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北京德胜门:2060筒马帮进京茶最后的去向 

  2007年4月8日,云南思茅市正式更名为“普洱市”了!

  2006年,茶界和社会各界已经见证了“普洱茶”的风光!有人说,这是一个普洱茶年。

  当时间推到2005年5月1日—10月18日,一批由120匹骡马、43位赶马人组成的云南大马帮队从普洱县城出发,风雨兼程,历经168天抵达北京。

  最近见到我的两位老友,在我从茶的八年期间可以说并不是我的“茶友”,而今见面欣闻他们纷纷每日已是普洱相伴啦!据言,是“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活动的影响力太大了,席卷了全国。他们没有理由不受影响。

  因缘巧合,2007年3月12日在北京的德胜门城楼里,我见到了2005年云南进京大马帮总策划、总指挥——胡明方先生,这位营销云南茶产业的“普洱大使”。

  有人说:在交通高速发达的今天,用马这样的“交通工具”驮茶进京,是一场高昂的“文化秀”。对此,胡明方非但不气恼,还乐呵呵的笑道:云南这支由120骡马、6位马锅头、37位赶马人组成的独特的大马帮,在跨过长江、黄河,翻越秦岭、太行山,穿越6个省市,用脚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的同时,不仅掀起了此起彼伏的“云南热”、“普洱茶热”,使茶马文化的影响从南到北淋漓尽致地传播到首都北京,而且一路义卖拍得善款416万元,在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建起了十几所“马帮茶道希望小学”——如果能将文化也“秀”得如此果实饱满、金光灿烂,那么,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秀”风起云涌、层出不穷。

  我被胡先生的一席话感动了,震憾了。

  时下,人们都在千方百计地到处打听2005年马帮进京的普洱茶到底在哪里?还剩多少?怎么得到?

  有人说,要喝真正意义上的普洱,唯有马帮进京茶是经过“文化苦旅”的洗涤,蕴含深刻的文化底蕴。说句心里话,我也曾试想揭开这个谜底。

  喝普洱,就是要喝这种有文化脉络可寻的普洱,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马帮茶道•瑞贡京城”之茶,是经“文化苦旅”之茶,是别的普洱茶无法取代。

  在北京德胜门,我终于品尝到了历尽春、夏、秋三季,在马背上168天自然发酵的“马帮茶”,带着崇敬的心情慢慢的品、慢慢的回味着近六个月瑞贡京城的马帮途程……,原来真正的“马帮茶”都有统一的标识,并申请了知识产权专利,2060筒马背驮茶的去向,还有哪些茶品可供有识之士购藏?茶品号码及相关情况在胡明方先生的《茶马史诗•感动中国》这本书里都有详细记载,而且除了赠品和拍卖品以外根本没有在市场上露面。

  如果说2005年“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是胡先生扬鞭起程把云南的普洱茶让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话。那么,今天胡明方先生挑担起程,借盛世奥运之机,即将展开“从茶马古道走向2008”的大型活动,则是他把中国茶传播到世界的……。随着活动的展开,沿途传播中华五千年茶文化,传播奥运精神的盛事已经拉开帷幕。一批由56个民族组成的挑茶队伍将以接力棒形式进京,届时我们还将看到许多健康运动、体育设施落户乡村学校。

  在我们期盼奥运之时,作为一个茶人,我更加期待中国茶能载着和谐与友谊香飘世界!

  北京德胜门,马帮进京唯一能见到普洱茶的地方!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