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申遗专家考察组到洛考察
21日至22日,由安家瑶任组长的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考察组来洛考察。记者跟随专家考察组,有幸目睹了安家瑶的风采。
洛阳市文物局的同志告诉我,安家瑶大学毕业前曾来洛阳实习,工作后又多次到洛阳考察指导,对洛阳很熟悉、很有感情。她主攻的专业是琉璃、汉唐故城等,造诣颇深。只要见到一片像琉璃或者玻璃的东西,她很快就能说出是不是琉璃,如果是,还能分出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
花甲之年的安家瑶个子不高,戴副眼镜,头上白发缕缕,面容慈祥,说起话来声音清脆,不紧不慢,句句切中要害,没有啰嗦语、题外话。
当被问起对新安县汉代函谷关的印象时,她也许因明白记者们刚刚一起参观过,只简单地说:“感觉很好!它没有多少现代硬加上去的东西,保持了遗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当地群众保护遗迹的热情令我感动。”
丝路申遗有洛阳市四处遗产
经中国申遗专家和丝绸之路沿线省区文物部门共同讨论,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中国段文化遗产预备名单6月18日初步确定,洛阳市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白马寺、汉唐两京故道4处文化遗产名列其中。河南省另外两处入选的文化遗产分别是巩义石窟寺和巩义瓷窑址。
18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工作会议上,专家们根据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的具体要求,就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6个省区提交的文化遗产名单展开讨论,初步确定48处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据了解,待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相关专家计划沿丝绸之路对各文化遗产重新考察,争取在明年4月前完成丝路中国段申报文本编写大纲,2009年1月将跨国联合申遗文本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丝绸之路是亚太地域内首个拟跨国申报世界遗产的文化线路。申遗暂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目前,中亚五国已提出丝绸之路申遗预备名单54处。
- 上一篇:浦口定山寺发现达摩“一苇渡江碑”
- 下一篇:两岸三地十高校赛艇开赛台高校赛艇明年复办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