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地宫神秘铁函开启 千年阿育王塔出函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宋长干寺地宫神秘铁函,今日将开启,千年塔王有望隆重出函。长干寺地宫考古,不仅轰动了整个文物界,也震动了佛教界。南京佛教界一位高僧认为,“之前出土的石碑上和丝织品上既然写了有感应舍利十颗、佛顶真骨、诸圣舍利、金棺银椁、七宝阿育王塔,那么塔里面一定藏有这些宝物。”
史料记载,唐代李德裕任润州刺史时曾发掘长干寺地宫,将21粒舍利中的11粒移至镇江甘露寺,剩下的10粒如何瘗藏则未见记载,因此最大胆的猜测是木塔源于唐代,也就是李德裕重新瘗藏舍利的时候用了木塔;宋代可政大师修地宫时给木塔穿上了银鎏金“外衣”。
为迎接这一盛事,取塔之时,南京市佛教界的50名高僧大德将齐聚取宝现场。之前,专家们用X光学仪器对塔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塔王为一个非常奇特的组合:最外面的外套是鎏金的,中间的衣服是银子的,里面的核心是木头的。这是非常矛盾的组合,金和银都怕潮,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被氧化而变黑;而木头怕干,在干燥的环境下,木头的水分挥发得快,这样会导致变形。为此专家们已经特制了一个用有机玻璃制成的罩子,塔王一出函就会入住这个新家。专家强调,这个罩子里不能放水,湿度要在90%以上。
从铁函成功挖掘出长干寺地宫,入驻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库房已经有三个多月了。专家们经过三个多月精密测算和设计,最终发明了一套新型设备,这套设备的底部还有无数的小钩子,“取塔的时候,这些小钩子会伸到塔的底部,一点点转动,咬住塔底。而后用工装设备固定住,吊出来。”目前,取塔设备已经就位,并且安装在了相应的位置。
专家认为,塔王一定会成功取出来的。但既不伤害塔王,也不伤害铁函,塔王取出后如何保护才是真正的难题。(稿源:劳动报)
- 上一篇:少林寺1500年来首次开办禅修体验营
- 下一篇:佛教界人士探讨佛教慈善事业发展方向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