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币服务的一字之差

  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币服务的一字之差

  曾几何时,人人都在高喊“为人民服务”,但几乎是一夜间,这个口号就成了“为人民币服务”。为什么人们会如此轻易地抛弃曾经的道德信条?为什么人们在今天会觉得“为人民”是个笑话?原因就在于,我们曾经把道德架空了,让它成了一件没有内容的外衣,一个没有实质的包装。

  我们不知道“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遵循道德的价值在哪里,所以就会昧着良心做事,视道德为无物,甚至还会振振有词地诘问:良心多少钱一斤?道德多少钱一斤?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究竟是“为人民”还是“为人民币”服务,关键就在于,我们所认定的利是什么,害又是什么;在于我们所认定的、带来利益的是什么,造成危害的又是什么。

  从佛教角度来看,真正的利益,必然是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是以道德作为基础的。佛教认为,道德就是一种善的心理,健康的心理,这是一种对自他双方都有利益的心理,也是一种对眼前和未来都有利益的心理。

  所以,做人的道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阻止不良心行,是为“诸恶莫作”;一是张扬健康心行,是为“众善奉行”。阻止不良心行,才能有清净的心灵环境,这是长养善行必不可少的基础。否则,即使能或多或少地做一些善行,也往往是染污的,夹杂种种烦恼的。

  我们每做一件事,都有内外两种结果。所谓外在结果,就是世间的成败得失。所谓内在结果,就是在做事过程中成就什么心行。如果仅仅是为个人名利而做,就会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使自我意识随之膨胀,希望不断证明我的强大,人为设置很多对立和冲突。所以,不少人虽然企业做得很大,却长期处在自己制造的压力和焦虑中,表面风光,内心纠结。

  如果我们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去做事,是带着崇高的利他情怀去做事,就能把自己从个人的成败得失中解放出来。这样的做,就会在自利的同时利益他人,在利益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使内在的良性心理得到发展。佛教提倡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情怀。

  所以说,我们首先要了解道德对于自身的价值。具备这个前提,才能更好地接受道德,遵循道德。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