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定义生存与生活的分界?

法藏法师:如何去定义生存与生活的分界?

善士问: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分界,如何去定义?

  您也有提到,学业上只要拿pass就好了,可是如果你在学业上更突飞猛进,或者说你可能成绩更好,会拿到更好的工作,当然是用机率来论,然后,你可能拿到更好的薪水,那你能力可能更大并更多;如果你採取过过就好的这种分界定义的话,你的能力可能因此缩减,那到底要如何去拿捏?

  如果我们一直嚮往著成功,然后在中间不去做可能相关于佛法的事情,到底这样可以吗?其实我们都知道我们最终的目标,可能是为了发扬佛教,只是我们现在生存跟生活这个压力跟担子在那裡,我们先衝刺成功,然后,等我们成功了,这裡定义的成功可能是比较有财富或者影响力之类的,然后我们才去修行佛法。

法藏法师答:

  我的意思是这样子的,当你没有一个内在生命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将所谓的世俗化的成功影响力,当作是你生命的价值,这个时候生存完成了,但生活上面的生命是空白的。因此,你就把生活当中的所谓优人一等,当作是你的生命价值,那这个时候我就会说,过就好了,因为你太迷恋在那个名利当中了。

  但是,如果像你这样子的,知道它是一个手段而已,那就可以分两路说了,一路就是说,我终究是一个世俗人,我先衝刺世间的价值完成,那我再来以这世间的价值,来做一个佛法上面的圆满。很多人是採取这个态度,ok,特别是在这个年龄,够年轻,也够清楚,你就这样发愿分别,很ok。

  但我们也看到了,我的同学,他后来已经是到美国拿到Ph.D之后,他是一个电脑AI的一个工程师,很红很红,他跟我同班同学,物理系的,然后后来转电脑,他曾经亲口跟我说,四十二岁要来跟我出家,现在呢?还找不到人。也就是说,像刚刚讲的这样,先衝刺完事业,然后再来为佛教的时候,往往走到了事业那个阶段去的时候,已经你有一堆人仰赖你生活,有一堆事业仰赖著你继续做下去,你基于颜面、基于责任、基于当时的承诺,你难以脱身。

  像比尔盖茨这样子,能够提早在五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自己断然地做,那是因为他是超常人的成功,你要知道,这种成功人士相对是少的,而贾伯斯就没有办法做到这样。

  所以说,在拿捏当中,我个人觉得,理论上先衝刺世间的价值完成,再来以这世间的价值,做一个佛法上面的圆满,这样是ok。但,现实当中没那麽ok,是因为我们人终究是变动的,当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我们已经接受了相当多属于世俗,但不一定属于解脱跟佛法智慧的标准在让我完成成功,这个时候,它已经塑造了你很多其实是极为世俗的样貌的人格的,这个时候的生存、生活,最后,心灵的生命已经产生了一层隔膜。也就是说,按照你那样的逻辑,我基本上觉得ok,但是你必须随时抓紧什麽是生命。

  当生命的最高原则,已经被你的所谓世俗成功,两者之间产生对抗而一再影响的时候,你必须要有那个警觉性发现到,我不能出卖过多的灵魂了,不是说成功就一定要出卖灵魂,但是成功一定要付出代价。

  佛教的生命是最终最重要的,你弘不弘扬佛法倒也不是那麽严重,但是生命对你来讲是重要的,你要找到生命的最高依止,这是你自己对自己负责任。那个东西是什麽?你不能出卖它,无论生活当中多需要,你的成功多伟大。成功,在生活中的,但是生命中的原则被你牺牲掉,人生不可能重来,而且会被定型化。

  所以,我说,到底佛教徒的成功,是不是受限于生命的那个光环在那裡?是的!比如说,我可不可以卖肉鬆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可能啊,但如果是佛教徒,大概你就不会这样做了。那是不是叫做受限?是!但我乐意这样做,因为那在造业,那种成功我也不敢要,就是这个意思。

  原标题:【佛学问答 32】生存与生活的分界,到底要如何去定义与拿捏?

  转自微信公众号: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