客观地观察感受时,我们就开始消除无明。我们了解了感受的无常本质,对于感受就会产生慧。

  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让我们可以采取相反的两种途径。如果我们继续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盲目地起反应,我们就会增加我们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习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保持平等心,我们就开始改变最深层的习性模式,开始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感受就是问题的根源。只要我们忽略了根源,这棵毒树还是会再次成长,就算是砍断了树干也不行。佛陀说:

  「就像树的树根仍然健在,虽然砍倒了这棵树,它还是会发芽只要潜在的贪爱没有根除,痛苦就会一再发芽生长。」

  这位超级科学家发现,要彻底从心中的杂乱得到解脱,我们就必须处理心的根源。每一个人都必须斩断渴望的根。当整个树林都枯萎时,每一棵树必须获得滋养,除去根部的疾病,然后浇水,这样,整个树林才会再次欣欣向荣。同样的,如果要改善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改善自己才行。要社会更加祥和,每个人都必须变得祥和。个人才是关键。

  我们是对什么起反应?我们是对自己创造的印象(心的旧习性),而不是对外在真相起反应。

  当一个人无明的时候,感受会使烦恼倍增,因为他对这些感受起贪爱或瞋恨反应。实际上,问题的产生、压力的起源,都是从身体的感受层面而来,所以你必须从这个层面下手去解决问题,改变心的旧习性。你必需学习去觉知所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对这些感受起反应,接受它们不断变化、无我的本质。如此才能去除盲目反应的习性,你才能从烦恼中解脱。

  心远比身更是无常。心理运作过程太快,除非受过训练,否则是没办法追踪的。不知真相的人,总误以为自己是对外界的景象、声音、味道等产生反应。显然是这样的,但学习观察自己的人会发现,在更微细的层次上,真相是不同的。整个外在世界,对个人而言,只有当他体验到时才存在;也就是说,在某个感觉对象与感官接触之后,才算存在。一旦产生接触,必定会有一种振动、一种感受。辨别作用(想),根据个人过去的经验和习性的制约,亦即过去的业行,判定这个感受是好是坏。根据这个有色的评估,感受变成愉悦的或令人不快的,而人又因而产生反应,或喜好或不悦,或贪爱或瞋恨。在外在对象与习性反应之间,有一个被遗忘的环节,(便是感受)。因为整个过程发生得太快了,使人不觉:等到习性反应浮现到意识表层,它已被重复加强了几亿万次,强烈到轻易地击败控制了心。

  对一般人来说,要观察心的不净烦恼不是容易的事。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又如何主宰了心。等到它浮现到意识层次时,已经太过强劲,难以不起习性反应地观察。就算我们试着这样做,想要观察抽象的心理不净烦恼是很当困难的,不管是抽象的愤怒、恐惧或激情,我们的注意力都会被引起不净烦恼的外在刺激所吸引,而这只会使它增生加强。

  不过,开悟的觉者发现每当心中生起不净烦恼时,身体上同时发生两件事,一是呼吸变得不正常,二是身体内在开始产生生化反应,也就是感受。而也因此找到了一个实际的解决之道。要观察心中的抽象烦恼是很难的事,但只要加以训练,我们很快可以学习观察呼吸及感受,这两者都是不净烦恼在身上的显现。借着观察身体层面的不净烦恼,我们让它自然生起又灭去,而不造成任何伤害,这样我们就得以从不净烦恼中解脱。

  悉达多.乔达摩就是发现了贪爱与瞋恨的根源,并且在它们生起处,感受的层次上予以根除,而得到证悟,然后他将自己的体验教导别人。他不是唯一教导解脱贪瞋情结的人,在他之前,印度就有人这样教导。佛陀也不是唯一教导道德戒律或培养主宰自心的人。同样地,在佛陀之前,理性上的、感性上的、与信仰层次上的智能也已存在。他教导的独特点不在上述这些,而在确认出“身体的感受”是贪瞋开始的关键,而且必须由此关键下手才能根除。除非从身体的感受着手,否则就只能在心的表层努力,而内心深处的习性反应仍然继续不断。藉由学习觉知自身的感受,并对感受保持平等心,在习性反应产生之处停止它,这样你才能脱离苦恼。

  佛陀进一步解释说,整个身体是由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及其属性)组合而成。在外在世界及人体内,可明显看出某些东西是坚固的─地元素;某些是流质的─水元素;某些是气体状的─风元素;而所有东西都有温度,也就是─火元素。但是,往自己体内探察实相的人会在更微细的层次上了解四大元素。从重到轻的所有重量,是地大的范围。火大是温度的范围,由极冷至极热。风大与动有关,由几乎静止的状态至最大运动。水大有关于东西的聚合力、凝结力。微粒产生时,通常会偏重某种或某些元素,其它元素则不彰显,而感受则随这些微粒的主要元素性质而呈现。假如偏重火元素的微粒产生,则有冷或热的感受,其它类元素也同此理。身体上的所有感受就是这样产生的。假如陷入无明中,就会评判分别,对感受生起习性反应,制造更多痛苦。但是如果智慧生起就能了解,只不过是偏重某些元素的次原子粒子生起,而这都是无自性的,都是不断变化的现象,生起又灭去。有了这样的了解,在面对任何感受时都不致失去心的平衡。

  当我们继续观察自己时,将清楚次原子粒子为何生起:它们是由个人给与生命之流(心物之流)的输入而产生。物之流需要物质的输入,分为两类:食物与生活于其中的空气。心之流需要心理的输入,这也有两类:现在或是过去的「行」(savkhara)。假如现在给与愤怒的输入,心马上就影响物质,而偏重火元素的次原子粒子开始生起,令人有热的感受。如果输入是恐惧,产生的微粒将偏重于风元素,而会有颤抖的感受,以此类推。第二类心的输入是过去的业行。每一个「行」都是一粒种子,迟早都会结果。不管我们播种(产生「行」)时体验到的是什么感受,当那个「行」的结果浮现到心的表面时,也会生起同样的感受。

  当某种感受出现时,不应去判定是这四种原因的那一种。无论任何感受出现,都应该只是接受。要努力的只是观察而不产生新的「行」。如果你能做到不给心输入新的习性反应,过去的习性反应会自动结果,显现为感受。如实观察,它就会消失灭去。再度地,因为不起习性反应,另一个旧「行」会结果。就这样,保持觉知与平等心,旧的「行」自动地生起并灭去,一个接着一个:你就能脱离苦恼。

  要真正地改变生活,必须在身体感受的层次上修习平等心。每时每刻,身体里都有感受生起。通常,心的意识层面并不知觉;但是,心的潜意识感觉得到它们,并且以贪爱或瞋恨反应。假如心经过训练,能够完全意识到身体内的所有状况,并且同时能保持平等心,则盲目反应的旧习惯就被打破了。学会了在任何情况之下保持平等心,就可以过着平和安稳而快乐的生活。

  当你深入体验心与身的实相之后,你将清楚心里无论生起什么,必然伴随有身体上的感受。对于暸解身心两者的实相,“感受是最重要的”,它也是习性反应的起始点。为了要观察自身的实相,并且停止产生内心的染污,你必须尽量持久不断地觉知感受并且保持平等心。

  佛陀接着说:「有了这样彻底的了解,禅修者可以体验超越身与心的阶段-也就是涅槃。」要体验涅槃,必须先将最最重的业行根除-那些会让你再生于较低下、充满痛苦的生命形态的业行。幸运的是,在你修内观时,这些最重的业行首先生起浮现。保持平等心,它们就灭去消失了。当所有这类的业行都根除后,自然地你就能首次体验到涅槃。体验过涅槃以后,你已完全改变,不会再起任何会导致再生于低下生命形态的习性反应。渐渐地,你前进到更高的阶段,直到所有会导致再生于缘起之世的业行都被根除。这样的人已完全解脱,佛陀结论到:「完全了解了所有感受之后,他已洞悉心与身的整个实相;他死时,就会超越这个缘起的世界。」

  掌握这修行方法需要时间,但只要持续修行,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许多过去会让我们生起负面情绪反应的外在情境,现在我们都能泰然处之,保持心的平衡。即使我们起了反应,这反应也不会像过去那么强烈或持续那么久。总有一天,即使在面对最恼人的处境时,我们也能接收到呼吸及感受发出的警告,而开始去观察它们,就算只是片刻也好。这片刻的自我观察,可以作为外来刺激及我们所起反应之间的避震缓冲;因此我们不再盲目反应,而是保持平心静气,可以采取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正面行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